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十一章 直搗中軍 賭命

高庭暉出身於少室山下,早年家境貧困,上山少林當了十年的和尚。

對於阿彌陀佛,高庭暉沒有多少興趣,但山中的棍棒技藝卻是他的最愛,因故習的一身武藝。後來忍不住山中的寂寞,正逢裴旻嚴打天下僧尼,順勢下山還俗。

憑藉一身的武藝,高庭暉投效軍旅,在老家弘農從軍。

不過中原太平已久,高庭暉並未有表現立軍功的機會,只是憑藉十年的資歷外加一身服衆的武藝,混到了一個校尉的身份。直到安祿山南下,王晙、杜暹組織軍隊抵抗的時候,高庭暉才首次上了戰場。

對於高庭暉這樣的人而言,忠君愛國大多都是嘴上說說的。

他這類人以自己的溫飽爲上,根本不在意誰當皇帝誰統治天下,只要有他一口飯吃,有錢花便足夠。

這是很實在現實的東西。

畢竟天下人千千萬萬,不是所有人都跟蒙恬、諸葛亮、魏徵、狄仁傑這類人一樣,有著令人心儀的忠貞品德。

高庭暉就是屬於那種先滿足了自己,再來考慮天下的那類人,特別的現實實在。

故而跟隨王晙、杜暹的時候,高庭暉捨生忘死的奮戰。但王晙、杜暹潰敗之後,高庭暉很理性的選擇了投降,成爲了大燕國的一名將官。

高庭暉是被俘而降的將軍,不像令狐潮這樣帶兵而降的,受到重用的程度大不相同。

何況安祿山麾下不缺猛將,他崛起於燕趙之地,手上多是契丹、奚族勇士,高庭暉並不得重用。

而今唐軍已經挽回了劣勢,唐王朝的擎天玉柱也來到了長安,安祿山明顯陷入被動。

面對這種情況,如高庭暉這樣節操不高的邊緣人,早已萌生了另謀出路的念頭,只是一直擔心自己身上的污點能否爲朝廷接受。

得知李秦授爲李光弼重用,高庭暉毫不猶豫的派出了自己的信使聯繫。

高庭暉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但比李秦授卻要厲害的多,連李秦授這樣的無能之輩都能收到這般待遇,自己焉能差了?

高庭暉最初的打算是將安祿山留在盧氏城中,這樣安祿山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擒賊首以獻,這是何等的功勞。

只是安祿山居然選擇回營休息,高庭暉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夜襲。

這賭上未來地位前途的一戰,高庭暉也豁出去了,手中的金箍棒盤旋飛舞,在毫無防範的安祿山軍營中如入無人之境。

他麾下的兵卒就象發狂的蠻牛,平端著矛槍大步向前突刺。

灰色帳篷頓時染成醬紫,裡面的人連慘叫聲音都沒發出,三三兩兩從帳中匆忙鑽出抵抗的燕軍由於散亂不成陣型,紛紛濺血倒地。

楊務欽的情況與高庭暉不同,楊務欽是陝州刺史,他是名門之後忠於唐王朝的,只是叛軍兵臨城下,揚言若不開城投降,破城之日,血洗全城。

楊務欽爲全城百姓考慮,不得不降,也一直在找回歸的機會。

這日在營中休息,楊務欽突然聽到高庭暉造反,將心一橫,也聚集兵馬扯起了大旗。

楊務欽挺著鐵戟衝在叛軍中間,高喝道:“擋我者死!討伐逆賊安祿山!只拿安祿山一人,餘黨不問!”

他嘴裡喊著,兵鋒所到之處,溫熱粘稠的紅色液體四處飛濺,與昏暗的火光相互輝映。

叛軍驚恐之下,完全不知何人是敵,何人是友。

叛軍經過南陽血戰,本就神經繃緊,突然遇到這種情況,直接軍驚炸營了。

燕軍將士爲了保命,開始相互砍殺起來。

高庭暉、楊務欽他們都不是大燕國的重臣,手中的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五千,正面交鋒也就是一個照面的事情。

他們造成的真實傷害,反而比不上燕軍的自相殘殺。

不過高庭暉、楊務欽終究兵少,而安祿山麾下卻有能人。

尤其是蔡希德、武令珣、能元皓幾人都是能征善戰之士,他們反應過來,逐漸的展開反擊。

高庭暉、楊務欽壓力大增。

但就在安祿山的諸將全心全意平叛的時候,李光弼率衆殺到。

他們便如一道洪流涌向了安祿山的大營。

李光弼用兵向來以奇謀爲先,此次奇襲,他爲了瞞過安祿山的耳目,真正的兵馬只有萬人。可他依舊果斷的分出了四千人,他們並不正面殺入敵營,而是分散安祿山大營附近,搖旗吶喊,營造出數萬大軍壓境的假象。

而他自己親自領著韓遊瑰、荔非元禮兩位悍將,直衝安祿山的中軍帥帳,與高庭暉、楊務欽遙相呼應。

這一下徹底將燕軍打蒙了,他們完全想不到李光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個地方。

根據他們的確切消息,李光弼三萬大軍應該在弘農纔對。

他們哪裡知道,李光弼用兵奇詭,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死守弘農。在攻取弘農的時候,已經做好了主動出擊的打算。

他安排心腹外出遊奕,遊奕軍的數量在三千上下。這三千兵士,白日三千外出,夜間藉助夜色兩千迴歸。

一來一往,瞞天過海,李光弼已經避開了安祿山的眼線,在弘農城外藏了一萬兵卒。

就這一萬兵卒,此刻成了插進安祿山胸口的尖刀。

李光弼一馬當先,手中揮舞著馬槊,左右擺盪,直接往安祿山的中軍突進。

他身後的士兵們緊緊跟隨著自己的統帥“啪嘰啪嘰”地趟過蕩著血沫的水窪,摧枯拉朽般一口氣衝近了三十丈。只聽慘呼亂叫哭爹叫娘之聲不斷傳來,一時間也分不出有多少人慘叫著倒下去。

再深入了十丈,阻擊的敵人漸漸增加,前面敵陣開始變得密集粘稠,壓力大增,突破縱隊的前進步伐沉重遲緩了許多。

李光弼發現已經有敵人超自己後路去了,叛軍終究數量衆多。

李光弼繃著臉,叫喝道:“只管向前突破,不管身後之敵!”

這用五千兵士直衝安祿山的帥營,還是兇險了。

但他再賭,賭安祿山的膽略。

身爲草寇的安祿山確實膽略非凡,但現在的安祿山是皇帝,高高在上的大燕皇帝。

李光弼賭安祿山不敢用自己尊貴的性命跟自己這個“莽夫”拼命。

第十二章 挑戰第一章 東北之事第三十五章 詛咒未來的自己第三十七章 泄露軍情 爲之殉葬第四十五章 男才女貌,天作之合第十七章 蚩尤旗現第五十六章 未來的騎士王第十七章 甕中之鱉 妙奪石堡城第三章 自比藺相如第七章 會後悔的第二十二章 歲月的殺豬刀第六十一章 欺負人第二十六章 狐貍尾巴第三十八章 無上威嚴(二合一)第十章 小露一手 遇襲受傷(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有情更是無情第二十五章 執掌臺院(風盟的盟主加更)第九十一章 連碰釘子第四十六章 盲從第六十章 偶遇公孫幽第六十六章 家書 正名第五十八章 驅象衝敵第十九章 架空裴旻第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六十七章 小女人味第六十二章 得意地笑第八章 挫敵契機(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九十五章 裴旻童話集第三十七章 倒戈的戶部尚書第四十一章 口有蜜第四十章 天生福將 塞翁失馬第四十章 主動投誠第四十四章 你怎麼在這?第二十七章 以國家之力第三十九章 幫著數錢的回鶻族長第二章 西方之事,委於一人第五十一章 吐蕃進兵第六十六章 悲催的楊國忠第三章 裴老虎來了第四十四章 拋個誘餌第十章 伏擊七里河縣第二十七章 一腳踩死唐軍第十二章 突厥的用意第三十章 回師途中第十章 意外的好處第六十七章 狼心狗肺 千里送女第六十三章 忘恩負義第四十二章 朝堂舌辯第三十五章 希臘火第八十章 天意難違第六十七章 且戰且退 察覺異樣第八十八章 敵我皆用第三十九章 全要!第七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六十九章 決死之處第三十四章 能接我幾招!第四十七章 退讓第六十四章 陷入苦戰 強悍王忠嗣第八十五章 軍紀、聯防第二十五章 偶像效應 取死有道第四十七章 別有用心的楊玉娘第三十七章 組團狎妓第五十九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章 雙王輔政第四十章 躲藏第二章 忠孝節義智仁勇第五十四章 浪子回頭 獅王來訪第二十一章 求計李林甫第八十章 真實傷情第十六章 公孫幽第二十一章 臨行重託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五十八章 文武百官,由你調遣第三十三章 撤銷資格第五十八章 裴母見呂喦生怒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十五章 功過相抵第七十五章 姻緣籤,事業籤第二十二章 兄悲慘妹凋零第四十七章 別有用心的楊玉娘第四十八章 募兵制實施 開元新氣象第六十章 大戰將至 相互博弈第六十五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南陽攻防開啓第二十二章 試試草聖劍第十七章 小人得志第七十章 不聽!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六十四 閒情逸致第十三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十六章 一代文宗第八章 謙卑第十三章 融洽默契第七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送上一份大禮第四十三章 何以解憂 惟有靜遠第六章 英雄地,出英雄第五十章 莫名感傷
第十二章 挑戰第一章 東北之事第三十五章 詛咒未來的自己第三十七章 泄露軍情 爲之殉葬第四十五章 男才女貌,天作之合第十七章 蚩尤旗現第五十六章 未來的騎士王第十七章 甕中之鱉 妙奪石堡城第三章 自比藺相如第七章 會後悔的第二十二章 歲月的殺豬刀第六十一章 欺負人第二十六章 狐貍尾巴第三十八章 無上威嚴(二合一)第十章 小露一手 遇襲受傷(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有情更是無情第二十五章 執掌臺院(風盟的盟主加更)第九十一章 連碰釘子第四十六章 盲從第六十章 偶遇公孫幽第六十六章 家書 正名第五十八章 驅象衝敵第十九章 架空裴旻第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六十七章 小女人味第六十二章 得意地笑第八章 挫敵契機(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九十五章 裴旻童話集第三十七章 倒戈的戶部尚書第四十一章 口有蜜第四十章 天生福將 塞翁失馬第四十章 主動投誠第四十四章 你怎麼在這?第二十七章 以國家之力第三十九章 幫著數錢的回鶻族長第二章 西方之事,委於一人第五十一章 吐蕃進兵第六十六章 悲催的楊國忠第三章 裴老虎來了第四十四章 拋個誘餌第十章 伏擊七里河縣第二十七章 一腳踩死唐軍第十二章 突厥的用意第三十章 回師途中第十章 意外的好處第六十七章 狼心狗肺 千里送女第六十三章 忘恩負義第四十二章 朝堂舌辯第三十五章 希臘火第八十章 天意難違第六十七章 且戰且退 察覺異樣第八十八章 敵我皆用第三十九章 全要!第七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六十九章 決死之處第三十四章 能接我幾招!第四十七章 退讓第六十四章 陷入苦戰 強悍王忠嗣第八十五章 軍紀、聯防第二十五章 偶像效應 取死有道第四十七章 別有用心的楊玉娘第三十七章 組團狎妓第五十九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章 雙王輔政第四十章 躲藏第二章 忠孝節義智仁勇第五十四章 浪子回頭 獅王來訪第二十一章 求計李林甫第八十章 真實傷情第十六章 公孫幽第二十一章 臨行重託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五十八章 文武百官,由你調遣第三十三章 撤銷資格第五十八章 裴母見呂喦生怒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十五章 功過相抵第七十五章 姻緣籤,事業籤第二十二章 兄悲慘妹凋零第四十七章 別有用心的楊玉娘第四十八章 募兵制實施 開元新氣象第六十章 大戰將至 相互博弈第六十五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南陽攻防開啓第二十二章 試試草聖劍第十七章 小人得志第七十章 不聽!第八十一章 東北邊帥 張守珪第六十四 閒情逸致第十三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十六章 一代文宗第八章 謙卑第十三章 融洽默契第七章 引蛇出洞第五章 送上一份大禮第四十三章 何以解憂 惟有靜遠第六章 英雄地,出英雄第五十章 莫名感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庄河市| 嵊州市| 徐闻县| 梅州市| 鹤壁市| 福安市| 辰溪县| 诸暨市| 临汾市| 沅陵县| 泰兴市| 巴里| 海兴县| 延川县| 巨野县| 四平市| 佛坪县| 义乌市| 仪陇县| 叶城县| 乌兰察布市| 乌海市| 甘孜县| 合阳县| 伊宁市| 谢通门县| 新余市| 东兰县| 定西市| 五峰| 平陆县| 洪泽县| 铜鼓县| 都昌县| 沁源县| 昌黎县| 玉田县| 正宁县| 文昌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