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八賢王

革新和守舊兩派的朝爭仍看不到結束的希望,幾日來雙方私下不停地串聯,白天就在朝堂之上脣槍舌劍,無休無止,朝政幾乎荒廢,晏殊每日爲此憂心忡忡,許清私下裡讓荊六郎等人跟蹤斥探,但所獲寥寥無幾,他一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士子們也異常的活躍,不同的聲音在太學和國子監裡也形成了另一個戰場,甚至因爭論過於激烈,已經有鬥毆事件發生。馮雨他們主持的京華時報天天人滿爲患,在許清的嚴令下,過於尖銳的言論也沒敢刊登,但對革新派有所傾斜是免不了的。

趙禎三次招他進天章閣問計,希望找出一個兩全之策,然而這種政爭安有兩全計?許清又不好說得太過。畢竟自己也身陷局中,而且就是引發朝爭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他力主全部罷免夏竦一黨只怕換來相反的效果,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沒有這樣的影響力,趙禎作爲皇帝,所是考慮的必是皇權的穩定,其次纔會考慮其他。

慶曆二年九月十六日,文德殿裡依然是激烈的爭持,從前幾日引典據典的駁斥,已經更多的轉到單純的人身攻擊上,那些御使言官更是捕風捉影地彈劾某某貪污瀆職,不用什麼真憑真據,只雖風聞就行,不信陛下你就下旨去查!

許清些累了,聽得太多,看不到結束的曙光,他甚至不想再苦熬著大早起來,參加這種無休無止的扯蛋了,但他不得不來,這事已不單是關係他個人榮辱的問題,他無時不在擔心夏竦他們便出什麼陰招來,讓他在家裡安睡他也睡不著。

正在他厭厭然時,御使劉元瑜又一次把矛頭指向許清來。

“陛下,許清所辦京華時報,蠱惑人心,煽動民意,任其發展下去,朝廷難安,社稷不穩,臣請陛下降旨取締京華時報,冶許清妖言惑衆之罪!”

果然來了,其實誰都知道話語權的重要,京華時報雖然沒有過激的言論,但無形中偏袒革新,許清的《少年中國說》便是最好的例子。不過許清不怕什麼,他帶著一絲懶洋洋的味道反問道:“劉御使說我蠱惑人心,那就請拿出證據來吧,京華時報哪句話有反意啊?而且怎麼就沒把劉御使你蠱惑住呢,既然連劉御使這種說話沒過腦子的人都沒蠱惑住,陛下,京華時報刊登的文章不足爲慮也!”

聽了許清的話,再看看他帶著些懶洋洋的樣子,趙禎覺得很痛苦,是的,他憋著笑憋得很痛苦。蔡襄一派許多人已經肆無忌憚的笑出來,許清後面那句話說得很有藝術,‘沒過腦子’的過字被他壓得極短促,聽起來就跟‘沒腦子’一樣。

劉元瑜氣得渾身發顫,正想捋袖子上來跟許清拼命,文德殿外突然高唱:荊王覲見!

根本不用趙禎傳見,許清轉而就看到一個五十來歲,鬍子花白,身材拔高的老人,頭戴賢冠,一身親王朝服,讓這位荊王看上去不怒而威。荊王一進殿,許清忍不住先往他手上看去,只是除了笏板外,什麼也沒看到。

趙禎甚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連聲吩咐值殿太監給荊王準備太師椅。荊王啊!連皇帝都要退讓幾分的人物,聽說他這些年已極少過問政事,今兒怎麼來奏這熱鬧了?

許清這段時間常跟曹佾混一塊,呃,應該說是曹佾常跟許清混,許清多少也接觸了一些宗室勳貴,對這位在皇室中威望甚至超過趙禎的人物,許清自然重點了解過。

荊王趙元儼,太宗第八子,真宗胞弟,趙禎的親親八皇叔,荊王在朝內外、國內外、宗室內外、民間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婦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稱他“八大王”、“八賢王”。趙禎即位,益加尊寵,賜入朝不趨,凡有所請必應,並御筆手書謝牘。在太后劉娥臨朝稱制期間,一直是靠著八賢王無形的牽制她,後來雖然談出朝廷,但八賢王的威望絲毫未損。

前幾年李元昊起兵立國,宋夏大戰不休,有一回荊王問翊善王渙:“西北李元昊平定了嗎?”

王渙答道:“還沒有!”

“如此,要宰相何用?”

八賢王一句責問,滿朝打顫,鴉雀無聲,當時的宰相是獨攬東、西二府之權的呂夷簡,可謂是無人敢逆其鋒,敢逆的象范仲淹等人都被撇到角落裡去了,面對八賢王的責問,連呂夷簡都只能低聲下氣忍受著。

當時國庫無錢,八賢王還個人捐出五十萬貫作軍資,相比明末崇禎時期那些要錢不要命的皇親國戚,李自成打到京師了,崇禎要他們捐點軍費,每人還推三阻四捐個百十兩做做樣子,兩相比較之下,八賢王無愧於‘賢’字的尊稱。

後世傳說他有一根先皇賜予的金鐗,那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啊!所以在他進殿之時,許清第一眼便忍不住他手上瞧,可惜沒瞧見那令人羨慕的金鐗,無法確定是否確有其事,下次得問問曹佾這位大神才行。

許清和劉元瑜還站在大殿中央,見到八賢王走過來,許清躬身行個禮便退回班列中去。

八賢王向趙禎一揖,算是行禮了,趙禎還沒等他開口就急急說道:“八皇叔免禮!快快請坐!皇叔今日不在府中將養著,怎麼上朝來了?”

八賢王撫著長鬚,安然在太師椅上坐了下來答道:“陛下,小王也是無奈啊,這東京城都快吵翻天了,何來安寧之地將養啊?小王今日倒想來看看了,究竟都吵些什麼,弄得政務荒廢,朝野沸騰,好了,讓他們繼續吵吧,小王我洗耳恭聽著!”

八賢王的話聲一落,喧囂了幾天的文德殿頓時鴉雀無聲,別說爭吵了,衆人連呼吸聲都聽不到。許清心裡那叫一個感慨,八賢王就是八賢王啊,這作派太合胃口了,還用什麼金鐗,光是一句話,就能把殿中君臣通通扇了回耳光,趙禎要是有這等威望,大事定矣!

過了一會才聽到趙禎納納地說道:“八皇叔,是朕沒……”

“陛下!”八賢皇及時阻止了趙禎的話,這是朝堂之上,自然不能讓趙禎當衆說出自承錯誤的話來。他轉頭輕易找到了許清,十七八歲一身侯爺服飾的人,在這朝堂之上太顯眼了,他對許清招招手,許清愕然地走過去。

“夏寧侯許清是吧?”

“是,下官正是許清!”

“少年人!你不錯!渭州城下敢帶五百人夜襲西夏大軍,鴻臚寺敢往背宗忘祖之徒臉上吐口水,一篇《少年中國說》洋洋灑灑,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雖然文章前面有罵我們這些老朽之嫌,念你一心爲國,本王就不與你計較了,少年人,有時間到本王府上來,給本王讀讀你那什麼京華時報,本王這老眼昏花嘍!”

“是是是!荊王有令,許清豈敢不從!”許清依然非常驚愕,這都什麼呀?老八你要聊家常咱換個地方再聊啊!

朝中大臣聽了臉上無不變幻莫測,賈昌朝一派中許多人已經惴惴不安了。

八賢王對許清說完這些話,也不理衆人,起身再次對趙禎作揖道:“陛下,小王本想來聽聽熱鬧,可瞧這樣子怕是聽不成了,小王先告退了!”

八賢王來得快,去得快,卻彷彿在沸騰的鍋中突然加入了一瓢冷水,喧囂了幾天的朝堂頓時平靜得象一口古井似的。除了全將目光投到許清身上,再也沒有人出來‘呼嚎’了。

慶曆二年九月十六日的朝會就這般結束了。走出文德殿的夏竦等人,臉上陰沉得彷彿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慶曆二年九月十七日,帝頒旨,樞密院使夏竦遷兵部尚書。

慶曆二年九月十八日,帝頒旨,涇原路經略使范仲淹遷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秦鳳路經略使韓琦遷判樞密院事。

一連三道任命詔書,如同一場刮過大宋朝野的龍捲風,把數日來的的紛爭卷得乾乾淨淨。不甘寂寞的石介又撰文了,把趙禎誇得上比三皇王帝,下比……下沒得比,青樓楚館裡到處是歡慶買醉的士子,沒辦法,這年頭連種了狀元都喜歡跑那地方去慶祝。連歐陽修等人也不例外,相約於翠薇院倚紅偎翠,吟詩作賦,圖卻一醉。

京華時報刊登了這三分詔書的消息,加印到一萬份的報紙被搶購一空。馮雨和趙崗倆人越幹越起勁,再也不和許清提加薪俸的事了。

許清哪裡也沒去,除了應付一下那纏人的國舅爺外,兩天來就躲在自家後院里美美的睡了兩天,這幾天總是半夜去上朝,還要忍受無休無止的爭吵聲折磨,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些神經衰弱了,而且他深深地知道,這纔是萬里征程的開始,根本沒到慶祝的時候,夏竦一派中,除了他遷兵部尚書這個沒什麼實權的職務外,其他人一個也沒受到折損。今後的路還長著呢!還是養足精神悠著點吧。

小顏這兩天象個乖寶寶,就算他睡覺也堅持守著他,一不留神就跑到牀上跟他膩在一起,每每許清醒來,就發現她象只小花貓般捲縮在身邊,睡得滿臉嫣紅,許清哭笑不得。

據紅菱說,這丫頭這幾夜沒一夜睡踏實過,聽了這話,許清不其然又想起在老家小院的那些日子,在銀行危機那幾個夜晚,小顏也什麼沒說,只是許清依然記得她大半夜靜靜守在書房外的樣子。

第399章 功敗垂成第438章 國事家事第255章 不同尋常第347章 以強凌弱第57章 一路風塵入揚州第112章 爲難第373章 雙喜臨門第13章 許大少爺的地盤第71章 斬殺震懾第135章 滿後院的妖精第51章 漫天謠言第77章 八百里加急第197章 迎神賽會第378章 蘭州首戰第412章 大遷徙第451章 城上城下第410章 打完再說第80章 十里長亭三杯酒第444章 伐遼詔第398章 誓掃黃沙萬里清第383章 侵掠如火第35章 覲見第328章 鋪牀第121章 手雷誕生第156章 渭州定策第22章 自在飛花輕似夢第406章 捷報第302章 過年看百戲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97章 迎神賽會第248章 雪夜第186章 八賢王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286章 趙崗的號召力第126章 另有用意第151章 不惜作弊第209章 發難第309章 新野之戰第403章 河西攻略第45章 天香閣密謀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172章 墨韻留香第266章 有益身心的運動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284章 氣吹太白入昂月第49章 剃頭擔子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89章 快刀斬亂麻第159章 紅燒美人魚第376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221章 棄卒保車第444章 伐遼詔第191章 專治不服第380章 圍點打援第269章 艙中危情第277章 逼婚第166章 想起猴子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257章 東京諜影第29章 將軍邊事老第295章 年假第43章 展望海上絲綢之路第50章 風雲再起第252章 驚人之語第361章 咱們的孩子叫許仙第232章 夜語第280章 紅塵隔十里第304章 花市燈如晝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286章 趙崗的號召力第213章 船到丹陽第417章 緊鑼密鼓第389章 龍裡墳之戰(三)第424章 你放火.我發火第404章 再現猙獰第264章 準備金第301章 高麗使臣第150章 戰果輝煌第103章 烏龜翻身第438章 國事家事第223章 回馬槍第302章 過年看百戲第169章 八仙之曹國舅第349章 分茶第351章 趙禎的決定第443章 戰爭陰雲又起第133章 欲上九天第256章 若是美夢就別醒來第341章 離間遼夏第431章 小橋流水人家第357章 放低姿態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292章 田忌賽馬第340章 明犯大宋者,雖強必戰第34章 端午之約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354章 是誰在遠方呼喚第260章 彈指間
第399章 功敗垂成第438章 國事家事第255章 不同尋常第347章 以強凌弱第57章 一路風塵入揚州第112章 爲難第373章 雙喜臨門第13章 許大少爺的地盤第71章 斬殺震懾第135章 滿後院的妖精第51章 漫天謠言第77章 八百里加急第197章 迎神賽會第378章 蘭州首戰第412章 大遷徙第451章 城上城下第410章 打完再說第80章 十里長亭三杯酒第444章 伐遼詔第398章 誓掃黃沙萬里清第383章 侵掠如火第35章 覲見第328章 鋪牀第121章 手雷誕生第156章 渭州定策第22章 自在飛花輕似夢第406章 捷報第302章 過年看百戲第207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197章 迎神賽會第248章 雪夜第186章 八賢王第141章 雨中的剪影第286章 趙崗的號召力第126章 另有用意第151章 不惜作弊第209章 發難第309章 新野之戰第403章 河西攻略第45章 天香閣密謀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172章 墨韻留香第266章 有益身心的運動第46章 女兒長大了第284章 氣吹太白入昂月第49章 剃頭擔子第106章 今晚我請客第455章 草原鷹揚第89章 快刀斬亂麻第159章 紅燒美人魚第376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221章 棄卒保車第444章 伐遼詔第191章 專治不服第380章 圍點打援第269章 艙中危情第277章 逼婚第166章 想起猴子第423章 汝州風雲第93章 朝中羣臣彈劾忙第257章 東京諜影第29章 將軍邊事老第295章 年假第43章 展望海上絲綢之路第50章 風雲再起第252章 驚人之語第361章 咱們的孩子叫許仙第232章 夜語第280章 紅塵隔十里第304章 花市燈如晝第322章 千里送烏龜第286章 趙崗的號召力第213章 船到丹陽第417章 緊鑼密鼓第389章 龍裡墳之戰(三)第424章 你放火.我發火第404章 再現猙獰第264章 準備金第301章 高麗使臣第150章 戰果輝煌第103章 烏龜翻身第438章 國事家事第223章 回馬槍第302章 過年看百戲第169章 八仙之曹國舅第349章 分茶第351章 趙禎的決定第443章 戰爭陰雲又起第133章 欲上九天第256章 若是美夢就別醒來第341章 離間遼夏第431章 小橋流水人家第357章 放低姿態第205章 滅國大戰第292章 田忌賽馬第340章 明犯大宋者,雖強必戰第34章 端午之約第117章 桂花樹下第354章 是誰在遠方呼喚第260章 彈指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宁晋县| 五莲县| 威远县| 石台县| 乌鲁木齐市| 镇远县| 和田市| 黔西| 千阳县| 天柱县| 浠水县| 新干县| 宜兰市| 老河口市| 罗山县| 枣强县| 昌邑市| 鹿泉市| 东莞市| 绿春县| 堆龙德庆县| 富民县| 清水河县| 五指山市| 玉溪市| 庆阳市| 大名县| 西宁市| 四子王旗| 梁山县| 如东县| 吴堡县| 济南市| 灌阳县| 北辰区| 磐安县| 神农架林区| 那曲县| 兰考县|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