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9章 道教改革

金國動盪,其地遼人到處造反的局勢,內(nèi)閣大臣們和元武陛下了解的一清二楚。

在這長達三年的持續(xù)交鋒中,金軍已是失去了銳氣和勇氣,再勇猛如虎的軍隊沒有充足的糧餉支持,能打勝仗嗎?更別說他們的武器製造水平和彈藥補充跟中華國天差之別。

軍部的聯(lián)合參謀總部曾推演過跟金國展開全線戰(zhàn)爭,得出的結(jié)果是最快半年,最慢一年可以攻克金國都城會寧府的結(jié)論。

這個結(jié)論並不稀奇,根據(jù)前線傳回來的軍報,在小規(guī)模摩擦交兵中,金軍已是越來越吃力,往往“一觸既逃”,金國收攏的蒙古人、遼人僕從軍愈發(fā)不想賣命,“開差逃役者每日數(shù)十上百人”。

這就是金國和中華國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金國不事生產(chǎn),靠著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來募集和維持軍隊,一旦搶不到東西,士氣也就散了。這個從白山黑水裡走出來的遊牧民族連腳跟還沒站穩(wěn)當,就突襲宋國打了一個漂亮的破襲戰(zhàn),然而後果卻是嚴重的。

若是完顏阿骨打多活幾年,好好整頓下遼地,先把民心收攏起來,將近一千萬人的民族還真不是三五年能打垮掉的。

然而金太宗完顏晟不是阿骨打,他過高低估了國力,以爲靠著從宋國軍器監(jiān)搶來的工匠就能翻身,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進入到火器時代,戰(zhàn)爭打的不是人數(shù),而是國力、後勤、單兵素養(yǎng)和戰(zhàn)術。

國力更不是有錢有糧有資源就行的,它涉及到一系列的軍工上下游產(chǎn)業(yè),需要數(shù)以十萬計的工匠資源和紮實的基礎科學。

區(qū)區(qū)一兩千人的金國軍械監(jiān),還不如中華國的一個軍工廠呢。

爲了給北地的金軍施壓,張林下令將軍器監(jiān)耗費巨資造出的十門最新5.75型長管加力炮給調(diào)運到種師道大軍楊文廣部。該火炮口徑達到了177毫米,炮管純重達到2700公斤,炮長255釐米,空心彈最遠射程超過三千五百米。

事實上,這是一門研發(fā)準備用在軍艦上的艦炮,不是陸軍的攻城系列,要是加大其倍徑,威力將更加恐怖。不過越大的炮,耗費越高,暫時還用不著。

這門炮也是軍器監(jiān)首次讓物理、化學、數(shù)學研究所參與設計,經(jīng)過嚴密的科學計算和分析,並且經(jīng)過數(shù)百次實驗後的成熟產(chǎn)品,軍部一口氣下單了十門,當然要拖到戰(zhàn)場上去試試威力。

兩頓半重的炮,在四個包鐵車輪的裝載下,四匹馬輕輕鬆鬆地拉著跑,沿著官道一路北上。

桑乾河北岸的金軍依靠防禦工事死守不出,學著中華國一般堅壁清野,是時候讓他們見識見識何謂大國重器了。

軍部去耀武揚威,只要不破壞既定戰(zhàn)略就行,張林懶得去管金軍會是如何的被蹂躪。眼下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大理國身上,這個屁大的小國家居然打起了太極拳,朝公署勸降之事屢不見效。

這都多久了?年初就開始談,談了尼瑪八個月還在墨跡。

張林覺得給大理段家開出的條件已是夠優(yōu)越了,給爵位,保存其宗族佛廟,允許其皇家財產(chǎn)保留(非國庫),十個皇武軍校的名額等等。

給臉不要臉啊這是,這麼不識擡舉,難怪這家子朝廷屢屢被高氏掌權(quán),名存實亡。

張林火一大,便著令朝公署把邦交對象轉(zhuǎn)移到高氏家族身上,允許其繼承段氏的皇室財產(chǎn),賜予爵位等相同條件。

他知道,大理國國庫中除了珠玉珍奇,還有一筆五十萬兩黃金和四百萬兩白銀的資產(chǎn),相當於九千多萬元的鉅款。

珠玉珍奇可以賞給高氏,但這筆金銀必須要拿到手充入國庫。

不但國庫這筆黃金白銀,在大理城西郊的塔崇聖寺和漾鼻縣石門關處的福國寺這兩處佛廟中,金佛玉佛銀佛器物無數(shù),乃是大理皇族宗廟。既然他們不要臉,那張某人也就不客氣了。

出家人五大皆空,要什麼金子銀子?多學學咱們東正道教,纔是視錢財爲身外之物的好教派。

話說東正道教米教主嚴格尊崇張林的教誨,入教弟子審覈極其嚴格,地方上的傳教長老必須由傳教真人晉升。

入教弟子必須通過國家的中學結(jié)業(yè)考覈,並且入教還得接受嚴格的道家考試。入教後,必須遊歷萬里之路磨練道心,在各地得到當?shù)毓偈鸷蛡鹘涕L老的文書籤押後,才能晉升爲傳教真人。

凡入教弟子,每十年都必須接受一次大考,不合格者在一年之後補考,還不合格就剔除出教。

米鳳陽爲什麼會答應元武陛下的這個建議,蓋因他也知道若是不嚴格管理教派,素質(zhì)底下,很容易整個教衆(zhòng)就腐爛掉。而實行嚴格的規(guī)矩選拔弟子,弟子俱都是“精英”之人,從長遠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你想想,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道教弟子出去傳教,怎麼說服信徒?信徒問一問什麼什麼神仙,結(jié)果弟子一問三不知,那還傳什麼教?名聲壞了,那教派就完蛋了。

所以,米教主對元武陛下“以精英弟子傳承教宗”的提議非常認同,想要屁股坐得穩(wěn),靠忽悠是沒前途的,必須得自身有真本事。

所以,米教主對教派執(zhí)行嚴格的清貧規(guī)矩,嚴禁金銀器物,這些東西看著光鮮,實則是禍害無窮。只有思想淨化,纔是把教派永久傳承下去的光明大道。

張林也同時建議道教不必禁飲禁食,畢竟道教神仙都吃酒喝肉,弟子少吃一點少喝一點也算正常。從身體方面考慮,光吃素可不行的。

米真人自然是拒絕不得,被陛下拉著在皇宮裡暢飲幾次後,也就把規(guī)矩正式傳了下去。

這時代的道人本身就不禁酒肉,只是不放縱飲酒吃肉罷了,總之,東正教對這不禁止,卻也不推崇,任憑個人習慣。

張林還閒著蛋疼地幫東正教設計正式的道家服裝,可謂盡心盡力,米教主感激得不行,也對穿上後仙風道骨的新服飾(淡黃、紅、黑,青四款色,綾、絲綢、棉三種材質(zhì))非常滿意。尤其是用來束髮的銅質(zhì)“三寶蓮臺朝雲(yún)冠”(分全真、神霄、鎮(zhèn)鼎、問心四個款),造型神聖無比,戴上後不要太扎眼。

而且綾和絲綢這兩種布料在國內(nèi)都是高檔布,陛下如此厚待,還專門御賜教主黃色(淡黃,非明黃)道袍,米教主焉能不感動?

取九九歸一的寓意,東正道教的正式弟子(教主、護法、傳教長老、傳教真人、道童),不得超過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目前在冊的也不過三千多人)。

只有教主纔有資格穿淡黃色的綾料道袍,佩戴全真三寶蓮臺朝雲(yún)冠。護法穿紅色絲綢道袍,佩戴神霄冠。傳教長老(各地道觀)穿黑色絲綢道袍,戴鎮(zhèn)鼎冠。傳教真人穿黑色棉質(zhì)道袍,戴問心冠。道童,穿青色棉質(zhì)道袍,不夠資格戴冠,以青色布巾束髮。

每年的道教花費,財政撥款一部分,慈善捐款裡出一部分,商人百姓佈施一部分,養(yǎng)活幾千個精英道士搓搓有餘。

第710章 軍改第631章 三權(quán)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91章 向外拓展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305章 戰(zhàn)術和戰(zhàn)略第70章 作秀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83章 從梁山身上割肉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72章 電氣化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76章 其中糾結(jié)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179章 準乎?第88章 經(jīng)濟發(fā)展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631章 三權(quán)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yè)隊伍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fā)展前景第573章 行省規(guī)劃第371章 難產(chǎn)第35章 施威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665章 養(yǎng)豬第60章 準備跑路第488章 海軍規(guī)劃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4章 權(quán)勢第631章 三權(quán)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382章 遠近戰(zhàn)略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16章 其實不想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321章 上門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588章 降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349章 大東亞聯(lián)盟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596章 定下發(fā)展調(diào)子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tài)行徑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471 夫妻生活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321章 上門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guī)劃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393章 集權(quán)與分權(quán)第67章 另起爐竈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
第710章 軍改第631章 三權(quán)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91章 向外拓展第150章 潘金蓮的委屈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305章 戰(zhàn)術和戰(zhàn)略第70章 作秀第72章 缺乏安全感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283章 從梁山身上割肉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72章 電氣化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76章 其中糾結(jié)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179章 準乎?第88章 經(jīng)濟發(fā)展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631章 三權(quán)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yè)隊伍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fā)展前景第573章 行省規(guī)劃第371章 難產(chǎn)第35章 施威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665章 養(yǎng)豬第60章 準備跑路第488章 海軍規(guī)劃第409章 合兵廬州城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44章 權(quán)勢第631章 三權(quán)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382章 遠近戰(zhàn)略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16章 其實不想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 719章 時代的變遷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269章 沿途敲竹槓第321章 上門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588章 降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349章 大東亞聯(lián)盟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596章 定下發(fā)展調(diào)子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tài)行徑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471 夫妻生活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321章 上門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guī)劃第106章 聘用歐管事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393章 集權(quán)與分權(quán)第67章 另起爐竈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岳阳市| 拜泉县| 灵丘县| 安乡县| 苍溪县| 东莞市| 陵川县| 河池市| 石渠县| 西贡区| 西华县| 彰化市| 白山市| 濮阳县| 明星| 耿马| 德保县| 信宜市| 莲花县| 涿鹿县| 德格县| 依安县| 云浮市| 托克托县| 连平县| 盖州市| 台北县| 扶绥县| 饶河县| 怀化市| 探索| 唐河县| 阿拉善右旗| 乾安县| 高唐县| 中卫市| 正蓝旗| 锦州市| 饶河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