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章 虧空情弊

離開洛陽之時,只不過是有三五人前來相送。

畢竟不是真正太守,在不少人心中,衛濤就算有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夠做到頂尖,如今還當不得重視。

當然,有著三百人,還有著張遼、典韋相助,在衛濤看來自己的班底已經初步建立,如今又是新得根基,自然不同以往。

“請神容易送神難,更何況這一任太守之職?如今我既然是得到了這一個機會,自然不會放手,各個世家底蘊的確雄厚,但我佔得先機,同樣不會落後多少。”

不知道爲何,衛濤心中頓時就是涌起了一股特別的情緒。

常山,在東漢末年,也不過就是一個尋常地名而已,但在後世人眼中卻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地方。

因爲這地方有一個人。

常山趙子龍,一個在《三國演義》當中幾乎完美的‘常勝將軍’趙雲。

衛濤沒有太多的英雄主義情節,但衛濤這個時候卻是最爲需要人才的時候。

陳留衛家雖然豪富,但也只是提供一些資助而已,自己雖然屢立戰功,名聲廣揚,但在世人眼中也不過就是後起之輩。

想要得到他人主動投靠,那是根本不大可能之事。

就是連自己主動延請,那些有著大本事的人都不會出仕,若不是張遼被丁原所棄,若不是典韋當街殺人無路可去,哪裡那麼容易就是投效。

至於憑著對天下大勢分析以招攬人才,誠之可笑。

真正的人才,都是有著自己的主意,輕易不會被人所動搖,哪裡只是區區幾句話就是能夠招攬。

就算是認同其言,最多也就是認爲衛濤乃是一介奇才,需要加以重視而已。

若此,但凡能夠得到人才的機會,衛濤自然更不可能是放過。

“吾聞一代槍王童淵老先生便是隱居於冀州常山,這一次我就任常山太守,當是訪之。”

衛濤隱約記得趙雲就是拜師童淵,如今趙雲不過尋常一少年,縱然有才,但若真是往求,實在是太令人詫異。

但若是尋訪童淵那就是在正常不過。

童淵乃是一代槍王,得到世人公認,聲譽著著,雖然不被朝廷官員所重,但往而見之,卻是再正常不過。

“槍王童淵童老先生?據聞那位老先生的槍法出神入化,一套百鳥朝鳳槍法,既不失於瑰麗,又不失於凌厲,乃是世間一等一的槍法。若是有機會當是求見。”

張遼也曾聞聽過童淵之名,當即也是頗爲興奮地說道。

“既然大人慾要尋訪槍王,此事便交予末將便是。”

“如此便是拜託文遠了,文遠也知,我苦無名師指點,縱然有昔日霸王戟法在手也悟不得真髓,卻是想要求見童老先生指點。”

衛濤微微一笑,這也是自己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那童淵真的有那麼厲害?若是這樣有機會俺典韋一定要好好領教領教!”

典韋的一身武勇乃是天生神力加上異人所授,聽到衛濤和張遼如此讚歎,心下卻是好勝之心頓起。

對此,衛濤和張遼只是一笑,童淵成名多年,經歷不知道多少戰鬥,雖然已經年邁,但恐怕現在的典韋也是難敵,唯一之法,就是欺其年邁,不耐久戰。

不過衛濤和張遼都是知道,典韋雖然爲人粗獷,但卻不是凌弱之人,卻是不會用這種無賴方法。

衛濤就任太守並沒有什麼波折,最多也就是原先的各個屬下擔心自己的職位而已。

畢竟衛濤有朝廷派任,又是領著三百人到來,明爲防止黃巾死灰復燃,實則是在立威,自然沒有什麼人敢是冒出來炸刺。

尋訪童淵的事情就是交予了張遼,童淵雖然名氣甚大,但畢竟已經退隱,知道的人並不多,想要找起來還是要花費不少時日和功夫。

衛濤可不會將精力放在這裡。

成爲一郡之太守之後,衛濤纔是發覺,果然事情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容易。

一郡之中民政、軍事大大小小諸般繁雜瑣碎的事情都有,初來咋到,衛濤一時之間也是無法理清。

“都說做官容易,其實也不容易,真的想要掌管這一郡之內所有事務,恐怕非三月之功,怪不得無論是何進還是王世叔都是與我明言只是暫代。不是他們捨不得,而是他們恐怕根本不認爲自己能夠掌管得了。”

衛濤暗暗就是苦笑,算是明白了何進和王允等人的心思。

事實上就是袁紹、曹操等人,也只是羨慕衛濤能夠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是有這麼一分歷練,就是他們都不會認爲衛濤真的能夠處理好一郡這事務。

這可不是憑著什麼天分就是能夠輕易做得到的。

至於將事情都交由其他人來處理,豈不是大權付諸於人?

若真是地位穩固也就罷了,如衛濤這般,權利畢竟不穩,那些‘老’吏必欺衛濤年幼。

“卻是麻煩。”

知道這些事務交到自己手上,也有各個官吏是在看看自己能不能夠掌握一郡之權,衛濤自然不可能是置之不理。

如是,一連處理了五日,衛濤終於是勉強理出了一個頭緒。

畢竟不是真的十多歲的青年,若是十多歲的青年,任是如何天才,都不可能與案牘之中那麼快理出頭緒來。

不是說理出頭緒就要讓衛濤親自去處理,而是理出這一份頭緒,就是可以放心讓那些部屬依照以往規矩而行,而不必被其所欺。

不過其他的事情也就是罷了,唯有一事卻是引起了衛濤的重視。

“整個常山所有縣城都是遭了黃巾匪患,或者是臨時徵用,或者是被黃巾匪劫,各倉曹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如今的常山郡城幾乎已經空無一物?”

倉曹,乃是各縣城掌管錢糧之屬,倉曹人一失,加上藉著黃巾匪患之說,各縣城賬冊更被付之一炬,其損失多少根本無從可知。

如今各個縣城上報其損數都是極大,恐怕已經是將歷年虧空都是算了上來,甚至衛濤都是懷疑其中是不是直接被縣官所貪賂。

“其中定有情弊,縱然報上朝廷此事也只能是如此。各郡如一,只是這常山郡各個縣官大小欺我年幼,情況甚厲而已。”

衛濤暗自思量,心中卻極是明白。

“不過若我如此之做,雖然不會被朝廷責問,但必被朝廷諸公看輕,常山各縣大小官吏恐怕更不將我放在眼中,這太守之位名不符實,也沒有什麼滋味。”

衛濤可不甘心真的做一個過路太守,天下大亂在即,手中有兵有糧才能夠是有話語權。

就算是要輔佐曹操,若是手中無兵糧,必定要屈居於各人之下。

輔佐曹操是想要早日結束天下將要發生的戰亂,爲了防止日後五胡亂華發生,可不是爲了蠅營狗茍的混日子。

“這些錢糧定要追繳回來。”

思量了一陣之後,衛濤已經是有了定計。

“來人,將常山郡各縣主官皆是請來。”

衛濤那是太守,掌管一郡事務,自然是有召見各地屬官之權。

不過各地官員所在或有遠近,得到衛濤這個命令的時間也是不一,加上對於衛濤有些輕視,雖然不敢不至,但其中拖沓卻是免不得的。

衛濤從洛陽到常山慢行也不過就是三日時間,可各地官員齊聚,自從衛濤下令之後卻是花費了整整十日時間。

其中最快到來的官員也花費了五日,但其實那縣城離著不過數個時辰的光景而已。

到來之後,只是一聲告罪,言說縣城事務交接花費了不少功夫,其餘再是不言。

這就是各個縣令主官給衛濤的下馬威。

別看你是朝廷任命的太守,但離開了我們,你這太守也是玩不轉!

對此衛濤一直不言不語,無論面對如何理由,只是輕輕一點頭,表示已經知曉,並未曾是說些什麼,這更讓一些人眼神當中多出了一絲鄙夷。

只有少數一部分心中隱隱有不好的感覺,一個少年竟然有如此大的定性,這樣的人真的是可以隨意欺凌的不成?

“參見大人。”

諸多縣城主官齊聚一堂,也是有數十人,在向衛濤拱手示意之後,當即依著官職大小各自分列而坐。

這還是隻是主官,若是加上六曹各個吏員,還是要多上數倍。

不過再大的場面衛濤也是經歷過,這點小場面自然難不得衛濤。

“各位皆是本太守下屬,這也算是我們初見,縱然稍有不敬,本官也不想理會。”

聽到衛濤如此一說,不少人面上就是閃過一絲冷笑,在他們看來,衛濤這可算不得什麼危言聳聽,甚至可以說是笑話。

可是衛濤下一句話頓時就是讓許多人的面色微微一變。

“本官粗查賬務,發現各縣城皆是虧空不小,尤其是各曹倉,幾乎是爲之一空。”

“大人!此事與我等無關,皆是那黃巾亂匪所爲,想我小小幾員兵丁,能夠保得麾下百姓不受侵擾已是勉強,想要做得更多卻是力有未逮,還請大人明見。”

“大人,我縣已經盡力抵擋,可黃巾勢,耐之若何?”

果然衛濤一開口,當即就是有幾個人站起身來先後憤憤然地說道,其他人的臉上同樣也是有不平之色。

(感謝sean8254的打賞,也感謝各位書友這幾天的支持,謝謝!)

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245章 鬥言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128章 阻與鬥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94章 想法第24章 刁民動亂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40章 空營計第79章 謀求外放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93章 臨敵!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445章 國制(上)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2章 刺殺張讓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章 才女識音第208章 戰關羽第249章 大小喬第184章 鬥顏良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03章 納涼州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38章 勝黃忠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9章 匈奴遊騎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6章 孝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8章 火攻?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
第48章 黃巾之亂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245章 鬥言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128章 阻與鬥第42章 刺殺張讓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94章 想法第24章 刁民動亂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140章 空營計第79章 謀求外放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18章 三鬥約戰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404章 南蠻攻成都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78章 衛子羽一言動漢庭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87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下)第134章 以城換將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62章 徐盛忠誠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91章 暗箭傷人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416章 曹操斬華佗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157章 草木皆兵第353章 雙方真正的打算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66章 水軍對戰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80章 三月太守?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93章 臨敵!第148章 糜家送上門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445章 國制(上)第398章 劉備最後的一搏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2章 刺殺張讓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章 才女識音第208章 戰關羽第249章 大小喬第184章 鬥顏良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03章 納涼州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338章 勝黃忠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9章 匈奴遊騎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36章 孝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62章 朝廷來使第58章 火攻?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86章 魯子敬火燒曹孟德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包头市| 宝山区| 滨海县| 丽江市| 和静县| 五台县| 通榆县| 昌图县| 安义县| 虞城县| 钟山县| 平远县| 安徽省| 望江县| 集贤县| 静海县| 扶绥县| 大同县| 柯坪县| 阳春市| 内丘县| 色达县| 古田县| 台中市| 富平县| 泗水县| 柏乡县| 和林格尔县| 南昌市| 望城县| 石景山区| 贡嘎县| 岳阳县| 察隅县| 石台县| 富川| 古田县| 绥芬河市| 赞皇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