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0章 諸葛之謀

數日之後,遼東的治所昌黎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此事之大,足矣令大漢十三州爲之側目。

一直在遼東蟄伏的李儒勾結鮮卑,南匈奴遷移之民中的不安份子,聯合目前塞北最強大的草原勢力索頭部,一舉攻克了遼東郡的治所昌黎城,並收復其民,打出了‘奉旨平賊’的口號,並在昌黎城上豎起了一桿‘漢’字的大旗,擺明了是要與袁尚相庭抗禮之勢。

消息迅速的傳遍各州各縣,一時間天下諸侯,士子,百姓各個無不側目,靜待著觀看這場在袁尚的東北邊境,繼閻行之亂後,針對袁尚的領地,所發生的第二場巨大禍亂。

首先得到消息的,便是孫權,在知道了袁尚的大後方重鎮被李儒和拓跋力微的叛軍攻克之後,孫權喜不自勝,遼東乃是袁尚東北重鎮腹地,如今被草原之王拓跋力微和李儒攻克,一旦他們揮師西向,兵鋒直指冀州鄴城,那個中的危害可是要比閻行之亂大的太多了,到時候袁尚爲了大本營必然回撤,如今許昌新定,中州不穩,袁尚若是回師平亂,東吳便可立刻北上,或是出兵徐州,或是出兵淮南,到時候便可大大的擴展疆域,將東吳兵馬的鋒芒指入中原。

第二個得到消息的,乃是荊州的天下虎將關羽!

關羽坐鎮荊襄,龍盤虎踞,養精蓄銳,其勢之強,天下莫敢輕視,此刻得到了遼東之亂的信息,坐守在襄陽的關羽,便有些蠢蠢欲動了,此刻他也是在等,等待袁尚一旦回師河北,便立刻北上!關羽的目標和胃口,甚至比孫權還要大,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一舉發兵拿下許昌!奪下中原之地,將袁尚趕回河北!

第三個得到消息的,乃是西川的劉備和諸葛亮。

而相對於關羽和孫權的蠢蠢欲動,諸葛亮則表現的明顯冷靜許多……

西川。成都,劉備府邸。

劉備現在的府邸是當年劉璋的舊居,由於劉璋在成都的太守府打造的極盡奢華,所以劉備佔據西川之後,並未重新建造宅院,只是撿劉璋剩下的窩住,不勞民不傷財,不貪慕虛物,倒是頗和王者風範。

今日的劉備不曾處理公務,只是一身紫袍。在府邸內的池塘邊,觀看池中的錦鯉,這一看足足就有一個多時辰,不知道的以爲劉備喜歡魚,然而瞭解劉備的人都知道。玄德公此刻的心並未在這池塘之中。

直到下人前來通稟,說諸葛軍師前來覲見,劉備方纔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接著急忙宣諸葛亮入內來見。

少時,便見羽扇綸巾,一臉風輕雲淡猶如神仙中人的孔明來到了池塘邊。

對著劉備微一施禮,諸葛亮笑著言道:“主公觀魚如此入神。閒情雅興甚哉?”

劉備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道:“先生莫要取消於我!我在此觀魚是假,心中忐忑之方纔是真啊?!?

諸葛亮搖擺著羽扇,慢慢的走到劉備身邊,道:“進來川中大定。諸縣無事,正是我軍逍遙自在的好日子,主公何來忐忑之意呢?”

劉備聞言,嘆道:“軍師,何故明知故問……遼東之地。被國賊鉅奸李儒和草原之主拓跋力微共同攻陷,袁尚的河北之地後方生亂,備心中焉能不忐忑?”

諸葛微微一笑,道:“袁尚後方生亂,與主公有何關係?”

“哈哈,你?。 眲鋼u了搖手指,道:“如今袁尚攻克許昌,收服曹植,平定中原,一統華北,勢力大增!本是傲視各方,乘勢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可是他後方偏偏出了這麼一件大亂子,想必他心裡已經是氣的不行了……備在考慮,若是袁尚回師河北,要不要下軍令給雲長,讓他揮師北上,乘著中原初定,人心不曾歸附的時機,一舉拿下許昌!哲卻袁尚的鋒芒,擴充我軍勢力!”

諸葛亮搖擺著羽扇,一邊搖一邊嘆道:“主公真想給雲長下這道軍令?”

劉備聞言一奇,道:“難道這不是一個大好的時機嗎?”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表面上看,卻是如此,在天下人眼中,遼東之亂或許會牽扯袁尚大部分的精力,亮起初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著實興奮了好半天,但仔細想想,總覺得這其中,有所不妥之處?!?

劉備聞言一奇,道:“什麼意思?”

諸葛亮長嘆口氣,道:“這處不妥之處,只怕天下人只有亮一個人能夠看的出來,但仔細想來這確實不算是不妥之處,但亮卻總是隱隱的覺得其中有異。”

劉備很是虛心:“哪裡不妥,請軍師指教?”

“主公不覺得,李儒聯合拓跋力微,攻克遼東,不管他們是什麼目的,這中間不是有些太容易了嗎?畢竟,遼東是袁尚的東北邊境,就算是李儒詭計多端,就算是拓跋力微是草原之主,可是這麼輕易的就把袁尚在邊境的佈局給打破了……是不是未免有些順利?”

劉備想了想,突然一笑。

“軍師多慮了,換成原先,或許如此,但此刻,袁軍的中軍主力剛剛攻克中原,尚未回師,河北兵力防守不足,也在情理之中?!?

諸葛亮點頭道:“或許河北的防守力量不足,但遼東太守田豫,卻非同常人可比!此人的名聲雖然不及田,沮二人,但看其多年來治理遼東的手段,就知道其人之才,不在田豐,沮授等名宿之下,此等人物,如此之快的就失守了重鎮,別人或許不覺得什麼,但亮總覺得其中有異。”

劉備聞言眨了眨眼,道:“你的意思是……袁尚在拿自己的地盤失守佈局?這……這也太胡鬧了吧!不可能,絕無可能!袁尚他膽子再大,一個人也不能狠心下這樣的決斷!”

諸葛亮聞言嘆道:“一個人,或許是下不了這樣的決心,但若是有人支持,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主公,你可知道,在袁尚軍中,除了袁尚之外,亮最爲看重防範之人,是誰嗎?”

劉備想了想,道:“除了袁尚之外,能得軍師看重之人,想必就是那田豐和沮授了!”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不然,其實,除了袁尚之外,在袁軍之中,最令亮感到顧慮的,乃是司馬懿!此人自從加入袁軍之後,其表現雖無田,沮二人出衆,亦或是被袁尚的功勳所掩,但是亮卻發現了,這個司馬懿,在袁軍之中,是最能夠迎合袁尚的思路,配合袁尚的詭計的人物!袁尚所作出的大多謀略,有時候並不會得到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惟獨司馬懿卻能夠完美的配合他!世人皆以爲司馬懿如今的地位,乃是與袁尚私教甚厚,實則不然,他精於算計瞭然袁尚之謀,卻又能每每的掩藏其中,不顯山不露水的在袁尚的光芒之下,此人之能,不差於袁尚?!?

說到這裡,諸葛亮頓了一頓,道:“袁尚若是拿遼東的安危設計,他自己或許下不了這個決心,可若是司馬懿在旁邊支撐著他,以他二人的歹毒心性互補,未必不能做下這驚天大事!”

劉備聞言一驚,道:“可……可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再說了,別人不說,李儒與袁尚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啊!他可能爲袁尚所用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說實話,這些都是亮猜的,全憑一己臆斷,並無實證,至於李儒會不會爲袁尚所用,亮不敢妄言,袁尚用遼東做誘餌,想要針對誰,亮也不敢確定,可能是主公,可能是孫權,或許可能是關將軍……”

“一己臆斷嗎?”劉備聞言苦笑一下,道:“軍師,難道憑這你的這一己臆斷,就要斷送了我們可能攻下許昌,奪取中原的好機會嗎?”

諸葛長聲一嘆,道:“主公,亮勸你還是小心一點的好……最好在真想浮出水面之前,不要輕易行事……畢竟閻行之亂還沒過幾年,袁尚當年收到了那麼大的挫折,難道還不長臉,任憑自己的後方發生這種滔天禍事嗎?”

“這個……”劉備聞言猶豫了,眸子忽明忽暗,光華閃爍。

諸葛亮看出了劉備的猶豫不決,仔細想想,憑著自己的猜測,而讓劉備放棄這種機會,可是他心中總覺得,遼東之亂不是袁尚就是司馬懿的什麼詭計,妄自出兵未免託大。隨即又是一番勸阻,總算是阻擋住了劉備讓關羽的進兵之意。

劉備在無奈之下,最終還是答應了諸葛亮,暫時按兵不動。

二人又聊了一會之後,諸葛亮便走了,可是在他剛走不久,卻有龐統急急忙忙的急忙來見。

剛剛見面,龐統施完禮,張嘴便道:“主公,遼東有亂,袁尚後方不穩,而中原又未曾完全納入袁尚的統治,此時正是讓關羽進兵的良機,主公還在等何哉?”

劉備見龐統說的急切,無奈一笑,隨即將諸葛亮對他說的話全都說了。

龐統不聽倒好,一聽差點沒氣暈過去。

“主公,孔明誤人??!他說的話要是有根有據的也就算了,可問題是這些不過都是他一個人的猜測而已,難道從今往後凡有戰機,只要有人猜測那主公就斷不出兵了嗎?”

第566章 驚動曹植第46章 誰能爲師?第27章 仁義之師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355章 寶刀村長第723章 內戰依舊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646章 國太出面第495章 所向披靡第36章 夜談結盟第537章 水淹鏖戰第580章 劉備之動第177章 慾火並第22章 圍城阻信使第294章 三件事第202章 連環計(二)第229章 蠻夷之衆第275章 馬超來襲第422章 三小爭寶(三)第4章 東奔西走第510章 童淵請求第291章 千鈞一髮第474章 終成眷屬第274章 奪取長安第757章 天下一統第350章 還施彼身第59章 各方動態第51章 深深的疑問第282章 猛將雲集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182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曹操曰:十濁一清第590章 諸葛之謀第543章 鬼才之終第78章 毒 計第65章 最後的策略第253章 暗藏殺機第141章 除 妖第79章 安排佈置第346章 離間計(二)五百二十七章 欠債難償第530章 西面來風第284章 滅 韓第641章 計中有計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503章 平叛終結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二百一十一章 迎親第72章 迴歸之行第128章 曹軍敗走?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620章 對陣魏延(五)第98章 暗流涌動第432章 袁尚戰略第185章 埋伏第285章 閻 行第532章 利弊爲家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257章 嶄新的時代第412章 亦敵亦友第658章 寶刀誰屬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5章 兵救烏巢第733章 兩大水賊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141章 除 妖第9章 盡力拖延第656章 古錠寶刀第570章 最後角逐第363章 袁尚微服第647章 第一場比試第173章 長安古都第412章 亦敵亦友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235章 三位丈人第407章 功在千秋第495章 兵諫洛陽第717章 老當益壯第208章 閉幕曲第674章 腹背受敵第485章 計取咸陽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399章 不回長安第441章 派將勞軍第9章 盡力拖延第386章 主臣相見第257章 嶄新的時代第630章 撤戶棄關第206章 恩怨難明第179章 遺 棄第133章 倉亭之殤第407章 功在千秋第401章 黑店有主第652章 國太出題第379章 朦朦朧朧第52章 採桑之女第44章 不似人君第16章 善 後第728章 了結恩怨第490章 詐降之計
第566章 驚動曹植第46章 誰能爲師?第27章 仁義之師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355章 寶刀村長第723章 內戰依舊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646章 國太出面第495章 所向披靡第36章 夜談結盟第537章 水淹鏖戰第580章 劉備之動第177章 慾火並第22章 圍城阻信使第294章 三件事第202章 連環計(二)第229章 蠻夷之衆第275章 馬超來襲第422章 三小爭寶(三)第4章 東奔西走第510章 童淵請求第291章 千鈞一髮第474章 終成眷屬第274章 奪取長安第757章 天下一統第350章 還施彼身第59章 各方動態第51章 深深的疑問第282章 猛將雲集第496章 鬥智鬥勇第182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曹操曰:十濁一清第590章 諸葛之謀第543章 鬼才之終第78章 毒 計第65章 最後的策略第253章 暗藏殺機第141章 除 妖第79章 安排佈置第346章 離間計(二)五百二十七章 欠債難償第530章 西面來風第284章 滅 韓第641章 計中有計第735章 甘寧劫營第503章 平叛終結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二百一十一章 迎親第72章 迴歸之行第128章 曹軍敗走?第697章 臥龍飛騰第620章 對陣魏延(五)第98章 暗流涌動第432章 袁尚戰略第185章 埋伏第285章 閻 行第532章 利弊爲家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257章 嶄新的時代第412章 亦敵亦友第658章 寶刀誰屬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5章 兵救烏巢第733章 兩大水賊第623章 御駕出征第141章 除 妖第9章 盡力拖延第656章 古錠寶刀第570章 最後角逐第363章 袁尚微服第647章 第一場比試第173章 長安古都第412章 亦敵亦友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235章 三位丈人第407章 功在千秋第495章 兵諫洛陽第717章 老當益壯第208章 閉幕曲第674章 腹背受敵第485章 計取咸陽第349章 脫離昇天第399章 不回長安第441章 派將勞軍第9章 盡力拖延第386章 主臣相見第257章 嶄新的時代第630章 撤戶棄關第206章 恩怨難明第179章 遺 棄第133章 倉亭之殤第407章 功在千秋第401章 黑店有主第652章 國太出題第379章 朦朦朧朧第52章 採桑之女第44章 不似人君第16章 善 後第728章 了結恩怨第490章 詐降之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高邮市| 宁德市| 普格县| 八宿县| 成都市| 沙洋县| 天镇县| 永丰县| 辽宁省| 清苑县| 田阳县| 台前县| 彰化市| 江山市| 达孜县| 安西县| 高唐县| 凤山县| 上饶市| 全椒县| 五莲县| 潮安县| 二手房| 秦皇岛市| 辉县市| 腾冲县| 柘城县| 大理市| 广昌县| 延长县| 将乐县| 嘉义县| 顺平县| 蚌埠市| 保靖县| 敦煌市| 石柱| 东光县| 三门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