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墨白也是被唐晚盈和燕言傷極了,想著既然她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身邊也早就不需要他了,他何不如了母后的意,反正除了她,娶誰都是一樣的。
高管家聽了也是欣喜不已,連連朝他點頭:“殿下如此想,倒是沒有辜負皇后娘娘的一片好心,如此甚好甚好啊。”
接下來,高管家再簡單的向風墨白講了講他昏迷這些天宮裡發生的事情:
風墨白剛昏迷時,皇后娘娘爲了捂住他受傷的消息,一直在後宮和清妃鬥法,清妃仗著老皇帝的寵愛,還真搞出不少事情。
風墨白這棵大樹暫時撼不動,清妃就朝著風墨意母子出了手,設計將齊國向來封禁的蠱娃娃放到楊貴妃宮裡,又引著老皇帝過去。
老皇帝發現從楊貴妃宮裡搜出來的蠱娃娃,是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楊貴妃打入冷宮,本來這事情很蹊蹺,可老皇帝就跟中了邪似得,沒經過任何查探。
就這樣認定是楊貴妃的手筆,他還沒死呢,就想著接蠱娃娃給他施蠱,想早登大位,楊貴妃有冤難申,爲了保住風墨意,就在冷宮自殺明志,惹得整個宮裡是人心惶惶。
皇后也沒想到這楊貴妃性子如此剛烈,之前她和她也向來不和,爲了自家兒子的前途,暗地裡也不是沒有使過絆子,可楊貴妃就這麼死了,皇后心裡還真不是個滋味。
之前楊貴妃向來深得老皇帝寵愛,不然風墨意也不可能一朝成長到能和風墨白分庭抗禮的地步,可這次,就單憑一個莫名其妙的蠱娃娃,老皇帝就全然不顧舊情。
皇后經歷此事後有了強烈的危機感,她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等著清妃壯大,讓風墨白走風墨意的老路。
從太子府回來之後,她就去了太后宮裡,想要得到太后的助力。
皇后之前本不想告知太后,是清妃下毒差點害了她性命,怕她老人家的氣血翻涌,損傷了身子。
可是如今,她也顧不得了,如今她也就是一個名存實亡的皇后,在這後宮不得聖心,也說不上話,不然也不會見楊貴妃被清妃如此陷害,一點忙都幫不上。
皇后將清妃下毒,又擄走唐晚盈,害得風墨白差點墜崖身亡的事情告知給太后,太后氣得差點沒暈過去。
這清妃如此膽大包天,還是怪她當年不夠狠心,沒有斬草除根,可太后豈是一般人物。
當初聖祖皇帝駕崩,留下老皇帝一個孩子,若不是她力挽狂瀾,穩住朝綱,這齊國當家之人只怕早就不信風了。
因此老皇帝向來聽太后的話,朝廷上太后也還頗有些心腹。清妃在十幾年前就觸了她的逆鱗,差點惑亂君主,攪亂齊國。
如今從冷宮中出來,又設計陷害她最疼愛的孫兒,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后當即決定和皇后一同整治整治清妃。
可清妃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她控制的老皇帝,太后和皇后一旦揪著清妃身世不明的事情說老皇帝就站出來力挺於她。
而一向孝順的他,竟還指責太后早就應當不管他們後輩的事,在宮裡頤養天年。
太后哪裡受過這樣的氣,當即決定絕食和老皇帝抗爭,這清妃他若是不廢,她這個母后就只好先走一步去聖祖皇帝那裡陪他。
老皇帝這一生雖不是個好父親,不是個好丈夫,向來把利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繼位一來,也一直兢兢業業,還算是個好皇帝,而對於太后他也一直是個好兒子。
太后只有他這一個兒子,先不說生養之恩,就是之前他剛繼位時,超綱不穩,太后爲了他隻身一人對抗上百名大臣,這庇護之恩就不是他割捨得了得。
本來太后絕食,老皇帝一番權衡,定然會從了太后的意,就如同十幾年前她要將清妃打進冷宮一般,可這次,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老皇帝不知是怎麼了,太后絕食他竟還真沒什麼反應,只叫人傳話。
告訴太后,身體是自己的,他做兒子的只能盡孝道,若是太后自己不顧母子親情,非得要鬧得這麼難看,那也怪不得他,
這下太后倒不是裝的了,是真的被老皇帝氣得當即就暈了過去,臥病在牀。
太后畢竟放權多年,即便在朝堂上還有些心腹老臣,可到底也說不上什麼話,之前讓那些個老臣一冒泡上言,就被老皇帝貶的貶,殺的殺。
一時之間,朝堂上也是人心惶惶,誰都不敢再說清妃的不是,老皇帝的威嚴竟在此時達到了最盛。
皇后哪裡想到這短短的十幾日,清妃就扳倒了楊貴妃不說,就連太后跟她也是沒有一爭之力,還未怎麼出手,就反倒被她弄得生了一場大病。
明著這清妃近些日子的動作太過狠厲,之前她只是在暗中出手,而老皇帝廢太子之事也只是提了幾次,沒什麼迴應,也就沒有再提了。
可這次,清妃明顯就是來勢洶洶,老皇帝又全然聽她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他的想法,偏偏風墨白也還未醒來,若是讓清妃知道,恐怕就在他昏迷之際,太子之位就換人了。
皇后急得趕緊聯繫了太子的舊部,還有她的父兄,試圖研討出對付清妃的辦法,她一介女流,如今也的確是無計可施了。
國公收到皇后的傳喚也是急急忙忙就進了宮,之前在朝堂上他就看出事情不大對,沒想到竟然到了這個地步。
風墨白也是他最寵愛的外孫,誰敢覬覦他的太子之位就是和他整個國公府過意不去,和他幾個將軍舅父過於不去。
皇后左等又盼,終於盼來了國公,一時竟酸澀得紅了眼眶,她近日來實在是無計可施了,不然哪捨得麻煩年事已高的父親。
一想到國公兩鬢斑白還要爲她奔波,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剛一見到國公,就撲通一聲跪地:
“父親,是女兒不孝,如此叨擾父親。”皇后一時聲淚俱下,國公看了也是心有不忍。
他這個女兒當年本是這京都最優秀的女子,智勇雙全,才貌出衆,如今被這清妃竟逼成了這個樣子,哪裡還有一國皇后的貴氣。
“常菁,你這是?快起來,身爲皇后怎能如此。”皇后名爲常菁,是國公府唯一的嫡女,從小就備受國公和國公夫人,還有幾個哥哥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