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名列第一,名上畫圈。
這說明姜曦不光獲得四月份府試的資格更是擁有了進入稷下學宮深造的資格。
稷下學宮,每年只會招收童子試前十的學子進入,也只招收童子試前十。
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哪怕你就是狀元也沒有機會進入。
是神武大明中名副其實的天才聚集地。
自始皇帝爲佑我華夏文明永世不衰創立之後,哪怕經歷了各個朝代的起伏沉浮,稷下學宮也始終不倒。
首先是因爲此地一直保持著絕對中立的地位,哪怕秦朝被滅也不曾出頭。
另一方面是因爲從稷下學宮成立之後,就從中走出了無數大才之人,不論哪朝哪代,學宮子弟都在其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也是因爲此地自始皇帝時期內裡就保留著諸子百家的全部傳承,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裡面的傳承也越加的多而豐富。
是全華夏所有人的的聖地瑰寶,哪怕掌握乾坤的皇帝,也不敢冒大不韙。
尤其是自五胡亂華,華夏文明岌岌可危之時。
從中走出一位早已被認定去世之人,以儒道聖人之威,一筆落下劃去百萬賊兵後,就更讓歷朝歷代對此地保持著絕對的敬畏。
畢竟誰也不知道,能稱爲華夏活歷史的稷下學宮之中會有多少隱姓埋名的高人。
當然這些都離姜曦太遠,他更在意的是進入稷下學宮所帶來的人際圈子。
如同前世古代同鄉、同年、同窗總會形成一張巨大的關係網,一方面它是助力,另一方面也是牽制。
這稷下學宮就好比前世的清華北大,哪怕有著絕對中立的規則,但無論是朝廷還是江湖同爲稷下學宮出身之人自然都會產生幾分親近。
有了這身虎皮護身,要是姜善再敢暗害於他,就要考慮引起稷下學宮內師長關注的後果了。
姜曦與沈錢多又去副榜處看了看。
這副榜上的榜文可就長多了,前後能有三四百人的名字。
姜歡的名字也上榜了,看來他爹孃的銀子也不算白花,雖然文理理解不深,但好歹才氣也是足夠充沛的。
如果以後肯努力的話,也不是沒有更近一步的可能。
姜曦與沈錢多看完成績,本來還想看看姜歡的嘴臉,可惜再一尋找,姜歡衆人卻早已不知去向。
果然現實不是小說,自己更不是主角,要不然這麼好扮豬吃老虎,打臉的劇情怎麼會沒有展開呢。
沈錢多也真是高興壞了,摟著姜曦的肩膀,樂呵呵說道:
“走吧,之前我就說過,只要咱們通過童子試我就請你高樂一番。
尤其是你更是進入了稷下學宮,到時候學到了百家手段,真可謂是超凡入手,從此就是人上人啊。”
“慢著,你也不差呀,名列正榜之一,秀才文位到手,也是前途無量啊。
你家中的妹妹伯母還在等你的消息,你不先回家去慶祝一番?”
沈錢多名列正榜,這派頭和氣度也不一樣了起來。
“有理,有理,高樂隨時都可以。我倒忘了家中還有老母與妹妹擔心。
對了,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家啊,到時候我介紹我妹妹給你認識。
嘿嘿,不是我吹,別看你的春麗丫環不錯,但是與爲妹妹相比,那真可以是麻雀與鳳凰啊……”
姜曦微笑婉拒,沈錢多也不強求,兩人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就各自走回家裡。
走到半路姜曦正遇到了春麗。
春麗眸子一亮,撲倒近前問道:“少爺,你考的怎麼樣?有沒有中?”
姜曦點點頭,揉揉春麗的包子頭道:“考的不錯,回家除了要準備四月份的府試更是要準備去稷下學宮進修了。”
春麗聞言大喜,興奮的跳起來把姜曦抱住:“啊!稷下學宮?真的嗎?少爺?”
姜曦鼻尖上繚繞著處女的清香,感受著懷裡波濤起伏的偉岸,感覺自己的呼吸都不受控制了起來。
爲避免自己出醜,姜曦剛忙把春麗拉開,轉移話題道:“對了姜歡回來了嗎?”
“回來了!被他的同窗一起擡回來的。少爺你不知道,大少爺還哭鼻子了呢,大男人哭鼻子,羞也不羞。”
“啊?”
“回來的時候滿身酒氣,連大伯大娘叫他他也不理,躲在屋裡,少爺你說大少爺通過了嗎?”
“也算通過了吧,最起碼榜上有名。”
“啊?”
“當然不是正榜,只是副榜。不過少年嘛。總要多經歷點風雨,纔會成長。”姜曦悠然道。
“少爺?”
“啊。”
“我感覺你好壞啊。”
“嘿嘿,那你喜歡之前的我還是壞壞的我?”
“嘻嘻,只要是少爺,我都喜歡。”
************
此刻姜府養生堂,佘老太君正雙目微閉養神,身後兩個小丫鬟正在給她按摩肩膀。
一旁老太君的心腹大丫鬟梅香給老太太遞了茶笑著道:
“老祖宗,你聽說了嗎?八孃的兒子不光通過了童子試更獲得了稷下學宮的入學資格了呢。”
老太君呡了口茶道:
“這有什麼奇怪,一篇可助長國運文章引得兩任皇帝的關注,要是還進入不了稷下學宮,豈不是顯得兩任皇帝很沒有眼光。
更何況有篇助長國運的文章護身,就代表了有進入稷下學宮的底蘊。
就怕有些老古板會以他年幼的原因壓他下去,但有兩任皇帝關注,這也就不算什麼了。”
這老太君果然不愧是個人精,雖然沒有參與,但僅憑一些有限的消息,就把姜曦那邊的情景猜的七七八八。
梅香笑了笑,老祖宗雖然不在參與府裡的任何事物,但所發生的一切真的沒有任何一點可以瞞過她的眼睛啊。
說道這裡,梅香道:“老祖宗,那三少爺既然有這份才學,那要不要多關照關照,我怕他因爲他之前的經歷會對家中多有埋怨。”
老太君心頭一動,但又想起鬼谷子的錦囊,微微搖頭道:
“算了,玉不琢不成器,兒孫自有兒孫福,我要是過多參與,怕會起到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