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8章 商業帶動

中華帝國自開國以來,經濟發展不錯,稅收也大有起色,但財政一直吃緊,這種火槍兵單兵裝備就能看出來。

錢都花在工業帶、工業區、工建工程和軍械裝備上了,維持著五十多萬規模的常規軍。北地河內行省,原遼國西京道,兩國軍隊還在不停地耗損軍費,互相傷害。

張林不懂什麼行軍打仗排兵佈陣,他對於戰爭卻有本質上的認識,比拼國力,用錢砸死金國和西夏,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叫炮彈如雨,什麼才叫中原大國的底蘊。

現在財政吃緊不要緊,只要不破產就行,再說還有國債這一招沒用起來呢,必要時可解燃眉之急。開戰後,軍部也將執行以戰養戰的策略,徹底斷了北方遊牧民族復興的希望,把他們的根子都給燒掉。

在張林的計劃中,國土擴張戰略要持續很久,他要在有生之年裡替後世把周邊威脅徹底根絕。

東面的高麗國沒有存在必要,日本國人口太多,是必須要瓦解,這其中琉球國是個很好的利用對象。把高麗和日本當外海抵禦前沿,把海軍直面太平洋。

南面像後世的老撾、越南柬埔寨什麼的國家也要併入行省,馬六甲海峽周邊的領土收入囊中,把海軍直面印度洋。

西面的高原和山脈是天然防禦地帶,只要把印度給分裂掉,就有足夠的戰略緩衝地帶。

至於北面,由於版圖太大,張林還沒想好,反正至少金國的地盤得吃下來,還有外蒙古。

畢竟後世俄羅斯西伯利亞那麼大的版圖,在這條件極爲落後的古代,想要往冰天雪地裡進行移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球說小很小,說大也大,沒必要建立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帝國,國土不是越大越好,版圖太大了很容易內部垮臺,只要扼守住西方文明入侵東方文明的戰略要地就行。

後世常在貼吧論壇裡看到什麼十字軍東征的帖子,好像就是發生在十一世紀,聽說最遠打到了印度。

張林經常惡趣味地會想跟這幫領主貴族兵碰一碰,看看誰的胳膊粗,但怎麼想都有點大人欺負小孩的感覺。

在宣州市巡視了五天後,趕在正月底回返皇城,內閣大臣們自然負責處理繁瑣的事務,張林則準備休息幾天,再去視察明州市位於定海縣的鎮海船廠和舟山島在建的東海艦隊。

當然,去巡視明州不是簡單地直接去,肯定要對周邊地區展開突襲檢查的。作爲皇帝陛下,時間是寶貴的,可不會幹耗在行程上。

值得高興的是,去歲的各項改革政策在風氣爲之一變的官員們努力下得到了落實,尤其是針對國內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女人閒置勞動力。在這個以勞力輸出爲主的時代,儘管有各種各樣的耕地新器械出現,但男人依舊是農業的主力軍。

很多女子只能在家做些紡紗織布的活來補貼家用,在中華帝國現在跟金國和西夏國的貿易幾乎斷絕,導致紡織業的前景堪憂,商人們也縮減了工人和生產規模,很多棉布降價銷售後不得已地積攢在倉庫中堆積如山。

這些布、棉、綢、帛,虧本賣是不可能的,商人們寧願燒掉它都不可能虧血賣。不過在新年戰略產業北上的背景下,民間都知道國家即將對金國和西夏國開戰。

這是令人喚醒鼓舞的消息,只要開通新的商道,積攢在倉庫裡的布貨就不愁銷路啦,大家都能賺的盆滿鉢滿。

不過就眼下來說,民間大量女子失業依舊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育教總署出臺一系列政策招聘和培訓女老師以及女學生。商務總署也制定政策,讓民間商人們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聘用女子,比如酒樓裡的女服務員,布行、店鋪裡的女售賣員等等。衛生總署也頒發政策,接受一大批女子培訓成護士,一部分安置在民間醫院裡,一部分送去軍校當醫療兵。

另外,針對民間很多地方依舊在採用前朝的計量單位比如宋斤、宋尺等現象,內閣制定政策從各地商會源頭抓起,但有發現商人們或者店鋪沿用舊制單位,一律罰款。

現在財政很吃緊,但並不意味著國家窮,看看繁榮昌盛的商業就知道了,看看民間百姓還在增漲的工錢就知道了,錢都在民間呢。

在正月底的時候,上一批戰爭債券完成回兌後,朝廷又發行了新一輪國債以及戰爭債券,這次債券的規模是空前的。在前一次回饋良好且國家軍力強盛的基礎情況下,民間購買債券的熱情非常高昂,第一批一千萬元的債券不到三天就如泥牛入海般地投入市場。

針對這股熱潮,第二批兩千萬元發行也在計劃中,按照內閣的評估,債券控制在八千萬元以下是最保險的,否則將會拖累經濟發展。

這筆債捲款項自然大部分投資在工業帶和民生建設上,加大對沿海地圖捕魚業的投資,尤其是超過三千料的大型捕魚船,鼓勵百姓發展遠海捕魚,順便替國家測量水文地理。

料這個船隻計量單位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了。

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在正常情況下長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間,直徑約二三十公分之間。由於這樣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載三個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多斤左右。

古人是把料數來計量船隻大小。

在排水量這個概念普及後,尤其是船隻設計的工匠們掌握了浮力承載量的計算方法,各地船廠一律採用排水量來代替原先的料數。

畢竟,排水量的大小也就代表船隻的承載能力,比料數更能直觀有效地體現出船隻的實際大小和裝載能力。

6000料的大船約合兩千噸排水量,實際載重量在一千噸左右。按照新計量單位,目前國內已有排水量超過千噸的大船超過兩千艘,各地船廠中在建的新千噸大船足有兩百多艘。

朝廷自從允許私商擁有千料大船後,沿海捕魚業就興旺發達起來,新年初始朝廷又把船隻規模不設限制的制度頒發下來,意味著商人們可以購買更大的船隻用於商業,進一步刺激了沿海經濟發展。

不過朝廷也明確立法,超過五百噸排水量的漁船禁止在近海(一千里路內)展開捕魚作業,這雖然加大了漁民作業的難度,但能買得起這麼大船的基本都是商人,因此也無傷大雅。

同時近海沿海的捕魚制度也跟著調整,嚴格規定漁民捕魚所用的漁網目數高能於四百,保護魚仔繁殖的可持續發展,並派人在沿海一帶進行教育宣傳,設立漁政司、漁政所來官吏。

國內的漁網規格也隨之變化。

這時代的百姓一方面受限於經濟環境,捕魚業並不發達,另一方面民間百姓也沒有濫捕濫殺的念頭,所以這個制度實行起來只是以防後患罷了。

伴隨漁業發展的則是沿海大大小小的私商食品加工廠,魚乾絲、魚油、醃魚罐頭各種各樣的食物也往大江南北售賣,物美價廉味道也不差,極大促進了民生經濟。

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83章 美國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78章 籠絡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710章 軍改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153章 金人阿魯弟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600章 私巡第516章 大理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368 校閱調防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42章 管理人才第222章 瑣事第556章 開戰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162章 就是寵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99章 賜婚第636章 不敢去北美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235章 膠著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579章 鑄幣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42章 管理人才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321章 上門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8章 武大慘禍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54章 稅改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章 創業賺錢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297章 幹晾著你們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276 以法治民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433章 登基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00章 私巡第716章 銀聯第544章 牛仔布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110 贈送丫鬟?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
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683章 美國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78章 籠絡第512章 各部札子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88章 經濟發展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710章 軍改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153章 金人阿魯弟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219章 太謙虛了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316章 慕名而來第600章 私巡第516章 大理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368 校閱調防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42章 管理人才第222章 瑣事第556章 開戰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162章 就是寵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499章 賜婚第636章 不敢去北美第504章 秦檜的前程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443章 新皇宮建設第18章 賓主盡歡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235章 膠著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579章 鑄幣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42章 管理人才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555章 戰損處罰第321章 上門第713章 戰爭下的中東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28章 武大慘禍第96章 赤發鬼下山公幹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454章 稅改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章 創業賺錢第23章 賠罪西門慶第297章 幹晾著你們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276 以法治民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35章 商人本色第327章 隱秘的政策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433章 登基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00章 私巡第716章 銀聯第544章 牛仔布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110 贈送丫鬟?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626章 大皇子的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浑源县| 静安区| 遵义县| 舒兰市| 什邡市| 内乡县| 崇文区| 盘山县| 万安县| 祥云县| 乐亭县| 林甸县| 汤阴县| 鄂尔多斯市| 遂宁市| 丰台区| 湾仔区| 凉山| 富裕县| 竹溪县| 当雄县| 灌阳县| 大渡口区| 安顺市| 剑川县| 芒康县| 全南县| 榆社县| 海晏县| 潜江市| 连云港市| 麻阳| 沂源县| 枣强县| 嵊泗县| 普安县| 泰和县| 新源县| 武邑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