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六章 盲從

長安。

在朝會上,裴旻將李光弼、哥舒翰取得的戰果詳細的向李琰彙報著。

其實兩路軍得勝的消息,李琰與滿朝文武早已知道,但是聽到這正式的報告,瞭解箇中的細節,所有人依然忍不住爲之歡呼。

滿朝皆是慶賀之聲。

“陛下萬歲,大唐萬勝”之語,絡繹不絕。

“陛下,臣有本而奏!”

吏部侍郎苗晉卿一臉喜意的站了出來。

“安賊授首,是天大的好事。這羣賊無首,失陷於賊首的北地、中原必將動盪。臣提議以浩蕩皇恩,勸降四方。一方面體現我朝寬厚仁德,另一方面也能取得不戰屈人之效,避免多餘的傷亡。洛陽城中,陳希烈是某故交,他身陷賊羣,心卻向著我大唐,某願爲使者,親往洛陽勸降,以示天下……”

他這話音一落,堂上就響起一陣怒喝。

“胡扯八道!”

這一聲叫喝,讓廟堂都抖了三抖。

滿朝文武,瞬間不敢吱聲。

裴旻怒氣衝衝的站了出來,苗晉卿這一提議在他看來愚蠢之極,而且正中他心底的忌諱。

唐朝亡於藩鎮,可藩鎮是怎麼形成的?

李隆基要付一小部分責任,李亨要付一大部分,李豫也要付一小部分責任。

李隆基主要責任是養肥了安祿山,而李亨、李豫的責任是對於叛將過於縱容。

尤其是李亨,他忌憚心太重太重,不敢放權,不敢讓郭子儀、李光弼等等一羣驍勇悍將立大功,怕他們難以掣肘。很多時候,能不打就不打。

叛軍投降了,就以爲勝利了,不但不給懲罰不收兵權,反而給叛將加官進爵!

導致了一個很搞笑的情況,想要升官發財的地方勢力,造反是最快最好的選擇。造反接著招安,鐵定升官發財。

這也是爲什麼安慶緒時叛時降,史思明、史朝義時叛時降的原因。

中唐時期,對唐王朝危害最大的幾個藩鎮,大多都是隸屬於安史陣營的降將。

他們本來就是叛逆,毫無道德節操的匪類,指望他們感受皇恩,改過自新?

還不如指望母豬上樹,更加靠譜。

李亨之蠢就蠢在這裡,他不敢用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心懷忠義的悍將平叛,怕他們立大功,功高蓋主,選擇寬恕一羣道德敗壞的匪將。

裴旻絕不放這種錯誤。

“什麼是皇恩?”

“皇恩是對心中有忠義,懂得禮義廉恥的人來說的。”

“何爲忠義?忠者,德之正也。義,尊資爲大。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雷海青,張野狐,梨園戲子,你們大多人看他們不起。安賊攻陷長安城,將梨園子弟和宮廷樂官三百餘人,都擄進洛陽城,在凝碧池設宴慶功。安賊讓令雷海青和衆樂官彈奏琵琶宮樂,叫宮娥妃嬪歌舞助興。雷海青手抱琵琶,義憤填膺,又痛斥安賊之罪惡,安賊惱羞成怒,喝令手下用刀剜雷海青的嘴脣,雷海青仍罵不絕口,安賊急令將其舌頭割掉。雷海青口含鮮血,忍著劇痛,拼盡全力將手中琵琶對準安賊的頭部擲去。”

“最終安賊惱羞成怒,刀斧手把雷海青綁到戲馬殿前,凌遲處死……”

“張野狐一樣如此,他怕自己受不住刑,向安賊妥協,咬斷了自己的舌根,寧願一死,也不給安賊唱戲。”

“你們在長安不止一次說先皇玩物喪志,對於梨園過於恩寵。是,梨園上下三百人,確實是戲子,可是即便是戲子,也懂得什麼是忠義。”

“陳希烈?他得先皇器重,任秘書少監、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門下侍郎,後兼任崇玄館大學士,封臨潁侯,備受皇恩。結果呢,叛軍一來,立刻投降。身爲讀書人,口中日夜吟誦孔孟之道,節操還不如一戲子。如此人物,說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滑天下之大稽。”

“如陳希烈、張垍、達奚珣這樣的叛臣,別給我講什麼忠義。他們根本沒有,這輩子,他們就釘在恥辱柱上了,誰也別想給他們正名。”

裴旻並不鄙夷怕死之人,這人皆怕死,並不足爲其。

沒有真的到那一步,裴旻自己都不敢保證有勇氣面對屠刀。

正因爲這樣,那些敢於面對屠刀的人才顯得了不起。

裴旻可以忍受怕死投降,但忍受不了投降以後爲了新主盡心盡力,升官發財,然後新主敗了,又反過來對舊主說忠義。

真當“忠義”二字那麼廉價?

給裴旻劈頭蓋臉的一通罵,苗晉卿都成傻逼了,哪敢頂半句嘴,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張九齡說道:“只是如此強硬,怕安賊舊部上下一心,拼死抵抗,那可不妙。”

張九齡是裴旻的親信,但他並非是那種一味盲從的傀儡,屬於敢於說話那一類人。

裴旻的權勢越來越甚,他說的話大多文武都不敢質疑,反而是裴旻新提拔的幾個親信,敢在廟堂說真話。

裴旻也收了火,說道:“諸位要弄清楚一點,現在的局面是他們求我們,而不是我們求他們……這是原則問題。他們沒有跟我們討價還價的權力,我們也不接受任何的討價還價。要降,可以。交出兵權,根據你自身的行跡才學,再來考慮如何處置。跟了叛軍,造了反,還想升官發財?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至於那些不捨得手中的權力,不捨得現在的地位,想要通過投降這種形式維護自己這一切的,不論是誰,一個不要。朝廷反而要表現自己的決心,不接受任何叛賊的條件。不降殺了,不服,殺了。絕不能養成這種風氣,更不能爲了什麼所謂的皇恩而縱容一個叛賊。”

“陛下……”

裴旻對著李琰作揖道:“不能貪圖眼前的利益,爲往後遺留未知後患。該立的威必須立,該打的仗,必須要打。而且臣相信郭子儀的實力……”

他話還沒有說完,李琰毫不遲疑的說道:“朕也相信郡王的判斷,就依郡王所說的。朕寬宏大量,願意接受那些改邪歸正,願意真心歸降的人,但絕不接受任何條件。”

裴旻皺了皺眉,看了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發現了問題所在:經過安祿山的叛亂,李琰現在不敢思考了,原本就沒有信心的他,不敢再有任何的自主想法,生怕錯誤的決定,再次造成天下大亂。

他現在是完全的盲從自己……

第七十一章 軍神、戰神、儒帥的承傳第二十九章 暗渡龍駒第六十三章 巨漢挑事第四十六章 霸氣宣言第十八章 隴右道行軍大總管第六十四章 鴻門劍會 與卿共舞第四十五章 初見太平第四十一章 口有蜜第二十八章 大方的鮮于仲通第四十五章 車輪戰第三十三章 能傷而不傷第三十七章 屠城 功成第八章 大賞不服第四十二章 有些跳了第四十一章 娶嬌陳的簡單條件第四十三章 又想什麼陰損的招?第四十八章 小八升官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章 大好男兒第三十三章 希臘火東傳之路第七十九章 李林甫嫉妒了第三十章 背後的兩個女人第二十章 狡猾多詐許叔冀第六十章 政事堂會議第四十八章 小八升官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二十五章 王之渙失蹤第八十章 天意難違第七十二章 達扎路恭的大禮第二章 不堪唐皇第四十九章 不想羔羊入虎口第二十九章 掉坑了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一章 道別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五十一章 剝絲抽繭(二合一)第十九章 順利與意外第一章 可是覺得我大唐無人?第四十九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二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九章 河隴之地 不敢入第七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十三章 師德無雙第四十二章 看一場好戲第七十一章 目中無人的兩個後輩第六十四章 鴻門劍會 與卿共舞第五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零一章 首相是裴粉第十二章 突破口 算賬第十七章 甕中之鱉 妙奪石堡城第九十六章 想去看看第十一章 狡猾無恥的裴旻第三十八章 又一人才第三十六章 滴水不漏 引蛇出洞第一章 替友盡責第十一章 以命相逼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二十三章 越女劍VS庖丁解牛刀第二十二章 決戰莫離驛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自比藺相如第四十四章 若諸葛平南第十三章 草聖揚威 三年之約第四十六章 小七!小八!第十四章 官匪一家 露出馬腳第四十六章 勾搭未來名相第二章 調虎離山、釜底抽薪第四十四章 母憑子貴 李隆基的邀請第四十章 一封推薦信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三十四章 勁力增強第六十五章 你們夫婦是好人第五十七章 佈局安西第六十六章 悲催的楊國忠第五十五章 越發順眼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十一章 最佳副將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的後手算計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二十八章 驚覺異樣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的指點第二十一章 老道與孩子第三十六章 滴水不漏 引蛇出洞第七十章 細雨如絲潤無聲第七十八章 託孤(上)第一百零五章 渴望大亂(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我信他!第六十一章 縱虎歸山 暗中下套第九章 擴軍之請(二合一)第五十一章 微小戰機:怒火中燒的蘭達來第三章 交友當交裴靜遠第五十八章 邊塞風骨 開創時代第二十七章 唯纔是用第七章 以一當百 名將常青第三十二章 自視過高第五十八章 誰說的算第六十七章 定價!第四十五章 問三語
第七十一章 軍神、戰神、儒帥的承傳第二十九章 暗渡龍駒第六十三章 巨漢挑事第四十六章 霸氣宣言第十八章 隴右道行軍大總管第六十四章 鴻門劍會 與卿共舞第四十五章 初見太平第四十一章 口有蜜第二十八章 大方的鮮于仲通第四十五章 車輪戰第三十三章 能傷而不傷第三十七章 屠城 功成第八章 大賞不服第四十二章 有些跳了第四十一章 娶嬌陳的簡單條件第四十三章 又想什麼陰損的招?第四十八章 小八升官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五章 大好男兒第三十三章 希臘火東傳之路第七十九章 李林甫嫉妒了第三十章 背後的兩個女人第二十章 狡猾多詐許叔冀第六十章 政事堂會議第四十八章 小八升官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二十五章 王之渙失蹤第八十章 天意難違第七十二章 達扎路恭的大禮第二章 不堪唐皇第四十九章 不想羔羊入虎口第二十九章 掉坑了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一章 道別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五十一章 剝絲抽繭(二合一)第十九章 順利與意外第一章 可是覺得我大唐無人?第四十九章 借題發揮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二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九章 河隴之地 不敢入第七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十三章 師德無雙第四十二章 看一場好戲第七十一章 目中無人的兩個後輩第六十四章 鴻門劍會 與卿共舞第五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零一章 首相是裴粉第十二章 突破口 算賬第十七章 甕中之鱉 妙奪石堡城第九十六章 想去看看第十一章 狡猾無恥的裴旻第三十八章 又一人才第三十六章 滴水不漏 引蛇出洞第一章 替友盡責第十一章 以命相逼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二十三章 越女劍VS庖丁解牛刀第二十二章 決戰莫離驛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自比藺相如第四十四章 若諸葛平南第十三章 草聖揚威 三年之約第四十六章 小七!小八!第十四章 官匪一家 露出馬腳第四十六章 勾搭未來名相第二章 調虎離山、釜底抽薪第四十四章 母憑子貴 李隆基的邀請第四十章 一封推薦信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三十四章 勁力增強第六十五章 你們夫婦是好人第五十七章 佈局安西第六十六章 悲催的楊國忠第五十五章 越發順眼第五十三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十一章 最佳副將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的後手算計第二十九章 李林甫獻計(上)第二十八章 驚覺異樣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的指點第二十一章 老道與孩子第三十六章 滴水不漏 引蛇出洞第七十章 細雨如絲潤無聲第七十八章 託孤(上)第一百零五章 渴望大亂(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我信他!第六十一章 縱虎歸山 暗中下套第九章 擴軍之請(二合一)第五十一章 微小戰機:怒火中燒的蘭達來第三章 交友當交裴靜遠第五十八章 邊塞風骨 開創時代第二十七章 唯纔是用第七章 以一當百 名將常青第三十二章 自視過高第五十八章 誰說的算第六十七章 定價!第四十五章 問三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镇平县| 彭泽县| 石家庄市| 吴江市| 东辽县| 辽中县| 大石桥市| 枣庄市| 大洼县| 商都县| 隆德县| 海南省| 东海县| 佛教| 台前县| 克什克腾旗| 牙克石市| 东乡族自治县| 萨嘎县| 公安县| 乌兰浩特市| 双柏县| 龙岩市| 凯里市| 鄂托克旗| 漳浦县| 博湖县| 安溪县| 辰溪县| 新安县| 健康| 吴江市| 蕲春县| 永登县| 柳河县| 如东县| 齐齐哈尔市| 上林县| 林芝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