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3章 鍛鍊(中)

徐令宜把三個條件說了.

謹哥兒皺著小臉考慮著:“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那有不能帶個幫手?獨木不成林啊!”

“行啊。去嘉峪關的時候你可以把龐師傅幾個都帶上。”徐令宜笑道,“不過,二年以後,就只能帶一個人了,你這兩年裡要考慮清楚,到底帶誰在身邊。”

謹哥兒點了點頭,面色有些沉重,繼續道:“三年換一個衛所,要換幾個衛所啊?”

“換三個。”徐令宜道,“既要見識黃沙謾天,也要知道十萬大山。最後一站,在湖廣。”

湖廣有苗人。

謹哥兒扳著手指算:“那豈不要十一年?”

“怎麼?你嫌時間太長。”徐令宜笑道,“我還賺時間太短。準備你換完了三個衛所,到五軍都督府去做段時間的文書呢!只要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知道了下面是怎麼一回事,再從大局的角度去看,等你身臨其境的時間,纔不至於迷失方向。”

謹哥兒垂了肩膀:“那,那我要多久才能做到總兵的位置?”

“看你的造化。”徐令宜道,“少則十五、六年,多則二十五、六年。”然後語重心長地道,“謹哥兒,想做總兵是個好志向,可你也得知道自己拿不拿的起才行。好比你只有五十斤的力,卻非要拿一百斤的石墩,剛開始的時候,還能苦苦支撐,時間一長,只有撤手的分。要是人機靈,石墩落在一旁,也就把地砸個大洞,可要是一不小心,說不定這石墩就砸在了自己的腳上。你要仔細想想纔是。”

謹哥兒嘻嘻地笑:“爹。您放心好了。我纔不做那死要面子活受罰的事呢!”

徐令宜忍俊不禁。

兒子哪時是嫌時間長,分明是在和他討價還價。偏偏他還上了當。果然是關心則亂啊!

他胡亂想著,問謹哥兒:“你還有什麼問的沒有?”

“有,有,有。”謹哥兒笑道。“謀個一官半職的,那守大門、守庫房的算不算?”

“不管!”徐令宜笑道,“最少也要做個旗手之類的。”又道,“虧你想的出來,竟然要去守大門、守庫房,這些地方都是照顧年老體弱的老軍戶的。”

謹哥兒摸著頭笑,大聲道:“爹爹,那就一言爲定。要是我做到了您說的三點。您到時候可不能阻止我去嘉峪關。”

事到如此,徐令宜還是給兒子買了個關子:“做總兵可以”至於說是不是嘉峪關,那就不好說了。這種事,也要靠機遇是不是?難道因爲你想嘉峪關總兵,就把人家現成的總兵拎回家養老不成?你想平清四海,難道別人就沒有這樣的志向?”

謹哥兒想到他去西北時嘉峪關站在嘉峪關城牆上指點關內關外時的慷慨激昂,認真地點了點頭:“爹爹,我知道了。如果沒有缺。我決不亂來。”

也就是說,如果有缺,那他就要爭取一下了。

徐令宜笑:“那我們就說定了。三月初三過了就啓程。你這幾天在家裡好好準備準備,嘉峪關那邊,我要打個招呼。還有你祖母那裡……”說到這裡,他不由皺起了眉頭。

太大人的精神越來越差,對家裡的人就越來越依賴。原來從不管他去哪裡的。現在過幾個時辰就問他去了哪裡。他除了晨昏定省,午膳都在太夫人那裡用。如果太夫人知道謹哥兒要去嘉峪關,只怕他說破了嗓子也不會答應。

送走了兒子,徐令宜在書屋裡打起轉來。

好不容易說服了十一娘,現在又面前著太夫人……讓十一娘去跟太夫人說是不行的。倒不是她沒這個口才,是她心裡只怕都正傷心著,再讓她去說服太夫人。豈不是雪上加霜。

想到這裡,他腦海裡早出一個人。

徐令宜立刻去了太夫人那裡。

二夫人正在給太夫人唸佛經。

她的聲音輕柔而舒緩。太夫人很快就閉上了眼睛。

二夫人嘴角翹了起來,聲音不減,又讀了一頁書,這才輕輕地將書放在了枕旁。

輕手輕腳進來後就一直屏氣凝神站在旁邊的結香就朝二夫人做著手勢,告訴她外面有人找。

二夫人微微頜首,不緊不慢地幫太夫人掖了掖被角,這才走了出去。

“侯爺?”

看見徐令宜背手立在廳堂,她不禁有些驚訝。

徐令宜苦笑:“二嫂,有件事,想讓你幫個忙!”

二夫人沒有做聲,思付了片刻,輕聲道:“是不是謹哥兒的事?”

徐令宜有些意外。

二夫人笑道:“我算著時辰,也差不多了。”然後化被動爲主動,朝東邊的宴息室去,“我們這邊說話吧!”

徐令宜點頭,和二夫人去了東次間。

。。。。。。

永和十八年的三月三,永平侯府在一般的僕婦的眼中沒才什麼兩樣。做爲世子夫人的四少奶奶主持了春宴。四少奶奶沒有像第一次主持春宴那樣讓人眼睛一亮,而是延續了前年和去年的行事做派,在花廳擺宴,到後花園賞景,請了名角到家裡唱堂會。只是今年的花園佈景的事交給了五少奶奶,五少奶奶在搭了花棚,還和季庭媳婦一搭了花山,景緻比往年更有看頭。

可在那些有頭有臉的管事眼中,卻有了細微的變化。

先是二少奶奶,四夫人讓她帶著女兒去樂安照顧二少爺,然後是五少奶奶,和季庭媳婦一起管著家裡的花木。要是別人家,管花木就管花木,也不是個大不了的事,可偏偏他們府上有座屈指可數的暖房,又才季庭這樣的能人,更有四夫人這樣喜歡伺弄的人,只有喜歡的人,纔會讓她負責花木。家裡在花木上的費用有時候比針線房的還多。最後是六少爺,據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如果學完了《幼學》、《論語》。要出門遊歷了。第一站就是宣同府。別人不知道。可徐府的這些管事卻清楚各省總兵對徐家的“恭敬”。而徐家在哪裡出了什麼糾紛的時候,也不是找布政司,而是找總兵或指揮使。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坐不住了。不僅往白總管面拼湊,而且還往萬大顯面拼湊。

白總管一慣風輕雲淡:“侯爺有什麼安排,難道還要知會我一聲不成?做好眼前的事要緊。想的越高,小心跌得越重。。。”

萬大顯依舊老實木訥:“我只聽說要給我們家長安和長順多帶幾年冬衣,那邊的春天到底晚。”大家不得其解,府裡就有些異樣的氣氛。

這兩年十一娘把家裡的事基本上都交給了姜氏。姜氏第一個感覺到。

自從那次被十一娘“點撥”了一番後,她再也沒有和家裡說過徐府的事,就算大伯母幾次私下問起。她也一口咬定什麼事也沒有。特別是看到大伯母偶爾露出的失望之色,她心裡更添幾分警惕,更不會說什麼了。

公公身體無恙,婆婆還是花信養華。要說以後的事,還早得很。現在家裡出現了這樣的事,按道理她應該殺一儆百把這些跳出來的人壓下去纔是,可她空有當家的名,卻沒有當家的實一——內府不管是有頭有臉的管事媽媽還是各處的大丫鬟。都是婆婆的人,有婆婆支持她,做起事來那些人沒有一個敢不聽號令的,可涉及到六弟……婆婆心裡怎麼想,她沒有底,更不能去試探什麼。一旦她發威的時候婆婆釜底抽薪。丟臉是小事,只怕那些管事的媽媽再也不會把她放在眼裡。可任由這種事態下去。這府裡只怕要亂起來。

她想找個人商量商量。

相公……一想到徐嗣浮漫不經心的樣子,她如被霜打的茄子般,先弱了三分。只怕她一開口,他就會說“你多心了,這些事情有母親,到時候你聽母親的就行了…”。

袁寶柱家的……她是陪房,就算有縱天的手段,沒有她主家的支持。寸步難行。

大嫂……她不由心豐一動。兩人說的來,方氏的口風又緊。

想到這裡,她高聲喊了寶珠進來:“給我備馬車。我要去三井衚衕看看大少奶奶。。。”

珠應聲而去。

迎面碰見帶著一羣粗使婆子給來英娘送花木的英娘和季庭媳婦。

“可真是不巧!”英娘笑道,“還準備問問四嫂這花木怎樣擺呢?…”

姜氏笑道:“五弟妹在這方面術業有專攻,你幫我拿主意就行了!”。

英娘笑道:“那我就幫四嫂拿主意了!。”笑得十分爽朗,還就真的給她的宴息室處添了個兩個花幾,一個擺了文竹,一個擺了個魚缸,屋子裡平添了幾分活潑。

徐嗣誡就責怪她:“各人有各人的愛好,你亂動別人的東西……”

英娘不以爲意:“不過是個陳設,喜歡就多擺幾天,不喜歡再換就走了。”

徐嗣誡笑了笑,看著英娘燦爛的笑容。想到英娘揹著他做了一件春衫,到了三月三才拿出來給他穿……心裡就軟軟綿綿的。柔聲道:“四嫂是世子夫人,以後是要主持侯裡中饋的,要是一點架子都沒有,怎麼能鎮得住那些管事的媽媽。…”

“我知道啊!”英娘在自己的窗臺上擺了一鉢小小的太陽花,轉頭對徐嗣誡道,“四嫂人挺好的,我剛嫁進來的時候,她在花轎顛簸了,還悄悄塞一瓶茉莉花露給我。”說到這裡,她笑了起來,“她還說她嫁進來的那會,是母親塞的花露給她。”

“真的!”做丈夫的,都希望妯娌和諧,聞言立刻做出一副感興趣的樣子,“還有這樣的事,你怎麼沒跟我說?那母親有沒有塞花露給你?”

“你當時就知道……哪裡還管我怎麼樣……”英娘紅著臉,說不下去了。

徐嗣誡的臉也騰地一下飛紅,他左顧右瞧,沒話找話:“對了,六弟要出門了,你說,我們送些什麼東西好……”

704章 鍛鍊(下)

十一娘並沒有注意這些,她忙著給謹哥兒收拾行李。

“那些什麼茶盅、佛塵之類的東西就不要帶了。帶些皮襖、皮靴之類的就行了。嘉峪關雖然偏僻,我相信那裡也不是不見人煙的地方。實在是缺了,就在當地買就行了。”擡頭看見謹哥兒正拿了把烏金馬鞭,又道,“這些東西也一律不準帶過去。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就算有嘉峪關總兵的照顧,你也要能和身邊的人和平相處纔是。要緊的是幹萬不可生出高人一等的心思。不知道多少有才學有能力的人就敗在這傲然的脾氣上了。…”

“我知道了!…”謹哥兒有些依依不捨把馬鞭遞給阿金收好。

徐令宜進來了:“東西都收拾好了沒有?…”

“收拾好了!…”十一娘道,想起這次陪謹哥兒去西北的人員來,遲疑地道,“要不,讓長順留在京裡吧?他年紀還小,西北太辛苦了……”

長順今年九歲了,長得白白淨淨,身材纖瘦,和長安沒有一點相似之處。

有管事開玩笑地說長順是典型的北人南相。

“讓他去吧!。。徐令宜笑道,“我已經安排好了。他們去了嘉峪關就在軍營外租個院子住,除了謹哥兒,其他的人就住那裡,謹哥兒休沐的時候就過去。這樣既可以讓龐師傅繼續指點他的武技。也可以讓先生檢查他的功課。平時沒有什麼事,就教長安、劉二武他們武技和功課,長順跟著。也能學不少知識。…”

十一娘總覺得陣容太豪華,像是去度假而不是像去吃苦的。如果是平時,她肯定會委婉地提徐令宜一下,可到徐令宜給謹哥兒開出來的條件以後”她覺得是自己多心了。徐令宜顯然對這些都有早有了安排。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謹哥兒出行的具體的事宜一起去了太夫人那裡。

太夫人在翻黃曆:“……三月二十二日是好日子,可過幾天是四月初八了,反正也隔不了幾天,還不如拜了菩薩再走,也好讓菩薩保估一路平安事事順利……那就是四月十二……剛去給菩薩上了香的,還是多歇幾天,精神養足了再啓程……四月十人……四月二十四……還走過了四月二十六走吧………”

照這樣算下去,就沒有一天是合適的。

徐令宜和十一娘不禁無奈地對視了一眼。

“娘,我看就是三月二十二好了。”二夫人看著倆人微微一眼,柔聲道,“嘉峪關不像燕京,還分個四季。他們那裡不是冷。就是熱。這個時候走是最好的。要是再晚,那邊就熱起來。要走路上中了暑可不太好!…”

“是嗎?…”太夫人的記憶裡,那邊就一直很冷,六月間的時候都要穿夾衣的,可她記憶力大不如前,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狐疑地望著徐令宜。

徐令宜不由輕輕地咳了一聲:“三月份走是最好的。。沒有正面的否定,也沒有肯定。

“娘,早點去了。也可以早點回來。…”二夫人看了笑道,“你想想後來您生辰,謹哥兒就可以給您拜壽了,多好啊!…”

太夫人微微頜首:“那好就三月二十二日啓程。…”然後吩咐十一娘,“既然那邊熱,你記得要給他多帶幾把扇子。嘉峪關那些偏僻的地方,哪裡有什麼好東西賣。。。   十一娘笑著應是。

謹哥兒則衝著二夫人直笑。

太夫人又細細地問起帶了些什麼衣服。什麼器皿,一直到打起哈欠,這才做罷。

二夫人送了兩人出門從衣袖裡掏出個小小的雕紅漆蓮花匣子遞給謹哥兒:“是個羅盤,你小心收藏著不要忘記看方向。”

寓意深遠。

也不知道謹哥兒聽懂了沒有,和往常一樣笑嘻嘻地道了謝隨徐令宜和十一娘回了正屋。

那邊方氏正和姜氏並肩坐在炕上說話:“……一開始怎麼也記不住。我就找了應景的地方指了那些景物告訴他一句一句的背,現在不僅背詩背得很流利,還跟我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句話是什麼意思。…”方氏的神色間隱隱露著幾份驕傲。

“大嫂真聰明,怎麼就想出這樣的法子來!。,姜氏邊笑邊感嘆,“我回去也試試。看我們家庭哥兒能不能多背兩首詩。。。又道。“庭哥兒只愛吃魚,不愛吃肉,大嫂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小孩子,哪有不喜歡吃的東西!…”方氏笑道,“看竈上的婆子怎麼做罷了……。。 

兩人交流著育兒經,很快就日頭偏西了。姜氏起身告辭。方氏也不留她,陪著她去向三夫人辭行後。送她上了車。

金氏過來:“四弟妹來幹麼?…”

“和我拉拉家常!。”方氏望著姜氏的馬車出了衚衕這才轉身。

金氏不解。

“二弟妹是二伯母的侄女,五弟妹是四嬸嬸的侄女,她夾在中間,日子不好過。,方氏解釋道……,有個人說說閒話,心裡就會好很多。

“四弟妹會不會是太多心了。。。金氏嘀咕道““二嫂遲遲早早是要搬出去的,五叔又不會掌家,她的日子有什麼不好過的?。”

方氏笑笑沒才做聲。

有些事,金氏體會不到。因爲她和二弟妹、五弟妹一樣,有什麼事自然有人出面……   姜氏和方氏說了半天的話,心情好了很多。回府聽說謹哥兒三月二十二就啓程,商量徐嗣諄送什麼程儀好。

“又不是外人,用不著這樣鄭重其事,”徐嗣諄笑道,“到時候我送他出城,悄悄塞幾百兩銀子給他就走了。”

“這合適嗎?…”姜氏猶豫道,“我聽說五叔和五弟妹送給六弟的是一本《春秋》。還戲言讓六叔最好燈下看!。”

徐嗣諍笑了笑,沒再多說,而是說起家裡的庶務來:“……威北侯娶媳婦,娘說了說什麼嗎?”,姜氏不由暗暗皺眉。

是威北侯家娶媳婦重要還是謹哥兒的程儀重要?

“娘說送一對寶瓶,一架屏風。。。她輕描淡寫地道,把話題又重新拉了回來,“你說,我們送一套文房四寶怎樣?六叔用的著,也不致於讓五叔太爲難。…”

“我聽說母親把六弟平時把玩的東西全都收了起來,一件沒讓他帶在身邊。”徐嗣諄笑道,“我看,就送一匣子筆好了。我再私底下塞些銀子給他。。。

姜氏覺得這樣不妥。

“五叔那邊只有成親時公公分的田畝、房產和五弟妹的陪嫁,兩邊加起來,估計一年不過兩千兩銀子。。。她含蓄地道,“要是我們送的禮太貴重了,五叔和五弟妹不比照我們,至少也差不多。我們送得太多,只怕五叔和五弟妹會爲難!”

“我知道啊!…”徐嗣諄笑道,“所以我私底下塞些銀子給六弟——兄弟裡面,我們的進項最豐厚,和五弟一樣的程儀,那也就寒酸了些。…”

可也犯不著這樣偷偷摸摸地送啊!

姜氏不好再多。

再說下去,只怕徐嗣諄會誤會她捨不得,處處要和叔叔們比照。

她在心裡暗暗嘆了口氣,心一橫,索性不管了,接了剛纔的話茬說起來:“孃的意思,到時候我們都去威北侯府吃喜酒。…”

“好啊!…”徐嗣諄笑道,“你也有兩年沒有添置新首飾了,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請了金匠進府來打首飾!正好吃喜酒戴。…”

與其惦記著這些事,還不如想著怎樣把庶務處理好!

“等六叔走了再說吧!…,姜氏有些提不起興致:“這個時候和母親提,只怕會惹母親不快。”又道”“上次相公說的在德州開米銷的事進行的怎樣了?…”

徐嗣諄不太感興趣地道:“白總管派了個管事去了德州,要到三月底纔有消息回來。…”心底卻在嘀咕:那些丫鬟、媳婦子聽說有新衣裳穿、打新首飾都很高興,他見妻子這些日子不太高興,所以才提出請金匠進府打首飾,就是想讓她高興高興,可看她的樣子,卻是一副興味索然的樣子……

“一口氣投十萬兩銀子,這也是件大事。…”姜氏柔聲道,“相公也要過問過問纔是。總不能什麼事都指望那管事。…” B

“這些事爹爹自要主張。。,徐嗣諄聽了笑道““何況管事不管事,那樣他做什麼?

“雖說如此,可爹爹把庶務交給了你,你就應該管管纔是。你多管些事,公公也就可以少管些事………”姜氏輕聲勸著,徐嗣諄的心已經不在這上面了。

妻子總是喜歡讓他管這管那的……

想到這些,他不免有幾分悵然。

到了三月二十二那天,徐嗣諄和徐嗣誡一直把謹哥兒送出了十里鋪。謹哥兒給徐嗣諄和徐嗣誡很鄭重地行了個禮:“爹爹和孃親就託付兩位兄長了!。”

“你放心好了,娘那裡我們會照顧的。倒是你,一路上要小心……”徐嗣諄說著,趁徐嗣誡不注意的時候塞了個荷包給他,低聲道,“急時備用。”

謹哥兒喜笑顏開,說了句謝謝,飛快地把荷包塞進了衣袖裡:“四哥和五哥要是有空,就來嘉峪關玩吧!。”

“一定,一定。。。徐嗣諄笑吟吟地和謹哥兒揮手。

謹哥兒策馬而去。

龐師傅等人連忙追上,留下一道滾滾黃煙。

徐嗣誡不由感嘆:“六弟的馬騎得真好!…”語氣裡帶著幾份羨慕。

第三百八十七章青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誤會(下)574第四百八十四章 朝賀(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執念(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進門(上)518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隙(中)528第五百九十九章 寵愛(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行走(中)679第五百三十六章 禮成(上)第466章 添枝(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分歧(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緣分(下)587第四百四十九章 執念(上)449第六百零二章過正(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疑慮(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歧路(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中)574第六百七十一章 凝視第四百五十五章 漣漪(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五百四十九章 和離(中)549第三百八十六章青山第五百零二章 選擇(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嚮往(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洶涌(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沮喪(中)676第五百三十四章 事成(中)534第四百五十二章 服喪第709章 嬉鬧(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婚姻(上)551第五百二十一章 吃虧(上)521第三百九十八章守制第六百四十章 妥協(中)640第709章 嬉鬧(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洶涌(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媳婦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婦(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飛揚(上)第六百五十章 未雨(下)第五百五十章 和離(下)550第四百三十章 歧路(上)第六百一十章爆竹(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回府(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妄(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九十五章 教訓(中)595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探究(中)619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府(中)447第五百九十三章 滿月(下)593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奇(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嫁娶(下)563第六百一十八章 探究(上)618第四百七十三章 休養(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青鳥(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生(中)第三百九十四章上香第六百二十一章 學業(上)621第三百九十二章遊玩第四百三十二章 歧路(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安靜(中)第四百三十四章無涯(中)第705章 方向(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準備(上)687第六百零六章 困惑(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吃虧(上)521第六百三十七章 僵持(中)第四百零六章欲動(上)第四百零四章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四百一十九章 暗潮(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歡樂(中)568第468章 瑣碎(上)第695章 遂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抓週(上)524第四百二十章 暗潮(下)第四百二十章 暗潮(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添枝(上)第三百八十五章青山第六百零二章過正(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教訓(下)596第六百五十七章 夏語(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交替(中)685第五百八十四章 飛揚(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鬧第五百五十九章 低頭(中)559第五百三十二章 勸解(下)532第五百二十六章 抓週(下)526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弟第五百七十二章 憐惜(下)572第六百八十章 行走(下)680第四百零五章消息(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章 好奇(中)第五百六十章 低頭(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朝賀(下)第五百零一章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努力(下) 701
第三百八十七章青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誤會(下)574第四百八十四章 朝賀(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執念(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進門(上)518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隙(中)528第五百九十九章 寵愛(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行走(中)679第五百三十六章 禮成(上)第466章 添枝(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分歧(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緣分(下)587第四百四十九章 執念(上)449第六百零二章過正(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疑慮(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歧路(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中)574第六百七十一章 凝視第四百五十五章 漣漪(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五百四十九章 和離(中)549第三百八十六章青山第五百零二章 選擇(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嚮往(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洶涌(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沮喪(中)676第五百三十四章 事成(中)534第四百五十二章 服喪第709章 嬉鬧(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婚姻(上)551第五百二十一章 吃虧(上)521第三百九十八章守制第六百四十章 妥協(中)640第709章 嬉鬧(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洶涌(中)第六百六十七章 媳婦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婦(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飛揚(上)第六百五十章 未雨(下)第五百五十章 和離(下)550第四百三十章 歧路(上)第六百一十章爆竹(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回府(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妄(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九十五章 教訓(中)595第四百二十九章 情義(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探究(中)619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府(中)447第五百九十三章 滿月(下)593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奇(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嫁娶(下)563第六百一十八章 探究(上)618第四百七十三章 休養(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青鳥(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生(中)第三百九十四章上香第六百二十一章 學業(上)621第三百九十二章遊玩第四百三十二章 歧路(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安靜(中)第四百三十四章無涯(中)第705章 方向(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準備(上)687第六百零六章 困惑(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吃虧(上)521第六百三十七章 僵持(中)第四百零六章欲動(上)第四百零四章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 行走(上)678第四百一十九章 暗潮(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歡樂(中)568第468章 瑣碎(上)第695章 遂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抓週(上)524第四百二十章 暗潮(下)第四百二十章 暗潮(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添枝(上)第三百八十五章青山第六百零二章過正(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教訓(下)596第六百五十七章 夏語(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交替(中)685第五百八十四章 飛揚(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鬧第五百五十九章 低頭(中)559第五百三十二章 勸解(下)532第五百二十六章 抓週(下)526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弟第五百七十二章 憐惜(下)572第六百八十章 行走(下)680第四百零五章消息(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章 好奇(中)第五百六十章 低頭(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朝賀(下)第五百零一章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努力(下) 7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桦甸市| 泗阳县| 湘阴县| 东乡| 成武县| 玉溪市| 塔城市| 万全县| 辽宁省| 衢州市| 铜陵市| 哈尔滨市| 蒙山县| 靖西县| 衡南县| 驻马店市| 汝阳县| 古交市| 景泰县| 林西县| 万全县| 丰城市| 五原县| 临泽县| 嵩明县| 巴彦淖尔市| 海城市| 昂仁县| 广饶县| 汉阴县| 广宁县| 昆山市| 马尔康县| 平度市| 灵台县| 乌兰浩特市| 莱州市| 旬邑县| 仙游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