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在宮裡也是苦惱不已,這燕言倒是不足爲懼,關鍵是燕國皇帝極爲厲害,又十分寵愛這個唯一的兒子,這消息要是傳了出去,齊國就岌岌可危了。
更重要的是,燕言和誰傳流言不好,偏偏又是齊國的繼承人,這要是傳到了其他兩國,豈不是貽笑大方。
“衆卿家可有什麼辦法能徹底消除如今市井上的流言?”
老皇帝的聲音難得帶上了這般的無奈,語氣也是商量的語氣,絲毫沒有了之前的獨斷專行。
“回稟皇上,這坊間傳言燕太子喜好男 色,也不知從何說起?找不到源頭,想要消除恐怕並非易事。”
說話的人正是前一個流言女主人公的父親李尚書,而他此話的弦外之音就是,除非清理掉整個京都的人否則流言不可消除。
在場的其餘大臣見到李尚書作爲了出頭鳥,也是紛紛出言附和。
“是啊,李尚書說得有理,這流言恐怕也並非空穴來風,這其間……”
“燕太子整日穿得如此邪魅,倒還真不能保證,那燕星兒說不定就是……”
……
大臣們的猜想,比坊間的大媽還來得奇葩,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
老皇帝聽著這樣的回覆,面上的神色也是微變,這些吃著國糧的臣子,口口聲聲都是質疑,他召集他們來又有什麼意義。
“這就是衆愛卿給朕的答覆?燕太子一事若處理不得當,齊燕兵刃相間,不知到那時衆愛卿可還能如這般淡定的談論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呢?”
老皇帝說的話也算是極重的了,在場的大臣也不敢再隨意發表意見,場面一度安靜下來,氣氛有些怪異。
“老臣以爲燕太子這事有解決之法。”在大家都安靜下來的時候,唐宗侯突然站了出來,語出驚人。
“哦?唐愛卿有什麼辦法啊?儘管說說。”老皇帝一聽也總算是來了幾分興致,心情也好了幾分。
“燕太子喜好男 色既然是從太子府傳出來的,那坊間議論之人也是緊抓著太子遲遲不選聯姻對象一事不放,如果……”
唐宗侯刻意賣了個關子,惹得老皇帝意猶未盡:“愛卿快說來聽聽。”
“咳咳,如果燕太子能早日將聯姻對象確定下來,再製造已經話題度更高的流言,或能解此時的窘境。”在場的大臣全都看向唐宗侯,但他還是帶著些尷尬 不緩不急的開了口。
衆大臣又開始在下面議論紛紛,場面一時熱鬧起來。
“是啊,唐大人說得有理。”
“唐大人此番推論甚是合理,妙哉妙哉。”
聽到大臣們的誇獎,李尚書感覺出來唱了個反調:“說起來容易,可如何讓燕太子儘早確定聯姻對象,還有找到百姓更關心的事情都是一大難題。”
……
這時候老皇帝倒是沉默不語了,李尚書說的問題和正是他關心的,他扭了扭大拇指上的玉扳指,若有所思的開了口:
“唐愛卿可有什麼解決之法,不妨說來聽聽。”
唐宗侯朝老皇帝點了點頭,面上帶著隱隱的一絲微笑:
“燕太子訂婚一事,臣自有辦法,至於那話題,就用殿下同李瑤瑤成親便可。”
唐宗侯這一句話,就像是深水**一下就撞進了李尚書的心裡,搞得李尚書有些猝不及防。
“唐大人怎可胡說,前些時日殿下已然當著我的面欲取消與瑤瑤的婚事,此事我還未向陛下討個公道,如今你這一番言論意欲何爲呀?”李尚書臉上沒有任何高興的樣子。
“李尚書稍安勿躁,殿下是個明理之人,之前相比是一時糊塗,一旦醒轉自不會忤逆娘娘的意思,李尚書還是儘早安排婚嫁事宜的好。”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唐宗侯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盡是淡淡的笑意,李尚書一時之間還真不好說些什麼。
李瑤瑤經歷上次一事,李尚書本想著單獨去老皇帝面前買個慘,可如今被唐宗侯一說,倒是李瑤瑤小家子氣了,他又怎能不氣。
“你……哼!”李尚書一拂袖子,不再說話,衆大臣的目光都轉向老皇帝,等著老皇帝的答覆。
“唐愛卿此言不錯,太子一向孝順,前些日子許是玩笑話,是混賬了些,望李尚書不要放在心上。”老皇帝臉上也是帶了一抹打圓場的笑,李尚書還能怎麼接。
“微臣不敢,此事全憑陛下做主。”李尚書也是個極能忍耐的人,此時的迴應讓人聽不出任何一點不滿意的意思。
“啓稟陛下,臣提議早些將李小姐和殿下的婚事定下來,不然李小姐恐怕也是難以安心。”唐宗侯雙手作揖,全權是一個爲了李瑤瑤好的樣子。
若是在場的都不知道前些日子李瑤瑤上吊自盡的事情還好,如今唐宗侯這一提,這言外之意不就是在說她行爲不端,有損皇室臉面嗎。
要真讓老皇帝選的話,唐宗侯家的大小姐唐晚盈相對來說還比較合他的眼緣,在他看來,聰慧溫婉的女子才能勝任太子妃之位,而李瑤瑤顯然沒有這種格局。
“臣等附議。”在場的大臣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剛纔還七嘴八舌的討論,這一提到李瑤瑤就出奇的一致,要不是這裡面黨派各異,李尚書還真要懷疑他們都被唐宗侯收買了。
老皇帝的思緒也被這些難得齊心的大臣打斷,輕咳一聲,緩解尷尬。
“咳咳,既如此,就如唐愛卿所說,李卿意下如何呀。”老皇帝看向面色明顯有些微變的李尚書,嘴脣微動。
“微臣沒有異議。”李尚書彎著腰,恭敬的作了個揖。
“傳朕旨意,著令李瑤瑤爲太子側妃,擇良辰吉日完婚,不得有誤。”
之前是皇后認了李瑤瑤這個兒媳,還可以更改,如今老皇帝下了聖旨,此事纔算是真正定了下來。
李尚書聽到老皇帝下的聖旨,心裡的大石才總算是落了下來,再怎樣,李瑤瑤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至於這短時間的名聲,日後嫁進了太子府,自會不一樣。
“臣替小女謝過陛下,皇恩浩蕩,臣不勝惶恐。”李尚書走到中間的位置,朝老皇帝跪下,聲音顯得渾厚無比。
“李卿平身,還望李小姐日後入了皇室,謹言慎行,凡事以皇室爲先。”老皇帝刻意收低的聲音,滿滿都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