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退至徑陽

駕馭著胯下的戰(zhàn)馬,薛冰抽個空轉(zhuǎn)頭對身旁的糜芳道:“覺得如何?”隨著話,眼睛則望向了糜芳那纏著厚厚的繃帶的肩膀。

原來這糜芳正用手捂著受傷的地方,卻是戰(zhàn)馬顛簸,這一路上又讓他的傷口有些不適。此時突然聞得薛冰相詢,忙道:“多謝將軍掛懷,此小傷而已,將養(yǎng)個旬日便可痊癒!”、

薛冰見糜芳如此回答,遂道:“如此最好!只是子方還需要再堅持幾日,待我等皆入了徑陽,子方纔可好生歇養(yǎng)。”

糜芳笑了笑,答道:“無妨!”

原來那日薛冰引兵欲偷襲曹軍後隊,卻中了司馬懿之計。雖然早早察覺異狀,迅速的衝出了包圍。但夏候霸卻引著手下衆(zhòng)兵馬緊緊在後追趕。

後糜芳引軍殺出,偷襲了夏候霸一陣,隨後調(diào)轉(zhuǎn)方向,隨著薛冰大隊望西南而去。不過這一陣偷襲,卻使得曹軍陣腳一陣大亂,叫薛冰引著兵馬又跑得遠了許多。便是這時,那夏候霸心中惱怒,遂開弓取箭,直取糜芳後頸。

這糜芳不查,叫那箭射中,不過,幸好這黑夜當中,夏候霸也沒法瞄得太準。是以這一箭並沒取得糜芳性命,只是射中後肩之處。

而這夏候霸於黑暗中僅是見到自己一箭射中敵將,卻也不知那將是死是活,本待繼續(xù)追趕,卻不想曹真使人前來,喚他收兵回寨。

原來那曹真從了司馬懿之計,在此設(shè)了埋伏靜待薛冰騎兵來襲,後果見其來襲,心下大喜。正欲待其行的近了,便叫衆(zhòng)兵將齊出,將那些騎兵盡數(shù)斬殺。

但是他卻沒料到,薛冰居然早早發(fā)覺出了不對,始終沒有行到近前。這曹真在遠處雖然瞧不真切。但是見對方久久沒有上前,心下卻也料到是對方起了疑心,當下便對司馬懿道:“今敵軍已至,卻久未上前,想是起了疑心。若如此,敵軍必逃,我待該當如何?”

司馬懿見曹真問他,遂道:“既然如此,可叫伏兵盡出,先敗其一陣再說。”曹真從其言,遂叫左右擊鼓。

衆(zhòng)兵將聞得鼓聲,立刻從埋伏之處衝出,並且燃起火把,將漆黑的夜空映得如白晝一般明亮。

可是曹真畢竟慢了一步,那薛冰幾乎是在曹真下令的同一時間,便欲引軍後退。若非司馬東窗事發(fā)早早便使夏候霸埋伏在其退路之上,今日曹軍怕是依舊傷不得薛冰那軍一絲毛髮。

再然後,衆(zhòng)多曹軍齊齊望薛冰那軍殺去,只欲將其盡數(shù)圍殺。奈何薛冰所部盡是騎兵,逃起來有如疾風(fēng)一般,不過追了一陣,便沒了蹤影。

司馬懿于軍中見狀,忙對曹真道:“敵軍皆是騎兵,來去如風(fēng),我軍切不可再追。”

曹真道:“今敵軍中伏,士氣已無,下百掩殺之機。仲達緣何欲收軍而回?”

司馬懿道:“敵軍行動迅速,若於逃跑這時使拖刀戰(zhàn)法,則夏候霸危矣!”

曹真聞言,只是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司馬懿所言之拖刀戰(zhàn)法爲何?當下臉色一變,立刻喚來左右近衛(wèi),令道:“速速傳令於夏候霸將軍處,令其立刻退兵回寨!”這曹真可沒想到,便是這一令,反倒免卻了夏候霸的亡命之災(zāi)!

原來那薛冰此時雖然是引兵敗逃,但他心裡卻還惦記著怎麼能讓曹真心疼上一陣,尤其是見到夏候霸引軍緊追不捨之時,這個想法卻是更甚。

“我這軍,皆是擅騎射之輩,既然你要追,我便讓你追!”回過頭,見糜芳肩頭上掛著一枝利箭,微微一驚,“子方傷勢如何?”

糜芳道:“末將無事,只是將軍須得提防後方追兵!”

薛冰笑道:“他既然欲追,我等便讓他追!”此言一出,那糜芳便明白了薛冰所指爲何,卻是他隨在其身邊這許久,對這騎射戰(zhàn)法也都明白了個清楚。、

就在薛冰心下打定主意,準備將身後那支曹軍盡數(shù)拖死在這片平原之時,卻不見了身後追兵。乃是那夏候霸接了曹真命令,雖心中不快,卻也只得遵命辦事,引著兵馬退回了大寨。

而那曹真見得夏候霸平安歸來,心中長出一口氣,言道:“見仲權(quán)平安歸來,我心方安!”

夏候霸道:“都督何以喚霸回寨?若叫某將再追上一陣,縱使殺不了薛冰,也可叫其手下騎兵死傷大半!”

曹真聞言一愣,隨即問道:“薛冰?仲權(quán)所言班師,可是那騎兵引軍將領(lǐng)?”

夏候霸一愣,隨即便想了起來,自己與這支騎兵糾纏了許久,但是直到這時,他才知道那騎兵乃是由薛冰所領(lǐng)。至於曹真,他可一直都不知道這個和自己糾纏了數(shù)個月的人到底是何人。想到這裡,夏候霸忙道:“末將與其對陣之時,方知其乃是薛冰薛子寒!”

曹真聽得薛冰薛子寒,當下便道:“原來此人便是劉備帳下,尊稱爲五虎上將之一的薛冰薛子寒!”

聲未落,身旁司馬懿突道:“我還常思,這軍統(tǒng)兵者乃是何人?原來竟是薛冰!難怪!難怪!”一連兩個難怪,卻也不知所指爲何?

曹真聽了,轉(zhuǎn)過頭來,問道:“仲達所指爲何?”

司馬懿笑了笑,言道:“我觀此人統(tǒng)兵,是進是退,決斷非常,而且所部騎兵,進退有度,居然絲毫不亂。雖然是中伏敗退,但是其兵撤之時,儼然衝鋒一樣。此等精銳之士,決非一股將領(lǐng)所能統(tǒng)領(lǐng),懿是才還在尋思,這引兵者乃是劉備帳下哪員大將,不想竟是薛冰親至。”

曹真一邊聽著司馬懿之言,一邊加快著是才情景,發(fā)現(xiàn)果如司馬懿所言,遂道:“某於許都時常聞薛子寒之名,言其不僅武勇乃是當世少有,更兼其極擅統(tǒng)兵練兵之道。漢中王帳下精銳之士,大部皆出於薛子寒之手。某初聞其言,心甚疑之。至今日觀其所部騎兵,方信其言!”

這曹真和司馬懿在這邊談?wù)撗Ρ窍暮虬孕南挛⒂胁豢臁s是他在戰(zhàn)陣之上幾招便被薛冰逼得逃往一旁,心裡正不舒服。偏偏都督和副都督在自己面前稱讚那人似是上了癮,一句接一句的沒完,當下便道:“傳言也不可盡信!而且,縱使今日其所部騎兵皆是精銳,也不見得皆出於薛冰之手。”

曹真與司馬懿一愣,隨後便見司馬懿瞭然的一笑,問道:“仲權(quán)有何高見?”

夏候霸道:“末將於許都也多聞薛冰之名。世人皆言,薛冰武藝非凡,葭萌關(guān)前一場大戰(zhàn),與人稱錦馬超的西涼馬孟起鬥了個旗鼓相當。更兼忠勇無雙,曾於長阪坡捨身救主線,後東吳將郡主許配於他,卻依舊未能將其留在江東。這些雖是傳言,然親見之人甚多,當爲事實,某也深服之。”

“然,傳言中又言,薛冰練兵之道世間無人可比,能將孱弱之士練成虎狼一般。兼且智謀無雙,劉備能戰(zhàn)得荊襄、西川等數(shù)地,多爲薛冰出謀之功。若這般說,此人豈非智勇無雙,天下還何人可敵?”

“以霸瞧來,劉備身旁有臥龍,鳳雛爲其出謀劃策,如何還需要請教此人?定是兩位大賢不好虛名,將許多功績平白送於了此人!”

說了這一通,卻是這夏候霸不相信一個人能厲害到那般地步。武藝超羣,擅長御兵之人不是沒有,但多爲沙場老將。年輕人大多偏於一藝,或武藝過人,統(tǒng)兵之術(shù)平平。或極擅戰(zhàn)法,自身武藝卻稀鬆平常。

那薛冰的武藝,夏候霸已經(jīng)親身領(lǐng)教過了,確實厲害非常,自不會再行反駁。而其他的,那薛冰相貌瞧起來還不足三十,如何能精通這許多。更別提那傳言中,還說薛冰更擅奇謀詭計,曾叫許多知名大將吃了暗虧。在他看來,定是其身旁有智這相助。

司馬懿聽罷了夏候霸之言,心知其是輸在了薛冰手上,心底不服,暗生了比較之心。只是薛冰名頭實在太大,偏生傳言中又說的其好似神仙一般。若不將其貶低一番,只怕這夏候霸也沒什麼信心再和其比較下去了。

想明白了這些,司馬懿也不點破,只是道:“今日雖沒能盡數(shù)消滅敵人,但也叫其知道了我等的厲害,想來其不會再使騎兵騷擾我軍。”、

見司馬懿將話題又轉(zhuǎn)到了軍事之上,曹真忙道:“如此,我軍下一步又當如何?”他現(xiàn)在卻是越來越喜歡求教於司馬懿,他總覺得司馬懿想的,總比自己周全一些。

聞得曹真之言,司馬懿道:“收攏大軍,進逼徑陽!若懿所料不差,那薛冰定是引著兵馬退到此城當中,欲憑藉城池,阻止我大軍的前進!”曹真聽罷,點了點頭,隨後又與司馬懿商談了一些進兵之事,便各自散去歇息……、

而數(shù)日之後,徑陽城東。

薛冰引著四百餘騎數(shù)日連趕,終於趕至徑陽之下。遠遠的瞧見那城,薛冰卻無法露出半點笑意。

皆因那徑陽城外,一支兵馬擺好了架勢,似是隨時準備衝止來一般,薛冰瞧見這番景象,一顆心不住的往下沉,暗道:“徑陽哪來的這許多兵馬?難道曹軍已經(jīng)奪了徑陽,靜待我軍送上門來?”雖然那城頭上依舊掛著劉家的旗幟,但是薛冰依舊不敢放鬆警惕。

心中思索著,目光始終望著遠處那黑壓壓的方陣,並且不停的在那些大旗上來回的尋梭。

過不多時,雙方離的漸漸近了,而對面那旗上所書的字也叫薛冰能夠的清楚,凝目一望,只見大旗之上,一個大大的張字在迎風(fēng)飛舞翻飛!

@!!

()

第18章 巧遇第21章 艙中閒話第114章 威(下)第142章 匯合一第25章 荊襄第55章 軍改(4)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2章 首戰(zhàn)(2)第20章 返還第50章 求教一百五十二章 突圍而出第18章 巧遇第20章 返還第114章 威(下)一百五十二章 突圍而出第45章 陸遜(1)第10章 長阪(2)第77章 娶了第35章 取川(3)第7章 火燒新野第38章 取川(6)第34章 妻、子!第99章 襄陽兵出第57章 軍變(3)第55章 軍改(4)第135章 邊行邊練第55章 軍改(4)第16章 血龍第32章 冬春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55章 軍改(4)第21章 燒山(2)第45章 陸遜(1)第39章 漢中第37章 出遊(2)第33章 取川(1)第88章 北伐之計(1)第89章 北伐之計(2)第128章 又是暗箭第35章 大宴第25章 荊襄第58章 出使(1)第92章 分派任務(wù)第101章 荊州首戰(zhàn)第24章 南郡第28章 送禮第54章 訓(xùn)子第49章 精銳部隊第57章 南下首戰(zhàn)第102章 關(guān)、刀第127章 撫風(fēng)暗箭第122章 收網(wǎng)(上)第127章 撫風(fēng)暗箭第46章 取川(14)第52章 集訓(xùn)(2)第81章 定南中(2)第65章 戰(zhàn)祝融(2)第17章 火營之計(1)第42章 雲(yún)之喜第124章 進攻咸陽第1章 春獵第56章 南下第35章 大宴第131章 曹軍襲來第58章 擒金環(huán)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48章 馬超(2)第41章 取川(9)第144章 再鬥第129章 免戰(zhàn)第39章 漢中第16章 褒城之戰(zhàn)(3)第25章 荊襄第121章 第二步戰(zhàn)略第91章 北伐之計(4)第115章 西北之局第33章 相聚第125章 進逼武功第八十七章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101章 荊州首戰(zhàn)第52章 軍改(1)第12章 長阪(4)第100章 大軍齊動第62章 出使(4)第126章 一臂之威第34章 取川(2)第4章 裨將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97章 關(guān)羽的信第105章 網(wǎng)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73章 果皮第3章 首戰(zhàn)(3)第40章 位列五虎第32章 喜第4章 說媒第125章 進逼武功
第18章 巧遇第21章 艙中閒話第114章 威(下)第142章 匯合一第25章 荊襄第55章 軍改(4)第18章 火營之計(2)第2章 首戰(zhàn)(2)第20章 返還第50章 求教一百五十二章 突圍而出第18章 巧遇第20章 返還第114章 威(下)一百五十二章 突圍而出第45章 陸遜(1)第10章 長阪(2)第77章 娶了第35章 取川(3)第7章 火燒新野第38章 取川(6)第34章 妻、子!第99章 襄陽兵出第57章 軍變(3)第55章 軍改(4)第135章 邊行邊練第55章 軍改(4)第16章 血龍第32章 冬春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55章 軍改(4)第21章 燒山(2)第45章 陸遜(1)第39章 漢中第37章 出遊(2)第33章 取川(1)第88章 北伐之計(1)第89章 北伐之計(2)第128章 又是暗箭第35章 大宴第25章 荊襄第58章 出使(1)第92章 分派任務(wù)第101章 荊州首戰(zhàn)第24章 南郡第28章 送禮第54章 訓(xùn)子第49章 精銳部隊第57章 南下首戰(zhàn)第102章 關(guān)、刀第127章 撫風(fēng)暗箭第122章 收網(wǎng)(上)第127章 撫風(fēng)暗箭第46章 取川(14)第52章 集訓(xùn)(2)第81章 定南中(2)第65章 戰(zhàn)祝融(2)第17章 火營之計(1)第42章 雲(yún)之喜第124章 進攻咸陽第1章 春獵第56章 南下第35章 大宴第131章 曹軍襲來第58章 擒金環(huán)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48章 馬超(2)第41章 取川(9)第144章 再鬥第129章 免戰(zhàn)第39章 漢中第16章 褒城之戰(zhàn)(3)第25章 荊襄第121章 第二步戰(zhàn)略第91章 北伐之計(4)第115章 西北之局第33章 相聚第125章 進逼武功第八十七章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101章 荊州首戰(zhàn)第52章 軍改(1)第12章 長阪(4)第100章 大軍齊動第62章 出使(4)第126章 一臂之威第34章 取川(2)第4章 裨將第14章 褒城之戰(zhàn)(1)第97章 關(guān)羽的信第105章 網(wǎng)第90章 北伐之計(3)第73章 果皮第3章 首戰(zhàn)(3)第40章 位列五虎第32章 喜第4章 說媒第125章 進逼武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郯城县| 和田县| 巴中市| 阿荣旗| 洛隆县| 蒙自县| 丹阳市| 淮南市| 安塞县| 府谷县| 阿拉善盟| 大竹县| 安龙县| 龙川县| 望谟县| 新郑市| 宣武区| 丰镇市| 长泰县| 岐山县| 宣化县| 利辛县| 阳东县| 亚东县| 肥东县| 蛟河市| 莆田市| 房产| 阿拉尔市| 广西| 应用必备| 正定县| 焉耆| 东乌珠穆沁旗| 青冈县| 缙云县| 富川| 鹿邑县| 吉林市|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