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
司馬昀幾筆畫出個簡單的地形圖。
“你看,這是建康,這是戟城,這是滄甲城,這是函陽,這是滎郡和沁原。從建康到戟城需要四天,大批人馬則要五天;到滄甲城需要兩天,慢要三天;到函陽最少需要十天,王烈帶兵馬從建康前去需要十二天,佈置兵馬再進入西越,肯定要半個月。而滄甲城到戟城要一天。所以朕讓小番兒散佈調動五萬京師的消息一天便可傳到戟城,淮遠王得到消息後一定認爲六天後朕的大隊人馬可到達戟城,五天可到滄甲城。
宋錦說了,淮遠王是去年十月開始私自徵兵的,應該正是函陽王被殺之後,到現在已四月有餘。淮遠王封地本有七萬守軍,再加上他新近徵召的兵馬,最多不會超過十萬。他知道朕除了隨身所帶的三萬人馬,又調動五萬京師到戟城的話,一定認爲朕此次出京是爲除他而來,而建康必定守城空虛。而淮遠王在得知朕調動兵馬後很快就會接到朕宣他到滄甲城覲見的聖旨。淮遠王十萬人馬中的三萬新兵沒有打過仗,經驗定然不足,知道朕已經進入滄甲城,他也會明白滄甲城守軍他未必能再自行調動,而且他同時也會知道朕身邊還帶了一萬青衫軍和兩萬京城守軍,他必然不會坐以待斃。所以他一定會想要在牽制住朕和這八萬人馬的同時派兵攻打建康,趁機佔領宮城。這樣他必不能親自帶領兵馬前去建康,他一定會來滄甲城面聖。所以如果朕分析的不錯,他會立刻派至少六萬人馬趕往建康,同時調集滎郡和沁原的守軍前往戟城,從滎郡和沁原到戟城往返都需要兩天,所以他接到聖旨後必會找藉口再拖延兩天,然後他會帶三萬人到滄甲城來,留一萬人馬守在戟城,這樣他就分散了兵力。
待淮遠王來到滄甲城時已經過去三天。那時他必定認爲最少還要兩天,朕後來調集的五萬人才能到達滄甲城,而那時他的人也已經到了建康。而他如果想要在攻打建康的同時控制住朕的話,就一定要在五萬京師到達滄甲城之前動手,然後挾朕退至戟城繞路北上。但實際上,朕讓小番兒回建康調來的只是一萬輕騎兵,而這一萬騎兵在淮遠王到達滄甲城後最遲一天,便可抵達並與城中人馬裡應外合,將淮遠王擒獲。
司馬旬想‘趁火打劫’,朕就給他‘上屋抽梯’。到時朕會以淮遠王阻撓運河開鑿,妄殺朝廷命官的罪名他將他交由惠廷尉收押,待淮遠王叛軍圍攻建康的消息傳來,朕就可以以謀逆之罪將淮遠王就地正法。而朕之所以在進了淮遠王封地之後才讓小番兒去散佈消息一個是因爲想等王烈知道朕調兵的消息已經進入西越,無法回顧,再一個是想讓淮遠王能儘快調兵去建康,讓他在知道朕只調了一萬騎兵時,來不及撤兵。
至於俞德廣,因爲歷來各地封王的封城太守都是由他們自己任命,朝廷並無干涉,所以到滄甲城之前朕不知道滄甲城的太守是何許人也,但朕知道必是淮遠王的親信,所以本就想等進了城讓太序找個什麼錯處,免了城中太守的職,收了兵權。只可惜現在讓俞德廣逃到了戟城,但朕早晚能抓到他。待回到建康,朕一定要改制,以後各地太守均要由朝廷任命,直接掌控。”
司馬昀寫寫畫畫,一會兒就塗花了一張紙。說完之後他擡起頭看陳遠,“之遙覺得朕布的局怎麼樣,比你當年大軍南下勢如破竹又當如何?”
陳遠搖搖頭,“天衣無縫,臣自愧不如。”
“可朕的建康還是險些被之遙破了。”
“我那是匹夫之勇,怎比得皇上深謀遠慮。”
司馬昀揉了畫完的紙,“希望朕的宏圖偉略加上之遙的神勇無敵可保天下太平。”
第二天下午,去戟城宣旨的人回來了,果然說淮遠王因身體尚未完全康復,需要在途中稍加休息,兩天後才能抵達滄甲城。
兩天後,司馬昀一早派了人去城外查探情況。辰時將過,派出去的人回來稟報說淮遠王已經到了,一千侍衛先行,三萬兵馬隨後,司馬昀立刻派人出去迎接。
司馬旬是乘了小輿進的芷楸庭,讓人攙扶到司馬昀跟前的,跪下之後沒等說話,先拿出塊絲帕捂著嘴咳了兩聲,司馬昀趕緊讓他平身,讓人搬來了獨榻。
司馬昀說:“自從上次泰明宮一別,不想皇兄竟久病至今。此次前來本是想探望一下皇兄身體如何,誰知進城之前竟出了差錯,一時耽誤了行程,又聽說皇兄病情已無大礙,這才叫人去請了皇兄來,不想竟還是病得這樣重。不如皇兄就此隨朕回宮,找太醫令看看如何?”
“咳咳咳……多謝皇上體恤。其實臣這病也沒什麼大礙,不過是入冬時在建康著了些風寒,最多捱到盛夏之時,自會痊癒。要是回到建康,咳咳……氣溫不適,弄不好病情反而會加重。”
司馬昀點點頭,“皇兄所言亦不無道理,既然這樣皇兄就留在封地繼續養病吧。不過朕既然來了,還有一件事想要過問皇兄。不知渭錦渠在戟城境內的開鑿情況進展如何?”
“咳咳……即將完工了。”
“那樣最好,都水丞萬乾寧可還盡責啊?”
“咳咳咳……”司馬昀掩住面部一頓猛咳,心想:他怎麼問起萬乾寧來了,難道知道他已經死了?咳嗽完,司馬旬佯裝費力地爬到地上,“這個……臣正要向皇上請罪,那萬乾寧進入戟城後,因不守法紀,已經被微臣下令處死了。”
“哦?他不守法紀,你把他收押後上報朝廷就是,爲何私自處死?”
“那時皇上正忙於剷除裴黨一事,臣不敢擅擾君心,故……咳咳咳……自行處置了。”
“是嗎?”司馬昀臉色一變,“可朕怎麼聽說他一年前就死了呢?!你竟敢私斬朝廷命官,還私藏不報!”
“咳咳咳……”司馬旬一邊假裝咳嗽一邊對扶他進來的人使了個眼色。那人趕緊跪到司馬昀面前,“啓稟聖上,淮遠王該吃藥了。”
司馬昀看司馬旬咳得幾乎快把肺都吐出來了,心想:裝得可真像!
“行了,淮遠王先下去吃藥吧,給找間正房休息一下,待咳癥稍緩再來與朕解釋吧。”
司馬旬被人架下去之後,司馬昀把陳遠找來了,“餘凌帶人都埋伏好了嗎?”
陳遠點點頭。
“你能保證滄甲城原來那九千守軍不會造反嗎?”
“能。”
“好,你派人向東,迎到京中騎兵後,帶他們到城外南北兩側埋伏好,一旦淮遠王的兵馬在東郊接頭就立刻合圍,務必把他們牢牢困住,一個都不準放走。”
“臣領旨。”
陳遠走後,司馬昀又找來了惠侖安排羽林軍。
司馬旬進到臨時安排給他休息用的房中,就推開了攙扶他的人,神情緊張地揹著手開始在房內來來回回地走。走了一會兒,他叫了個人進屋,“去!立刻到西城樓上發訊號,讓俞德廣帶人圍城。”
陳遠命人擡了兩箱子銅錢來到滄甲城守軍兵營中,並讓郡守都尉曲明把所有的人都召集了出來。陳遠先在整個兵陣前面走了兩趟,然後停下面向士兵大聲問道:“淮遠王蓄謀造反,你們知道嗎?”
下面一陣**。
“他已經調兵去攻打建康了。現在得知皇上在城中,他又帶了兵馬來,想要攻城。我知道,你們都是本城守軍,有很多家眷老小皆在城中,你們一定不希望兩方交兵,泣血屠城。”
“那怎麼辦?”下面不知誰喊了一句。
“問得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沒有人答話。
“我是陳遠!”
下面開始議論紛紛,“他就是陳遠啊!”“不就是那個帶著青衫軍險些攻入建康的人嗎?”“聽說匈奴騎兵也不敢跟他正面交鋒啊!”……
“安靜!”曲明喊了一句。
都靜下來之後,陳遠接著說:“你們雖爲淮遠王封地守軍,但你們不是淮遠王的人,皇上從來都當你們是朝廷的人。現在俞德廣被罷職,皇上讓你們暫時聽我調配,但我希望以後你們也能整編進入我青衫軍的隊伍。我陳遠待士卒一向如手足,不信你們可以去問問這回跟我一起入城的人!所以,我不會讓自己手足的父母老小白白送死!一會兒,你們只要聽我的安排,遠以項上人頭擔保絕不會讓兩方干戈牽扯城內百姓!只要能化解此次圍困,陳遠願請命聖上,給每個人分發三個月的軍餉作爲獎賞!你們願意信我陳遠嗎?!”
九千人的方陣,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兒,一個材官走了出來,“陳將軍,我們信你。”
“對!我們信你!”下面的人也七嘴八舌的嚷開了,“陳將軍的爲人我們早有耳聞!”“平民出身的將軍,我們信。”……
“好!”陳遠一招手,有人打開了那兩個箱子,“不願意再打仗的,分發兩個月軍餉,過來登記領錢,可以立刻回家,願意留下的現在跟我走!”
最後有幾百個人登記領錢走了,八千多人留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有事,不能更新了。週一繼續。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