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明甲的豪強子弟們帶著伴當(dāng)...額不,是手下的騎兵,順著鄉(xiāng)道四處招搖,迎人便得意洋洋的吹噓起巖谷縣田校尉高舉義旗,號召有志之士,皆附驥尾,報國安邦!
豪強子弟交友廣泛,不乏有人在修南縣也頗多熟人,呼朋喚友,走馬如龍般,引得修南縣本地的豪強子弟心意搖動,甚至有不與家人商量,偷了家裡的馬和兵甲就跑了出來。
而那些有些俠名的平民武者也混入修南縣中,而修南縣令卻還沒能和本縣的豪強大戶們商量妥當(dāng),而田歡的旌旗卻已經(jīng)來到了修南縣的西門外。
本地的縣尉領(lǐng)著縣兵略帶畏懼的將城門關(guān)上,同時焦急的派人去詢問縣尊接下來要怎麼做。
而就在縣令急的滿頭大汗時,縣衙外卻聚攏起了不少遊俠子鼓譟,又帶動了大量的縣民圍觀。
有那混不吝的惡少年,赤著膀子,露出半身花紋,在衆(zhòng)人的簇?fù)硐拢H爲(wèi)得意的朝著縣衙呼喊:“縣老爺,我等聚此不爲(wèi)其他,只是聽聞流賊大起,城外有鄰縣少年英傑,高舉義旗欲討伐流賊,我等年少習(xí)武,練得一身好本事,正欲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卻不知縣老爺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縣令現(xiàn)在只想親自出手將那這些遊手好閒的惡少年們都捏死,此時鬍子都快飄起的縣令,氣的藏在袖子裡雙手微微發(fā)顫,手指都握的發(fā)青了。
縣丞輕咳了一聲,上前輕聲詢問道:“縣尊,您看...要不讓衙役們將那些潑皮無賴都哄散。”
縣令看了縣丞一眼,輕哼了一聲:“那鄰縣的少年英傑都舉著旗號壓到大門外了,我這邊再將忠心爲(wèi)國的熱血少年們都驅(qū)散,那我成什麼了?哼,左右這些整天就知道惹事生非的遊俠兒想要去死,那就由著他們,將縣兵們看緊,別被那個姓田的給蠱惑走。”
隨後縣令收拾好表情,領(lǐng)著縣衙衆(zhòng)人走出門去,此時縣衙外已是人山人海,不過絕大部分都是來看熱鬧的。
幾個一看就不似良人的遊俠正在大肆宣揚城外那位田校尉是何等的英偉壯懷,年紀(jì)輕輕便築就仙基,降妖伏蠻無數(shù),更得伏龍山的龍神看重,賜下一隊妖怪猖兵和一隊巫蠻武士襄助義舉。
“那山中逍遙的龍君神尊都知大義,明忠孝,賞仁義,派遣猖兵和蠻武救民,我等堂堂男子漢,豈能還不如猖兵與蠻子?!”一個高大的遊俠立在一桿倒插在地上的大槍尾端,身受矯健不搖不慌,聲音洪亮渾厚,引得圍觀的民衆(zhòng)一片叫好聲。
縣令臉上微微抽搐,當(dāng)真有心一道飛劍將這喜好賣弄的混混給劈死,但此刻衆(zhòng)目睽睽,這幫子無賴子又少有的拿捏住大義,他作爲(wèi)縣令,自然不可能出手毀了官府的大義。
“好漢子,這般有志氣,不愧是本縣的好兒郎!”縣令皮笑肉不笑的開口誇獎了一句,然後聽得外邊百姓齊齊呼喚縣尊大人,這才心情稍好一些。
隨後縣令安撫了一下游俠兒郎們後,又率衆(zhòng)人朝著縣城西門趕去,讓縣尉將城門打開後,親自出城與田歡交談。
最後定下了在修南縣募兵一百五十員,以及壯年男子二百名,此外還有一筆餉銀和兵器支援,而田歡則將府衙發(fā)給修南縣的召集兵馬的命令給接過去,若是出了差錯,那就是田歡的事兒了。
田歡自然不怕往身上攬事,債多了不愁,在修南縣又停駐了三天,田歡考察了新募的兵士,雖然夾雜了不少秉性乖滑的遊俠兒,但田歡毫不在意,進了他的營中,便是塊廢鐵,也得煉成精鋼或鐵渣。
先把人拐走再說,一番比武選拔軍吏後,田歡便下令接著上路,繼續(xù)朝東走,向著下一個縣趕去。
如此近兩個月便匆匆過去了,期間田歡還帶著軍兵們一起過了個年,不過至今還是沒能趕到府城,招兵路上也並非完全一帆風(fēng)順,開始還是有些縣令梗著頭,訓(xùn)斥田歡壞國家制度,哪有他這一縣土團校尉,私自募兵派捐。
對此田歡自然不會慣著對方,直接以對方坐觀賊勢,不思報國,妄爲(wèi)縣尊爲(wèi)由,直接出售,快刀斬亂麻的將縣令制住,然後一邊募兵一邊把縣衙給搬空,甚至還將那個縣的縣兵都給裹挾走了。
隨著田歡的軍勢越來越大,後邊也就再少有腦子不清的縣令了,而田歡的名頭也越來越大,府衙甚至都頻頻派人來招田歡入府城聽用。
此時連破七個縣城,殺戮無數(shù)並擴張近二十萬的流民軍已經(jīng)包圍了慶林城了,向南逃難的民衆(zhòng)絡(luò)繹不絕,還有不少盜匪趁火打劫,搶掠殺戮百姓。
田歡聞訊大怒,便率土團鄉(xiāng)勇們剿滅盜匪,安撫黎民無數(shù),同時還又收留了不少從北邊諸縣逃出的武者,逃出生天的武者或是嚇破了膽子,只知道繼續(xù)逃跑,或是身懷仇恨,只想扭頭報仇雪恨。
後者自然不用多勸便投入了田歡麾下,如此田歡麾下便有了三千多名軍兵,還有四千多名幹雜活的輔兵,雖然算不上精銳,更沒有修煉軍陣武學(xué),但卻依舊是股不小的軍事力量。
而府城則因爲(wèi)田歡的搗亂,卻只聚集起了六千餘軍勢,對此府尊自然是非常惱怒,甚至派了一員築基都尉前來奪權(quán),但卻被田歡當(dāng)衆(zhòng)拿下,府衙無奈之下,只能又派使者前來安撫田歡,並且直接加官。
任田歡爲(wèi)慶林府團練都尉,不過這個屬於府裡的臨時代理官,真正的授命卻需要更高一級的郡衙太守批準(zhǔn)。
田歡對此也不客氣,直接將臨時和代理給忽略掉,以本地團練都尉的名義,虎踞慶林城百多裡外練兵備戰(zhàn)。
田歡雖主要招募收攏煉體境的武者,但對於煉氣境的修士也多有招攬,眼下團練軍裡就有百餘名出身不同的煉氣修士爲(wèi)參軍,半數(shù)爲(wèi)地方豪強子弟出身,半數(shù)則爲(wèi)各地小門小派的弟子。
此外還有十餘位築基境的武者和修士入軍助戰(zhàn),甚至有幾位有意投效田歡,想要借田歡之勢,乘風(fēng)而起。
田歡對此自然是樂於接納,畢竟還是那句話,先拐進門再說,等到了他的手下,再以雄霸之氣折服方爲(wèi)上道,畢竟哪有那麼多無緣無故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