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

“安人軍解散,其兵員分配到隴右其他各軍,按需補足。提出申請後由隴右節度使分配?!?

“擴充天威軍到一萬人(不含石堡城駐軍),兵員從隴右各軍中擇優選拔。原則上優先錄用安人軍與河源軍士卒。

天威軍的軍餉,在春衣冬衣的基礎上增發一次秋衣。各軍將校想進入天威軍中任職的,私下報與節度使,無須各軍軍使批示。”

“哥舒翰爲天威軍軍使,論惟貞爲天威軍副軍使,河源軍原副軍使高秀巖,轉爲天威軍副軍使。其他人事任命不在此細說?!?

“隴右各軍,按自願原則,各自選出五十人,編爲一營,由高秀巖帶隊前往蘭州金城,觀摩府庫及糧倉情況,當衆覈驗真僞。

待返回後,將實情告知各軍,並押運部分軍餉回鄯州?!?

“隴右各軍須裁汰老弱,之後以實際兵員定名冊。若有缺編,則上報到隴右節度府,由節度使出面上書朝廷補齊兵員。

被裁汰的老弱病殘,安置於蘭州農耕屯墾?!?

……

王難得一邊念一邊心中疑惑,最後索性不出聲了。貼在隴右節度府衙門跟前的這通告示,很多地方讓人無法理解,但很多地方卻又是情理之中,完全符合邊軍諸將的預期。

乍一看,方重勇似乎只是順勢而爲,也沒有說把隴右邊軍中的誰誰誰往死裡整,殺雞儆猴什麼的。

但實際上,他通過解散安人軍,“擴編”天威軍,又引入了河西涼州那邊的論氏部曲。動作不可謂不小。

這些陽謀,瓦解了隴右邊軍原本的構架,打散了軍使與邊將之間的隸屬關係。又通過抽調隴右各軍精銳,再往裡頭加入安人軍舊部的方式,將原本各軍當中正在形成的“私人關係網”,拆得七零八落。

簡單概括,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這麼做的好處是:方重勇這個代理隴右節度使,在一定程度上坐穩了官位,控制住了軍隊的指揮權。也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削平了可能對他不滿,進而陽奉陰違的邊軍山頭。

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各軍當中原本的默契被打破,無論是哪個丘八,身邊多了一些不認識的袍澤,都會天然的感覺不舒服。從而產生排斥的心理。

這對戰鬥力確實是有影響的,所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不過王難得對此倒是頗爲理解。

方重勇作爲代理節度使,萬一隴右這邊真打起來了,各軍軍使都不會把他的命令放在眼裡,而是會按自身對戰局的理解,“各幹各的”。

衆人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王難得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因爲朝廷空降過來的節度使,往往不知道地方民情軍情。這樣的人平日裡不打仗統兵還行,聽一下他的命令無所謂。然而一旦打起來了,節度使很可能會作出錯誤決策,遠不如熟悉本地的各軍軍使們看得通透。

可是戰爭當中一支軍隊若是沒有統一指揮,或者說指揮力度不夠,那麼容錯率是很小的。稍有不慎就會崩盤,或者出現節度使被賣的情況。

所以站在方重勇的立場來看,與其讓手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還不如讓他們都聽自己一個人指揮,哪怕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

有這個看法的不止是王難得一人,只是大家誰都沒有說破,將告示抄了一份後,各自帶回駐地了。

然而這些人不知道的是,方重勇的想法遠遠沒有他們預計得那麼複雜。

方衙內這一系列的動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茍住”!

爲下一任節度使創造一個良好的殲敵條件,然後他這個挖井和挖坑的人,順利開溜就行了!

靠踩著吐蕃人上位,那是不可能的。碰上基哥這個皇帝,類似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誰要是能打吐蕃的話,基哥就會把他死死按在邊鎮打吐蕃,把這個人從河西調到隴右,從隴右調到劍南,哪裡吐蕃人鬧得兇,就把他往哪裡塞。

這種日子可不好過,至少方重勇不想自己被當做鑄造“大唐榮耀”的耗材。

方重勇已經跟岳父王忠嗣寫了信,詳細闡述了自己的部署。一旦他在這裡招募完銀槍孝節軍所需的兵員,就要找機會開潤。

當然了,雖說不可能跟吐蕃人打一場曠日持久,數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但是完全不打不動手,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蘇毗王帶著部曲投唐已成定局,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

……

夜已深,隴右節度府書房裡依舊是燈火通明。論氏五兄弟,正在這裡聆聽方重勇部署作戰方案。

“安人軍的駐地已經空了,軍隊已經撤到了河源軍駐地。

某打算在這裡,打吐蕃人一個措手不及。這裡不是吐蕃人的預設戰場,而安人軍又被解散,這裡唐軍兵力空虛。以吐蕃人看來,似乎有利可圖?!?

方重勇指著地圖上安人軍所在的星宿川說道。大通城以北有一片牧場,水草肥美適合放牧,這裡很適合作爲戰場!

方重勇解散安人軍,有個重要目的,就是故意賣一個破綻出來給吐蕃人,要不然他還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方重勇猜測,按照吐蕃人的想法:

第一步是蘇毗王投降大唐;

第二步是向大唐交涉要人;

第三步是被拒絕後全國總動員,大軍以猛虎下山之勢出征石堡城。

完成這三步後,吐蕃的戰爭機器就算是滿狀態開動起來了。

對於吐蕃人來說,贏不贏無所謂:贏固然重要,就算輸了,大唐也沒法在青藏高原立足。輸了的話,來年吐蕃繼續休養生息。打仗死了人也能減少內部人口壓力,並不全是壞事。

方重勇雖然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但是萬人級別的戰鬥,他卻已經很熟練了,起碼是在河西的時候練手過很多次,絕不是門外漢。

要打吐蕃人的悶棍,那一定不能按吐蕃人的思路去走。所以,打斷吐蕃人的“蓄力”,就成了最佳選項。

方重勇的計劃是,打一場吐蕃人有苦說不出的戰鬥,規??刂圃谌f人級別,也就是一個軍的規模。讓吐蕃人在道義上沒有空子可以鑽,也可以暫時遏制吐蕃人雄心勃勃的計劃。

等這一戰打完,他就可以把隴右邊軍的事務交給前來接任的王忠嗣,自己帶著銀槍孝節的兵員回長安練兵就行了。

“請節帥吩咐!”

論氏五兄弟單膝跪下請戰道。

“不著急,吐蕃人似乎沒有準備好,暫時不必動手。

蘇毗王一直說要投靠大唐,現在都還沒動靜,大概是吐蕃內部因爲贊普更替,還沒有完全平息叛亂。

你們帶著部曲前往蘭州,走距離更近的小路,應該數日便能趕到。

蘭州附近有草場,那邊也會陸陸續續集中一些來歷不同的兵員。你們到了那邊以後,會有人告知你們要如何訓練與整編。

等操練自如以後,便帶著整訓好的部曲回鄯州,到時候再說。這些人就是天威軍的骨幹力量了?!?

方重勇微笑說道。

論氏五兄弟大喜過望,沒想到一到隴右就接了個這麼重要的差事,而且完全不費勁。

雖然方重勇說得很複雜,蘭州也是在隴右的東邊,但這裡其實離鄯州並不遠。方重勇交待的事情,十天之內就可以全部辦完。

按照方重勇剛剛下達的軍令,安人軍被取消番號,對應的駐地也已經空了。

然而吐蕃人卻不會貿然違反雙方的合約,在沒有做足萬全準備的情況下將其佔據。佔了坑就代表已經動手,仗打起來了,該不該停,可就不是吐蕃人說了算的!

吐蕃人既然處心積慮在邊鎮屯兵,目標大概就是戰略要地石堡城,他們當然不會做這種因小失大的事情。但是,河湟谷地邊緣不僅有吐蕃人,還有黨項人,吐谷渾人,甚至是回紇人。

如果大唐與吐蕃沒有明面上開戰,那麼就只能打“暗戰”,也就是唐軍或吐蕃軍,假扮成黨項人或吐谷渾部落,突襲某地後,將人口財物掠走,玩這種一桿子買賣。

吃了虧的一方,也是有苦說不出。

沒有證據,哪怕知道是對方做的,也是無可奈何。

玩這種遊戲,那可是方衙內的強項??!

方重勇在沙州的時候,帶兵假扮過穿著唐軍盔甲的粟特人,以及穿著唐軍盔甲的突厥人,還有穿著唐軍盔甲的吐谷渾人。

那些捱了打的倒黴蛋,也不敢說是唐軍動的手,都說是自己倒黴被盜匪們劫掠了。

方重勇將論氏五兄弟送出了府衙,這些人將帶著他們麾下兩千部曲,星夜兼程悄悄離開鄯州,向東前往蘭州金城參與整編和集訓。

等送走這些人以後,方重勇像條死魚一樣,躺在書房裡的軟塌上,累得話都不想說了。

能做的部署,他都已經做了。

這種情況就跟吃藥一樣,藥效發揮作用是需要時間的。能做的事情,只有等。

吃下去的“藥”,有可能對癥,也有可能不對癥,甚至是毒藥。在吃下去之前,誰也不敢打保票說一定能行。

一時間,方重勇也開始患得患失起來。

吐蕃人會不會太笨,從而壓根就看不出來自己設下的誘餌呢?

又或者吐蕃人實在太聰明,預判了自己的預判呢?

隴右邊軍內部的不滿,朝廷多年以來的拖欠軍餉,吐蕃人的蠢蠢欲動,這些麻煩,都迫切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解套。

打仗,是爲了調整爭取時間,從而進行更大規模的戰鬥。

方重勇記得這次大戰打了十幾年沒停,一直打到了安史之亂爆發,這是個巨坑,萬萬不能跳進去!

躺在軟塌上,方重勇感覺一陣陣的無力。

很多臨時性的政策,可以保大唐一時安寧,卻無法改變隴右地區邊防,那種固有的低效率與低產出。長此以往,大唐被放空血槽只是遲早的事情。

就好像方重勇知道自己做了這麼多事情,是爲了緩解隴右邊軍被拖欠軍餉的問題,卻無法從根子上杜絕此事。他記得前世歷史上河西隴右兩路兵馬鬧事,就只有一個原因:朝廷拖欠軍餉。

換言之,在大唐的募兵體制下,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解決,以後也無法解決。

可是如果不對隴右採取一些措施,那隴右邊鎮的崩壞速度,很可能會超乎想象。大戰將起,兵敗如山倒無人可以倖免,到時候任何人都不得不被迫入局。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還是太渺小了!

方重勇感覺自己做了好多事,又好像一個問題也沒解決。一棟房子的地基如果歪了,無論怎麼在外面裱糊,它崩塌的趨勢都不會改變。

“無知者是幸福的啊?!?

他躺在軟塌上長嘆一聲,有些羨慕長安城內那些整日溜雞鬥狗的五陵年少了。

只要我什麼也不想,那就是天下太平。什麼都不知道,反而纔是人生快樂的源泉啊。

方重勇感覺自己活得好累,要從吐蕃人身上找找樂子。

……

蘭州金城,位於黃河河畔,乃是隴右的經濟中心。

《漢書·荊同傳》曰“金城湯池,不可攻也”,金城和金湯等詞語,都是用來喻城之堅固的。

蘭州金城礪山帶河,形勢險要。它東接隴原,西控陽關,南臨巴蜀,北礪朔方,乃是隴右的大後方與造血機,還是絲綢之路上的分站點,因此要比鄯州繁華得多。

人口規模也大得多。

這天,從鄯州而來的隴右邊軍約四百人,一個營編制的軍隊,在蘭州刺史王思禮的引導下,進駐到蘭州金城。

隨後,方重勇麾下的節度判官岑參,親自領著他們來到了蘭州的府庫與糧倉。規模巨大,遠不是鄯州可以比的!

伴隨著木軸摩擦的牙酸之音,蘭州的府庫被打開。

這羣沒見過世面的邊鎮丘八們,就看到一捆又一捆的布匹,堆積如山,分門別類的放好。不僅如此,還有一張又一張羊皮,數都數不清有多少張,就在府庫內另外一處疊放整齊擺放著。

整個府庫,都有來自江南、蜀地的布匹,一眼望不到頭!其中不乏名貴品種,讓人看花了眼!

面對帶隊前來的高秀巖,岑參對其叉手行禮詢問道:“高將軍以爲蘭州府庫如何?”

“好!好!方節帥果然是信人啊!邊軍軍餉有著落了!”

高秀巖激動說道,他身後一衆丘八也是腦子充血,恨不得現在就把蘭州府庫搬空!

“本來方節帥已經跟朝廷說好了,會補齊隴右邊軍軍餉。可是安人軍和河源軍的事情鬧起來了,聖人不喜,原因某就不細說了。

現在便是要告知邊軍將士,蘭州的府庫是滿的,足夠發軍餉,還會剩下不少。但是聖人發了話,鬧譁變的軍隊要將功折罪。

高將軍回鄯州後,請務必告知三軍將士,接下來的戰鬥中,一定要勇猛果敢。這些財帛,就等著伱們得勝歸來呢!

今日,諸位就押運十萬絹回鄯州,補齊各軍一部分軍餉?!?

岑參按照方重勇事前的吩咐,對高秀巖說道,聲音洪亮,府庫外面不少丘八都聽到了,頓時歡聲雷動。

“岑判官放心,某回鄯州後,一定如實告知三軍將士。方節帥是講究人,我們這些刀口舔血之輩,辦事也不含糊的!”

高秀巖興奮的拍胸脯保證道,吩咐這一營的邊軍士卒搬運十萬絹到牛車上,今日便啓程運回隴右。

這些由隴右各軍中抽調出來的士卒,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很快就將十萬絹裝車,當天就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金城。

然而到了深夜,王思禮與岑參二人,領著一羣粟特胡商來到蘭州的府庫。

這些商人帶著各自的僕從,將蘭州的府庫幾乎搬空了大半。趁著夜色,這批胡商帶著大量的財帛,在數量龐大的隨從護衛下,北上前往涼州去了。

“要是能搶這些人的就好了,何愁沒錢養兵啊?!?

看著粟特商人離去的背影,王思禮一臉不甘的對岑參說道。

“王使君此言大謬。

方節帥說了,咱們不能壞了規矩,不然以後說話就沒人信了。

這批財帛再好,那畢竟也是借來的啊,終究還是要還的?!?

岑參耐心勸說道。

“說得也是,要不怎麼說那些奸詐的粟特胡肯借財帛我們演戲呢。河西麒麟,信譽自然是跟別人不一樣啊?!?

王思禮感慨說道,自愧不如。

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770章 黔之驢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749章 雙刃劍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癥晚期患者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272.第238章 run away第72章 王者之風第591章 長安米貴第51章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187.第168章 卡bug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618章 全方面的統治力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363章 But I like it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619章 光速滑跪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532章 你怎麼還不去死啊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664章 既蠢又壞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新建了個羣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495章 風起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49章 神童VS神童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674章 信息繭房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428章 撿漏王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666章 只有活人才配談正義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8章 過把癮就死?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645章 要不要當人渣,這是一個問題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42章 時代浪潮第793章 王八拳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89章 破軍射天狼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473章 名將的輓歌(上)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460章 後知而後覺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60章 退學威龍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49章 神童VS神童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
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219.第192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770章 黔之驢296.第256章 望梅止渴第749章 雙刃劍第288章 長安官僚傻子少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癥晚期患者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272.第238章 run away第72章 王者之風第591章 長安米貴第51章 關於歷史推演測試的回覆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187.第168章 卡bug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618章 全方面的統治力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上一章好多人沒看出妙處來誒第363章 But I like it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777章 血灑長安(下)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第619章 光速滑跪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532章 你怎麼還不去死啊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664章 既蠢又壞211.第186章 誰說沒槍頭就捅不死人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新建了個羣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495章 風起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49章 神童VS神童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第613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674章 信息繭房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428章 撿漏王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666章 只有活人才配談正義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38章 過把癮就死?第31章 王忠嗣!還我老婆!第645章 要不要當人渣,這是一個問題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700章 我是弓箭手第743章 微臣正欲死戰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42章 時代浪潮第793章 王八拳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89章 破軍射天狼第561章 蠅是真的蠅,狗也是真的狗第473章 名將的輓歌(上)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460章 後知而後覺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491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NTR第60章 退學威龍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第484章 生猛的行爲藝術(上)第49章 神童VS神童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焦作市| 龙泉市| 义乌市| 合作市| 化德县| 高碑店市| 吉林省| 纳雍县| 五华县| 绥棱县| 行唐县| 平度市| 永州市| 巴东县| 翁牛特旗| 淮滨县| 安康市| 紫云| 北安市| 新乡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新田县| 穆棱市| 兴仁县| 黎城县| 彰武县| 沂源县| 泗水县| 遂溪县| 新宾| 澄城县| 巴南区| 凤翔县| 五华县| 乌苏市| 崇明县| 罗江县| 广河县| 富川|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