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千字文》的疑惑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個頗有韻味的讀書聲,帶著一股悠然古意,在紅日東昇下響起。

小千寺前,李圖一身白衣盤坐在石上,神態悠然,口吐古言,胸養浩然之氣,正在朗讀著一本啓蒙讀物《千字文》。身邊的小狐貍,一身雪白柔順的毛髮,毛茸茸的,十分可愛,正在迷糊糊地蹲坐著,不時用小爪子搓搓小臉,或抓抓小耳朵,神情十分的不耐煩。

放在身前的《千字文》,乃是李圖根據兒時的記憶一筆一劃寫下來的,每當讀完一頁,就有一陣清風拂面而過,自動翻過一頁。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長髮飛揚,白衣飄飄,古意盎然,浩然瀰漫。

而小狐貍則是迷糊糊的,聽著聽著就感覺自己四肢無力,完全趴在石頭上,如同一堆爛泥,在不知不覺中竟然睡著了。李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不禁略微加大了聲音,把小狐貍震醒過來。

小狐貍雖然極具靈性,能聽懂一些極爲簡單的說話,但也需要教導才能真正的開智,明白事理,懂禮儀知廉恥。現在正是小狐貍的幼稚期,懵懵懂懂,最易教導。

當然,教導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教導者也需要有相當的耐心。

一連兩天過去了,小狐貍也慢慢熟悉了這兩大怪物。總是躡手躡腳地跟在兩人的身後,觀察著一言一行。有時還模仿著。但大多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地跑去齋堂亂找東西吃,弄得齋堂亂七八糟的,看到什麼東西就往嘴裡噻。

所以爲了小狐貍的未來,李圖索性教導起來。

而《千字文》則是一本很好的啓蒙讀物,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全文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複,句句押韻,前後貫通,內容有條不紊的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道德、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

當然,李圖自然很清楚,小狐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讀著什麼。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去教導,只好把自己兒時的啓蒙讀物拿來了。

希望自己讀多了,小狐貍能夠漸漸明白,懂得一兩句。

李圖把《千字文》有條不紊地讀完一遍後,發現小狐貍又迷糊糊地睡著,還在流著口水。不禁好氣又好笑起來,伸手抓了抓如同爛泥一樣趴在石頭上睡覺的小狐貍。

小狐貍被抓醒過來,十分不滿,瞪著大眼睛看著李圖,似乎在問著:哎呀。大怪物你在幹什麼呀。

把小狐貍叫醒過來,李圖又開始重讀《千字文》。一字一句讀得非常認真,聲音中的韻味更濃了,古意天成。

讀完了一遍後,李圖不由怔了怔,總是感覺有些不對勁,於是又一遍一遍地讀下去,越讀越是心驚和疑惑。

這《千字文》字雖簡,卻博大精深,涉及了很多的東西,簡直是包羅萬象。

第一部分從天地開闢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雲雨、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於大地的金玉、鐵器、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

在此,《千字文》講述了人類的早期歷史和大帝時盛世的表現,即文中所說的“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當讀到這裡,李圖完全怔住了,皺了皺眉頭,又一字一句地重讀著。

字裡行裡,都藏著很多自己以前根本就沒有留意過的事情,《千字文》在小的時候也讀過無數遍,爲何沒有發現這些?

“這一句‘龍師火帝,鳥官人皇’,竟然出現了上古二皇三帝中的龍師和鳥官二皇。還有,與二皇並列的火帝和人皇是何人,竟敢與二皇並列,爲何沒有聽說?”

李圖疑惑起來,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千字文》,簡直就是一部上古史,清晰地記載著整個上古時代,及更爲遙遠的時代。

接著又是一怔,似乎上古、中古皆出現斷層,從來就沒有哪一部史書,能夠清晰地記載著整個上古和中古時代,有的都是三言兩語的零星記載,但這《千字文》似乎是從頭到尾……

難道這是作者杜撰的?

李圖皺了皺眉頭,接著又是一怔,《千字文》是何人所作,書成哪個時代?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接著又認真地讀了下去,細細品讀著,已經沒有把它當成啓蒙讀物了。

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功夫,儒家的修身、齊家。

指出人要孝親,珍惜父母傳給的身體,“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做人要“知過必改”,講信用,保持純真本色,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讚羔羊”及以下四句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接著文中對忠、孝和人的言談舉止、交友、保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越讀李圖就越是佩服著書之人,想來對方必然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學士,要不然也不能夠用如此簡單的文字闡述的那麼清晰明理。

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有關的各方面問題。首言神都形勝,極力描繪都邑的壯麗,“宮殿盤鬱,樓觀飛驚”。神都之中彙集了豐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墳典,亦聚羣英”,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層意思。重在敘述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和他們的文治武功。

這部分最後描述了國家疆域的廣闊和風景的秀美:“九州禹跡,萬郡秦並……曠遠綿邈。巖岫杳冥。”

“九州禹跡,萬郡秦並……”

看到“九州”這兩字,李圖腦海中“轟”一聲炸開,記憶如流水般出現,黑白棋城中的那一幕永遠都忘不了,那十萬不死軍士。

“吾,生爲九州之人,死亦爲九州之鬼!”

“可惜九州已破。淪爲廢土,天不佑!”

“吾等自佑。”

“吾再守故土。”

“吾等誓死追隨將軍,永守九州!”

“隨吾,殺向天外。”

“殺向天外,守我九州,吾軍萬戰不死;以吾之血,守我九州。鑄我不滅軍魂,死亦不悔!”

還有那一首古老滄桑,散發著一股無言悲壯的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九州到底是什麼地方?爲何《千字文》中會提到?難道這《千字文》就是一部九州史?”李圖緊皺著眉頭,心中卻掀起翻天巨浪。

兒時的一本啓蒙讀物竟然是一部九州史,也與上古的二皇三帝有著莫大的關係。

這是真實的歷史記載。還是作者的杜撰?還有作者是何人,書成哪個時代。自己竟然一點都不知道,這《千字文》似乎越來越神秘了。

此時,小狐貍不知道從哪裡偷來了兩個棗子,正在埋頭努力啃著,啃完後,看了看完全出神的李圖,又是“嗖”的一聲消失了。

過了一會兒,小爪子中捧著一個紅彤彤的大辣椒回來,又是看了看李圖,然後就往嘴裡送,頓時辣得眼淚汪汪的。

“哎呀,這是什麼東西啊,辣死我啦,辣死我啦。”

小狐貍把辣椒猛吐了出來,不斷地吐著小舌頭,滿地打滾,翻來覆去,嗚嗚,辣死我啦……

李圖靜思著,完全發現身邊的小狐貍被辣得滿地打滾,然後猛然地站了起來,神態非常專注、忘我,張口吐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驀然間,一股古老的氣息降臨,天上風雲變幻,星辰移位,如混沌初開,天地初成。

大雄寶殿中,神秀小和尚一怔,似乎感受到一股恐怖的氣息降臨,天地有變。飛身出了小千寺,疑惑地擡頭看看天空,卻是什麼也沒有發現,難道剛纔是錯覺?然後看向站立著的李圖。

李圖吐了四言後,發現自己竟然讀不下去了,眉頭更皺了。接著,發現自己的修爲竟然由學士七品,晉升爲六品了,不禁楞了一下,心中大爲奇怪。

良久纔回神過來,發現神秀小和尚站在自己身後,正疑惑地看著自己,於是問著:“神秀法師可是讀過《千字文》?”

“什麼《千字文》?”神秀小和尚疑惑地看著李圖。

“就是一本普通的啓蒙讀物。”

李圖一怔,難道東土大唐沒有《千字文》,或者是神秀小和尚乃是僧人,不讀儒家的啓蒙讀物?在自己的記憶中,《千字文》應該是流傳最廣的啓蒙讀物,幾乎整個天下的孩童都在讀著《千字文》。

神秀小和尚搖了搖頭,道:“沒聽說過。”

李圖心中微微疑惑,也不再去多想,接著看到倒在自己腳邊,不斷吐著口水翻來覆去地打滾的小狐貍,疑惑地問著:“小不點,你在幹什麼呢?”

小狐貍則是眼淚汪汪地看著李圖,這個大怪物終於理我啦,然後指著自己的嘴巴,不斷地吐著舌頭。

哎呀,辣死我啦。

接著看到那一枚被啃了一大口的紅彤彤大辣椒,李圖大笑起來,道:“小不點,看你亂吃東西,教訓了吧。”接著,一把抓起了小狐貍,快步向齋堂走,給它喝水漱口。

完事後,李圖又想起了《千字文》,心中卻是有些奇怪,我兒時真的讀過《千字文》,怎麼記不起來了?如果我沒有讀過,爲何我會知道它?

但它,真的只是一本啓蒙讀物?

李圖越來越疑惑了,這《千字文》似乎很古怪啊。

PS:求票票啊,各位,有就投一張吧!!!

第10章 第一堂課第一二○章 三尺筆鋒第18章 公主有請第27章 神音破曉第一三二章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17章 圓周率第59章 雲海迷途第23章 登臺前第10章 誰放歌第21章 身後的人第26章 廣陵止息第27章 過五關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20章 進步神速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一一八章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30章 國士有請第50章 燕太子丹第19章 兩年後的文徒第13章 誰的仙緣第9章 見鬼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26章 琴童資格第87章 第一公子第72章 鎖鴉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78章 梁山水泊前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156章 借屍還魂之計第一○八章 子曰知至第16章 他竟然是瞎子第4章 計算力的突破第23章 千年棋局第6章 村中的老黃狗第一三○章 第一套經典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85章 書院中的那一個人第4章 計算力的突破第154章 蘇小小破局第53章 百步飛劍第121章 狀元與國士第28章 斬六將第一○七章 烏鴉暴料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5章 四藝樓第22章 終入棋城第167章 等待千萬年的魔奴第36章 小千寺裡的佛聲第一一八章第62章 哥哥我們一起跳崖吧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17章 燕國第二第73章 將離開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92章 終成國士第168章 龍門壺口第66章 接引之路第一三二章第3章 磨刀去鏽第164章 傳下養氣之法第12章 序章的真義第21章 身後的人第21章 董教授的回報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4章 月光下第24章 一千棋局第92章 終成國士第149章 一個亂世的開始第一一八章第1章 誰養魚?第56章 首次出手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25章 大國士第40章 大悲咒,破印第11章 八大社團第55章 身份第131章 儒藏之第七十九聖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一五○章 大力神魔範石第94章 第二關的考驗第4章 開闢胸中天地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12章 世上有妖第27章 神音破曉第3章 天才的人生寂寞如雪第11章 黑暗中的箭第111章 所學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14章 知禮儀知榮辱的小白狐第10章 誰放歌第143章 蘇小小拜師第174章 T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134章 蕭野的去向第8章 棋局中的玄機第32章 華亭縣
第10章 第一堂課第一二○章 三尺筆鋒第18章 公主有請第27章 神音破曉第一三二章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17章 圓周率第59章 雲海迷途第23章 登臺前第10章 誰放歌第21章 身後的人第26章 廣陵止息第27章 過五關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20章 進步神速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一一八章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5章 傳說中的第七科第30章 國士有請第50章 燕太子丹第19章 兩年後的文徒第13章 誰的仙緣第9章 見鬼第2章 渭水河畔的磨刀聲第26章 琴童資格第87章 第一公子第72章 鎖鴉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78章 梁山水泊前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156章 借屍還魂之計第一○八章 子曰知至第16章 他竟然是瞎子第4章 計算力的突破第23章 千年棋局第6章 村中的老黃狗第一三○章 第一套經典第28章 人間能得幾回聞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85章 書院中的那一個人第4章 計算力的突破第154章 蘇小小破局第53章 百步飛劍第121章 狀元與國士第28章 斬六將第一○七章 烏鴉暴料第97章 梁山落幕第15章 四藝樓第22章 終入棋城第167章 等待千萬年的魔奴第36章 小千寺裡的佛聲第一一八章第62章 哥哥我們一起跳崖吧第146章 將要被揭開的序章第17章 燕國第二第73章 將離開第27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92章 終成國士第168章 龍門壺口第66章 接引之路第一三二章第3章 磨刀去鏽第164章 傳下養氣之法第12章 序章的真義第21章 身後的人第21章 董教授的回報第29章 誰在仰望,琴樓之上第4章 月光下第24章 一千棋局第92章 終成國士第149章 一個亂世的開始第一一八章第1章 誰養魚?第56章 首次出手第7章 琴棋書畫之懸空琴臺第25章 大國士第40章 大悲咒,破印第11章 八大社團第55章 身份第131章 儒藏之第七十九聖第9章 再入懸空琴臺第一五○章 大力神魔範石第94章 第二關的考驗第4章 開闢胸中天地第2章 第一試,何爲禮?第12章 世上有妖第27章 神音破曉第3章 天才的人生寂寞如雪第11章 黑暗中的箭第111章 所學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14章 知禮儀知榮辱的小白狐第10章 誰放歌第143章 蘇小小拜師第174章 T第13章 藏書樓的老教習第134章 蕭野的去向第8章 棋局中的玄機第32章 華亭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太仓市| 铜山县| 砀山县| 泰兴市| 同仁县| 丹江口市| 顺平县| 遂川县| 文水县| 花莲县| 金门县| 云南省| 绍兴市| 蓝田县| 红桥区| 临邑县| 福泉市| 嘉峪关市| 丰原市| 右玉县| 岱山县| 阳东县| 武义县| 宝山区| 睢宁县| 大港区| 邯郸市| 张掖市| 陈巴尔虎旗| 大埔县| 涡阳县| 霍山县| 轮台县| 辉县市| 新巴尔虎左旗| 松江区| 高碑店市| 新郑市| 兴海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