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1章 儒藏之第七十九聖

古彖碑文如同小蝌蚪般,一個個從石碑中游出來,飄滿了整座大殿,李圖楞了一下,接著看到這些似乎化爲小蝌蚪的碑文一個個遊進了自己的腦海。

源源不斷……

看到如此的景象,李圖不由臉色一喜,知道自己在無意間找到了經典的讀法。

小蝌蚪一個個地遊進了腦海,然後化爲一個個淡白色的古彖懸浮著,重新排列組合起來,形成了一篇新的碑文。當新的碑文形成時,突然迸發出一股浩然之氣,從腦海向身體各處散發而去。

大殿中那一名正在專心致志讀書的老人,似乎有所悟,微微擡頭看了一眼李圖,眼睛露出了一些意外之色。

“他就是顯現了十二尊聖像的李圖?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找到了經典的一種讀法,倒是挺快的,其悟性真的不錯。不過,欲讀懂它,進入第一個境界,則沒那麼容易了……”

接著,繼續埋頭苦讀起來,沒有再理會李圖。

而盤坐在石碑前的一名青年驀然清醒了過來,正是去年進入太學宮,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經典讀法的葉通,感受到李圖身上驀然間迸發出一股浩然之氣,也是楞了一下神,接著則是臉色更爲苦澀起來。

自己在學宮中一年,竟然不如對方在學宮兩天……

是我的悟性太差,還是他的悟性逆天了?

細細地打量了一下李圖和蘇定邦,心中微微有些苦澀,然後又重新看著石碑,繼續沉思默想著。他自然是知道這兩人在試煉之路上的成績,特別是在第二關的聖像顯現上,更是創造了太學宮的最高記錄。

而聖像顯現,主要體現在悟性上……

聖像顯現得越多,其悟性就越好!

不需兩天的時間,就找到了一種經典的讀法,不愧是顯現了十二尊聖像的存在。

此時,李圖在默默地讀著腦海中的那一篇碑文,當讀完後,則是微微皺著眉頭,還是不明白它在說什麼,似乎很深奧的樣子……

這是一篇沒頭無尾的碑文,很難讀得懂,顯得晦澀無比。

“第一套經典到底是什麼?”

李圖一連看了三遍,還是看不懂,滿臉的迷茫,不由思索起來。

此時,用靈識看了看石碑上的碑文,又看了看腦海中重新排列組合起來的碑文,一一對照著。當對照完後,突然有些明白起來,這還不是經典的最佳讀法。

只有找到最佳讀法,才能更容易讀懂它,明白它的奧妙所在。

而且,只有讀懂它,明白它的奧妙,才能算是進入“微”、“意”、“韻”三個境界中的第一個境界“微”,也就是讀而入微。

何爲入微?

上暗下明,不能言其所以然。

“把腦海中的碑文打亂,再次重新排列組合起來?”李圖明白後,心中產生了這一種想法。

當然,每一種的讀法都可入微,但這是難與易的問題。

難,或許讀了十年都無法入微;易,或許只需要讀了一遍,就明白了它。

李圖沉思了一會兒,心中在計量著,自己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找到了一種讀法,雖然是無意間找到,但還沒有知道這種讀法,可不可讓自己入微。而且,想要找到另一種讀法,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即使是找到了,也不一定就比現在的這種讀法好,更容易入微。

“現在還是按這一種讀法,看能不能把它讀懂了,畢竟再找另外一種讀法,並不容易……”李圖思索了一會後,也沒有再多想,又開始一次次地讀著腦海中的那一篇碑文。

但是在這時,腦海中的那一本聖書突然打開了,強行把腦海中懸浮著的那一篇碑文收進了書中。

“這……是什麼情況?”

這次李圖真的楞神了,想不到聖書竟然把碑文收了進去,聖書在他心中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很神秘。

“聖收收它幹什麼?”

李圖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後意識立即緊盯著聖書。

當聖書把腦海中那一篇懸浮著的碑文收進去後,把所有的古彖打亂了起來,然後發出一股淡淡的、柔和的白光,把古彖重新排列組合起來,形成了一篇新的碑文。

這是碑文的第二次演化。

而第二次的演化,又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似乎更加清晰起來。

看到了新的碑文,李圖不由驚訝了一下,這是另外的一種讀法,比自己演化出來的碑文更勝一籌。

“聖書竟然還有這樣的功能?”

李圖有些意外,心中同時驚喜起來,當把這一篇碑文看下來並記在心中後,那一篇碑文在聖書的驅動之下,又開始亂了起來,化爲一個個小蝌蚪在書中游動。

當一股白光出現後,開始了新的排列組合,接著又演化出了一篇新的碑文。

碑文的第三次演化,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比剛纔更加清晰了,第三種讀法……”

李圖再次把它記了下來,心中對聖書同時有些期待,希望它能夠幫助自己演化出最佳的一種讀法。

然後,是一次次的打亂,一次次的排列組合,演化……

一直到第十次演化才停了下來,或者是說在聖書驅動下的第九次演化才停下來。

“這次應該是最終讀法了,而且是第一套經典的最佳讀法……”李圖心中有些期待,畢竟聖書跟隨著自己這麼久,也對它有過猜測。

雖然不知道它的真正身份,但它的來歷必定不簡單,此次出手幫助自己演化經典,自然是不同凡響。看它一次比一次更爲精確的演化,那麼第九次自然是不同。

畢竟,這個“九”乃是一個意義深遠的一個數字。

在李圖等待著最終讀法的碑文時,聖書猛然顫動了起來,迸發出了一股耀眼的聖光,照亮了整個意識海。

在聖光迸發的時候,聖書出現了新的一頁。

這是與衆不同的一頁,上面有著兩個很大的古字,幾乎佔了整張頁面——儒藏。

看到這兩個字,李圖的心神猛然一震。

何爲儒藏?

儒藏就是儒家著作的總彙,與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經相應。

有經、論、史……

是文明的繼承和發展,結合不同的歷史現實和生活實踐,創造出“崇德貴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天人合德”的生態倫理、“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等文化價值體系……

李圖靜靜地看著這兩字,心中震驚的同時也有些奇怪,聖書中怎麼會出現“儒藏”兩個字。

“不會儒藏就藏在自己的聖書中吧?”

李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緊張起來了,腦子一下子重了千萬倍,如同泰山般沉重。如果丟失了上古時代、特別是中古諸子時代的儒家經典,那就不叫儒藏。

儒藏這一頁,很特別,李圖還在震驚地時候,卻是看到從它裡面又衍生出了新的一頁。

新的頁面上,一行古字慢慢地出現,一點點清晰起來。

李圖的意識緊盯著。

第七十九聖!

看到這五個古字,李圖心神又是一震,同時也有些驚愕,第七十九聖?

是什麼意思?

李圖看著那五個字在思索著,接著想到了傳說中的古來今往八十一聖!

這書中出現的第七十九聖,難道是指八十一聖中的第七十九聖?

這是怎麼回事?

李圖震驚於自己的想法,接著在“第七十九聖”下,又出現了一行字——聖之行。

在《聖之行》下,又出現了三個字——第一言。

在《第一言》的下面,一個個古彖顯現出來,正是經典的第九次演化,最終讀法的碑文。

看到這裡,李圖終於明白起來,太學宮的第一套經典乃是第七十九聖的《聖之行》中的第一言。而自己的書聖,則是把它還原回到了最初的狀態,並把它標明是何聖所著的何書,收錄到儒藏中去。

但自己接觸到了那麼多的儒家經典,爲何沒有被聖書收錄到儒藏中去?李圖有些不明白,難道聖書的儒藏只收錄由八十一聖所著,且具有特殊奧義的經典?

就如太學宮的第一套經典?

李圖看著最終讀法的碑文在思索著,太學宮有十八套經典,不知道聖書能不能全部收錄,並把它們都演化爲最初的狀態?

想到此,李圖的臉上露出了些微笑,如果聖書把十八套經典都收錄了,演化的必然是最終讀法,也就是最初的狀態。

一會兒後,李圖的心思靜了下來,開始慢慢地讀著:“聖之行,第一言……”

……

大殿中,李圖盤坐著的身子猛然一正,開口吐言,一個個文字從口中吐出,化爲一個個淡白色的符字。而聲音,也由小而大,如黃鐘大呂般,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一個個文字從口中吐出……

李圖的身上驀然間散發著一股磅礴的浩然之氣,此時的身影顯得鐵骨錚錚、剛正堅貞。

吐出的文字越來越多,在李圖的身邊縈繞飛舞著。

此時,老人、蘇定邦、葉通都被大殿中的異象驚醒過來,驚愕地看著李圖。

“這是入微!”葉通瞪了瞪眼睛。(未完待續。)

第32章 華亭縣第8章 見愁第22章 青花大爺二爺第7章 棋局與仙緣第11章 府主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14章 第一字——山第18章 趙國之衛風第15章 破局第111章 所學第82章 他名爲無名第152章 東方白手中的刀可斬世間萬物第34章 琴童你做定了第25章 大國士第25章 檀香無人應戰?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17章 燕國第二第一六○章第23章 千年棋局第16章 誰爲榜首第50章 燕太子丹第19章 兩年後的文徒第73章 將離開第13章 誰的仙緣第113章 降世第30章 我心在紅塵第21章 身後的人第17章 西貢琴社發難第18章 鬥琴第12章 坐而論琴第168章 龍門壺口第89章 上梁山第25章 華文一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26章 琴童資格第36章 小千寺裡的佛聲第1章 道觀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一一七章第156章 借屍還魂之計第16章 他竟然是瞎子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1章 誰養魚?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6章 四把柴刀第14章 擺棋局第23章 第七科的師兄們第22章 校訓巨石的秘密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9章 棋城中的活死人第13章 割麥農夫幾人?第23章 登臺前第6章 士子九品第97章 梁山落幕第20章 進步神速第一三二章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一三○章 第一套經典第10章 第一堂課第7章 此,是忠第20章 你又輸了第174章 T第8章 其實,我是豬!第92章 終成國士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69章 長青子的請求第61章 墨潑天書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7章 過五關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5章 四藝樓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15章 藍玉煙的窘態第137章 惡客臨門第128章 象崩第5章 大進第34章 神音三曲第68章 王劍出第10章 大誦第1章 誰養魚?第一四○章 西湖邊的琴聲和讀書聲第56章 首次出手第76章 燒山火,大海沸第119章 田舍郎第6章 柯爛棋局?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19章 學棋第31章 無題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10章 第一堂課第6章 四把柴刀第26章 李圖的《破曉》第25章 華文一第17章 圓周率第2章 陣法第63章 茅廬,古井,鬼孩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
第32章 華亭縣第8章 見愁第22章 青花大爺二爺第7章 棋局與仙緣第11章 府主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14章 第一字——山第18章 趙國之衛風第15章 破局第111章 所學第82章 他名爲無名第152章 東方白手中的刀可斬世間萬物第34章 琴童你做定了第25章 大國士第25章 檀香無人應戰?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5章 我是誰…來自哪裡?第17章 燕國第二第一六○章第23章 千年棋局第16章 誰爲榜首第50章 燕太子丹第19章 兩年後的文徒第73章 將離開第13章 誰的仙緣第113章 降世第30章 我心在紅塵第21章 身後的人第17章 西貢琴社發難第18章 鬥琴第12章 坐而論琴第168章 龍門壺口第89章 上梁山第25章 華文一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26章 琴童資格第36章 小千寺裡的佛聲第1章 道觀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一一七章第156章 借屍還魂之計第16章 他竟然是瞎子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52章 巴家有女名清第1章 誰養魚?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6章 四把柴刀第14章 擺棋局第23章 第七科的師兄們第22章 校訓巨石的秘密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9章 棋城中的活死人第13章 割麥農夫幾人?第23章 登臺前第6章 士子九品第97章 梁山落幕第20章 進步神速第一三二章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一三○章 第一套經典第10章 第一堂課第7章 此,是忠第20章 你又輸了第174章 T第8章 其實,我是豬!第92章 終成國士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69章 長青子的請求第61章 墨潑天書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7章 過五關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5章 四藝樓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15章 藍玉煙的窘態第137章 惡客臨門第128章 象崩第5章 大進第34章 神音三曲第68章 王劍出第10章 大誦第1章 誰養魚?第一四○章 西湖邊的琴聲和讀書聲第56章 首次出手第76章 燒山火,大海沸第119章 田舍郎第6章 柯爛棋局?第153章 尋找第三十八座石碑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19章 學棋第31章 無題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10章 第一堂課第6章 四把柴刀第26章 李圖的《破曉》第25章 華文一第17章 圓周率第2章 陣法第63章 茅廬,古井,鬼孩第29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昌黎县| 偃师市| 镇坪县| 阜城县| 奉新县| 孟津县| 汝城县| 怀化市| 崇左市| 静乐县| 乐亭县| 天柱县| 芒康县| 新野县| 太谷县| 安泽县| 吴忠市| 富源县| 通州市| 临洮县| 舒城县| 稻城县| 鸡西市| 古交市| 万年县| 沙田区| 永春县| 巴塘县| 泰安市| 德令哈市| 尉氏县| 安岳县| 古浪县| 栾城县| 大庆市| 阿拉善左旗| 丹江口市| 怀来县| 汽车|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