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星海航空三號實驗室(求訂閱)
翌日週六,肖詩花果然貪睡了。
當她起牀的時候,冬日的暖陽已經透著窗戶照射進來。
洗漱完畢後的她,通過側門來到了小紅花裡面。
小紅花的院子裡沒有一個人,不過在教室中卻有著小孩子們的唸書聲傳來。
“嚯嚯,這是在上課哇。”肖詩花眼中閃過一抹得意,她已經不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了,作爲一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星期六和星期天。
“詩花,你的飯做好了!”院子裡負責後勤的程阿姨朝著肖詩花喊道。
“來了,程阿姨。”肖詩花又跑回了自家屋子。
肖詩花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屋裡竟然沒有她老漢,當即問道:“程阿姨,我老漢哩?”
“趙老去莊園了,說是中午之前肯定回來和詩花一起吃飯。”
“哦。”肖詩花聽完眼前一亮,自己老漢不在那早上的晨練是不是也可以取消。
“趙老說讓你帶著幼兒園的孩子們一起晨練。”程阿姨說道。
聽到這話,肖詩花當即加快了吃飯的步伐,在一羣小孩子們面前練武功那可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吃完飯後,肖詩花就在小紅花裡面轉悠了,就等著下課帶著小朋友們練武功了。
……
而此刻趙信正在星海莊園密室的療養倉裡,冬天天氣寒冷,一次的舒爽感療養勝過百次洗澡。
這次的療養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只是半個小時,趙信就出來了。
他穿戴整齊後,來到了星海莊園旁邊的星海航空三號實驗室裡。
航空類別的實驗室,星海集團原先只有兩個。
一個位於大漠深處的沙漠之中,專門用來採集數據。
另外一個建在京郊,旨在於設計火箭模型,乃至航空相關的計劃。
蓉城的實驗室是新修建的,直到前兩天才徹底落成。
趙信來這邊做一次小的療養後,最關鍵的便是視察這處實驗室。
“趙老。”一個戴著眼鏡身著白色實驗服的中年人朝著趙信行禮。
“又熬夜了?”趙信看著眼前這位實驗室的負責人。
“只是試了一下相關設備。”譚文瀚說道。
“你啊。”趙信搖了搖頭,這譚文瀚是自己的學生,當前在某重點學校也是掛著博士的學位。譚文瀚起初只是京城大學的大學生,進入星海集團後,在八年前被趙信選中參與到航天航空的事業之中。
從此他的學識和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譚文瀚並非其中唯一的佼佼者,但的確是最爲出色的兩三人之一。
而且趙信最看重的還是譚文瀚能夠獨當一面的能力。他不但科研能力很強,而且管理能力更是不差。
當然就是有一點不好,關鍵時刻愛熬夜。
“走吧,跟我進去瞅瞅,順便彙報一下伱昨天實驗設備的效果。”趙信換上實驗服,率先朝著裡面走去。
趙信走在前面,譚文瀚跟在旁邊,身後則是幾名實驗室的人員。
這個實驗室面積同樣不小,有著小半個星海莊園的面積。
走進實驗室裡,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大井’。
“這是一號探測井吧!”趙信問道。
“對,六千七百八十三米,也是當前探測井裡面最深的,這裡也被選作了大門位置。”譚文瀚說道。
趙信聞言點了點頭,這個實驗室的設計圖紙他是看過的,裡頭有兩個探測井,分別位於前門和後門。實驗室建造之前是先確定了兩個井的位置。
“裡面的儀器在正常工作嗎?”
“裡面的十個類別,共計一百三十二個傳感器都在正常工作,可以接收到地球內部的各種訊息。按照京城探測井的經驗,這裡的活躍度要高得多。”
“嗯。”趙信臉色也嚴肅起來:“走去中控室看看。”
看到趙信的反應,譚文瀚心中有些訝異,跟在身旁的他提醒道:“趙老,這裡靠近地震帶,所以地殼活動比較活躍,我們接收到的訊息自然也多。”
幾人說話之間,已經進入中控室,這裡兩面牆壁上都是顯示屏。早就有實驗室的人員打開了儀器。
“調出京城訊息和蓉城訊息對比圖。”譚文瀚說道。
當即有人開始操作,敲擊鍵盤,不多時兩張動態圖就出現在趙信眼前的屏幕上。
“的確要活躍許多。”趙信看著圖,按照活躍程度來說,京城的活躍度約莫是蓉城活躍度的三分之二。
“其他地方的探測井怎麼樣了?”趙信問道。
譚文瀚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屏幕上的圖換成了另外一幅,這是一幅地震帶地圖標註著蓉城附近的探測井情況。
“汶城、棉城、雅岸、平武、理縣五地都在地震帶上,當前在這五個地方的十個探測井中,都在兩千米到三千米之間,如果要打到六千米的程度,恐怕還要八千萬的追加投資。”
“嗯這個你報給財務,我會讓他們先批再審。”趙信繼續看著這幅地震帶的圖,汶城有兩個探測井,三號探測井和四號探測井,三號井深三千米,四號井深兩千米。
趙信又轉悠了一圈,除開探測設備之外,實驗室內還有地質研究的各種資料和設備。
這個實驗室存在的意義有二,虛幻地來說,就是爲未來宇宙飛船在太空航行著陸之後進行保駕護航。
而實際上的意義則是研究地殼變化,以求最早地對地震進行預告。
當然在實驗室的衆人看來,虛幻的目的纔是最主要的。
畢竟星海集團旨在於打造出可以用核動力的宇宙飛船。
因此,當宇宙飛船在太空航行了足夠長的時間後,會選擇一個行星降落。到時候會涉及採礦、補充氫元素等任務。而這自然要探查環境,從而知道飛船是否需要立刻起飛,以此來逃脫可能存在的地震等異星球的自然災害。
視察完這裡後,趙信就離開了。
現在已經是十一點半,他得趕在十二點之前回到家裡。
……
肖詩花正在院子裡當裁判,小朋友們則是追著足球跑。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個子長了不少,若是跟這些小孩子們搶足球,沒有一個是她的對手。
也正是如此她就對小紅花的足球失去了興趣。
“嗚嗚嗚嗚,石頭姐,他搶我足球。”小蘭花蹲在地上,擦著眼淚。
“嚯嚯,那個小屁孩,你讓小蘭花踢一下啊,你都踢了好幾個球了。”正義的肖詩花行使著裁判的權力。
小男孩把球乖乖地送到何嵐的腳下,何嵐當即不哭了,一腳將球踢飛,一羣孩子再度追著足球跑。
“吃飯了。”吳巧老師拿著擴音器大聲喊道。
小蘭花停下腳步,旁邊的小夥伴們朝著廚房的位置跑去。她回頭一看,一顆足球孤零零地滾落在她的旁邊。 “嘻嘻。”下蘭花眼角閃過一抹笑意,她當即將足球踢飛,然後朝著足球跑去。平常踢足球,她都很少能用腳踢一下,大多數時候都是陪跑。
這也是長了些個子的緣故,否則她就是動不動被擠倒在地的小屁孩。
“何嵐。”吳巧拿著擴音器喊道。
小蘭花聞言一頓,不過她看著足球,悄悄地轉了下身,讓自己看不到吳巧老師,又踢了一腳足球,小蘭花朝著足球跑去。
足球滾得好好的,但卻被一隻腳踩住:“小蘭花,老師叫你呢,快去吃飯呀。”
“沒叫我啊?”小蘭花眨眨眼睛。
“詩花快把小蘭花叫過來。”
“這下叫你了。”肖詩花瞪了眼何嵐,將足球抱了起來。
小蘭花笑嘻嘻地跟在肖詩花的旁邊:“石頭姐姐,我們一起吃飯唄。”
對上小蘭花那雙眼睛,肖詩花點了點頭。
“嘻嘻。”小蘭花改變了方向,朝著側門走去。
“瓜娃子,你去哪裡?”肖詩花一把拽住小蘭花。
“你家裡的飯香噻。”小蘭花不假思索道。
“我說的是去小紅花食堂。”肖詩花拉著小蘭花進了食堂。
當趙信回來的時候,就聽家裡的後勤主管,程主管說道:“趙老,小小姐在小紅花吃飯。”
“嗯,家裡做的給我送到二樓的涼亭。”趙信往二樓走去,在二樓能看到肖詩花在門口的桌子上吃飯。
肖詩花也看到了趙信,朝著趙信招手。
趙信見此臉上露出笑容,他出現在這裡可就是爲了讓自己這個小閨女發現的,他老漢說到做到,中午之前可是回來了的。
肖詩花吃完飯後就回家裡來了,小紅花的小朋友們也在老師的帶領下去了午休的房間裡睡覺。
肖詩花坐在趙信的旁邊,端著一個小碗,一口一口地喝著特別熬製的粥。
“老漢,咱們家的飯真的好香噻。”
“小紅花的不好吃嗎?”
肖詩花搖搖頭:“小紅花的也好吃,新來的兩個阿姨做的飯都很香,但就是沒咱們家的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點。”趙信給肖詩花添了一些肉絲。
吃完飯後,趙信照看著肖詩花去午休了。
隨後,趙信回返涼亭,曬著冬日的暖陽。
涼亭並不冷,有著一個火爐的存在,方便趙信煮茶的同時,也能提供一些溫度。
下午兩點半的時候,記者秦豫來了。
肖詩花迷糊著眼睛看到秦豫的時候,當即徹底醒了過來。
“記者姐姐。”肖詩花喊道。
“詩花午休睡醒了嗎?”秦豫問道。
“嚯嚯,記者姐姐先去找我老漢噻,我洗把臉了就來。”說著話肖詩花將目光投向了旁邊的程阿姨。
“詩花要不要記者姐姐幫你梳頭髮啊?”秦豫並沒有走,而是看向肖詩花問道。
“好呀。”肖詩花眼中閃過一抹興奮。
秦豫放下揹包,帶著肖詩花洗漱和梳頭髮,程阿姨則是在旁提供各種便利。
梳洗完畢,扎著密密且好看小辮子的肖詩花和秦豫來到了二樓涼亭。
趙信正好倒了三杯茶。
“記者姐姐,你快坐。”肖詩花拉著秦豫坐在了趙信的對面,然後她坐在趙信和秦豫的中間。
“記者姐姐你喝茶。”肖詩花將一杯茶遞了過去。
秦豫接過茶後,肖詩花又將目光投向趙信:“老漢,你要好好配合記者姐姐哦,這是她的工作噻。”
“好,老漢我一定好好配合。”趙信笑著回答。
兩個小時後,秦豫在肖詩花的送別下,離開了這處石頭居。
她回身朝著肖詩花揮手的時候,看到了那塊牌匾,回想起了一篇同行的報道。
她還記得那篇報道的標題是:“趙老養老地‘石頭居’起名有深意!”
文章中猜測,石頭居的深意便是表明決心,在石頭居里的趙老真心養老,拒絕外部的拜訪!
其理由也很簡單,很多記者來此採訪連門都摸不到就被趕走了。
秦豫坐上了自己的車,她想起了那個喊自己‘記者姐姐’的小姑娘。今天她才知道,這個小姑娘的外號叫小石頭。
“什麼是石頭居,分明就是趙老的女兒住在這裡的意思啊。”
秦豫坐在車上,她的同事開著車。
“秦姐,趙老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什麼樣的人?”秦豫重複了一下,然後就失神了。
她準備寫趙老的傳記,拜讀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趙老相關的書,甚至還了解過星海集團的各種業務。再或者請教一些專家學者,乃至星海集團的管理層,一些技術業務的前景。
她以爲自己對趙老足夠了解了,接下來只需要一場場的採訪,就能以趙信和婁曉娥的婚姻和愛情爲脈絡寫出一本《趙老夫妻傳》的傳記。
但是接觸了這些日子裡,有著不短時間的交流。
趙老給她一種善良、正義、通透的感覺。
但實際上她更加明白,這只是冰山一角,那隱在冰山之下的,她能看到一抹血色、一抹紅色。
血色是趙老對於規則真的沒有那麼在乎,就像香港14k槍戰,壓服整個香港。
而紅色則是趙老的心是火紅的,是溫暖的。他的目光所及似乎都在人類的未來,哪怕人們都不瞭解、不理解他目光的落點。
“梅華,今天上午你給我的報道還記得吧!”沉默半晌的秦豫說道。
“知道啊。”開車的梅華,打著方向盤,控制車輛轉彎的同時說道:“星海航空三號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公佈出來的消息是,要在各地打探測井,井深都在五千米以上。”
“嗯,還記得別人怎麼評論的嗎?”秦豫問道。
“說是吃力不討好,又是一個只花錢不掙錢的生意。”
“趙老就是這樣一個,深不可測的人啊!”秦豫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