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章 一時的寧靜

曹仁戰(zhàn)死,樊城失守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往許昌,恰逢曹操正與衆(zhòng)文武議事,只見曹操坐於上首,右手握拳,頂著自己右腮,望著下面衆(zhòng)人言道:“今荊州關(guān)羽引兵擊樊城,揚州一方的東吳軍也有北上之意。而且,根據(jù)細作探知,川中劉備也正在大驛調(diào)動兵馬,似欲兵出祁山,以圖涼州,諸公有何見解,但請說來。”

堂下諸人,互相瞅了瞅,卻是都在觀察旁人,無人率先發(fā)言。曹操見狀,正欲開口詢問,只聽得外面一陣吵鬧,一名兵士便衝進堂來,手捧一封文書,口呼:“緊急軍情!”

曹操聞言,眉頭緊皺,心下微有不祥之感,口上則道:“呈上來!”待得左右將軍報呈上,曹操將其看罷之後,只覺得腦袋一陣暈眩,整個人險些倒於案上。

左右見狀,忙上前攙扶,曹操揮了揮手,示意左右不必攙扶,自己只是伏於案上長嘆不止,正欲開口出言,不想突然間頭痛難當,只得簡單吩咐了一下,由下人攙扶著回了房中歇息。

廳中文武,皆不知何事,見曹操退了下去,只得紛紛散去。而到了晚上,曹操緊急召見夏候敦,著其引兵馬援助宛城,保要監(jiān)守,不許輕出。待大軍調(diào)集完畢,再與關(guān)羽決戰(zhàn)。一時間,許昌內(nèi)的文武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調(diào)拔糧草,兵器,等到夏候敦的兵馬出發(fā)之時,卻已經(jīng)是三日之後了。

而在這段時間,關(guān)羽的大軍已經(jīng)全部駐紮樊城,準備修養(yǎng)數(shù)日,便繼續(xù)北上。其實以關(guān)羽的性格,他是不準備修養(yǎng)。而繼續(xù)引軍北上。將宛城以南的地圖盡奪下,然後引著大軍,直逼宛城。

但是,徐庶之計使得關(guān)羽的荊州軍只攜帶了少量的糧草。用來運送糧草的後陣實際上運的是士兵。直到破了曹仁之後,關(guān)羽大軍的糧草已經(jīng)不再那麼充足。而後續(xù)糧草還未送到,關(guān)羽不得不將大軍屯於樊城,然後等待荊州方面將需要的糧草送到。

這日,關(guān)羽與文武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只聽徐庶道:“今將軍已取了樊城,北上之路再無阻礙,只待糧草一至,便可發(fā)兵直逼宛城。只是將軍不能攻的太緊,又不能太鬆,否則無法與漢中王的川中主力以及東吳陳於東線地部隊相互響應(yīng)。那樣一來,則我軍勢危矣!”

關(guān)羽不言,只是閉著眼在那撫著自己的美須。徐庶見此景,便知其根本不甚在意自己之言,只得於心中道:“日後不進提點一下將軍。”此時卻將話題引到其他地方去:“今我軍於樊城已經(jīng)屯紮了數(shù)日,後續(xù)糧草卻始終未至,卻不知是何故。”

言未畢,只見門外一人進來,正是司馬王甫,這王甫行至關(guān)羽面前站定,恭敬道:“未將奉將軍令,前去催促糧草。卻見傅士仁押運著糧草停在半路,而且其中大半被燒燬。”

說到此上,只見那關(guān)羽猛的睜開眼睛,一雙丹鳳眼暴射出逼人寒光。對王甫道:“怎麼回事?於某細細道來。”

王甫道:“末將得了將軍之令,引著數(shù)騎望襄陽而去,好去催促後續(xù)糧草,哪知行到半路,只見押運糧草的部隊駐紮在離此不遠之處。末將尋見都督糧草事宜之主官傅士仁,問其爲何停於半路,不復(fù)前行?那傅士仁則答曰‘夜裡走水,兵士忙於救糧,是以於此休整。’”

關(guān)羽聽到此處,臉上神色越發(fā)的冷了,對那王甫道:“糧草輜重,本就是懼火之物,那傅士仁身爲督糧主官,怎的不小心戒備?”

王甫聞言,忙答道:“末將當時也很疑惑,遂向傅士仁詢問詳情。哪知末將一問到此事,那傅士仁就含糊其辭,避而不答,末將心下生疑,遂向隨行軍士打探此事,最後探知,是那傅士仁夜中聚衆(zhòng)醉酒,導(dǎo)致營帳起火,而後又燒到了左近糧草,最後火勢蔓延,兵士們反應(yīng)過來時,那糧草已經(jīng)燒掉了近半矣。”

關(guān)羽大怒,於上首怒喝道:“豎子焉敢誤我大事!我勢殺之!”而後轉(zhuǎn)而對王甫道:“那傅士仁現(xiàn)在何處?”

王甫答道:“此人現(xiàn)下已至樊城!”

關(guān)羽道:“將其綁了,帶來見我!”王甫得了令,轉(zhuǎn)身退出公廳,卻抓那傅士仁去了。見其出廳,關(guān)羽又對徐庶道:“今糧草毀了許多,卻是還須修書一封投往襄陽,著其再備些糧草,運來樊城,此事,便交由元直去辦。”

徐庶則道:“今傅士仁醉酒毀糧,這糧草一事,當別尋一人督之。”

關(guān)羽道:“元直說的是,某以爲可著趙累任此職,元直以爲如何?”

徐庶聞言,點了點頭,答道:“以此人任 此職,當保糧草無慮矣!”

正言間,王甫將傅士仁帶到。此時那傅士仁全身皆被繩索綁得結(jié)實,便連動一動都甚是費勁,偏生又被王甫推著一路急行到此,一張臉憋得老紅,也不知是被繩索勒的疼了,還是走得太急累的。

而他此時見了關(guān)羽,身子有好似篩糠似的抖個不停,那張臉一下子從紅變成了白,一張嘴更是嚇成了醬紫色。

關(guān)羽坐在上面,也不問話,只是冷冷的看著他,那雙丹鳳眼直將那傅士仁盯得從頭冷到了腳。關(guān)羽瞧了一陣,這才言道:“你可知罪?”

傅士仁本打定主意不認識,但是此時他卻已經(jīng)被嚇得不敢說假話,見關(guān)羽問他,忙答道:“末將知罪,求將軍饒過末將。”

關(guān)羽冷笑一聲,哼道:“你毀我糧草,使我大軍不得北上,如此誤我大事,我如何饒得了你?”言罷,欲喚人將其推出斬之。

時陸遜在旁,家關(guān)羽盛怒,只得輕聲勸謂道:“今大軍即將北上,與曹魏大戰(zhàn),而未戰(zhàn)先斬將,於戰(zhàn)不利,可免其死罪。”

關(guān)羽雖惱怒傅士仁,但此時之人,最忌諱那些說法,此時聞陸遜言,亦覺有理,當下便道:“我本欲斬爾,若非伯言爲你說情,定饒不了你!”說罷,揮手示意其退出廳去,卻是氣得連如何懲罰於他也未說,左右卻是都道關(guān)羽是就此饒了他了。

那陸遜本待言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可懲戒一番,以懾全軍,然其見關(guān)羽一臉不樂,遂將那話又吞了回去。

如此這般,關(guān)羽大軍卻是又在樊城耽誤了一陣子,就是這陣子,那曹操已經(jīng)知道了樊城之事,曹仁之死,當下頭疼復(fù)發(fā),退回臥房休息。待稍微好些,便著夏候敦引兵馬先行開赴宛城。

而這段時間裡,關(guān)羽攻佔樊城地消息已經(jīng)傳達到了漢中,那薛冰此時拿著戰(zhàn)報笑著對趙雲(yún)道:“今關(guān)將軍已經(jīng)取了樊城,大軍不日即將至宛城之下。現(xiàn)就差漢中王大軍還未行出祁山,只待局勢一成,我等便可引兵馬出子午谷,直奔長安矣。”

時趙雲(yún)、王平皆在側(cè),那趙雲(yún)聞薛冰之言,遂問道:“現(xiàn)王上大軍已在祁山大道之中行軍,想來不出半月,便可達龍右。子寒可是打算於那時兵出子午谷?”

薛冰搖了搖頭,答道:“王上大軍出得祁山之後,我等還須再等上一陣。”

王平道:“可是要等長安的徐晃將兵馬盡皆調(diào)到了天水附近,與王上大軍對峙起來之後再行進軍?”

薛冰點了點頭取出地圖與二人同觀之,言道:“王上大軍還須半個月才能到達隴右。另外,將兵馬沿天水至金城一線布展開來,也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徐晃的大軍應(yīng)該是處於調(diào)動階段。從其接到消息到擺開兵馬與王上大軍對峙,起碼需要兩個月。而這段時間,長安附近兵馬調(diào)動頻繁,我等若此時引兵出,等同於自尋死路。”一邊說著,薛冰的手指一邊在地圖上來回的移動。

那卡塔爾雲(yún)的目光隨著薛冰的手指來回瞅了一陣,待薛冰說完,他才接著道:“如此說來,我等那支兵馬,最快也要兩個月後才能出發(fā)奔赴子午谷?”

薛冰道:“然也!皆因我軍便是趁長安附近空虛,從而快速逼近,正於其無備之時,奪下長安,而後進取潼關(guān)。”

說到此,薛此又瞅了瞅二人,見王平似有話要說,便接著道:“我早已與關(guān)將軍商量好,兩月後,他便分一支兵,暗中去奪武關(guān)和青泥隘口。而長安城的內(nèi)應(yīng)也與我軍商量好,只等兩個月零二十天後的春二月二十日,便於夜裡打開長安南門,以便讓我軍能夠殺入城中。”

趙雲(yún)見薛冰早已經(jīng)將時間問題安排好,便言道:“如此說來,我軍只需要在兩個月後走子午谷,然後在二十天內(nèi)到達長安之下便可?”

薛冰點了點頭,對趙雲(yún)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而且我早已讓子均安排好了糧草輜重等一應(yīng)物事,並且提前運到了子午谷外。因此,我軍在一個月後出發(fā),然後在子午谷外屯紮,只待時機一到立刻進谷!”說罷,手中拳頭重重的砸在了地圖之上,那裡,寫著三個大字子午谷。

第9章 長阪(1)第85章 撲倒之後第34章 妻、子!第97章 關(guān)羽的信第8章 雌威第144章 再鬥第80章 定南中(1)第39章 漢中第104章 局勢第83章 船頭第67章 虎皮第91章 北伐之計(4)第114章 威(下)第14章 夜談第56章 南下第119章 信鴿第90章 北伐之計(3)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徐晃第43章 船上鬥第135章 邊行邊練第134章 七百騎第35章 取川(3)第53章 軍改(2)第48章 馬超(2)第80章 定南中(1)第23章 燒山(4)第33章 相聚第33章 取川(1)第八十七章第61章 出使(3)第80章 定南中(1)第28章 親事(1)三國大戰(zhàn)第二十九章第19章 比鬥第3章 首戰(zhàn)(3)第52章 軍改(1)第54章 軍改(3)第73章 果皮第109章 奪長安第33章 取川(1)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51章 集訓(xùn)(1)第62章 一縱孟獲第82章 定南中(3)第21章 艙中閒話第46章 取川(14)第84章 撲倒第74章 藤甲第72章 脫險第40章 取川(8)第144章 再鬥第26章 俘虜第80章 定南中(1)第119章 信鴿第125章 進逼武功第129章 免戰(zhàn)第41章 取川(9)第95章 五千精兵第73章 果皮第42章 雲(yún)之喜第103章 一時的寧靜第85章 撲倒之後第46章 陸遜(2)第109章 奪長安第26章 俘虜第60章 出使(2)第27章 糧草第22章 燒山(3)第35章 大宴第8章 說客第80章 定南中(1)第27章 四郡第47章 馬超(1)四十一章 喜慶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26章 夜宴第108章 長安與十六寨第141章 退至徑陽一百四十九章 大戰(zhàn)徐公明第14章 夜談第15章 擇兵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60章 出使(2)第131章 曹軍襲來第89章 北伐之計(2)第44章 取川(12)第75章 軀獸第113章 神箭第7章 南江第42章 雲(yún)之喜一百四十八章 追殺二第60章 殺虎第78章 舉家投誠第43章 取川(11)第3章 首戰(zhàn)(3)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徐晃第49章 歸途第109章 奪長安第123章 漢將傅士仁(上)
第9章 長阪(1)第85章 撲倒之後第34章 妻、子!第97章 關(guān)羽的信第8章 雌威第144章 再鬥第80章 定南中(1)第39章 漢中第104章 局勢第83章 船頭第67章 虎皮第91章 北伐之計(4)第114章 威(下)第14章 夜談第56章 南下第119章 信鴿第90章 北伐之計(3)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徐晃第43章 船上鬥第135章 邊行邊練第134章 七百騎第35章 取川(3)第53章 軍改(2)第48章 馬超(2)第80章 定南中(1)第23章 燒山(4)第33章 相聚第33章 取川(1)第八十七章第61章 出使(3)第80章 定南中(1)第28章 親事(1)三國大戰(zhàn)第二十九章第19章 比鬥第3章 首戰(zhàn)(3)第52章 軍改(1)第54章 軍改(3)第73章 果皮第109章 奪長安第33章 取川(1)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51章 集訓(xùn)(1)第62章 一縱孟獲第82章 定南中(3)第21章 艙中閒話第46章 取川(14)第84章 撲倒第74章 藤甲第72章 脫險第40章 取川(8)第144章 再鬥第26章 俘虜第80章 定南中(1)第119章 信鴿第125章 進逼武功第129章 免戰(zhàn)第41章 取川(9)第95章 五千精兵第73章 果皮第42章 雲(yún)之喜第103章 一時的寧靜第85章 撲倒之後第46章 陸遜(2)第109章 奪長安第26章 俘虜第60章 出使(2)第27章 糧草第22章 燒山(3)第35章 大宴第8章 說客第80章 定南中(1)第27章 四郡第47章 馬超(1)四十一章 喜慶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26章 夜宴第108章 長安與十六寨第141章 退至徑陽一百四十九章 大戰(zhàn)徐公明第14章 夜談第15章 擇兵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60章 出使(2)第131章 曹軍襲來第89章 北伐之計(2)第44章 取川(12)第75章 軀獸第113章 神箭第7章 南江第42章 雲(yún)之喜一百四十八章 追殺二第60章 殺虎第78章 舉家投誠第43章 取川(11)第3章 首戰(zhàn)(3)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徐晃第49章 歸途第109章 奪長安第123章 漢將傅士仁(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中宁县| 香港 | 长白| 炉霍县| 太康县| 佛教| 望都县| 濮阳市| 嵩明县| 固阳县| 获嘉县| 洱源县| 搜索| 巴彦县| 咸宁市| 青州市| 株洲市| 揭阳市| 芦溪县| 东宁县| 突泉县| 怀来县| 北川| 元氏县| 吴桥县| 巩义市| 延寿县| 长宁县| 广水市| 积石山| 奉新县| 赤城县| 胶南市| 察雅县| 无为县| 石泉县| 辽阳市| 徐闻县| 富顺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