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孔明送謀

諸葛亮本來是指揮著人困住衛濤麾下士卒,不過在見到馬超、黃忠身死之後,卻是放棄了抵抗,直接就此到得劉備身旁。

對於劉備這點心願衛濤倒是不會不許,反正劉備一去,川蜀也就沒有什麼能夠抵禦得了的了。

不過衛濤對於諸葛亮還是有幾分興趣,畢竟諸葛亮的能力,他還是親眼見過。

尤其是聽聞如今川蜀之中的各項經費都是由著諸葛亮籌措之後,衛濤更是感覺到諸葛亮的確是難能可貴之才,但還未等衛濤開口招攬,諸葛亮已經是一拱手而道。

“衛濤陛下,陛下之心我誠是有聽聞。如今川蜀已經是在陛下手中,不過陛下如此一來也是接下了川蜀之危機?!?

諸葛亮一開口就是吸引了衛濤的興趣,頓時讓衛濤將話嚥了下去,專心聽其所言。

“川蜀之危機有二,一是陛下來襲,川蜀無法可應,竭力而出之下依舊是被陛下所敗。其二則在西南之患。西南有蠻夷名曰孟獲,其是糾集了諸多蠻夷部落,時時覬覦川蜀之地,面對其之挑釁,主公只能夠是以虛實相詐之法將其穩住。不過如今西川與陛下一戰,實力已然是空虛了不少,若是我所料不差,那孟獲恐怕會是趁時而入,一旦傳出我軍被敗的消息便會立即侵入川蜀之地。劫奪邊城之地也?!?

果然,一聽到諸葛亮所言,衛濤就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對於衛濤而言。這南蠻之事那就是不得不認真應付的事情。

“不知道孔明可是有何可應付這等南蠻之法?”

衛濤很是直接地問道。雖然不知道諸葛亮爲何是在這時候如此開口。但很明顯已經是聽出了諸葛亮將要爲自己籌謀的意思。

“啓稟陛下,那南蠻風俗迥異,多是崇尚以武力爲尊,那孟獲本身就是出身南蠻大族,其人孔武有力,又有大謀,先後聯盟數個有著實力的部落,而後再是一一壓服其他小部落。如此方被尊爲蠻王。當然若僅僅只是如此還算不得什麼,畢竟那等蠻夷卻多是如此?!?

諸葛亮沒有立即回答衛濤所問,而是爲衛濤講解其中緣由。

“當然若僅僅只是如此還算不得什麼,可那孟獲其人卻是通曉漢人故事,並沒有如同往日一般劫奪邊境漢人,反倒是頗有將漢人歸附於其的意思,每每都是與邊境漢人公平交易?!?

“孔明這是何意?”

衛濤一時也有些不大明白諸葛亮的意思,諸葛亮前後的話語卻是有些矛盾。

“陛下,那孟獲如此卻是有大志矣。其積蓄了糧草和兵器,一旦川蜀一弱。其便可立即領兵殺奔而出,一旦佔下川蜀。加上原先蠻夷領地,那麼自然可以是稱王立國,到時候便是中原百姓之大患也!”

諸葛亮這個時候卻愈見從容,隨即就此而道。

“如今大漢固然是不存,然大漢子民尚在。主公乃爲大漢萬民著想,雖然身死,但我亦是願意爲陛下所謀。那南蠻孟獲若是攻出西南,必定不是陛下敵手,然而若是陛下想要覆滅南蠻卻是不易,南蠻地利更是險惡勝於川蜀。一旦水土不服,更是難以讓我漢人百姓生存,所以那西南之地可謂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孔明的意思是我當是要折服蠻王孟獲?”

衛濤微微一愣,卻是想到歷史上諸葛亮就是通過七擒七縱讓孟德徹底降服,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前,西南都沒有再是起過一次禍事。

說實話,雖然衛濤自問實力不弱,但卻是明白,真的想要什麼七擒七縱的話可的確不是那麼的簡單,而且以衛濤的性子,也實在是不願意如此。

這等外敵斬之還怕刀鋒不利,哪裡還有必要用著這樣的方法。

“陛下若是想要折服蠻王自然無有不可,可是西南大片地方雖然險惡,卻往往可以孕育出蠻夷,縱然一時是被折服,但往往不過十數年又是再喂邊患。以陛下之行,我以爲誠不爲如此也!”

聽到這話衛濤往往一愣,擒縱蠻王乃是諸葛亮歷史上的定計,如今也是有所變?

“那孔明以爲是如何?”

“西南之地窮山惡水,難以是以人佔也,所以絕對不能留下什麼強大政權,而當使其不斷相爭耳。如今那蠻王孟獲得以借之崛起,正是爲此也。所以陛下所爲應當是讓其永不和睦時時相爭也!”

諸葛亮臉色一如之前的平靜,緩緩而道。

“若是孟獲來攻,陛下自是可平,但請陛下莫要是立即將之斬殺,而後削其黨羽,僅僅留下其命耳!那孟獲盤踞西南數十年,威望不小。其在一時所敗之後必定是會立即前往其他部落求援,如此,陛下就可一一拔除其部落首領與部落精銳,其部族精銳一失,短時間之內就是無法繼續威脅我軍邊疆?!?

衛濤微微皺眉,說來說去,似乎還是一如之前所想之法,不過這時候衛濤卻是不動聲色而問。

“如此可保南蠻不爲之患?”

“未可也!”

諸葛亮微微搖搖頭,不過很快又是補充而道。

“此之爲第一步耳,其二,敢請陛下以血統不純以誅蠻王,號令有言,日後蠻王須有大漢子民血統,其是有不服,便派大將爲之徵伐,如此數番,其必定是以之爲天軍,不敢相抗衡,久而久之,其必定是成漢民也。”

衛濤這纔是明白,原來還要加上自己的方法,不過既然諸葛亮要有爲自己所謀,衛濤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過,直接就是問道。

“蠻夷者,何來有漢族子民願意之?”

“同爲蠻夷,有五溪蠻夷,也是有匈奴蠻夷,陛下鼎定四方,平定四方,自然是有無數願爲漢人者,憑著陛下之能,先是服其女,而後數嫁之,然後以爲其平也?!?

諸葛亮胸中的確已經有所謀劃,不過顯然這一番謀劃不是一時之計,而是長久所算。

也許歷史上諸葛亮最終止在拉攏南蠻的原因,就是因爲蜀國始終被困於川蜀之地,未能夠是進軍中原,若是不然,諸葛亮也許也會是有一日將之漢化爲民。

“倒是有趣,不過孔明所言還需進得西南。不過西南乃是瘴氣之所在,人畜難入,不知??酌骺墒怯蟹ǎ俊?

之前諸葛亮所言其實不過是一番大戰略,倒不是說無用,但要說有大用又不至於,如今衛濤所問纔是關鍵之處。

畢竟一切是要在能夠戰勝得了南蠻的情勢之下。

“誠如斯言,我有二法可爲助力,其一,就是我早早已經派人潛入西南,雖然不說能夠通識地利,卻可是讓人知道地理?!?

聽到這話,衛濤不由得微微點點頭,果然不愧是諸葛亮,無論如何這都可以說是算無遺策。

不過這時候諸葛亮卻是沒有理會那麼許多,而是繼續而道。

“至於第二法則是一策,孟獲爲人野心極大,想要降服不易,而且與其是前往攻孟獲,倒是不如讓孟獲來攻矣!只要陛下能夠捨得半個西川,以成都是爲誘惑,那孟獲必定忍耐不住動兵前來,到時候陛下先是破其先鋒,削其兵力,其無法之下,便自會是將南蠻全都帶來,到時候再是一舉而破之,亦可實現我之前所謀。”

不得不說諸葛亮的確是與其他頂級謀士不同,這時候幾乎又是將之前他所言的事情給推翻了下來。

如果是其他人,這時候難免要是有些感覺古怪,但衛濤這時候卻是全然明白了過來。

恐怕這就是諸葛亮與其他頂級謀士最大的不同,他想的太多太全面,甚至是連相互矛盾的也是想得到來。

但無疑的,這一條雖然可能導致川蜀百姓一時受損,但卻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達到目的。

一時之間就是連衛濤都不知道該怎麼說那諸葛亮了。

果然不愧是天才奇才。

“孔明……”

衛濤再是一開口,但這時候諸葛亮卻是微微退後一步,而後就此向著衛濤行了一大禮。

“陛下所要言之事我也是明白,但還請陛下莫要見怪,亮本一平民,得到主公禮遇而有如此地位,雖九死而心甘。如今主公既去,亮本來也該是通往,然則主公有命,命我行此最後一策,亮才勉強茍存。如今西南之事,陛下已知,亮之任務已是完成,還請陛下能夠讓亮爲主公守墓,以盡亮之最後一點忠心。”

衛濤頓時一愣,仔細看了過去,卻是發現諸葛亮這時候臉色卻是別樣的平靜、認真,便是知道,縱然是勸說也不可能是真正有效。

最後衛濤只能夠一聲長嘆。

“孔明一聲才學本事,本來就是能夠讓我大漢民族再現強盛,難道就是如此讓其白白荒廢不成?如此所爲豈不是浪費了孔明一生才華?縱然孔明不願爲我而盡忠,難道是不願意爲了大漢民族而盡心?”

“陛下高看孔明瞭,孔明雖有小才,如何能比他人?勉強茍活已經是厚顏,豈敢是其他?若是陛下真要追究孔明之責,還請陛下在我死後將我葬於主公之旁。以不負主公所託也?!?

諸葛亮再是一行禮而道,見此衛濤只能夠是深深地嘆息了一口氣。(……)

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84章 童淵來意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9章 派駐馬邑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27章 曹純?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46章 國制(下)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446章 國制(下)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章 才女識音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58章 火攻?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342章 險計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7章 衝鋒對決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2章 匈奴之請第445章 國制(上)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29章 敗張繡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135章 離間計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
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84章 童淵來意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15章 突至洛陽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9章 派駐馬邑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417章 預謀曹操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13章 少年英豪第18章 人牆與勝利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327章 曹純?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36章 獨鬥呂布第446章 國制(下)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446章 國制(下)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章 才女識音第21章 收納張遼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277章 短暫的平局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79章 謀求外放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58章 火攻?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43章 袁紹與袁術第68章 功成身退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348章 龐統的爲難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342章 險計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7章 衝鋒對決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2章 匈奴之請第445章 國制(上)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431章 大勝曹操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29章 敗張繡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135章 離間計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35章 言動匈奴第289章 閻行喪膽!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217章 迴歸幽州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故城县| 庄河市| 松溪县| 博野县| 邵东县| 德格县| 大洼县| 来安县| 虞城县| 尼玛县| 邯郸市| 长岭县| 旌德县| 于都县| 嵊泗县| 五台县| 邹城市| 江永县| 祁东县| 松江区| 襄樊市| 郸城县| 昌图县| 马尔康县| 潜江市| 乌拉特前旗| 蕲春县| 怀仁县| 定结县| 依安县| 乌什县| 常宁市| 蒲城县| 漳浦县| 天等县| 长寿区| 清水县| 招远市| 黄陵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