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公子,小心!”曹無雙叮囑道。“這房子已經被燒燬了,很有可能坍塌的。”
可是,易小川完全沒有理會曹無雙,徑直走入屋內。此刻,易小川最想的,就是找回記憶。因爲,那種大腦空白、茫然無知的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
易小川走進屋內,看著那被燒斷的房樑、焦黑的牆壁、破損的鍋竈,眉頭緊皺,一時間腦子裡除了無知和空白之外,剩下的便什麼都沒有了。
見易小川的表情如此糾結,曹無雙便知道,易小川此刻正在努力回憶。可是,曹無雙同時也知道,他是什麼也回憶不起來的。
“李公子,你,想起什麼了嗎?”曹無雙帶著試探性的口氣問道。
易小川眉頭緊皺,緩緩搖了搖頭,隨即轉向曹無雙,“無雙小姐,這裡真的是我家嗎?”
曹無雙頓了頓,隨即點了點頭。
“可是爲什麼?爲什麼我什麼都想不起來呢?”易小川看著曹無雙問道。
“這······,”曹無雙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易小川。
“李公子,”一旁的大將許褚說道,“當初我家小姐救你的時候,我也在場。我們趕到的時候,劉備軍正在你們這裡搜掠。而你,也被劉備亂軍擊昏在地。”
易小川聽許褚這麼一說,眼睛頓時一瞇,快步走到許褚面前。
“許將軍,你剛纔說什麼?”易小川問道,“你是說,我的家事被劉備軍燒燬的?我是被劉備軍打傷的?”
曹無雙見易小川的眼神裡充滿了殺氣,當時欲張嘴說些什麼,但是卻被許褚出言阻攔了。
“不錯,”許褚繼續對易小川說道,“劉備大軍下令焚燒了整個新野城,百姓們死傷過半。李公子你看,”說著指了指周圍的一片焦土,“這些,都是劉備的傑作。”
“那我的家人呢?”易小川聽後趕緊問道,“我的家人在哪裡?他們怎麼樣了?”
許褚聽易小川如此一問,當即裝作不忍說的樣子,輕輕地搖了搖頭,“唉——,”
“許將軍,你是不是有什麼瞞著我?”易小川雖然記憶沒了,但是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還是有的。
“李公子,”許褚故意裝作一臉爲難的神色說道,“我說這話你可別介意,劉備大軍趁著戰亂逃走之際,大肆掠奪百姓財物,屠戮手無寸鐵的平民。我們見到李公子你的時候,你的家已經被燒成廢墟。我想,公子的家人,也應該都被——······,”說到最後,許褚故意停住了。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讓易小川自己去揣測。
“是劉備大軍殺了我家人?”易小川看著許褚的眼睛問道。
“這個,李公子,你也不要太傷心了。”許褚故意模棱兩可的說道。“或許,他們只是和你衝散了,並沒有出事,這也不一定啊!”
可是此刻的易小川,在經歷這一系列的打擊和失望之後,內心已經不再憧憬什麼了。
只見易小川雙目迷惘,整個人爲之一鬆。那種鬆,不是放鬆,而是在經歷重大打擊之後而產生的一種近乎於絕望的抽絲剝繭。那種感覺,就像那高考英語完畢走出考場突然想起自己沒填答題卡一樣,整個人進入石化的狀態了。
易小川雙目無神,像是發問,又像是自言自語,“你覺得,我的家人會丟下我不管而獨自逃難嗎?”
易小川的意思很明顯,在心裡,他認爲自己的家人死了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李公子,”曹無雙當然明白易小川的意思,“你別這樣想,或許他們真的是被亂軍衝散了。我相信,只要你不放棄,就一定能找到他們的。”
唉呀,不得不說,曹無雙對易小川是真愛。她心裡當然知道自己所說的那些話都是不可能實現也是不現實的,可是當她見到易小川傷心的時候,還是不禁脫口而出了。去找家人,呵呵,去哪裡找呢?難不成穿越到2010年的北京嗎?
不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曹無雙這麼說,易小川當即問道,“無雙
小姐,你知道新野城的百姓都逃到哪裡去了嗎?”
“他們都跟著······,”曹無雙想告訴易小川新野城的百姓都跟著劉備去江夏城了。
不過,曹無雙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被許褚打斷了。
“李公子,這戰端一開,百姓能上哪裡去?自然是四處逃命去了。東南西北,七零八散,哪個地方都有啊。”
許褚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想讓易小川知道,想要找到他的家人,是難於上青天,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一切,都是司馬懿也是曹孟德的意思,原因很簡單,曹孟德不希望易小川一直糾纏在尋找家人這個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問題上。他們給易小川的定位就是:失憶,聽自己的話,恨劉備,用武藝征戰天下。
聽許褚這麼一說,易小川當即問道。
“劉備究竟是誰?他爲何要火燒新野城?他究竟是和誰作戰?”
“這個,你就要問丞相了。”許褚說道。
“丞相?!!”易小川眉頭一皺,“誰是丞相?”
讓我們將鏡頭一轉,看看曹孟德臨時住所。
此刻,在後花園亭榭中,司馬懿再和烈巖商問一些事情之後,便相互抱拳告辭了。
隨後,司馬懿想亭榭外走去,而護衛楊彪,則跟在身後。
“丞相現在什麼地方?”司馬懿一邊走一邊問道。
“大堂,”楊彪答道,“丞相召集了此次隨行出征的所有文臣武將,看樣子,是要宣佈易小川的事情。”
司馬懿點點頭,繼續向前走著。
就在這時,敏銳的司馬懿目光突然被一隻飛來的信鴿給吸引住了。只見那隻白色的信鴿在空中盤旋一陣之後,隨後落在了易小川之前養傷的那間房屋的屋頂上。
“公子,你看什麼呢?”楊彪見司馬懿突然停住了腳步,頓時不解。
“丞相居所裡養的有信鴿嗎?”司馬懿突然問道。
“沒有吧,”楊彪畢竟不是曹孟德的貼身保鏢,所以回答的也不是很肯定,“屬下從未見過丞相府裡有信鴿。”
“丞相做事一向謹慎,信鴿傳信雖然快捷,但是卻很容易出意外。所以,但凡是緊急軍情,丞相都是用快馬相送。”司馬懿分析道,“可是,這裡怎麼會出現信鴿呢?而且,還是在易小川的······,”
想到這裡,司馬懿當即命令道,“快!楊彪,把那隻信鴿給我打下來。記住,千萬不要傷它性命。”
“是!”說著楊彪來到易小川屋前,從地上撿起一顆石子,“嗖!!”的一聲飛了出去。
隨著那信鴿的一聲悶叫,不偏不倚,那顆石子擊在信鴿的翅膀處,當即從屋頂上滑落下來。
楊彪快步上前接住信鴿,隨後解開綁在那信鴿腿上的信筒,交到司馬懿手裡。
司馬懿展開密信一看,眉頭是由舒展到糾結再到舒展。司馬懿嘴角露出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微笑,隨即將密信收了起來。
“看來,劉備並沒有將事情的原委告訴黃月英。”司馬懿自言自語道,“也難怪,我估計,連劉備他們自己都搞不清現在是什麼狀況了吧。”
“公子,您在說什麼呢?”楊彪很是不解。
司馬懿笑了笑,沒說什麼,而是徑直向大堂而去。
大堂之上。
曹孟德穩穩地坐在寶座上,面色凝重而嚴肅地看著下面幾十位文臣武將。
“事情的大致過程就是這樣,”曹孟德已經介紹完了易小川的所有狀況,“我知道,自易小川被雙兒救走那一刻起,你們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揣測我會如何對待易小川。剛纔,我已經將易小川的所有情況告訴列位。列位有什麼想法,儘管提出來。我,洗耳恭聽。”
荀彧看了看衆人,隨後走了出來。作爲曹孟德最得力最信任的謀士之一,荀彧的話是很有分量的。
“稟告丞相,如果一切真如丞相所說的那樣,易小川現在完全喪失了記憶。那麼微臣,恭喜丞相,終於得到天下第
一戰神。”荀彧說道。
“臣等恭賀丞相!!”所有人一起道喜。
曹孟德微微一笑,“這麼說來,你們不殺易小川了?”
“回丞相,”荀彧答道,“我等皆是對事不對人,不只是易小川,但凡對丞相不利、阻礙丞相大業的,我等皆齊心除之。但既然此刻易小川完全在丞相掌握之中,我等皆爲丞相感到欣慰。有了易小川這個人才,丞相一統天下的路便會更順暢。我等安能不頷首稱慶?”
“哈哈哈!!”聽了荀彧這一番話,曹孟德是無比歡喜啊。因爲曹孟德很清楚荀彧這個人,荀彧不是一個阿諛奉承之徒,但凡他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同時,作爲自己手下最信賴的親信,其他謀士和武將要是有什麼想法都會找荀彧商議。因此可以說,荀彧認可易小川了,那麼就表示其他人大半也認可了。
“文若,說得好!”曹孟德說道,“不知其他諸位,和文若的想法是否一致?”
“臣等皆以如此。”衆人答道。
“好!”曹孟德高喊一聲,“既然你們都同意我收下易小川,那麼你們以爲,我該如何安置他呢?”
“丞相的意思是說,要封易小川什麼官職是嗎?”程昱問道。
“也就這個意思吧。”曹孟德說道,“你們以爲,我該如何用易小川呢?”
“這個······,”曹孟德此言一出,倒真是把大家難住了。
原因很簡單,易小川的本事實在是太大了。要是真要叫起真來,大司馬、大將軍、大都督這些官職都不在話下,可是問題是,如今的大將軍、大都督等最高職位都有人了,這個時候要是誰出來建議封易小川爲大將軍,那不是得罪人嗎?要知道,此刻的大將軍,正是曹孟德的堂兄——曹仁。
所以,衆人一時間都默然不語。
曹仁見此,也知道他們不言是因爲什麼。曹仁想了想,隨即站了出來。
“稟丞相,末將自知武藝謀略皆不如易小川。我——,願意讓出大將軍之位。”曹仁一臉的鄭重之色。
衆人一聽,不禁對曹仁肅然起敬。如此胸懷和氣度,真不愧是大將風度。
其實,曹孟德就在等曹仁這句話呢。他也知道,直接讓曹仁讓位很難開口。沒想到的是,曹仁居然這麼替自己著想,主動讓賢了。
就在曹孟德想要寬慰曹仁一番並且同意的時候,大將張遼站了出來。
“稟丞相,末將以爲不妥!”
「赤壁之戰正在緩緩揭開帷幕,我們的故事也將在赤壁之戰後全部完結。所以,在本書的後期,我將會對每一個細節都詳加述說,希望大家也做好迎接大結局的準備。當然了,不管結局如何,希望大家都不要罵我。呵呵!」
「小川最近剛剛回到學校,我會開足馬力去追趕之前落下的章節的。真的很感謝讀者朋友對我的支持,我也看到了,很多沒有更新的章節也有十幾人訂,這說明您對我是信任的。放心吧,小川不會讓你失望的」
「希望大家多投推薦票,要是有鮮花的話就更好了」
「讀者交流羣已經建立,在那裡,小川會通知最準確的更新時間。羣號:97524675驗證信息寫神話2就行了,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進來坐坐、交流交流」
「《神話2三國絕戀》目前正在進入最終的*和結尾階段,因此細心地讀者會發現,近日來小川的更新已經不如以前那樣穩定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因爲我沒有時間碼字,而是因爲我在梳理劇情。由於之前埋了太多的伏筆,所以現在必須得把它們一一找出來對應好才行。更何況我說了,現在到了結尾的階段。因此,我就更不能爛尾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就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纔等於走了一半。爲什麼?那是因爲後面的十里路和之前的九十里艱難程度是一樣的。寫書也是如此,越到後面就越得小心,否則一旦收尾不好就會被各位讀者吐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