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

就在穆野吩咐下人們爲他準備食物時,那些下人們像是被人給施了定身術似的,全都吃驚地望著他,彷彿在說世子什麼時候這麼清醒了,竟然還知道吩咐他們做起了事情來。

而這時候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那名太監了,只見他又翹起了蘭花指,並訓斥地說道:“你們這些狗奴才,難道沒聽到世子的話嗎?還不趕快吩咐廚房把好吃的給世子送過來。對了,荷香那幾個丫頭去哪兒了,還不趕快過來侍候世子穿衣。”

荷香就是專門侍候劉贇的一名婢女,這時候她也正站在門外,當聽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時,就連忙和其他的幾名婢女一起跑了進來,並侍候著劉贇穿衣。

而這時候那名太監又說道:“世子,這是王妃娘娘親手給您熬好的湯藥,您就趁熱喝了吧,一會兒我讓荷香她們多給準備一些蜜棗吃,這樣就不會太苦了。”

聽到這名太監的話後,劉贇端起桌上的那碗湯藥一口氣就喝了下去,把一旁侍候他的那名太監給嚇了一大跳。平時他也沒少送湯藥給劉贇喝,那時候不知道要說上多少的好話,才哄著劉贇把湯藥給喝了下去。可誰知道這次劉贇竟然這麼幹脆,他還沒來得及說一些好話時,那碗湯藥就已經被劉贇給喝完了,這怎能不讓他感到吃驚呢。難道說世子他又想到了什麼新的玩法了嗎?所以纔會這麼幹脆地把湯藥給喝了下去。

在這名太監的眼裡,劉贇就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隨時都要有人來哄著他玩,否則他一生氣就會亂砸東西。而且他還知道這位世子的力氣特別大,府裡的那些護衛們要是沒有個三五人,是根本拉不住這位世子的,所以他每次來這裡的時候,都會多帶幾名下人的,其目地就是在突發事件到來時,好拉住這位世子。

當劉贇在穿好了衣服,並美美地大吃了一頓後,這纔將所有人給打發了出去。當他又重新坐到桌旁的時候,腦子裡就開始想著要如何在這亂世中生存下來的問題。

首先要確定一點的就是;自己好像是真的回不去了,既然老天爺把他送到了這裡來,那他無論如何也要想方設法的活下去。

現在是公元的182年,還有兩年的時間就要爆發黃巾之亂了。而他處在的這個青州絕對是黃巾起義的重災區,想要避過這次的災難,就只能去洛陽避禍了,否則走到哪裡都不會安全的。

雖然這場黃巾起義很快就會被平定,但這次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把濟南國所有人召集到一起也未必能守住城池的。

就在劉贇想著如何帶全家去洛陽避禍時,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封了王的皇親國戚不能隨便地離開自己的封地,除非有皇上的旨意,否則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封地上。如果隨意離開封地的話,那可是要治罪的。

劉贇一想到這裡腦袋頓時就大了起來,難道說他們一家人真的要死在自己的封地上嗎?對了,自己好像還沒有官身和爵位,就算以後世襲父親的爵位,那也得等到父親去世以後才行,這樣自己豈不就能離開這鬼地方了嗎?

此刻的劉贇想明白這個道理後,心裡頓時是鬆了一口氣。如果黃巾軍真要打進濟南城來的話,那自己還是先走一步的好,免得到時候想走也走不掉了。

就在劉贇打定主意要離開自己的家時,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可以躲過這次的災難,但以後又該怎麼辦呢?要是家裡真出了什麼事情,那自己可就真的是無依無靠了。

再說自己的這位父親和母親好像對他也是十分的疼愛,要是自己就這麼一走了之的話,這良心上好像也說不過去吧。此刻的劉贇一想到這裡,不由得又暫時地打消了想逃走的念頭。

那自己究竟該怎麼辦才行呢,總不能坐在這裡等死吧。兩年後的那場風暴可是席捲了整個青州,而這濟南城可是青州的首府,所以必定也會受到黃巾軍的重點打擊的,而自己究竟要如何才能度過兩年後的危險期呢?

就在劉贇思考著要如何度過危險期時,他父親劉康突然走了進來,並對他說道:“子安,你還好吧,我聽下人們說你都能自己起來吃飯了,看來你的病確實是好了很多,這樣爲父也就放心了,哈哈哈。”

子安,是劉贇的表字,劉康給他取這個表字也是寓意他健康平安的意思。而此時的劉贇在聽到父親對他關心的話語時,不由得就想起了上一輩子的那位親生父親來,同樣也是這麼疼愛他和關心他。可惜那時候的他年少輕狂,只想著出人頭地,而忽略了真正關心他的人,等到他死的那一刻才知道了父愛的偉大。

此刻的劉贇在抹了抹眼角邊的淚水後,突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來。既然老天爺把他送到了這個亂世,那自己就應該闖出一番天地來,爲了自己的家族以及身邊的親人們,就算推翻了這個大漢朝又有何懼。再說這大漢朝已經走向了衰敗,如果不想再來一次五胡亂華的話,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束這個亂世,並迎來新的時代。

此時的劉贇在做出了決定後,便將父親拉到了身旁,便說道:“父王,如果我說我現在已經清醒了,你會相信嗎?”

聽到劉贇的話後,劉康頓時就露出了一臉的驚訝,並說道:“子安,難道你真的清醒過來了嗎?那你可知道父王是誰?你的母后又是誰呢?”

看來劉康對他的話還是有些疑問,所以才固然有此一問。而劉贇憑著腦子裡的記憶將自己的答案告訴給劉康後,劉康頓時是喜極而泣地說道:“祖宗保佑,我兒終於恢復了神智,我們河間王一脈終於有後了,哈哈哈。”

看著父親高興的樣子,劉贇又繼續說道:“父王,此事先不要大肆宣揚,雖然我的神智也恢復,但咱們還是應該要低調一點的好。對了父王,咱們家應該還有些餘錢和糧食吧?我準備在咱們這青州徹底的站住腳跟來。如果我沒預料錯的話,很快這亂世就要開啓,所以咱們必須要鞏固自己的地盤才行,決不能讓任何人來插手我們青州的事情。”

聽到劉贇的這番話後,劉康也微微點了點頭,並說道:“我兒纔剛剛清醒過來,就已經看出了這世道的不平靜,看來我劉家的先祖確實是在護佑我們劉家的血脈啊。子安,爲父也不瞞你,現在的朝廷也確實出現了危機,皇上雖有宏圖之志,但那些世家財閥爲了自己的利益,已經限制了不少的皇權,所以陛下才會心灰意冷地扶持起了那些宦官來。這也是陛下故意做給那些世家財閥們看的,就是想要讓他們互相仇視起來,這樣陛下才能在亂中取慄,你明白了嗎?”

聽到父親的話後,劉贇不由得就皺起了眉頭來。他可是知道這位漢靈帝的昏庸,而且劉宏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實施黨錮以及宦官政治。並且還開設了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來用於自己的享樂,所以在位晚期就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更是陷入了持續動亂之中。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劉宏故意做出來的假象,那也做得太過火了一些吧。此時的劉贇並沒有去抨擊父親的話語,而是用了另一種思維,說道:“父王,這段時間咱們濟南城裡是不是多了一些太平道的人,他們經常用一些符水、咒語來爲百姓們治病。”

“是啊,這兩年太平教的人確實經常來這裡佈道,不過也只有那些愚民們纔會信他們那一套,而像我們這樣的人家纔不會去信他們那一套的,所以龔大人已經在限制那些太平教的人出入我們的濟南城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陇川县| 鹰潭市| 金川县| 闽侯县| 平阳县| 军事| 灵寿县| 苍溪县| 曲阳县| 江口县| 牙克石市| 井冈山市| 马龙县| 杭锦后旗| 电白县| 井研县| 驻马店市| 织金县| 饶平县| 襄樊市| 吴旗县| 陇西县| 绍兴市| 文昌市| 固安县| 阿城市| 彭泽县| 绍兴县| 阿巴嘎旗| 榆树市| 丽江市| 万安县| 建德市| 和林格尔县| 黄平县| 巩义市| 灵川县| 东乌| 驻马店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