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鮮血、屍體……
眼前的一切就如一個大染缸,那些在水裡盡其所能逃命的敵人就像是一個個顏料包,每當(dāng)子彈擊中它們就“叭”的一聲爆出一團顏料將周圍的河水染紅。
舒爾卡對蘇羅維基諾有這麼多敵人感到意外,他原本以爲(wèi)在這一帶最多隻有兩個師,一個第29裝甲擲彈兵師,另一個德軍步兵師。
所以,這兩個師如果被淹了一批又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的話,那麼現(xiàn)在剩下的不會有多少。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原因是曼施坦因認爲(wèi)蘇羅維基諾是其右翼的屏障,於是又緊急調(diào)動了一個羅馬尼亞師和意大利師趕來增援。
說是“增援”其實只是給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面子,這兩個師調(diào)來只是爲(wèi)德軍提供後勤及構(gòu)築工事……這是曼施坦因按“能”分配,德軍戰(zhàn)鬥力高、素質(zhì)好就讓他們?nèi)康角熬€作戰(zhàn),而羅馬尼亞軍和意大利軍就在二線和後方負責(zé)後勤。
應(yīng)該說這兩個羅、意師運氣很不好,它們才補充進蘇羅維基諾兩天就碰到蘇軍全線進攻,於是就像舒爾卡估計的那樣,一小半被水淹了沒出來……其實羅、意軍幾乎沒有像德軍那樣躲在工事裡來不及逃脫的情況,他們之所以被淹是因爲(wèi)許多人不會游泳。
接著又有大約一半的兵力被無情的炮火撕成碎片……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之前說的,因爲(wèi)被水逼出掩體於是在炮火的轟炸下傷亡十分慘重。
最後倖存的一小半就在舒爾卡及其部下面前被追殺,只不過這人多得還是有些無法想像。
隨著兩棲登陸船繼續(xù)往縱深推進,屍體和殘肢斷臂就越來越多,水面上漂浮著的幾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片被毒死的魚朝天翻著白肚皮。
屍體密集得有時連兩棲登陸船都被擋著無法通過……被擋著並不什麼大事,海軍步兵擔(dān)心屍體的衣服、皮帶什麼的會捲進螺旋漿,所以不得不讓士兵們用木槳和刺刀將屍體往兩側(cè)推開。
而那些逃命的敵人就在這些屍體中間遊著,其中有些人似乎被眼前這慘景嚇傻了,抱著一塊爛木頭浮在水中一動不動,直愣愣的看著這一切,如果不是他眼睛睜著而且還喘著氣都不知道他是個活人……由於之前炮火轟炸導(dǎo)致水面上一片水汽、硝煙,喘氣可以看到空氣的流動。
這些被嚇傻的敵人蘇軍士兵都懶得搭理他們了。
這倒不是因爲(wèi)蘇軍手軟,而是此時的目標太多同時兩棲登陸船前進的速度又不慢……穿插部隊的目的不是殺死這些逃跑的敵人而是切斷其退路,所以不會因爲(wèi)路上還有敵人在逃跑就放緩速度。
因此士兵們只能朝那些“最活躍”的目標射擊。
所謂的“最活躍”指的就是會游泳的、還有力氣逃跑的、或者手上還有槍的。
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手裡還有槍的目標並不多,就算是德軍也是如此,雖然他們都被告誡槍是他們的第二生命。
然而,第二生命終究是第二生命。
步兵中會游泳的士兵數(shù)量不多,即便有些會游泳也很難做到揹著槍、子彈、手榴彈等游泳……如果這樣的幾乎是註定無法逃出蘇羅維基諾的。
所以,能倖存下來的士兵大多都是第一時間拋棄裝備的人。
手裡還有槍的基本只有幾種情況:尋找到了飄浮物,幸運的還能找到一艘漁船,或者聚集在地勢較高的位置。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面對駕駛著兩棲登陸船的蘇軍都沒有還手之力。
兩棲登陸船就有些像行駛在水中的坦克,火力足、防禦好,更重要的還是可以快速切換角度和合適的方位,然後幾艘兩棲登陸船配合著進攻,幾下就將敵人打殘了。
接著舒爾卡就發(fā)現(xiàn)剛纔碰到的那些敵人不過只是毛毛雨……當(dāng)兩棲登陸船穿插到城市後方時,水面上黑壓壓的一片全是敵人,會游泳的或是找到飄浮物的全都聚在這裡了。
蘇軍也不跟他們客氣,槍口一擡劈頭蓋腦的對著他們就是一片彈雨,打得那些水裡的敵人哀嚎四起。
接著不知道是誰起的頭,在水裡的敵軍就爭先恐後的用半生不熟的俄語大喊:
“別開槍,我們投降!”
“我們投降!”
……
哈里切夫意氣風(fēng)華的舉著槍站在船舷旁衝著他們大喊:“舉起雙手,你們這些混蛋!”
敵人沒有別的選擇,因爲(wèi)他們甚至連槍都沒有幾把。
於是,水裡的人一個個艱難的舉起雙手……之所以說“艱難”,是因爲(wèi)在水裡舉手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接下來的事就讓所有人犯難了:該拿這些俘虜怎麼辦呢?總不能將他們所有人都拉上船吧,眼前這些俘虜至少有上千人,這要是都拉上船隻怕所有船都要沉到河底了。
想了想,舒爾卡就對朝一百多米外的一處淺灘揚了揚頭,說道:“讓他們游到那裡聚成一圈,把槍丟掉!”
“把槍丟掉!游過去……”
……
不一會兒右翼的友軍也趕到,於是蘇羅維基諾的退路就徹底被切斷了。
然而戰(zhàn)鬥卻並沒有就此結(jié)束。
正面的三個營一頭扎進蘇羅維基諾城內(nèi)與敵人展開巷戰(zhàn)。
位於蘇羅維基諾的大多是德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組織起防禦,也不愧是能稱得上“裝甲擲彈兵”的第29師。
這次防禦是埃倫少將組織的,他在接到前線警告電話的那一刻就意識到損失無法避免。
甚至可以埃倫少將還知道自己想要從這裡逃出去都不可能,副官就這麼建議過。
“是撤退的時候了,將軍!”副官說:“水位還在上漲,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你以爲(wèi)現(xiàn)在撤就會來得及嗎?”埃倫少將反問。
沒等副官回答,埃倫就說道:“不,已經(jīng)來不及了!我們的汽車已經(jīng)無法發(fā)動,還沒等我們走幾步水位就會把我們淹沒,而敵人卻有兩棲登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