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爲什麼這麼難啊

當然也有人說,是某些藩王爲達到不軌目的而自導自演的一出苦肉計。

這個版本傳播面就很窄了,基本只在黃子澄與方孝孺這些文官的小圈子裡傳播。

“湘王府與燕王府好陰險,這一定是他們自己排演的苦肉戲碼,想將不義之名栽給陛下,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黃子澄氣得那叫一個吹鬍子瞪眼,一得到朱允炆召喚,就立即與方孝孺等進宮面聖。剛進乾清宮暖閣,便第一個開口痛斥起來。

徐輝祖、梅殷、楊文、耿炳文與平安這些武勳都有些心虛,互相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唯有李景隆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瞧著這些文臣上躥下跳,憤慨無比的樣子不但不解釋,反而偶爾還出言虛與委蛇,幫腔兩句。

朱允炆龍袍裹身,頭戴翼善冠,面無表情地坐在御座上,聽著黃子澄等人的憤然怒吼,他的心情是越來越糟糕,都沒有多餘的精力來表態。

落葬封陵大典上的幕後元兇還沒有查出來,違心準許藩王出京就已經讓他的心情愈發糟糕了,昨天又發生這麼一檔子讓他無比被動的事,叫他下不了臺!

剛纔的早朝可是出現一個讓他無法應付的大場面,十幾位藩王與二十幾位舉足輕重的皇親國戚一同伏地向他鳴冤告狀,痛斥天子腳下竟然有人當街行刺親王,簡直沒有王法了!

在場的不僅有即將要回藩地守衛重鎮的塞王,更有臨安公主、懷慶公主等姐妹,還有駙馬王寧以及一衆與皇室沾著姻親的勳貴大臣。

這些舉足輕重的皇親貴戚都是朱允炆的長輩,他們本沒有加入任何一方的陣營當中,但是出了當街刺殺的事後,便不約而同地朱允炆發出質問。

緊接著,身爲苦主的湘王一家與燕王三子更是將如何遇刺,如何拼命搏殺,最後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經過,向滿朝文武詳詳細細地訴說了一遍,請求朝廷爲他們主持公道。

朱久炎與朱高熾準備得非常充分,連受傷、死亡的護衛、剿獲的弓弩袖箭等人證物證都帶到了奉天殿外,就等著滿朝文武傳驗了。

這是昨天晚上連夜定下的計劃,他們的言語之間,絲毫沒有誘導大家懷疑朝廷,懷疑皇帝的意思,可是瞧著朱高熾與朱高燧裹得像木乃伊一樣的身體,所有人看朱允炆的眼神就都有些不對勁兒了。

這可真是黃泥巴掉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朱允炆這算是躺著也中槍,實實的有口難辯!

天地良心,朕真的沒有派人去行刺啊!他不敢怠慢,臉紅脖子粗地賭咒誓地保證一定追緝到兇手,無論牽扯到誰都不會放過!

說完後,他趕緊把應天府、五城兵馬司、刑部的主官狠狠訓斥了一頓,才總算把諸位皇親給安撫了下來。

對於兩位王府損失的侍衛,朱允炆表示沉痛哀悼,更是親口承認了自己疏忽,才導致出現瞭如此嚴重的刺殺事件,並承諾不會再有下次,朝廷一定派出重兵保證好諸位藩王在京的一應安全。

如此卑微的認錯態度,如此小心的擦屁股行爲,可真讓將面子看得甚重的朱允炆臉上發熱、心裡發狠。

但再發狠又能怎麼樣呢?想著李景隆剛纔告訴他的傳言,再結合現在徐輝祖等人臉上的心虛表情,朱允炆心裡也明白了個大概。

徐輝祖、梅殷、楊文與平安是能處理的嗎?不僅不能處理,還不能說出來,只能自己背了這口鍋,事後還要肯定他們的忠心,還得好好安撫一下……

朕這個皇帝,爲什麼當得這麼難啊!

“衆位愛卿,別吵了。”

朱允炆苦笑著指著御案上壘成小山似的奏疏道:“這裡又來了十幾本奏疏,全是跟朕說治國的,說什麼治大國如烹小鮮,若要準確地把握食物精微的變化,還要考慮陰陽的轉化和四季的影響……這不也是對朕有了微詞,在幫助藩王們說話嗎?你們還是想想朕接下來該如何做?”

殿內衆人皆面色沉重。這段時間他們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每日上朝總有不怕死的官員頻頻出擊,拐彎抹角地爲藩王們造勢,對削藩的蠻橫執行暗加嘲諷;至於市井之中,那就更是不得了,現在不僅京畿坊間,連整個江南地區都在說朝廷有人爲了權勢,爲邀聖寵,不惜構陷親藩,以爲晉身之階。

行刺的事情傳出去後,想必這種流言會更加愈演愈烈。

徐輝祖也沒有想到輿論的壓力居然會如此之大!讓皇上都當殿難堪!

今天的大殿之上,湘王府與燕王府的人在朝堂上的一番述說,竟然在朝野之間成功地掀起了一股爲藩王們鳴不平的洶涌呼聲。

尤其是湘王府,更是攜著這股輿論強行逼宮,手段既巧妙又狠辣,還無懈可擊。

其巧妙處便在於朝廷很難強行壓制皇親勳貴的言論攻勢;而說其無懈可擊之處,則在於出人意料。藩王們都是被強行扣留在京的,可謂是命懸一線,隨時有被朝廷斬殺的可能。

面對如此險地,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們竟然還能組織起反守爲攻!?面對刺殺,不僅不害怕繼續遭受迫害,想辦法逃離出京城,竟然還敢在殿上反將一軍,把整個削藩大計都描繪成皇上對親族的暴行,將整個建文朝的執政班底都架到道義的火爐上炙烤。

朝廷這個時候若是敢對藩王們動刀子,那朱允炆暴君的名頭可就擔定了,而徐輝祖等人也逃不過助紂爲虐的奸臣罵名。

有了公論的保駕護航,朝廷再不能將任何一個藩王扣於京城了。

利用被刺之事,賺取世人的同情,再趁勢挑動輿論,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同時,又給朝廷以及皇帝狠狠潑了一盆髒水,使朝廷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更要命的是,他們洞悉人心,利用皇親貴戚與朝廷的矛盾,搞得皇上無比狼狽,下不了臺。

皇親勳貴在殿上的仗義執言,表面上是出於公心,但又何嘗沒有自己的小算盤?黃子澄等文官搞出的井田制與改革官職等新政舉措,儘管嚴格保密,但這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尤其這些被動了切身利益的相關皇親貴戚們,改制的每一條內容早被他們摸了個一清二楚。

先不說改處得荒謬不荒謬,在黃子澄改制方案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提升文官的權利、地位與影響力,走的完全是揚文抑武的路子,實實的動了皇親貴戚的蛋糕。

要知道這些皇親貴戚本就有著父兄的爵位,都在五軍都督府掛著要職,以往是根本不把這些文官放在眼裡;而文官們飽讀詩書,又怎能打心眼裡瞧得起這幫用鼻孔看人的皇親貴戚?無奈洪武朝武將普遍受到重視,這些皇親更是地位超然,魏國公府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

徐輝祖自然也更加明白這些皇親貴戚的想法。

如今太祖龍馭賓天,建文登基,這位皇帝是一個標準的儒家子弟,一上臺便大興文治,重用文臣,疏遠武勳。

這些舉動固然讓文官勤於王命,忠心擁護新政,卻讓武勳大爲不滿:大明的天下是我等的先人捨命跟太祖打下來的,憑什麼現在讓這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指點江山?憑什麼讓這些酸腐書生來對勞資指指點點?

皇親宗親早就暗怒不已,不過皇帝一直在文官身後撐腰,他們倒也不敢公然反抗。

削藩與改制是建文朝的兩大要政,削藩若是黃了,皇帝與文官的威勢必然大減,這改制失敗也就是早晚的事;即便削藩能夠成功,只要藉助昨天刺殺這兒,將水徹底攪渾,讓整個建文執政班底都泥足深陷,不能他顧,那改制多半也會無疾而終。

基於此點,哪怕這些不反對朝廷的皇親貴戚,也只能被藩王所利用,爲他們大肆助陣。

這一手連消帶打,絲絲入扣的反擊,可謂是厲害至極。自己的斬草除根計劃,到頭來竟弄了個玩火自焚,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手段何其厲害!心計何其工也!

將所有的脈絡都梳理清楚後,徐輝祖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挫敗感:敵人實在太可怕了,已經不是朝廷的權術計謀,普通的行兇刺殺能夠解決的了……

這種輿論反擊的手段,是徐輝祖怎麼想都想不到的。也不能說他不厲害,只是他實在不可能想到,他的對手裡會有一個從後世穿越而來,見識過輿論戰厲害的穿越者。

“擒虎不成,反遭虎噬!是微臣謀劃不周,有負陛下所託!”沉默一會兒後,徐輝祖上前走了一步,將派人行刺的事情給認了下來。

“是臣等讓陛下受辱,臣等罪該萬死。”行刺要是失敗說好的共同承擔責任,梅殷、楊文、平安又豈會讓徐輝祖一同承擔責任?他們三個也是一齊站了出來。

見到他們與徐輝祖一同進退,李景隆自然也不敢落後,無聲地躬身請罪。

黃子澄與方孝孺一臉愕然,他們即便在遲鈍,見到如此情況,也是明白過來。刺客真是徐輝祖等武勳派出去的,並不是藩王們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齊泰見到黃、方二人的表情就知道不好,怕他們又兩個發出什麼不好的言論,趕緊發聲:“無論如何,今天他們爲了一己之私,不惜有意挑起朝野紛爭,肆無忌憚地影射陛下,讓朝臣們的和睦關係變得惡化,搞出黨爭的苗頭,反心昭昭!若任由他們在京城再結交貴戚,恐朝中永無寧日!”

齊泰及時轉移話題,朱允炆是很讚賞的,不過,處罰自作主張的徐輝祖他們幾個也是不可能的,不說徐輝祖在朝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要是把擁護自己的人都治了罪,以後若是有藩王造反,他這皇帝難道還能親自去領兵作戰嗎?

而那些皇親貴戚他也不能算後賬,貿然懲罰,如果真要這麼做的話,恐怕要將他們都逼往藩王那邊,自己這皇帝,對眼下這個局面居然無從下手,只能將這口黑鍋自覺地給背了……

“唉,諸位都起來吧。”他滿懷憂慮地道:“正如齊愛卿所說的,現在是朕登基以來面對的最大一次挑戰,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如此詭譎棘手的勢頭,朕真有一種茫然無措之感……稍有不慎便天下大亂,紛爭四起,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化險爲夷,將如今的洶洶物議給消弭於無形?還請諸位卿家教朕。”

暖閣內瞬間又恢復了沉默。其實皇親貴戚的威脅並不大,以徐輝祖與梅殷的威望,怎麼都能妥善安撫下來,化戾氣爲祥和。即使還有些懷有異心的,有這幾個與朝廷一起鎮著,量他們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最大的威脅其實還是藩王,今天早朝上的這些讓朝廷節節敗退、狼狽不堪的手段,不就是他們搞出來的嗎?

“陛下,在這個風口浪尖之上,即便暴大人查出落陵封葬大典的幕後黑手,朝廷也暫時不能拿他們怎麼樣。繼續留藩王們在京,不管哪一個出了問題,都會讓朝廷處於被動之中,而且誰也不知道這些滿肚子權謀詭計的藩王會再耍出什麼手段……所以依臣之見,還是儘快讓所有藩王陛辭,令其歸藩吧!”

黃子澄躬身道:“只要他們都離開了京城,那些朝野間的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

朱允炆聽罷,很是頹廢地揮手道:“那就儘快讓他們走,讓他們走!讓他們所有人都走,一個也都別留在京城!”

徐輝祖蹙起眉頭,可惜他擅自行刺失敗,此刻也沒有臉面反對黃子澄的建議。

倒是李景隆這次突然跳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今日早朝已經證明,即便是內陸藩王中也不乏狼子野心之輩,若就這麼讓他們歸藩,就是縱虎歸山,必然後患無窮!”

“不放又能如何?”朱允炆苦笑道:“朕也想扣著他們。可是如今一衆皇親貴戚爲了一己之私,本就不遠輕易罷手,即便魏國公、梅姑父與表哥出面,擺平了一衆貴戚,可若藩王們還滯留在京城,必然會繼續暗中奔走串聯。一旦朕出面強阻,衆貴戚有了藩王的依仗,又豈會再次罷休?到時朕又當如何自處?”

第九十四章 屠殺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十章 暗夜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五百三十七章 能人輩出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幫接舷戰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會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威望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劍抽死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零八章 朕心甚悅第二百零五章 各懷心思的四位親王第八十章 王鬆的特殊愛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挑戰藍玉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兩百章 皇族衙門來傳票第四百零三章 敢罵皇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三百一十四章 刺眼的血紅 (第三更)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經聯繫了阿魯臺!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一百零九章 致命的吸引力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世間多少個能上高峰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七百六十六章 輿論的作用第三百二十六章 沖天大火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三百五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巖漿 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噩夢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九章 錦衣 (精修)第四百四十二章 朱高熾 下第七百四十章 奉先殿之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鎮隱患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四百五十六章 龍騰虎躍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四百零三章 敢罵皇帝?!第六百八十五章 誰打的定海?第七百八十二章 燕寧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憐星的身世之謎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破其膽 上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四百五十章 老兵歸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六百零三章 欺上門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如此壽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上第二十八章 閱江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九章 百萬征討大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
第九十四章 屠殺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天子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十章 暗夜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五百三十七章 能人輩出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幫接舷戰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會師第六百六十七章 威望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劍抽死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零八章 朕心甚悅第二百零五章 各懷心思的四位親王第八十章 王鬆的特殊愛好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挑戰藍玉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兩百章 皇族衙門來傳票第四百零三章 敢罵皇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三百一十四章 刺眼的血紅 (第三更)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經聯繫了阿魯臺!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一百零九章 致命的吸引力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世間多少個能上高峰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六百四十一章 雙方的壓力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百零三章 迎我父王來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往生極樂第七百六十六章 輿論的作用第三百二十六章 沖天大火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三百五十七章 願附驥尾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巖漿 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人誅心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噩夢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陰險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九章 錦衣 (精修)第四百四十二章 朱高熾 下第七百四十章 奉先殿之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五百八十九章 神威凜凜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鎮隱患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響衝鋒號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燕王府的鴻門宴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八十四章 辣手摧花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四百五十六章 龍騰虎躍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四百零三章 敢罵皇帝?!第六百八十五章 誰打的定海?第七百八十二章 燕寧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憐星的身世之謎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破其膽 上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四百五十章 老兵歸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一百九十章 如斯武力,讓人羨慕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六百零三章 欺上門來第二百三十九章 如此壽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上第二十八章 閱江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灼熱的目光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三十九章 百萬征討大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鍋上的螞蟻 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乌审旗| 铜山县| 阳江市| 九龙城区| 清丰县| 南宫市| 丰都县| 双城市| 康马县| 马龙县| 同心县| 四子王旗| 苍南县| 巧家县| 封开县| 南康市| 南丹县| 原阳县| 西城区| 景东| 康乐县| 灵石县| 辽宁省| 宁海县| 凤翔县| 林芝县| 南平市| 花垣县| 弥勒县| 错那县| 高邑县| 政和县| 扬中市| 泸定县| 和顺县| 石狮市| 武山县| 郧西县| 普兰店市|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