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我信他!

相比陌生的許叔冀,張巡更加相信李白的話。

畢竟沒有人會做沒有意義的舉動,李白若是留下來,他或許會懷疑一二,李白直接離去,反而顯得他問心無愧。

但張巡並沒有理會楓橋伏擊的兵馬,而是很理智很果斷的繞過楓橋,避開伏兵快馬加鞭的趕到南陽。

許叔冀在迎接張巡的途中被刺客所殺,此事已經傳到南陽。

南陽上下官員大亂,許叔冀爲人頗有才氣。他野心初現,很注重收買人心,得知他遇害,滿城文武皆動容憤慨,還有一點點不知所措。

許叔冀大權在握,爲了抓權很多事情親力親爲。他這一去,導致了中心骨崩塌,諸多官員不知幹什麼了。

張巡的出現穩住了局面,他是裴旻親自任命的南陽第二把手。

在這亂時,一把手去世,在朝廷調命未下達之前,張巡理所當然的代替許叔冀行事。

張巡料定許叔冀就算有反心,也不會公開,僅限個別心腹知曉。他堂而皇之的先將南陽軍權控制在手上,然後代替許叔冀接見南陽百官,掌控南陽軍政。

張巡也因此與杜登會晤,瞭解了許叔冀叛亂的些許內情。

李白是天才,同樣的張巡也是天才。

兩人之間的才華,略有不同。

讓張巡作詩,也許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屁來。

但讓張巡帶兵,卻是如指臂使,能夠看透李白看不透的東西。

李白只是看穿了許叔冀要殺張巡,而張巡卻看穿了更深一步的東西。

“杜兵曹是說許叔冀並沒有與安賊勾結?”

張巡肅然的看著杜登。

杜登作揖應道:“某看著不像,許叔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好官。在叛軍攻取中原之前,某對之十分敬重。只是叛軍渡過黃河之後,四方驚恐震動。許叔冀變了,對於權勢格外重視。起初我以爲他是爲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叛軍,還極力配合。隨著前任城守的冤死,某才明白,他開始爲了權力,不擇手段。但我相信對於朝廷,他還是有著幾分忠心的。”

張巡閉目沉吟了片刻,突然睜開了雙眼道:“準備迎敵!”

他當即不理會杜登,大叫道:“南霽雲、賈賁、姚誾聽命……”

張巡一直以爲許叔冀投向了叛軍,纔會在楓橋設伏,好將自己的人頭進獻。

現在卻發現許叔冀並沒有直接投向叛軍。

這兩者之間,天差地別。

張巡有著非凡的戰略頭腦,對於叛軍當前的局面瞭然於胸。

叛軍現在佔據著東北、河北、中原三地,但隨著裴旻的到來,河東郭子儀出色的表現,叛軍已經不可能向關中、河東擴張了。

東面徐州,戰略意義不大,惟有江淮、荊襄二地是最佳選擇。

江淮水網交織,湖泊衆多,古人曰“天下賦稅仰仗江淮”,“江淮自古爲天下富庶之區也”。

這取江淮,於叛軍而言,意義重大。

其次是荊襄,荊襄同樣的河流交錯、湖泊密佈。中心地界有大小河流近百條,比不及江淮,卻也是富庶之地。

江淮、荊襄還有一個優勢,眺望江南。

江南天下糧倉,大古往今來便有江南豐,天下足的說法。

不論是取淮南渡江,還是沿著江陵而下,皆是攻取長江天塹的最佳途徑。

由此足可分析出來,叛軍下一步軍事動向。

或是取睢陽,下江淮;或是奪南陽,進荊襄。

張巡心底認爲取睢陽,下江淮是第一選擇。

但張巡更清楚,唐王朝在江淮一帶的佈防情況。

李瑤雖然昏聵無能,卻也知江淮的重要,佈下了重重防線。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李禕當年抵定江南留下來的三萬強兵。

叛軍想要磕下江淮並不容易,反之荊襄卻是有機可乘。

如此一想,叛軍攻打南陽的機率反而更大了。

張巡並不知長安糧食情況,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局勢。

故而對於裴旻將自己調來南陽的舉動是十分認同佩服。

叛軍先厚祿招降,招降不成繼而動兵的手段,早已成爲慣例。

張巡幾乎可以斷定,叛軍一定已經派人來南陽與許叔冀聯繫了。

如果許叔冀受不住誘惑,投降了叛軍,叛軍對於南陽只是手到擒來,可以徐徐圖之。

可許叔冀萬一陽奉陰違,真當叛軍是酒囊飯袋?

他們能夠走到這一步,固然存有諸多意外,但不管是安祿山、史思明還是暾欲谷、嚴莊、高尚之流,都不是易於之輩!

得知許叔冀陽奉陰違,必然會做最壞的打算,暗地裡做好了進兵的準備。

這許叔冀爲李白所殺,此事一但爲叛軍所知,大軍必將襲來。

只是短短的一瞬之間,張巡已經看清看穿了局勢。

一切果如張巡所言,就在南陽上下備戰之際,叛軍的先鋒騎已經衝到了南陽城下,見城外百姓慌亂入城,城樓上亂成一片,城門不住的想要合上,只是百姓擁擠在城門口又如何關得上?

叛軍先鋒叫謝元,是原先是洛陽校尉,本來就靠的是關係才坐上這個位置的。叛軍渡過黃河,擊潰王晙、杜暹,兵臨洛陽,兵威赫赫,謝元哪有抵擋的勇氣,直接開城投降。

安祿山對於唐朝降將向來優待,委以重任,還封他爲開國忠勇侯。

謝元軍事水平一般,擅於見風使舵,見南陽城門爲百姓擁擠著,大喜過望,呼喝著兵卒對著南陽城就衝殺了過去。

他們衝至城門附近,給擁擠在城門外的百姓嚇的一鬨而散。

而城門裡的守兵似乎也跑了,城門讓卡在吊橋上的百姓強行衝開。

謝元看著近在咫尺的南陽,幾乎沒有多餘的考慮,一口氣衝進了南陽城。

然而南陽城裡卻是另外的光景。

城郭周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兵卒,他們早已等候多時。

“轟隆隆”的一聲。

隨著火焰封門,唐軍演繹了關門打狗四字的精髓。

南霽雲是張巡麾下的頭號悍將,因排行第八,人稱“南八”,勇武過人,尤擅箭術,能左右開弓,百步之內箭無虛發。

他在甕城城樓,只是一箭就取了謝元的性命。

強勁的箭矢從謝元左邊的太陽穴鑽到了右腦,謝元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直接斃命馬下。

南霽雲眼睛也不眨,連珠箭不斷射出,箭箭追命,例無虛發。

常人或是擅於左手,或是擅於右手,會有一定的死角。

但勇南八左右手一般無二,只要在他視線之內,無人能夠逃得厄運。

張巡是個書生,他轉戰中原,殺得叛軍膽寒,固然因爲才略非凡,還有一部分也是因爲南霽雲忠勇絕倫。

抵抗之聲,越來越弱。

張巡看著已經平息的戰事,下達了全新的命令:“方圓十里之內不留一個百姓,全部將他們遷入城中。若有百姓不願,則強行驅趕。周邊所有村鎮一律焚燒,立刻執行。”

兵曹杜登嚇了一跳,想到了一個詞,堅壁清野,忙道:“如此做法,只怕會引發民怨。”

張巡瞪圓了眼睛道:“有民怨,就恨我張巡一人罷,活著,總比死了強。南陽關係我朝生死存亡,我張巡即便粉身碎骨,也不給賊人一線機會。”

**********

洛陽。

明堂。

安祿山霍然而起,一腳踢翻了在身旁伺候的李豬兒,咆哮道:“廢物,廢物,一個個的,都是廢物。真要靠你們,朕這天下,早玩蛋了。這一次,朕御駕親征,我就不信,朕有二十萬大軍,踏不平一個小小的南陽?”

這氣急敗壞之下,安祿山下了一連串的命令:命史思明鎮守洛陽,自己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領大燕國半數將領南征。

安祿山如此大的手筆,令得天下震動。

這則消息也在第一時間傳到了長安。

天下人都在等著裴旻的動作。

卻不想裴旻依舊沒有任何異動,一如既往的在關中處理著天下事物,對於西邊戰事是不聞不問。

張九齡素養極佳,此時此刻也忍不住問道:“南陽失陷,南方糧道,將會徹底截斷。裴帥,若真如此,關中必亂。”

這些天他一直關注著關中的餘糧情況,發現關中諸多糧行已經沒有多少餘米了。

過不了多久,關中有錢都將買不到糧食。

他們從隴右調來的糧食維持軍隊用糧那是綽綽有餘,可是一但分給關中百萬百姓,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這些天張九齡不住與城中的富商大戶往來,拉下自己的臉問他們借糧要糧。

一個尚書省的二號人物天天跟一羣富商大戶往來,換作尋常,早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無妨,無妨!”

裴旻也知道張九齡的辛苦,不是時候,就不是時候。

兵貴神速不假,但更加忌諱急於求成。

“九齡說服了不少京中大戶,借來不少糧食,不是還能支持兩個月?用不了那麼久。相信我,至多一個月,這場叛亂就要結束了。”

張九齡有些聽不懂,憂心忡忡的道:“我就怕,郡王再不動,南陽會守不住。”

“不會!”

裴旻咧嘴一笑,斬釘截鐵的道:“南陽有張巡!”

他頓了頓道:“我信他!”

東方的戰事,他已經不想分心,真正要收拾的是在靈武的李亨。

第十六章 許遠的震撼第四十八章 在茅廁裡思考人生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十二章 一丘之貉 篡改告示第三十七章 攻守兼資第十八章 辛巴與小黃第七十二章 獅王隕落第五十章 失策 強上第十三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九十九章 文鬥第二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六十八章 友悌寧王第六十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五章 六十一道軍令第七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七章 就等你相請了第七十六章 半個時辰解決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如精靈一般的唐軍輕騎第四十五章 勸諫 答應第七十二章 獅王隕落第三十五章 武婕妤老套的搭訕第二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四十二章 爛賭鬼第二十九章 紅眼猴子 如鐵黑蠍第三十三章 希臘火東傳之路第二章 賀虛之的驚訝第十六章 許遠的震撼第十三章 肅然起敬 關鍵所在第一百零六章 買一送一(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二王相會第七十六章 跟廟堂脫節了第二十四章 兵圍碎葉城 無人是對手第十三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章 水火性格 盡數到齊第六十章 五十斤,六十斤,八十斤第一百章 諸葛亮與曹操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二十八章 意欲回京 梨園崛起第五十四章 浪子回頭 獅王來訪第一章 似曾相識的話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林甫奇謀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四十章 去他大爺……第五十一章 有錢,真能爲所欲爲第七十七章 溜鬚拍馬 投其所好第五十五章 發現破綻第九章 彭家鬧事 無恥之尤第三十二章 揮手破聯盟(二合一)第三十一章 歡迎回家第四十一章 活埋第三十章 膨脹的裴旻第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活埋第三十四章 遊刃必有餘第二十八章 驚覺異樣第五十三章 欲死而不敢死第四十四章 暴怒的獅子第二十二章 歲月的殺豬刀第四十章 主動投誠第三十八章 張巡、郭子儀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四十九章 東北格局小,真正的未來在西方第五十四章 李亨所謀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四十四章 吐蕃使者的心理陰影第五十三章 等候與不屑一顧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七十章 萬衆一心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四十五章 西域狼王第五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三十七章 組團狎妓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四十五章 初見太平第二十三章 仁慈,那是聖人的事情第四章 宮中定計第十一章 恩威並施 治理洮州第八章 不要臉的李隆基第三十二章 陰謀籠罩(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老狐貍與小狐貍第五十三章 死鬥怪獸第七十一章 悲劇盧杞 帝王心思第十二章 河西士林的困窘第二十五章 六十一道軍令第六章 無名英雄(二合一)第五十章 試探反心第四十九章 仁義用兵 獅王邀約(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突生變故第六十四章 獸牙禮物 哥舒土豪第八十三章 公孫曦的哼哈二將第六十八章 醉翁之意第十四章 崆峒之爭第一章 一癲一狂第五章 不會降龍十八掌的喬峰第六十九章 突圍與堵截第三十八章 黑夜暗影第六十章 氣急敗壞
第十六章 許遠的震撼第四十八章 在茅廁裡思考人生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十二章 一丘之貉 篡改告示第三十七章 攻守兼資第十八章 辛巴與小黃第七十二章 獅王隕落第五十章 失策 強上第十三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九十九章 文鬥第二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六十八章 友悌寧王第六十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五章 六十一道軍令第七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七章 就等你相請了第七十六章 半個時辰解決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如精靈一般的唐軍輕騎第四十五章 勸諫 答應第七十二章 獅王隕落第三十五章 武婕妤老套的搭訕第二章 天下第一草書第四十二章 爛賭鬼第二十九章 紅眼猴子 如鐵黑蠍第三十三章 希臘火東傳之路第二章 賀虛之的驚訝第十六章 許遠的震撼第十三章 肅然起敬 關鍵所在第一百零六章 買一送一(二合一)第七十六章 二王相會第七十六章 跟廟堂脫節了第二十四章 兵圍碎葉城 無人是對手第十三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章 水火性格 盡數到齊第六十章 五十斤,六十斤,八十斤第一百章 諸葛亮與曹操第六十五章 閒雜人等,不得入內第五十九章 百官反對第二十八章 意欲回京 梨園崛起第五十四章 浪子回頭 獅王來訪第一章 似曾相識的話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林甫奇謀第十七章 桀驁不馴李光弼第四十章 去他大爺……第五十一章 有錢,真能爲所欲爲第七十七章 溜鬚拍馬 投其所好第五十五章 發現破綻第九章 彭家鬧事 無恥之尤第三十二章 揮手破聯盟(二合一)第三十一章 歡迎回家第四十一章 活埋第三十章 膨脹的裴旻第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活埋第三十四章 遊刃必有餘第二十八章 驚覺異樣第五十三章 欲死而不敢死第四十四章 暴怒的獅子第二十二章 歲月的殺豬刀第四十章 主動投誠第三十八章 張巡、郭子儀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四十九章 東北格局小,真正的未來在西方第五十四章 李亨所謀第四十三章 大雜燴劍法的真諦第四十四章 吐蕃使者的心理陰影第五十三章 等候與不屑一顧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七十章 萬衆一心第二十三章 人才來投第四十五章 西域狼王第五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三十七章 組團狎妓第十一章 裴母教子第四十五章 初見太平第二十三章 仁慈,那是聖人的事情第四章 宮中定計第十一章 恩威並施 治理洮州第八章 不要臉的李隆基第三十二章 陰謀籠罩(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老狐貍與小狐貍第五十三章 死鬥怪獸第七十一章 悲劇盧杞 帝王心思第十二章 河西士林的困窘第二十五章 六十一道軍令第六章 無名英雄(二合一)第五十章 試探反心第四十九章 仁義用兵 獅王邀約(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突生變故第六十四章 獸牙禮物 哥舒土豪第八十三章 公孫曦的哼哈二將第六十八章 醉翁之意第十四章 崆峒之爭第一章 一癲一狂第五章 不會降龍十八掌的喬峰第六十九章 突圍與堵截第三十八章 黑夜暗影第六十章 氣急敗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墨竹工卡县| 正宁县| 达日县| 射阳县| 上栗县| 搜索| 廊坊市| 安达市| 尉氏县| 辽宁省| 洞口县| 长岛县| 塘沽区| 乌鲁木齐县| 拉萨市| 新密市| 平泉县| 朝阳区| 乐平市| 故城县| 朝阳市| 油尖旺区| 阜新| 军事| 涞源县| 广平县| 星子县| 雅安市| 两当县| 凤山县| 合山市| 白玉县| 垣曲县| 柏乡县| 双柏县| 德惠市| 保定市| 读书| 留坝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