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二二章 十勝十敗

“袁紹——!”皓月當空,在靜謐的夜色之中,只聽得從皇宮深處傳來天子劉協憤怒無比的吼聲。

曹操雖然獨攬大權,但至少到現在爲止,對自己大體上還是恭敬有加的。除了上回許田圍獵表現得過於囂張之外,其他絕大多數時候倒也沒什麼僭越的地方。

可你袁紹倒好,竟然就直接上表請求稱公了。

哼哼,今日稱公,來日是不是就要稱王稱帝了?即使暴虐如董卓者,也只不過是自封爲太師而已。他袁紹何德何能,安敢自請爲鄴公?

河北名門,好一個四世三公的名門!

漢帝下首,站著的是董承、伏完二人。面對陷於暴怒狀態之中的漢帝,這兩人也只能小心翼翼地陪在一邊,面面相覷。

沒想到啊,那袁紹身爲天下之望族,竟然也是如此狼子野心之人,甚至較於曹操更要變本加厲。

原本爲了能讓天子擺脫曹操的枷鎖,董承曾經還向漢帝提出過建議,請其招袁紹入許昌,以作制衡曹操之用。如今再回想起昔日的想法,董承便羞愧難當,恨不得自己扇上自己兩個耳光。

畢竟,讓袁紹制衡曹操,那是建立在袁紹仍然忠於漢室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漢帝的利益才能得以保證。如若袁紹的野心還要勝過曹操,那他和曹操一起出現在朝堂上說不定就是禍事了。君不見李傕、郭汜的前車之鑑麼?萬一他們雙方再在都城之內上演一出大相爭鬥的戲碼那該如何是好,天子可在也受不了那種折騰了。

即使事情不會發展到這種地步,但兩個心中毫無君上的權臣互相爭鬥對於漢帝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到時漢帝每天只能擔驚受怕,唯恐雙方鬥爭會牽連到己身,其地位反而只會變得更爲尷尬無比。

恨只恨自己眼光太差,完完全全看錯了人。所幸天子在權衡再三之後並未採納自己的建議,否則自己便如同何進召董卓一般,引狼入室了。

“袁紹無禮,朕當如何?”一陣發泄之後,劉協問董承、伏完二人道。

袁紹雖然上表請求自己授其公號,但以現今的情勢來看,哪怕最終沒有得到詔書,那袁紹依舊會擅自稱公。對於袁紹的膽大妄爲,漢帝固然是憤怒到極點,可不爽歸不爽,總得想出個應對的辦法不是。如果就這樣應許了袁紹的行爲而不採取什麼措施的話,誰知道他異日會不會稱王稱帝,誰知道別的諸侯會不會仿效袁紹的舉動上表稱公。

可袁紹雄踞北方四州之地,其麾下精兵少說有二十萬之衆,弄不好三十萬都有可能,加上身邊謀臣良將多不勝數,想要對付這麼一個超級勢力,可絕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陛下不必太過擔憂,袁紹稱公,曹操必會揮軍討伐之。”國舅董承聽得天子發問,乃作答道,“曹操雖然跋扈不可一世,但卻牢牢把持住大義名分。袁紹行逆,曹操若不有所行動,則失義於天下也。”

董承說完之後,漢帝皺著眉頭,一語不發。想想還真是可悲,到頭來自己能依靠的也只有曹操而已。不過曹操就真的能和袁紹抗衡了麼,即使佔據中原之地,曹操所能調動的兵力也只有剛好十萬而已,差之袁紹甚多。

而且漢帝雖然希望有人能夠對付袁紹,但他卻並不願意見到曹操和袁紹之間發生戰鬥。如果兩方交戰,無論誰勝誰負對自己都頗爲不利。如若袁紹勝,那麼自己說不定就要落入對方手中,而袁紹稱公之後,對大漢朝的忠誠基本上已經消逝殆盡,自己若被袁紹掌控,那麼所面臨的處境說不定比現在還要糟上許多。如若曹操勝,那麼曹操的威望肯定會上升到又一個高峰,其聲勢便當真是如日中天了,屆時自己的立場說不定就會變得更爲不妙。

對於漢帝的顧慮,董承、伏完也都瞭解。可問題是,除了曹操,他們現在又能指望誰去對付袁紹呢?遼東的公孫度麼?

————————————————————————————————

漢帝憂愁,曹操那邊自然也高興不起來。

你袁紹做什麼不行,偏偏要做這種僭越之舉。

袁紹這一稱公,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對其宣戰了。在自己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情形下,卻有人無視皇威,行大逆之舉,如果自己不加以征討,那麼這個挾天子的舉動當真就變得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可是宣戰之後又該如何呢?自己打得過那個兵精糧廣的袁紹麼?

曹操那叫一個苦悶啊,只覺得頭又隱隱痛起來了。

將文武重臣召集一堂,商議該如何應付袁紹。

即使如荀彧、郭嘉之類的智者,眼下也感到十分爲難。

以曹操此時的立場來說,是一定要和袁紹一戰的,並且一定要擊敗對方纔行。不然的話,擁有天子的曹操即使不會淪爲世人的笑柄,名望也將一敗塗地。

可是開戰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麼,現今曹操和袁紹的實力差距一目瞭然,誰都知道曹操想要擊敗袁紹,那是何等的困難。

一旦交戰,如若不勝,那下場絕對比曹操避而不戰更加悽慘。

戰敗之後,袁紹的反撲自不用提,其餘諸如孫堅、劉表、馬騰等勢力可都在周圍虎視眈眈呢。

可以說,曹操避戰,損失的只是名聲,可一旦戰敗,那他損失的將是一切。

戰,還是不戰,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十分尖銳難辦的問題。

就在衆人還在苦思冥想的時候,忽然聽得高順大聲說道:“今袁紹行逆舉,主公正應替天行道,施大義於天下,又何故猶豫不決?”

“恐不勝也。”面對高順的提問,曹操毫不加以掩飾,直截了當地回答道。

“以順看來,主公必勝!”不料高順聞言,卻是呵然一笑,輕鬆地說道。

“哦?長恭有何見解?”對於高順如此自信的神態和語氣,曹操也是頗感驚訝。要知道袁紹之勢大遠勝於己,雙方真交手的話己方的勝算能有三成就不錯了。而高順竟說自己必勝,他到底有這怎麼樣的計策或想法,能讓其自信到這種程度?

高順聽聞曹操發問,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朗聲說道:“以順觀之,袁紹有十敗,主公有十勝,故彼雖兵強,亦不足懼耳。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爲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爲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爲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

高順這麼一大段話說完,舉座皆驚。

久久之後,曹操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只見其捋須大笑道:“如卿所言,吾何德以堪之也!”

曹操雖然嘴上說“吾何德以堪之”,但誰都看得出來,高順的這番長篇大論讓曹操很是受用,也堅定了他攻打袁紹的決心。

而此時高順則在心裡默默唸叨著:“奉孝,不好意思啊,把你的話原封不動地給抄來了。不過主公和袁紹遲早要開打的,到時這番話你肯定也是要對主公說的,所以我現在提前說出來也沒什麼關係吧,誰叫我們彼此之間那麼要好呢?”

第二四八章 餘波(中)第三三一章 劉備,亡命!(上)第二八七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十)第三十四章 護士第一九八章 最艱難一戰(五)第四零二章 三方亂戰(二)第三二四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九)第三六八章 張鬆訪曹(五)第一四三章 騎射第二五零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上)第一零二章 紅顏鬧劇(六)第二八七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十)第一一零章 生擒魏延(下)第七十九章 戰神之殤(六)第十七章 郭氏惡女第九十六章 陳宮之謀第一二三章 劉備叛離(上)第一八七章 關羽當誅第二零三章 最艱難一戰(十)第二七七章 劉表發兵第二二二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八)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二一九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六)第二五零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上)第一七一章 淡定不了的劉備第四二四章 羣英會(中)第四二五章 羣英會(下)第八十五章 佔領小沛(下)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七十五章 戰神之殤(二)第一三三章 激戰(中)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三七一章 張鬆訪曹(八)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二五一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下)第四二六章 蔣幹盜書(上)第二四一章 武聖隕落(五)第二四八章 餘波(中)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一六四章 孫堅退兵(上)第二六八章 損兵折將第一五二章 腹背受敵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二七四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一一九章 黃忠歸心(上)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二三一章 大漢天威(七)第二十四章 攻打徐州(上)第九十三章 驚世之名第一七五章 貂蟬的心(上)第三六八章 張鬆訪曹(五)第一五五章 夜間第二六一章 娶蔡琰(上)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第二四三章 武聖隕落(七)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八三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六)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八十四章 佔領小沛(中)第二章 飛將之威第五十八章 毒士之毒謀(上)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四一八章 諸葛瑾第一九九章 最艱難一戰(六)第四章 關羽溫酒斬華雄第九十九章 紅顏鬧劇(三)第二七八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一)第一七一章 淡定不了的劉備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十八章 任務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幻第二七七章 劉表發兵第三六四章 張鬆訪曹(一)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一八四章 江夏之爭(下)第三八五章 兩難之境(上)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一七八章 袁紹之死(上)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三四七章 荀令君之逝兮(六)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三十一章 劫營(上)第三七零章 張鬆訪曹(七)第二十三章 誤解第二零四章 最艱難一戰(十一)第一一二章 拿下宛城(一)第三九六章 綿竹攻防(下)第二八五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八)第四零四章 三方亂戰(四)第三五八章 金城(十)第二十四章 攻打徐州(上)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一六八章 孫權之死(下)
第二四八章 餘波(中)第三三一章 劉備,亡命!(上)第二八七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十)第三十四章 護士第一九八章 最艱難一戰(五)第四零二章 三方亂戰(二)第三二四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九)第三六八章 張鬆訪曹(五)第一四三章 騎射第二五零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上)第一零二章 紅顏鬧劇(六)第二八七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十)第一一零章 生擒魏延(下)第七十九章 戰神之殤(六)第十七章 郭氏惡女第九十六章 陳宮之謀第一二三章 劉備叛離(上)第一八七章 關羽當誅第二零三章 最艱難一戰(十)第二七七章 劉表發兵第二二二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八)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二一九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六)第二五零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上)第一七一章 淡定不了的劉備第四二四章 羣英會(中)第四二五章 羣英會(下)第八十五章 佔領小沛(下)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七十五章 戰神之殤(二)第一三三章 激戰(中)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三七一章 張鬆訪曹(八)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二五一章 悲痛欲絕的劉備和張飛(下)第四二六章 蔣幹盜書(上)第二四一章 武聖隕落(五)第二四八章 餘波(中)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一六四章 孫堅退兵(上)第二六八章 損兵折將第一五二章 腹背受敵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二七四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一一九章 黃忠歸心(上)第七十四章 戰神之殤(一)第二三一章 大漢天威(七)第二十四章 攻打徐州(上)第九十三章 驚世之名第一七五章 貂蟬的心(上)第三六八章 張鬆訪曹(五)第一五五章 夜間第二六一章 娶蔡琰(上)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第二四三章 武聖隕落(七)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八三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六)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八十四章 佔領小沛(中)第二章 飛將之威第五十八章 毒士之毒謀(上)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四一八章 諸葛瑾第一九九章 最艱難一戰(六)第四章 關羽溫酒斬華雄第九十九章 紅顏鬧劇(三)第二七八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一)第一七一章 淡定不了的劉備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十八章 任務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幻第二七七章 劉表發兵第三六四章 張鬆訪曹(一)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一八四章 江夏之爭(下)第三八五章 兩難之境(上)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一七八章 袁紹之死(上)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三四七章 荀令君之逝兮(六)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三十一章 劫營(上)第三七零章 張鬆訪曹(七)第二十三章 誤解第二零四章 最艱難一戰(十一)第一一二章 拿下宛城(一)第三九六章 綿竹攻防(下)第二八五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八)第四零四章 三方亂戰(四)第三五八章 金城(十)第二十四章 攻打徐州(上)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一六八章 孫權之死(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武清区| 龙井市| 黎城县| 西平县| 淮南市| 北辰区| 河西区| 敦煌市| 疏勒县| 麟游县| 安宁市| 河源市| 浦北县| 镇巴县| 临澧县| 清水河县| 玉龙| 乡宁县| 布拖县| 丰镇市| 双牌县| 交城县| 温泉县| 新野县| 石景山区| 尉犁县| 德清县| 苍溪县| 陵川县| 象州县| 北京市| 瑞金市| 珲春市| 陈巴尔虎旗| 平远县| 上犹县| 东至县| 新安县| 炉霍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