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

聽了於夫羅的質問吵鬧,陶商並不生氣,反倒是微笑著擺了擺手,輕聲勸解道:“王子殿下消消氣,有沒有資格抓你,這事也不是你定的,你說你流亡到了我們漢朝的境內,老老實實的領著你的人,找個地方安穩的過日子行不行?非得勾結白波軍到處興兵劫掠?搶劫也就罷了,畢竟你們匈奴人天生就是賊骨頭改不了,可你居然敢擅殺我朝任命的地方官員,這還不算,你甚至還劫持張楊,邀請袁公造朝廷的反?王子殿下,陶某不清楚,究竟是誰賦予了你這麼驚人的膽量?是你們匈奴的大月神嗎?”

於夫羅面色一變,張嘴想要說點什麼狡辯,但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閉口,所有的言語都化爲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事到如今,強詞奪理又有什麼用,到頭來還不是死路一條。

陶商看著於夫羅忽紅忽白的臉,還有他身邊哆哆嗦嗦的兒子劉豹,嘴角掛起了一絲嘲弄的笑容。

“王子殿下,你現在落到了我的手裡,我給你兩條路選擇……第一,就是讓我把你和你的兒子交給麴義,讓他們把你們帶回袁冀州的面前,佈告天下千刀萬剮,讓你老於家這一支在南匈奴徹底絕後。”

劉豹聽了這話,雙膝一軟,差點沒跌坐在地上。

倒是於夫羅久經風浪,聽出陶商話中的弦外之音……自己難道還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嗎?

他呆愣楞的看向陶商,猶豫了片刻,方纔咬牙道:“那第二條路呢?”

“第二條路啊。”陶商伸手打了個響指,道:“簡單!就是你和你兒子,更名換姓,扮做我的家奴,隨我回徐州,從今往後爲我所用……這就是第二條路。”

“什麼!?”

於夫羅聞言,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怒道:“我堂堂匈奴單于羌渠之子,給你一個漢官家的公子當奴隸?!”

“不願意就算了。”

陶商將雙手一攤,道:“那就送你們去冀州吧,讓袁公將你父子二人用以極刑……對了,不知道王子殿下知不知道我們漢人原先曾有一套刑罰,叫做具五刑,雖然很久都棄之不用了,但照王子你這麼大的犯科,袁公很有可能會拿你重新啓用試驗一下,就是先在臉上刺字,然後割掉鼻子,砍掉十隻腳趾,接著用藤條活活把人打死,斬掉頭顱再把骨頭搗碎……”

“阿達!不行啊!”劉豹突然跪倒在地上,一把抱住於夫羅的大腿,話語中充滿了哀求。

於夫羅的臉色也變的慘白,他定定的注視著陶商的笑臉。

於夫羅心下明白,眼下若要不死,唯有選擇陶商給他的第二條道路。

在一個沒有禮教和信仰的民族中,生命必然會佔據首要的位置。

“我、我們如果當你的家奴,真的就可以活命嗎?”於夫羅試探性的問陶商。

陶商搖了搖頭,道:“這我不能保證,主要還是得看你們自己的運氣,首先是這扮家奴,要扮就得扮的像,讓別人瞧不出破綻,這樣我才能保住你們。”

於夫羅沉默了片刻,道:“我們父子可以換上漢人的行頭,梳漢人的頭飾,給你牽馬,當你的奴隸,只要你保住我們父子的命。”

陶商微笑著點了點頭,又道:“還有名字,你們的本名是不能用了,換個漢名吧……家奴乃是賤籍,要起名就起復名三字的,讓人瞧不出破綻。”

於夫羅的臉憋的通紅,半天也沒想出這名字應該怎麼起,嘆息一聲,垂頭道:“起漢人的名我不會……都,都歸你說了算!你給我們起吧。”

陶商摸著光潔的下巴,思慮了好一會,方纔慢悠悠的道:“欒提於夫羅……罷了,也別亂挑了,你就以於爲姓,至於名字,我們大漢的賤籍多以外在特徵給孩子起名字,這樣叫的順嘴,好養活……看你這面相,眼睛大、鼻子大、耳朵大的……上諱耳下諱鼻,你就叫‘於耳鼻’吧。”

說罷,又低頭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劉豹,思慮了一會道:“王孫殿下的姓既然是孝靈皇帝親賜的國姓,那陶某也不方便更改,你還是姓劉……你名字中的那個‘豹’就去了吧,換個‘虎’字,賤籍之名多用點小動物沒毛病,我再給你加個‘俾’字,更符合你家奴的身份。上諱虎下諱俾,王孫就改叫‘劉虎俾’,如何?”

劉豹聞言一個勁的點頭,直說“起的好,起的好”。

“於耳鼻!劉虎俾!哈哈……於大王子,你對這兩個名字,還滿意嗎?”陶商笑嘻嘻的看著於夫羅道。

於夫羅靜靜的看著陶商,雖然聽陶商說這兩個名字的時候,是按照漢朝取賤籍名字的規律來的,但看著他那張一直不停樂的笑臉,於夫羅心中不知爲何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

怎麼總感覺好像哪不對勁呢?

陶商給於夫羅和劉豹起的名字,還是很符合時下的規律的。

當時社會的普通百姓生活條件相對艱難,或是因爲家裡窮,或是因社會醫療條件不好,很多孩子一出生便早早夭折了,生存概率十之六七,於是很多漢人便給孩子起了一些低賤的名字,寓意孩子好養活,能夠身體強壯,活到成年。

“醜名字”和“臭名字”在漢時運用廣泛,甚至連一些高層次的達官貴人,給孩子起乳名的時候,也遵照這個規律。

比如漢武帝劉徹的父親景帝劉啓,也給劉徹起了個“劉彘”的乳名,彘指的是豬,既符合當時賤名易活的封建思想,也有漢朝人認爲豬通“聰明”之意。所以說,在沒有封建體制約束的前提下,現代人也可以親切的稱呼漢武帝爲‘劉豬’。

風流倜儻的辭賦大家司馬相如,爹孃在他小時候給他起了個“髒名字”叫做“犬子”,在沒有封建體制約束的前提下,大家可以親切的稱呼他爲“司馬狗崽子”。

城府極深的大漢國皇后呂雉,她名字中的“雉”,民間通俗說法就是“野雞”,在沒有封建體制約束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親切的稱呼他爲“野雞皇后”。

當然,也有一些在當時不是賤名,卻隨著中國文字千年的發展改革,到了現代人眼中而變成了略有歧義的名字,比如說漢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孃,館陶公主——她的名字是劉嫖。

天天被別人叫上一聲“嫖公主”,這滋味究竟得有多麼的酸爽啊。

……

……

命人快速將準備好的衣服拿出來給於耳鼻和劉虎俾換上,二人匆忙改裝之下,亦是變成了普通的徐州軍兵卒,混在隊伍中,放眼望去,倒也是瞧不出什麼疏漏。

檢查著被收服的兩個家奴,陶商覺得沒有破綻之後,方纔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頭對徐榮道:“切勿對韓浩提起此事,派人仔細看著他倆,走吧。”

徐榮應了一聲,方要指揮兵馬轉回去,卻見於夫……不,現在應該稱呼其爲於耳鼻了。

於耳鼻快步跑到陶商的馬旁,立刻有兩個徐州軍士兵攔住了他。

但於耳鼻也不管不顧,只是伸著腦袋衝陶商喊道:“漢朝官的兒子!”

“叫公子。”陶商慢悠悠的糾正他。

“公子,我剩下的那些手下該怎麼辦?”

陶商慢悠悠的扭過頭去,看向於耳鼻:“選擇權在你,你想怎麼辦?是讓我把他們都領著去見麴義,還是現在就放他們自謀出路?”

於耳鼻聞言不由沉默了。

大概也就一盞茶的功夫,於耳鼻便下定了決心。

“爲我父子二人的性命計,還請公子……不要留下活口!”

陶商看著於耳鼻的眼眸中,凌厲的寒光一閃即逝。

真是無毒不丈夫哈,爲了自己的性命,自己手下的性命說不要就不要……呵呵噠。

“無所謂,都是你自己的手下,你自己決定妥了就是。”陶商轉頭對徐榮使了一個眼色,徐榮會意,點了點頭隨即便去安排。

那些匈奴兵在漢境燒殺搶掠,也都不是什麼好餅,於耳鼻都不珍惜了,陶商沒必要費心思替他瞎操心。

處理完這些之後,陶商和徐榮,便率領五百零二名徐州兵,轉回了汾水的戰場。

路上,徐榮悄悄的問陶商:“公子費了這麼大的牛勁,鬧了半天,就是想要拿下於夫羅……”

陶商不滿的白了徐榮一眼。

徐榮隨即改了口風:“就是要拿下於耳鼻父子倆……只是我不明白,你要這兩個人幹什麼?”

陶商慢悠悠的道:“一半是爲了天下的未來,一半是爲了徐州的未來。”

很明顯,徐榮沒太明白陶商的話中之意。

陶商耐心的爲徐榮解釋道:“南匈奴王庭,雖然在形式上臣服於大漢,但如今天下已亂,諸侯並立在即,他們很有可能會乘亂不服我漢廷的管制,於耳鼻雖然只是一個流亡王子,但名義上還是有單于繼承權的,先把他扣在徐州,日後萬一南匈奴王庭反了,至少我也算是替朝廷捏了一個可以分化匈奴的契機。”

徐榮聞言恍然大悟……想不到陶公子值此時節,居然還有爲天下謀外族之心!

想到這,徐榮不由泛起了幾分發自內心的欽佩。

“那爲徐州又是如何說?”

陶商慢悠悠的說道:“徐州地處東南,蒞臨淮江,別的東西都不太缺,但軍中所用皆南馬,與北方和西北等地的騎兵相比,差距實在太大,我這裡雖然有馬蹄鐵一物可以減少馬匹的損耗,但精銳的騎兵,還是得靠北方馬組建……這位匈奴小王子跑到漢境這麼些年,卻是一直不缺馬,如果我猜的沒錯,他在漠北草原上,一定有些購馬的渠道……這渠道,我覺得不能浪費。”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山阳县| 汝州市| 嘉义市| 页游| 鄯善县| 青海省| 金昌市| 许昌市| 宜君县| 陆河县| 定安县| 富顺县| 无为县| 昌图县| 瑞安市| 岳池县| 天长市| 湛江市| 文登市| 长沙市| 甘泉县| 舒城县| 乾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蓬莱市| 隆尧县| 壤塘县| 万源市| 马公市| 甘肃省| 金坛市| 浪卡子县| 瑞金市| 陆丰市| 公主岭市| 伊川县| 农安县| 梅河口市| 久治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