天天看小說

第6章 第六章 五分之四地獄,五分之一天堂

民以食爲天,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歷史上多少王朝都倒在這個真理之下。當中國真正完成小農經濟向農業工業化轉變的那一天,才真正擺脫了這個陰影。所以,即使民衆們再怎麼抱怨三季稻不好吃,高產作物沒味道,政府依然把產量放在第一位上。因爲,農作物的產量,代表著生存權利。

而在2028年,許多國家還搞不明白糧食的自給自足是個什麼意思。就在乾旱的危機一步步逼近人類的頭頂時,出去那些本身就糧食不足的人,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對於糧食危機的感覺僅僅是來自於媒體上的新聞和照片。

所以,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仗接著打。

巴基斯坦和印度暫時消停了。在美國人的介入下,雙方正式代表終於在堪培拉坐在了一起。但是人坐在這裡了,心裡的想法卻是南轅北轍。巴基斯坦外長拉巴尼的想法很單純,印度人滾蛋,賠償巴基斯坦損失。當然,後面這個可以當做籌碼扔掉。

但是印度人的想法要複雜的多。在科里納來堪培拉之前,索拉雅·甘地曾經在賽馬場7號單獨召見了他。至於交待了什麼不得而知,不過大家猜也猜的出來,要在外交上佔些便宜,不然給國內不好交待。?? 太陽的距離6

但是讓世界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外長先生張嘴就要以印度河中線爲基礎,重新劃分印度拉賈斯坦邦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區的邊界,會議當時就談崩了。

拉巴尼當時就把茶杯裡的咖啡全潑在了對面臉黑的看不出紅來的印度佬頭上。

暴怒的巴基斯坦外長用能夠震破鼓膜的聲音怒吼著:“哪怕你踩著我的屍體!我的靈魂也會抓住你的咽喉,和你一起下火獄!”

吼完之後,拉巴尼先生摔門而去!而第二天,消息見報之後,全球輿論譁然。除了印度國內的報紙,世界媒體上幾乎衆口一詞的指責印度,這根本不是爭取和平的態度。

但是印度外長科里納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卻說出了另外的觀點——印度河的水量和塔爾沙漠。

在採訪中,科里納聲稱。塔爾沙漠在印巴分治時,本身劃界就很模糊。同時塔爾沙漠近百分之八十的面積在拉賈斯坦邦境內,另外百分之二十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但是對於整個塔爾沙漠的治理卻一直由印度負責。同時因塔爾沙漠的氣候特徵,再加上印度河的緣故,塔爾沙漠的所有危害幾乎都被印度承擔了。同時,印度河流經印度的國土面積約有35.4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是56.1萬平方公里。而印度卻只能享有印度河流量的五分之一。這是不公平的。

從這兩個方面看,印度要求以印度河中心爲基礎,重新劃分塔爾沙漠歸屬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印度願意支付所有重新劃分國土內的巴基斯坦基礎建設,包括農田,道路和運河的修建費用。

這個似是而非的理由貌似騙了一部分無腦的媒體,第二天就有某些記者發文章開始要求巴基斯坦認真考慮印度提議了。

雖然這個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是裡面透露出來的意思卻一清二楚。中國這邊基本上判斷出了餓印度的打算。上限是按照現有停火線劃界,最不濟弄點印度河流量。不過最終的目的是拖時間,至於拖到最後是什麼底牌,暫時無法判斷。

印巴開始嘴炮,南非卻開始來勁。三月十五日,南非正式拒絕了中國提出的,南非從安哥拉撤軍,中國願意補償南非潛艇損失的提議。

同日,南非政府撤換作戰不力的現任前線指揮官,由參加過上次安哥拉內戰的的莫修瓦·庫瑪因佐出任前線指揮官,開始向前線大舉增兵。同時,南非的那艘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也開始從非洲西海岸向安哥拉運動。

而安哥拉政府也開始號召全國人民打擊侵略者,同南非血戰到底。同時,安哥拉所有油田開始滿功率生產,源源不斷的換取外匯以購買武器彈藥,訓練軍隊。並在聯合國譴責南非犯下戰爭罪行,要求安理會組建多國部隊,打擊南非。

非洲亂,中東旱,印巴戰,南美鬧毒販,網上的一句順口溜不脛而走。這句話,生動了顯示出了整個世界的亂象。

而相反的,東南亞反而進入了一個熱火朝天的時期。就在印巴和談代表在堪培拉互相吹鬍子瞪眼睛的時候。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東南亞電力期貨交易中心,在一片喜氣洋洋裡開鑼了。

在慶典上,馬來西亞總理扎西爾親自爲採青的獅子點睛,專門迎接外賓的軍樂隊在現場奏起了中國傳統的音樂,金蛇狂舞。整個慶典上,光鞭炮的然放量就讓人咋舌。

馬來西亞第一財長廖忠來辭去了一切政府職務,就任期貨交易所第一任經理。由此可見,馬來西亞對這件事情到底有多重視。

不過第一筆交易卻讓漢諾威銀行搶了先。已經獲準參加電力期貨交易的小阿姆斯洛·羅斯柴爾德用一筆5億美元的長絨棉單子買下了一份合約期爲1年的電力單子,轉手又把這筆單子在泰國換成了大米。讓得知這個消息的姚齊賢笑嗎,這個傢伙的鼻子比狗都靈,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聞到利潤的味道。

他選擇的商品可是很有講究的。從期貨交易所的交易規則上來看,易貨貿易,也就是貨物——電力交易擁有最高優先權。也就是說,錢不怎麼好使,人民幣也是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在這個期貨交易所中,中國有意識的避開貨幣因素。那麼,挑選一單搶手的貨物是個必然的選擇。

他選擇了棉花。?? 太陽的距離6

對於全球大旱這個事情,他是深信不疑的。同時他也認爲這裡面蘊藏著無比的商機。買單子囤積居奇是下三流的手段,而且他以後要和中國政府打交道,也清楚中國高層對於囤積糧食是個什麼態度。

既然糧食減產,那麼,爲了保證口糧,糧食種植面積必然會增大。同樣的,經濟作物的種植就會減少,比如像印度,埃及什麼的。而且,中國國內的紡織品行業對於棉花的需求量可從來都是來者不拒。

那麼這批棉花必然在兌換時擁有最優先的等級。而一旦換得了電力單子,那麼泰國人的想用來換購電力的最搶手貨物一定是泰國香米。所以,在購換中,他又佔了先。雖然旱了,還是有許多的人喜歡吃好吃的東西的,比如日本,韓國。這樣,一來一去,他的利潤恐怕讓人咋舌。而沒能捏住等級優先的貨單的,則只好哼哼唧唧的去用資金去購買,但這樣一來無形中又讓商人們賺了一筆,總不如直接易貨來的實惠。

事後,他這樣對自己的表妹說:“我頭一次不考慮風險問題。這叫什麼,那位毛先生說的‘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哈哈!”

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北極第125章 餘勇判斷失誤第118章 “美利堅方法論”第51章 科德吉反擊戰(二)第6章 第六章 妹控的狂喜,嗯……第57章 科德吉反擊戰(八)第75章 反直升機作戰第1章 第一章 三月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雙鬼第55章 科德吉反擊戰(六)第5章 第五章 妹控的野望第107章 一觸即發第52章 科德吉反擊戰(三)第11章 第十一章 “電力——人民幣”體系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戰場評估第67章 出擊命令第5章 第五章 地緣政治第35章 裝甲戰不是讚美詩第116章 突然嚴肅起來的中東第20章 第二十章 妄第103章 歷史的翻覆第148章 蟄伏第9章 第九章 風雨如晦第13章 第十三章 產業與黃金第122章 薛慕白的堅持與包和一的判斷第129章 貼身肉搏第18章 第十八章 上合+東盟第89章 飛躍巔峰(四)第12章 第十二章 衝突以後(續)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風攔截第65章 生命之源第46章 手中的牌(一)第14章 第十四章 燃燒的翁吉瓦(完)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9章 第十九章 d·brt和帝國墳場第87章 飛躍巔峰(二)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3章 第三章 歸途第9章 第九章 風雨如晦第15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3章 戰爭雷霆第6章 第六章 如虹第61章 節點第121章 未雨綢繆第4章 第四章 這是bt吧第73章 牛黨和流糖稀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有些嘴不能偷第59章 科德吉反擊戰(十)第134章 七月雜記第37章 靴子落地第14章 第十四章 戰爭的前奏第57章 科德吉反擊戰(八)第13章 第十三章 泰國政變第48章 手中的牌(三)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風攔截第19章 第十九章 人禍第122章 薛慕白的堅持與包和一的判斷第161章 窮途末路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su-50sk第3章 第三章 安哥拉上空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賣掉那些廢鐵!”第16章 第十六章 民族主義第153章 雅各布阿巴德(二)第12章 第十二章 南亞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解決的契機第124章 激戰印度洋(二)第60章 第六十章 再次不明朗的戰事第146 開創新時代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里希特霍芬·沙赫扎德(霧)第19章 第十九章 關於未來,現在和nasa第106章 印度洋航線第42章 機遇(二)第117章 遙遠的橋第42章 機遇(二)第64章 海上禁運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65章 生命之源第69章 小型伏擊戰第151章 死志第150章 南亞和南非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局勢第35章 裝甲戰不是讚美詩第64章 海上禁運第105章 外交交換第16章 第十六章 外行看熱鬧,總有一得第4章 第四章 有明白人第145章 泄密第164章 終於安寧的南亞第106章 印度洋航線第12章 第十二章 衝突以後(續)第132章 逃出生天第138章 嫁到遠東和王長鬆之死第115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26章 作死的阿拉伯世界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18章 “美利堅方法論”第13章 第十三章 戰爭的目的
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北極第125章 餘勇判斷失誤第118章 “美利堅方法論”第51章 科德吉反擊戰(二)第6章 第六章 妹控的狂喜,嗯……第57章 科德吉反擊戰(八)第75章 反直升機作戰第1章 第一章 三月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雙鬼第55章 科德吉反擊戰(六)第5章 第五章 妹控的野望第107章 一觸即發第52章 科德吉反擊戰(三)第11章 第十一章 “電力——人民幣”體系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戰場評估第67章 出擊命令第5章 第五章 地緣政治第35章 裝甲戰不是讚美詩第116章 突然嚴肅起來的中東第20章 第二十章 妄第103章 歷史的翻覆第148章 蟄伏第9章 第九章 風雨如晦第13章 第十三章 產業與黃金第122章 薛慕白的堅持與包和一的判斷第129章 貼身肉搏第18章 第十八章 上合+東盟第89章 飛躍巔峰(四)第12章 第十二章 衝突以後(續)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風攔截第65章 生命之源第46章 手中的牌(一)第14章 第十四章 燃燒的翁吉瓦(完)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9章 第十九章 d·brt和帝國墳場第87章 飛躍巔峰(二)第2章 第二章 其實叫十三天的距離第3章 第三章 歸途第9章 第九章 風雨如晦第15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3章 戰爭雷霆第6章 第六章 如虹第61章 節點第121章 未雨綢繆第4章 第四章 這是bt吧第73章 牛黨和流糖稀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有些嘴不能偷第59章 科德吉反擊戰(十)第134章 七月雜記第37章 靴子落地第14章 第十四章 戰爭的前奏第57章 科德吉反擊戰(八)第13章 第十三章 泰國政變第48章 手中的牌(三)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風攔截第19章 第十九章 人禍第122章 薛慕白的堅持與包和一的判斷第161章 窮途末路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su-50sk第3章 第三章 安哥拉上空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賣掉那些廢鐵!”第16章 第十六章 民族主義第153章 雅各布阿巴德(二)第12章 第十二章 南亞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解決的契機第124章 激戰印度洋(二)第60章 第六十章 再次不明朗的戰事第146 開創新時代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里希特霍芬·沙赫扎德(霧)第19章 第十九章 關於未來,現在和nasa第106章 印度洋航線第42章 機遇(二)第117章 遙遠的橋第42章 機遇(二)第64章 海上禁運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65章 生命之源第69章 小型伏擊戰第151章 死志第150章 南亞和南非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局勢第35章 裝甲戰不是讚美詩第64章 海上禁運第105章 外交交換第16章 第十六章 外行看熱鬧,總有一得第4章 第四章 有明白人第145章 泄密第164章 終於安寧的南亞第106章 印度洋航線第12章 第十二章 衝突以後(續)第132章 逃出生天第138章 嫁到遠東和王長鬆之死第115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126章 作死的阿拉伯世界第5章 第五章 斡旋和老兵第8章 第八章 出訪東南亞第118章 “美利堅方法論”第13章 第十三章 戰爭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科技| 丹棱县| 宝兴县| 林口县| 平阳县| 宁南县| 阿瓦提县| 新干县| 前郭尔| 江川县| 如东县| 青阳县| 濮阳县| 凤城市| 体育| 佛冈县| 商洛市| 遂川县| 广宗县| 平定县| 台湾省| 米泉市| 上饶县| 泽普县| 青州市| 大港区| 宝坻区| 临朐县| 兴义市| 抚顺县| 泌阳县| 台山市| 黄梅县| 鱼台县| 城市| 江西省| 含山县| 万荣县| 六盘水市|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