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陝西皮影(三)
第二天早上,嚴揚只顧匆匆吃了兩口麪包便被任黎一個電話叫下了樓。
伊安坐在駕駛位上,只掃了眼嚴揚,略微頷首就算打了招呼。
任黎抱怨著嚴揚的慢動作,打開後門將嚴揚推進去,然後自己也爬了進去。
“你居然還背了東西!快讓我看看是不什麼絕密武器,哼哼,有人可給我說你以前不一般?!比卫鑴偱肋M車沒兩分鐘,便不老實的拿過嚴揚的包。
嚴揚笑這小東西不老實,若無旁人道:“我人都是你的了,如果真有什麼絕密武器的話還不早給你了?”
任黎嘴上雖說要“檢查”一番,但也沒真去翻嚴揚的包,聽到這話,撇著嘴將包扔還了嚴揚。
“我聽說,嚴先生以前是特種?”從嚴揚上車就未說過話的伊安突然出聲。
嚴揚貌似不經意道:“什麼特種,我不過是個窮當兵的。對了,伊安你也別嚴先生嚴先生的叫了,我看咱倆年紀也差不了多少,你就直接叫我嚴揚吧。”
伊安透過後視鏡看到嚴揚的不經意,笑了笑,完全不在意那聲“小伊”,“也好,不過嚴揚你就別謙虛了,普通部隊可培養不出這樣的人才?!?
嚴揚笑了笑,沒吭聲。
“對了,啊揚我們不坐飛機了,我們坐火車去?!比卫杩瓷先ルm然大大咧咧,不過總是有幾個心眼的,看出嚴揚和伊安之間氣氛不對,趕緊轉移話題。
“恩?爲什麼?”嚴揚雖覺得沒必要知道,但爲了配合任黎也就順勢問了句。
“因爲我們的裝備出了點問題,坐飛機的話八成會得不償失,說起來嚴揚身上也有不方便上飛機的東西吧?”伊安插入了對話。
任黎望天,好吧,自己轉移話題失敗。
嚴揚打了個哈哈,心想自己總有辦法把自己的東西帶上去。
火車這個詞連帶著的似乎永遠是嘈雜,混亂,種種種種,伊安皺著眉坐在下鋪上,眼前是一張小的可憐的“桌子”。
現在,他開始後悔順著任黎定了三張普通的軟臥了。
任黎坐在伊安對面,顯得一臉興奮,頭趴在窗戶邊看著窗外飛速閃過的風景,也不覺得無聊。
嚴揚算是三人中最正常的一個了,放好了行李後邊老老實實的坐在任黎旁邊,手上拿著一本書翻著。
過了一會,伊安低著頭低咒了聲什麼,然後老大不情願的撇嘴衝嚴揚道:“喂……洗手間在哪裡?”
不幸的是,火車正行駛到隧道處,任黎又開著窗戶,嚴揚只聽到了聲“喂”,並沒有聽到後面的話。
過了隧道,
“……什麼?”嚴揚大聲問道。
伊安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高聲喊了出來,“我說,洗手間怎麼走!”
或許伊安今天出門的時候並沒有看黃曆,火車出隧道的時候,他正喊到“說”那個字。
頓時,嘈雜的車廂內有一兩秒的寧靜,然後不知是誰先笑出了聲,整個車廂頓時想起了一片笑聲。
就連任黎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伊安紅透了一張臉,氣急敗壞的低斥任黎,“笑什麼笑!”
任黎吐吐舌頭,又將臉埋到了車窗處頭笑。
嚴揚憋著笑指著過道道:“喏,走出去就能看見了?!?
伊安想說什麼,看著嚴揚憋笑的樣子又忍住了,忿忿的順著嚴揚指著的路走去。
嚴揚合上書,搖了搖頭,這伊家少爺,其實也不是自己想的那麼……不可愛……
正想著,就看到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很隨意的坐在了伊安的位置上,然後自來熟的超嚴揚遞了根菸,“兄弟,你們這也是去西安?”
嚴揚擺了擺手,“恩,去古都看看,我不抽菸?!?
那青年被嚴揚拒了煙,也不在意,爽快的笑了笑,將煙夾到了耳朵上,然後壓低了聲音,“兄弟,我看你也比我大上一點,你就叫我小楊好了,我給你們說,這車上有不乾淨的人,你們可要看好自己的包?!?
任黎聽到那句“不乾淨的人”又轉眼看像小楊,然後關掉了車窗。
嚴揚知道小楊口中的“不乾淨的人”指的是小偷一類的,先前就注意到有幾個人賊眉鼠眼的一點也不安分,被小楊一說也沒覺得多吃驚,,倒是對這人有了幾分好感,“謝謝小楊兄弟提醒了,我們會多注意的。”
任黎也反映過來小楊說的“不乾淨的人”和自己想的不是一會事,但也沒了看風景的興趣,百無聊賴的坐在一旁。
小楊到也是個有眼色的人,看到任黎無聊,便對任黎道:“小兄弟,我看你也不像經常坐火車的樣子,也沒帶什麼打發時間的東西,要不我講幾個故事聽聽?”
小楊這話可說得準,任黎雖說在外地上的大學,又整天和導師滿地跑,但伊家有錢學院有錢的,走到哪都是飛來飛去的,坐火車的經驗是屈指可數?,F在看風景也看累了,正巴不得有點事幹,小楊這一說可說道他心理去了。
於是當伊安回來的時候,就看見原本屬於自己的座位上坐著一個陌生的傢伙,唾沒橫飛指手劃腳的說著什麼。
小楊看到伊安,也沒顯出要讓位置的樣子,伊安只好往旁邊坐了坐。
“這個就是伊兄弟了吧?恩,來坐,甭客氣哈?!?
伊安氣的跳腳,奈何教養使他說不出什麼粗話,那邊任黎又一句“小楊哥你快繼續說”,讓伊安氣的吹鼻子瞪眼,看看,這纔多久,哥都叫上了!
“好好,我繼續說,你別急,話說呢我們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手藝,那就是皮影。這皮影呢,看著是挺容易的,但操作起來很複雜吶。不過我們村裡人各個都是玩皮影的能手,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不學好對不起祖宗你說不是?這個故事呢,就是和那個皮影有關的。我小時候呢,老是坐不住,想往屋外跑,可是我爹媽都在地裡幹活,只有老奶奶一個人在家,這老奶奶啊,可不是我的奶奶,那是我爹他奶奶,人老了,腿腳不好,我就只能在家裡照看著。不過,老奶奶滿肚子的故事啊,有一次,就給我說了這個故事,今天我就講給你聽。
我們那說是一個村子,可是每家都沾親帶故的,祖上也都是一人,據說我們這祖宗原本是不會什麼皮影的,是個讀書人。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家道終落,家裡砸鍋賣鐵的給湊足了銀兩讓他上京趕考,無奈到了京城卻發了場高燒,考試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的,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讀書人都帶著股倔脾氣,雖說家裡不會怪他但自己心裡過不去吖。你說家裡本就艱難給他湊點錢出來,他卻沒得個功名這算什麼?可沒考上就是沒考上,也沒辦法,這讀書人一咬牙,決定一路風餐露宿,把最後一點錢給家裡省出來。這有天啊,讀書人爲了走進路就進了山裡的小路,誰想卻迷到裡面了,眼見天就黑了還沒找到出路,急得是滿頭大汗。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終於在天半黑的時候給他看到了間破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