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

李世民有一個習慣,每逢日落時分,天色將暗未暗之時,便喜在太極宮金水河邊散步,每日一炷香的功夫,不多不少。

今日又是日落時分,落日西沉,暗紅色的夕陽在遙遠的西南天際緩緩落去,映襯著頂上的雲霞,透出淡淡的金色,鋪灑在安靜的金水河上,波光粼粼,彷彿是雲彩在河中流動一般,金水河也正因此得名。

李世民沿著金水河便緩緩慢行,身後跟著近侍常塗和一衆侍候的宮女,此時李世民的表面雖如以往那邊平靜,但心裡卻沉鬱地厲害。

今日他在杜府內見了杜如晦,杜如晦雖尚能下地行走,言語自如,但已形容枯槁,儼然一副油盡燈枯的樣子。

“杜相之疾,起於勞心,重於疲累,乃經年累月之患,已透內腑,藥石罔顧,臣醫術不精,也是束手無策,杜相的壽數只怕就在年內了。”

這是太醫令王瓊親口對李世民所言,雖已過了半晌,但還在李世民的腦中迴盪。

杜如晦之疾從何而來,李世民比誰都清楚。

杜如晦爲官勤懇,雖貴爲宰相,但凡事必親力親爲,十多年間案牘勞心,早已將杜如晦心力耗盡,杜如晦又豈能久壽。

杜如晦乃李世民左膀右臂,非是君臣,更是摯交,杜如晦若去,李世民非但失去了一個謀猷經遠的宰相,更少了一個能夠說話的人,李世民的心情又怎會好的起來。

李世民漫步走著,正思慮著是否要去杜如晦之職,著其在府內靜養的時候,擡頭一看,卻看見了正趴在樹下,盯著樹上在望的三子李恪。

李恪聚精會神地盯著樹上,似乎全然沒有發現已經靠近了的李世民。

李世民看著李恪的小兒心性,心情似乎好了許多,走到李恪的身邊,問道:“虎頭在看什麼?”

李恪似是被突然出現的李世民嚇了一跳,見了李世民,忙俯身拜道:“阿爹恕罪,恪兒不知阿爹在此。”

李世民擺了擺手,笑道:“無妨,是爲父來的突然,嚇著你了,爲父見你放在盯著樹上在看,你在看些什麼?”

李恪回道:“恪兒在看雀鳥築巢。”

李世民不解地問道:“雀鳥築巢有什麼好看的?”

在李世民的記憶中,他的這個三子一向行事穩重,與尋常孩童不同,少有這等小兒姿態,今日怎的如此反常了。

李恪回道:“兒臣以往久在突厥,甚少見到雀鳥,樹上這隻雀鳥築巢恪兒已經看了五六日了,這鳥巢竟還未成,如今方纔知道,原來雀鳥築巢竟如此耗費時力。”

李世民笑道:“這鳥巢關係它每日所居,它築巢時自然謹慎些。”

李恪聞言,面露不解之色,對李世民道:“兒臣在突厥金山也曾見過鳥兒築巢,不過那些鳥兒築的巢卻沒有這般細緻。”

李世民問道:“哦?你在突厥見得是什麼鳥?”

李恪回道:“是鷹,鷹的巢穴就築在山壁之邊,臨崖而立,鷹巢看上去便極是簡單。”

李世民問道:“築巢於崖邊,那豈非難當風雨?”

李恪回道:“那是自然,不過父皇可知鷹爲何將巢穴築的這般簡單?”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爲父不知。”

李恪道:“鷹雖生於山野,但卻爲藍天而生,心向蒼穹,鷹與雀鳥不同,鷹之所爲,擊於長空,巢穴不過是暫息之所,何必追求巢穴舒軟?”

李世民何等聰明,李恪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他哪裡還會不知道李恪是什麼意思。

李世民皺了皺眉,問道:“你是在說朕新建洛陽宮之事?”

李恪回道:“兒臣並未提及洛陽宮半字,只是在同阿爹說起這築巢之事而已。”

李世民道:“你今日便是專程在此等著朕的,你欲借孺子諫吳之事勸朕息止建洛陽宮之心,難道你真當朕不知嗎?”

漢劉向《說苑·正諫》有載:吳王壽夢欲伐荊,衆臣勸之無用,舍人孺子於園中,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言相勸,吳王終消伐荊之念。

李恪今日所爲,倒是與那舍人孺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恪看著李世民,道:“恪兒不敢,所謂子不言父之過,阿爹新建洛陽宮,恪兒縱知不妥,亦不敢擅言。”

李世民看著李恪急著否認的的模樣,不禁好笑道:“說了半日,你還是覺得朕新建洛陽宮之事做的差了?”

李恪搖了搖頭道:“阿爹北伐大勝,正是普天同慶之時,阿爹欲建洛陽宮自無不可,只是恪兒以爲,阿爹乃當世英主,以阿爹之能必將創千古帝業,如那草原雄鷹一般擊於長空,而非貪圖一時安樂,徒耗國力於宮殿之上。”

李世民聽著李恪的話,看著李恪一臉誠摯的模樣,竟一時間有些愣住了。

李恪說話同朝中那些爲人所不喜的言臣不同,並非一味勸諫而已。

那些言臣,只道新建洛陽宮勞民傷財,乃明君所不爲,但李恪卻沒有否定李世民欲建洛陽宮之行,而是自己爲李世民分了一個主次。

眼下大戰方止,大唐國力有限,若是李世民在此時大興土木,新建洛陽宮的話便再無餘力有其他作爲。

李世民非是志得意滿之人,亦非貪圖安樂之人,只是一時大敵得除,李世民稍稍有些鬆懈而已,李世民絕非聽不進旁人的話。

李世民對李恪問道:“我兒以爲此時新建洛陽宮爲時尚早?”

李恪俯身拜道:“我大唐方纔大勝,正是士氣高昂之時,大唐將士無一不想著跟著阿爹再建新功,父皇若此時將大部國力投於一處可有可無的宮殿之上,恐怕有損父皇英明。”

李世民低著頭,看著李恪的眼睛,笑了笑,摸了摸李恪的頭頂問道:“這些道理都是岑文本教於你的嗎?”

李恪聞言,對李世民道:“先生並未教恪兒這些話,先生只是告訴恪兒,恪兒既是子,又是臣,不同於外人,有些對阿爹好,但是旁人勸不得,說不得的,兒臣便該設法告訴阿爹。”

李世民聽著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我兒說的對,只要我大唐昌盛,海內臣服,朕縱是露宿於外亦無不可,如此便依我兒之言,暫息營建洛陽宮。”

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六章 岑長倩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十八章 請旨第十章 請辭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十七章 急招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章 校場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章 分封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二十章 馬周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十九章 醉客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五十九章 臺州刺史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七章 反常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十七章 安置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一章 接風
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六章 岑長倩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十八章 請旨第十章 請辭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十七章 急招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十章 校場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章 分封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二十章 馬周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二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十章 拉攏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十九章 醉客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五十九章 臺州刺史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七章 反常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十七章 安置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一章 接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波密县| 乌鲁木齐市| 沐川县| 密山市| 阿拉善左旗| 遵化市| 宾川县| 油尖旺区| 商水县| 武山县| 商河县| 灵台县| 浦北县| 台东县| 灌阳县| 古交市| 太谷县| 呼图壁县| 赤城县| 洛阳市| 湘阴县| 成都市| 溆浦县| 来宾市| 湘潭县| 丹东市| 邛崃市| 梅河口市| 迁西县| 沙洋县| 阿勒泰市| 怀宁县| 阿拉善盟| 津南区| 城口县| 铁岭市| 鲁甸县| 长子县| 彝良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