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易小川帶著援軍來了,諸葛亮趕緊說道,“主公,現在我們還得和周瑜合作共同對付曹孟德。要不然,別說救大哥,我們怕是連命都要搭在這裡了!”
劉備拔出雙股劍,高舉空中,“將士們,幫助我們的盟友,隨我擊殺曹軍!!”
言畢,劉備率先打馬衝去,關羽、張飛、趙雲緊隨其後。
林放這邊。
“兄弟們,”林放看著五百「刺客聯盟」的刺客,“這一次,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我們一定要救出盟主!”
“是!!”
林放抽出佩劍,“殺!!”
所以說,戰場上是瞬息萬變的,原本以爲易小川和曹仁在一起,而且必敗。誰想到突然峰迴路轉,曹孟德和易小川又率兵殺到。
不過,即使如此,孫劉他們也沒有處於劣勢,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優勢。
讓我們來分析分析雙方的兵力,曹孟德帶來一萬精騎,「不死骷髏」如今已經剩下不到千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曹孟德的人馬也就一萬出頭。而劉備帶領七千精騎,周瑜還剩下八千兵馬,這裡面有騎兵和步兵。
因此,但從數量來看,孫劉聯合起來比曹孟德多五千人,所以說,還是有優勢的。
對於曹孟德來說,他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手中有易小川。這並不是說易小川的武功有多厲害,當然了,易小川的武功確實厲害,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因爲易小川的存在,曹軍整體的士氣那是最高昂的。要知道,偶像的力量是異常強大的。而易小川此刻在天下所有諸侯、將軍、士兵心中,那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
因此,這一仗,綜合下來,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曹孟德端坐在車駕上,瞇著小眼,目光跟隨易小川的身影在戰場上馳騁。
如今,三方部隊全部投入戰場,一場廝殺正在展開。
司馬懿分析了一下戰場的情勢,隨後轉向曹孟德,“丞相。”
“嗯,”曹孟德應了一聲,但是目光並沒有轉移,“你想說什麼?”
“丞相,我們原本以爲只有
程普帶領五千騎兵深入而來,可是未曾想到周瑜和劉備都來了。微臣剛纔大致算過了,孫劉加起來,足有一萬五千人。關張趙都來了,微臣擔心,我們——,”後面的話,司馬懿沒有說出口。
曹孟德冷冷一笑,“孫劉爲了追擊川毅,長途奔襲,早已經是人困馬乏,戰鬥力至少減去三成。而我軍將士經赤壁大敗,心中憤恨和復仇的火焰早已經熊熊燃燒,更何況還有川毅的親自領導。此一戰,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盡數佔盡,焉有不勝之理。
聽曹孟德這麼一說,司馬懿頓了頓,便沒有再說什麼了。
果然不出曹孟德所料,易小川一進入戰場,就如猛虎一般,手持方天畫戟,在吳軍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簡直就是神將呂布在世。
易小川無心和那些小兵牽扯,他一路衝殺,直奔周瑜而去。擒賊先擒王,這就是一個真理。
呂蒙見此,揮槍率先迎向易小川,試圖阻擋易小川的攻勢。然而,雙方交手不到五回合,呂蒙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勉強硬撐著。
那邊的程普、甘寧見此,立刻調轉馬頭率兵前來支援,他們這一撤,曹仁他們的壓力得到極大解放,再加上徐晃的支援,終於突破包圍圈,和徐晃兵合一處。
“大將軍,”徐晃提馬來到曹仁面前,“你連日奮戰,末將掩護你下去休息!”
“不用!”曹仁立刻拒絕道,“我是大將軍,豈有退縮之理!給我一匹馬,這麼好的機會,我要親自殺了劉備、周瑜,一雪赤壁之恥!!”
徐晃聽後沒有再勸什麼,趕緊喊道,“快!給大將軍戰馬!”
而易小川那邊。
孫尚香和婉兒前來助陣,和易小川對峙起來。
“小川,你怎麼還這麼執迷不悟?”婉兒在馬上喊道,“我們都是來救你的你知道嗎?你現在最大仇人是曹孟德,不是我們!”
“好啊,”易小川手握方天畫戟,“既然你說知道我的身世,那今天我就把你們全部活捉,然後當著亞父的面,你們好好說說,我到底是誰!”
言畢,易小川持戟就
衝了過去,再次和呂蒙他們戰成一團。
周瑜那邊。
見諸葛亮來了,周瑜一臉的冰冷,“孔明,你的八卦陣,不是誰都出不來嗎?這就是你給我的保證?”
諸葛亮眉頭微皺,“公瑾,我也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
“諸葛亮,這個賬,等打完這場仗,我會好好和你算。”此刻周瑜的精力,還是集中在戰場上。
“公瑾,你這次親自率兵窮追不捨,是不是因爲大哥?”諸葛亮問道。
周瑜沒有看諸葛亮,“你和劉備傾巢而出,難道是來這裡賞光的嗎?”
諸葛亮知道周瑜對自己的恨,那種恨不僅僅是因爲易小川從自己的八卦陣裡逃了出來,而是周瑜從一開始就沒有對自己有過好感。隨著赤壁一戰的失敗,孫劉聯盟也變得岌岌可危。而今天的這場聯手,則是被*無奈。
因爲,如果他們不聯手的話,誰都活不了。
“我知道,這都是因爲孫權的命令。”諸葛亮看著戰場說道,“但我還是想請求你,放過大哥。”
“哼!!”周瑜冷笑一聲,“放過他?你也太樂觀了,先打贏這場仗再討論這個問題吧。”
的確,周瑜說得對,這場仗,自己還不一定打得贏呢?
戰場之上,呂蒙、甘寧、程普、孫尚香、婉兒五人拖住易小川一個,在戰場的中央不停地周旋,而關羽、趙雲、張飛、劉備等,則是帶著士兵在他們周圍不停地對付曹軍的精騎,和曹仁、徐晃、蘇建、張青等混戰。
雙方激戰持續了近一個小時,在易小川面前,呂蒙、程普、甘寧紛紛不敵,只能是且戰且退,而易小川則是帶兵步步緊*,兵線緩緩推進。
孫劉聯軍人數雖多,但是正如曹孟德所言,連日的追擊奔襲,他們早已經身心疲憊,戰鬥力大打折扣,而曹軍精騎在神將易小川、大將軍曹仁、名將徐晃的帶領下,張青、蘇建帶領的「不死骷髏」的全力協作下,無論在氣勢還是戰力上,都高過孫劉聯軍。
漸漸地,戰爭的天平,在這些因素的助力下,開始向曹孟德那邊傾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