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6章 上京來人

第496章 上京來人

李清臣是個能吏。

這是趙孝騫對他的評價。

“能吏”的意思是,他能辦事,領導交代的事他能辦得很漂亮,絕不打一點折扣,或許偶爾還能舉一反三,讓事情辦得更完美。

但李清臣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缺乏主觀能動性,遠見不足。

真定府官場被肅清以後,李清臣擔起了治理重任,但他所做的事都是趙孝騫吩咐下來後,由他去執行。

比如城內招商,建立集市,給予外地商人經商補貼,徵用轄下九縣農戶,農閒之時入城務工,下級官衙以徭償糧等等政策。

都是由趙孝騫提出來,李清臣具體實行。

每次趙孝騫說出某個補貼商人農戶的政策,李清臣便兩眼大亮,高聲喝彩,但在趙孝騫開口之前問他有何高見,李清臣卻說不出來,期期以對。

時日久了,趙孝騫大約便了解李清臣這個人的優缺點了。

不僅是李清臣,真定府下級官員趙孝騫大多都有了解。

瞭解一個官員的優缺點不需要太費勁,叫來坐一會兒,閒聊一陣,問一問對城池和村莊的治理思路,聊過一次後,趙孝騫就大概清楚這個官員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真定府肅清官場後,趙孝騫仍對轄下的官員做出過一些調整。

有的官員是典型的書呆子,張嘴閉嘴就是子曰詩云,任何事都拿聖賢經義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這種人肯定不能治民,但可以調去提舉司,負責地方教育。

有的官員怠職惰政,奉行中庸,爲人爲官講究“無過便是有功”,對職權內的數據一問三不知,對該辦的事往往拖延許久仍不辦,凡事只會嗯嗯附和,轉臉就高高掛起,不予理睬。

這種人只能罷官免職,或是解去實權,轉任寄祿官,每月領朝廷俸祿混吃等死,也算求仁得仁。

有的官員口才極佳,誇誇其談,但言中無物,不實之處甚多,這種人……只能當做緬北騙子抓起來?

趙孝騫的行事風格很務實,他對下級官吏的原則就是,誰行誰上,誰不行誰滾蛋,別特麼佔著位置耽誤老子做事。

對真定府轄下九縣的治理,趙孝騫心裡有數。

如果他和李清臣在任,趙孝騫負責提出建設性意見,李清臣負責執行,兩人的搭配是比較完美的。

一旦他或李清臣被調任,真定府的未來實在不好說。

古人所謂的“人亡政息”,大約便是這個意思。

趁著如今是真定府的黃金髮展三年,趙孝騫對李清臣不會客氣,如此完美且貼心的牛馬,就要往死裡用,千萬不要因爲私人感情而對他仁慈,那是對真定府的廣大百姓不負責。

當然,牛馬有點小毛病,比如有點嘴饞,經常竄到家裡來蹭飯什麼的,趙孝騫再嫌棄也能容忍。

拉磨的驢都要吃一把草料才肯轉圈,李清臣的價值怎麼說也比驢高多了,嘴饞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今日李清臣又來了,進門就客氣地長揖行禮,然後踮起腳朝正堂張望。

趙孝騫坐在院子的樹蔭下,撇嘴嫌棄地看著他。

他知道,李清臣是在觀察郡王府開飯了沒有,畢竟,人家偏就是趕在飯點來的,你說巧不巧?

“別看了,我家已經用過飯了。”趙孝騫懶洋洋地道。

李清臣大驚:“啊?爲何不叫我?”

趙孝騫朝他伸出手掌,默默地看著他。

“殿下啥意思?”

“意思就是問你身上帶錢了嗎?”

李清臣下意識掏兜,取出一個破舊的錢袋,朝桌上一倒,叮叮噹噹蹦出十幾文錢,令人驚喜的是,居然還有一小銀裸子,大約二兩左右。

趙孝騫袍袖從桌面上拂過,桌上的銅錢和銀裸子瞬間不見,很神奇。

李清臣不敢置信,急忙彎腰在地上找錢,沒找到。

“殿下好厲害!怎麼做到的?”李清臣的眼神充滿了崇拜和……肉疼。

“你再掏幾錠銀子來,我再示範給你看一遍。”趙孝騫眼神充滿了鼓勵。

李清臣面色一慘:“下次,下次……”

趙孝騫嘖了一聲,他現在確定李清臣不是貪官了,畢竟沒見過這麼窮酸的貪官,郡王府的廚子都比他富裕,畢竟廚子每日採購食材還能摳幾文錢下來。

對窮酸不能太同情,自己不會搞錢,同情再多他仍是個窮酸。

“剛纔的錢就當你的伙食費了。”趙孝騫扭頭叫來下人:“給李判官留的飯菜端上來,院子裡涼快,就在這兒吃。”

李清臣臉色一變,這時候他終於察覺自己好像被坑了。

但錢已入了別人的口袋,文化人臉薄,不好意思要回來,於是道:“晚上也請殿下準備飯菜,下官定來叨擾。”

說完埋頭就開始乾飯。

趙孝騫失笑:“你這是打算訛上我了?剛纔那點錢夠你在我家吃幾頓?”

“下官不管,反正下官所有的積蓄都被殿下收了,貴府若不管飯,下官只能餓死。”

嘖!文化人的嘴臉……

“對了,還有一事,韓維那批官員今日已離城北去,數十名官員分頭行事,一批人北上丈量土地,確立新縣址,另一批人入駐轄下九縣各村莊,挑選農戶北遷……”

趙孝騫嗯了一聲,韓維等人的動向他一直在關注,而且是密令皇城司關注,趙信被他臨時調回真定城,就是爲了辦這件事。

新佔領地需要遷徙三十萬農戶,所以真定府轄下九縣至少要遷走數萬人,其餘的大部分是從各地送來的流民,以及河北東西兩路各城轄下的農戶,七拼八湊而成。

“老李你沒事多盯著他們,若發現他們有任何不法之舉,直接告訴我,我來辦了他們。”趙孝騫道。

李清臣狠狠咬下一口雞腿肉,嘴角泛著油光道:“殿下還是溫和一點,莫撕破了臉,不然汴京朝堂的壓力,殿下不一定頂得住。”

趙孝騫白了他一眼:“還用你教?但凡不觸到我的底線,我就當沒看見,貪一點,扣一點,多佔幾千上萬畝,我都不吱聲,大家結個善緣不好嗎,你以爲我喜歡幹得罪人的事兒?”

李清臣笑嘆道:“下官與殿下聊天,有時候真會忘了殿下的年齡,這些年精通人情世故的官兒,下官見得不少,但二十來歲竟也如此精通者,殿下是下官所見的唯一一個。”

趙孝騫咂咂嘴,皺眉道:“我懷疑你在罵我,但我沒有證據……”

李清臣哈哈大笑:“殿下誤會了,下官這是發自肺腑地誇你呢。能與殿下共事,實乃下官之福,這是真話。”

正聊著,陳守匆匆走來。

“世子,皇城司甄慶求見,人在王府後門,已悄悄進府了。”

趙孝騫一怔,點了點頭。

李清臣見二人神神秘秘咬耳朵,不由好奇道:“殿下可有事?”

“有事。”

“何事?”

趙孝騫神秘一笑,湊在他耳邊道:“一件絕密的大事,知情者有被滅口的風險,李判官附耳過來,我悄悄告訴你……”

話沒說完,李清臣嚇得一激靈,飯都沒吃完,扔下筷子就往外跑。

“……告辭!”

…………

郡王府後門,是後廚柴房所在,後門通常是給郡王府下人進出的。

趙孝騫在柴房裡見到了甄慶。

見面就嘆氣:“每次見你的方式,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大反派,狗狗祟祟幹著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而你,則是被大反派利用完就滅口的炮灰……”

甄慶苦笑道:“殿下,咱皇城司就是幹這一行的,確實見不得人,下官也沒辦法呀。”

柴房有點簡陋,陳守搬了兩把凳子過來,然後自覺地站在門外戒備,不許任何人靠近。

“從上京趕來的?有重要的事嗎?”趙孝騫問道。

甄慶點頭,隨即一臉喜色:“殿下,有進展了。”

“啥事有進展了?”

“遼國外戚蕭奉先,下官上月已與他接觸上了,殿下所料不差,蕭奉先這人重利輕情,可爲我大宋所用。”

趙孝騫頓時來了興趣:“展開說說。”

“蕭奉先,是遼國外戚,他的妹妹蕭貴哥是皇太孫耶律延禧的元妃,已爲耶律延禧誕下一子,據說頗得耶律延禧的寵愛。”

“妹妹得子封妃,作爲兄長,蕭奉先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在上京甚爲得勢,仗著耶律延禧的愛屋及烏,據說就連耶律皇族中人也要讓蕭奉先三分……”

“不過蕭奉先本人重利,而且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縱情聲色犬馬不知收斂,尤其是好賭成性,這些年輸掉了不少家產,故而手頭向來不寬裕。”

“下官喬裝成商人,故意在上京的賭坊接近蕭奉先,在他賭錢時下官與他一同下注,輸贏共進退……”

趙孝騫一怔:“慢著,你跟他一同下注,難道不是把他當明燈嗎?他沒有打爆你的狗頭,反而你倆論上交情了?”

甄慶也一愣:“啥是明燈?”

“就是比如說你在朋友面前誇讚自己的夫人真棒,你朋友說我也這麼覺得……大概這麼個意思吧。”

甄慶老臉一綠,表情頓時像吃了屎一樣難看。

隨即甄慶又突然反應過來:“哎?我哪來的夫人?我沒有夫人呀!我用的都是別人家的夫人!我難過什麼?”

趙孝騫:“……你繼續。”

“總之,下官在賭坊裡與蕭奉先共進退的舉動,博得了他的好感,與他論起了交情,這個月下官常與蕭奉先廝混青樓賭坊,而且通常都是我付賬,蕭奉先對我愈發有好感,如今與他已是稱兄道弟。”

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30章 拿錢敬錢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58章 知音難覓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67章 雄心立生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77章 校場試槍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06章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20章 股東大會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51章 權柄如刀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08章 明正典刑
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30章 拿錢敬錢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58章 知音難覓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67章 雄心立生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77章 校場試槍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06章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20章 股東大會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51章 權柄如刀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08章 明正典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南城县| 乌苏市| 承德县| 大丰市| 新津县| 鲁甸县| 扶绥县| 大城县| 额尔古纳市| 吉隆县| 白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同仁县| 昌乐县| 富顺县| 阿荣旗| 安陆市| 富源县| 保康县| 施甸县| 溧水县| 金乡县| 陆川县| 通河县| 衡水市| 三都| 太仆寺旗| 沙坪坝区| 安龙县| 肇东市| 乌苏市| 乌鲁木齐县| 潜山县| 昌黎县| 阿尔山市| 香河县| 璧山县| 桐梓县| 密云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