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元神,嚴人英心情大好。他走出山洞,恰值雲(yún)起之際。離崖洞數(shù)丈以下,便是一片溟漾,暗雲(yún)低壓,遠岫遙岑,全都迷了本來面目,不知去向。
崖洞上面,照例常時清明,不見雲(yún)雨,這時也有從雲(yún)層中掙出來成團成塊的雲(yún)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離,別有一番閒遠之致。
嚴人英站在崖邊,望著腳下的萬里雲(yún)濤,恍若置身於仙山靈境之中。
就在他沉醉於眼前的美景中時,陡見一道青黃色的光芒在雲(yún)層中若隱若現(xiàn)。他仔細向那道光芒看去,越看越像是修道者飛劍放出的光芒。
嚴人英修道至今已有八九年,期間除了嚴瑛姆師徒外,還沒有見過別的修道者。今日難得遇見同類,登時好奇心起,當(dāng)即御劍向那道青黃色的劍光追去。
只見那道青黃色的劍光在雲(yún)間飛了一陣後,突然向雲(yún)層下落去。嚴人英也急忙跟著向雲(yún)層下降落??墒?,當(dāng)他穿過雲(yún)層後,那道青黃色的劍光卻已經(jīng)失去了蹤影。
嚴人英在心中暗忖:“就這麼一會兒功夫,能飛多遠?那人必定就在左近不遠。”當(dāng)即在半空盤旋搜索起來。
找了一陣,他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一座四方廣崖上有一座大冰屋。在冰屋之前,還是幾十個黑點在移動。
他飛近仔細看去,只見那冰屋約一畝,高有十丈,白雪爲(wèi)頂,堅冰作牆,晶瑩朗澈,似與星月爭輝。而那些移動的黑點,竟是一個個二尺長短的小人,正在馳逐舞踴作戲。
只見這些小人都只有週歲嬰兒大小,只是筋骨健壯,皮肉堅實得多,五官相貌都和常人一樣,就好像是一個正常人被縮小了一般。
看到這小人,嚴人英陡然想起,《蜀山》書中有提過,在白陽崖附近,住有一個左道妖人。那妖人叫什麼名字他已經(jīng)忘記,只記得他圈養(yǎng)了許多憔僥之民,就是眼前這些小人的樣子。
“難道剛纔那道劍光就是那左道妖人的?這裡就是那妖人的住處?”嚴人英在心中暗道,“師姐曾經(jīng)說過,通常只有旁門飛劍纔會是這等青黃色的劍光。恐怕那道劍光還真是那左道妖人的?!?
“這等妖人,沒有遇見也就罷了,既然看到了,那就斷不能放他走脫。而且記得那妖人手中有一部白陽真人的遺書,上面有一十三頁圖解……”
想到這裡,嚴人英登時升起了除魔衛(wèi)道之心。這一方面固然是爲(wèi)了那妖人手中的白陽遺書,另一方面也是爲(wèi)了積修外功。
蜀山世界天道嚴密,因果分明。修道人想要成仙飛昇,除了要內(nèi)功修爲(wèi)達標(biāo)之外,還要積攢夠足夠的外功。而積修外功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消災(zāi)彌禍。
這裡的災(zāi)與禍,並非是普通人日常所遇的那種小災(zāi)、小禍,而是例如火山噴發(fā)、地龍翻身這等天地間的大災(zāi)、大禍。這等大災(zāi)、大禍,每消弭一個,便可積數(shù)千外功。若是有幸能消弭每萬二千九百六十年一次的天地大劫,那一下子便可積十萬外功。更幸甚,若是能消弭了每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次的會元大劫,那馬上就是功德無量,可立地成聖。
但不要說天地大劫、會元大劫這等堪稱天地浩劫的大災(zāi)禍,就是普通的火山噴發(fā)、地龍翻身這等比較常見的災(zāi)禍,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大多數(shù)時間,修道者積修外功,用的都是第二種方法,那就是懲奸除惡。正所謂除惡即爲(wèi)行善,惡人損人害命,有害於天地衆(zhòng)生,那麼除惡便是有功於天地。
這種方法雖然一次積修的外功不多,但勝在能夠持續(xù)不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終有一日能攢夠足夠的外功。
按照蜀山世界現(xiàn)在通行的看法,誅除妖人惡霸,甚至豺狼虎豹這等吃人的猛獸,都算是除惡,都可得到外功。可嚴人英畢竟是穿越而來,思想觀念自然和此世的土著不同。在嚴人英看來,虎豹豺狼吃人,僅僅是爲(wèi)了生存,他們的天生就是要吃肉的。若這也算惡,那人吃天地萬物,豈不是惡中之惡。
所以在他看來,若是爲(wèi)了生存不得不傷害其它生靈,並不能算惡,誰讓蒼天就是如此安排的呢。因此他之前遇到山魈、木魃之時,都網(wǎng)開一面。
可是今天遇見的這個妖人,卻並不是如此。這妖人不需害人,便可生活的很好,那他的所作所爲(wèi),就是純粹爲(wèi)惡,不容姑息。嚴人英拿他來積修外功,也毫無心理負擔(dān)。
“也不知那妖人究竟法力如何?正面交手,委實勝負難料,還是暗中下手爲(wèi)好?!?
雖然嚴人英記得這妖人法力並不高,連兩年後剛剛開始修道的凌雲(yún)鳳都能和他較量一二,甚至能讓他屢吃大虧。但這畢竟是他初次與人鬥法,心中沒底。正巧他瞧見冰屋後有一片山林,碧鬱蔥蔥,枝繁葉茂,當(dāng)即靈機一動,悄悄向那片樹林飛去。
他來到那片山林上空,向中間一處空地上落去。剛一落地,便聽身側(cè)吁氣之聲。偏頭一看,旁邊不遠處,竟蹲伏著一個形如壁虎的怪物。
這怪物長有丈許,卻有兩條寸許粗細,比身子長出兩倍的尾巴。巨頭闊口,目閃碧光,其大如碗,凸出在前額之上。口裡平吐出七八條如蛇信一般的火焰。通體皮肉,是暗綠色中夾雜著一些灰紋,上面滿是污泥,爛糟糟的,像腐了一般,看去異常污穢。
這怪物本來正在污泥裡睡覺,感受到生人氣息,才從地裡穿了出來。在這怪物的頭頸間還綁著一根細鐵鏈,系在一株古樹幹上。那兩條細長尾巴,竟是可伸可縮。只往前爬了兩步,便即停止。倏地肚皮一鼓,兩條長尾飛射過來,在嚴人英身數(shù)尺以內(nèi)的地上抽打了一下,便即縮轉(zhuǎn)。
嚴人英認出這怪物名叫七步響尾壁龍,此物最歷害就是那兩條尾巴。
它捕獵時,先用兩尾一遞一下朝獵物身旁不遠的地上打去,打過的地方便留下一條黑印和極細的涎絲。獵物一挨近,它那長尾能屈能伸,立時覺察,飛將過來,將獵物絞死,勒成粉碎吃了。
此物其毒無比,凡是長尾下落的那一片都有劇毒。不論人鳥蟲獸,一旦踩上便不得活。
那七步響尾壁龍被鐵鏈拴住,恰好將半邊上崖的道路堵住。但也因爲(wèi)被拴住,它只能在一定範(fàn)圍內(nèi)活動,只能擋住一半路。於是嚴人英轉(zhuǎn)身走向旁邊,打算繞過那七步響尾壁龍。
但剛一轉(zhuǎn)身,就見前面崖壁插著一面極薄的白麻小幡,上面滿是用鮮血畫就的符篆。走了沒兩步,那幡便突然無風(fēng)自展,接著一團濃霧從幡上飛起,霧影中裹定五個渾身浴血,與小人一般大小的厲鬼,做出攫拿之勢,迎面緩緩飛來,漸近漸大。
嚴人英知那幡是用小人生魂所煉,急忙放出銀河劍護身,那五個厲鬼好似知道厲害,便即停了步,做出又想傷人,又害怕的樣子,欲前又卻。試往後一退,那五個厲鬼便即自行隱去。
嚴人英看出妖幡伎倆有限,只是恰好將前路堵住,想要前行非破它不可。雖然用飛劍將它毀去也容易,只是這等左道妖法大半與本人相連,一旦破幡,難免會被妖人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