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章 衛(wèi)子羽一言動漢庭

“這倒也是有些麻煩啊!”

衛(wèi)濤搖搖頭微微苦笑,與何進也是有接觸,衛(wèi)濤知道何進雖然剛愎自用,但其實也是一個耳根子軟活的人。

只要那些宦官不是直面相拼,而是求饒告苦,何進多半還是會饒過他們一回。

而宦官畢竟在朝多年,尤其是名列十常侍的幾人更是權傾朝野,其手下必然是耳目走狗衆(zhòng)多。

若是一個弄不好,自己可就要與宦官對上。

宦官對付不了何進,對付衛(wèi)濤還是不成問題。

“放他離去。”

衛(wèi)濤只是略一思量之後,淡然一笑就是輕輕揮了揮手,倒是張遼微微一愣。

“放了吧,宦官若是隻有這點小手段,那宦官也就不是宦官了,權傾洛陽那麼多年,哪一個手下沒有幾分實力?”

聽到衛(wèi)濤再是確認,張遼也就不再堅持,點點頭,就是讓人將那人放開,任由其進出城。

這個時候衛(wèi)濤卻是沒有繼續(xù)留在此地,在將一應事務交託給張遼之後,衛(wèi)濤就是趕往求見何進。

衛(wèi)濤的官職不高,但職權卻重,所以很是容易就得到何進的召見。

衛(wèi)濤到來之時,正是何進剛剛從外府歸來之時,正是飲茶歇息,見到衛(wèi)濤進來正是準備讓衛(wèi)濤陪之一飲。

可哪裡想到,衛(wèi)濤卻是將茶盞一推,而後就是拱手說道。

“大將軍,如今陛下安危全然繫於大將軍一念之間,大將軍還能夠如此安坐呼?”

不得不說何進這個人,雖然剛愎自用,但你若有本事,他多多少少也是能夠聽得進其言。

所以雖然聽到衛(wèi)濤如此,何進也只是一皺眉頭答道。

“我如何是不關心陛下安危?只是陛下如今還需靜養(yǎng),就是連我都不得親見。更何況如今我能若何?”

何進也想要進宮,但任由何進再是如何勢大,在皇宮之內,一個黃門小太監(jiān)就是足以擋駕。

更何況張讓等人一句陰測測的話語:若是打擾了陛下休息,讓陛下有個好歹,不知道大將軍可否承擔否?

如此一句就是足以讓何進爲之無可奈何。

“大將軍如今已經(jīng)聯(lián)絡朝廷諸公,無論陛下康健,又或者有何萬一,總有七八分的可能達成所願。”

聽到衛(wèi)濤如此一說,何進當即就是得意地點點頭。

“不過若是萬一陛下不幸龍御歸天,而又有遺詔令弱子爲帝,不知道大將軍奉召與否?”

“什麼!”

聽到衛(wèi)濤這話,何進忍不住就是勃然變色,直接就是站起身來,一雙眼眸瞪得直大,連茶水將衣襟盡溼也是不覺。

“你從哪裡聽到的消息?陛下……陛下果有遺詔?”

“濤未曾是聽聞是誰有此言。”

衛(wèi)濤不慌不忙就是微微一笑而道,不過也不等何進發(fā)怒,又是微笑而道。

“不過濤已見宦臣不穩(wěn),想必已經(jīng)是有萬一之打算。”

當即就是將攔截宮中之人的事情一說,何進乍然聞之,眼眸忍不住微微一瞇。

“這又如何?又能夠說明什麼,縱然有一二叛逆之臣敢是聽從宦官所言,難道還敢明目張膽的攻打洛陽不成?”

“自然不敢。不過大將軍這些時日應當是能夠明白,雖然朝廷重臣皆是願意擁立劉辯殿下,但也有人希冀巴結宦官,乃至巴結陛下。”

聽到衛(wèi)濤這話,何進頓時閉口不言,這樣的人雖然皆是位卑職低,但的確是有著不少。

“宦官如今掌握朝政,再是聯(lián)合外臣,再加上一些趨炎附勢之人的應和,到時候其勢若何?”

衛(wèi)濤所言的確只是一個可能,但聽在何進耳中,卻是震若驚雷,一時無言。

“大將軍,子羽將軍所言極是,宦官權傾朝廷,不可不防也。”

就在這個時候,從後堂進來兩人,當先那人一進來就是言道。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袁術。

原來方纔袁紹和袁術正是與何進商談諸事,衛(wèi)濤前來求見,袁紹兩人就是避入後堂。

不過在聽到衛(wèi)濤的話之後,兩兄弟皆是坐不住,這等擁立之功,功莫大也,如何是能夠讓給別人?

“不錯,大將軍已經(jīng)聯(lián)絡朝廷重臣,而且我袁家更願意鼎力相助大將軍,如此難道還不足否?”

見到袁紹開口何進已然有所意動,一向不服落於袁紹之後的袁術也是趕緊開口說道。

“再說萬一事有不濟,不是還有我等西園校尉相助?”

袁術這話已經(jīng)是有反意,就是袁紹也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這種話也是能夠是隨便說出口的?

不過袁術卻是恍若未覺,反倒是頗爲自得,因爲聽到袁術這話之後,何進已然是有所心動,至於那些許反意,這個時候何進根本就沒有絲毫察覺。

何進的心思已經(jīng)很是明白了。

衛(wèi)濤此來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這個時候不用他再是多言,其他人自然而然就是會幫著何進下決心。

事如所料,朝廷諸公早對劉宏遲遲不立太子有所不滿,只要何進問詢,就算不答,也只是沉默不言,意欲樂見其成也。

“將軍既然有心,自宜早成事也,若是再行拖延,恐事有泄,宦官於事有不利也。”

當曹操聞聽之後,同樣也是趕來勸說道。

“太子之位宜早定,未可遲也!”

因著衛(wèi)濤的緣故,曹操也勉強算是何進心腹,在聽聞這話,又得諸人勸說之後,何進終於是下定決心。

“有請諸公與我一同懇見陛下以呈情。”

從衛(wèi)濤勸說何進開始到何進下決心,已經(jīng)是有半日光景,這半日來何進活動如此頻繁,那宦官也是廣佈眼線,何進如此自然瞞不過那些宦官,其事皆是被其所知。

還未等行至皇宮,已經(jīng)是有人傳來了皇宮戒嚴,蹇碩領著人,皆不許人見陛下的消息。

消息傳來,所有人皆是大爲譁然,劉宏再是如何荒唐,也萬萬沒有動用軍隊已擋駕的道理。

“陛下莫非已然龍御歸天?”

朝廷當中不乏智者,當即就是有人驚問呼道。

“若非如此,區(qū)區(qū)閹宦如何敢是如此行事?”

“區(qū)區(qū)閹宦焉敢如此!”

何進雙目圓瞪,顯得惱怒異常。

“陛下既然恐是龍御歸天,則如今應先正君位,然後以除賊。”

就在這時,曹操上前一步就是言道。

“此事刻不容緩,還望將軍定奪!”

“誰願與我正君討賊?”

曹操此言正和何進之心,何進毫不遲疑就是大喝一聲!

“某願領五千人馬,定可剿平閹宦!”

聽得何進話語,袁紹當即跨步而出拱手而道。

袁術一向最喜與袁紹爭個高低,見到袁紹搶先一步,當即也是有些不忿,同樣是趨前一步道。

“何須五千兵馬?支須給我三千兵馬,定可爲大將軍蕩平宵小!”

“好!好!好!”

見到袁氏兄弟皆是爭先恐後請命,何進自然迫是爲欣喜,連連就是點頭,這就是得人心啊!

不過好在何進總還是知道,若是任由袁氏兄弟爭鬥,那麼耗費必久,所以當下責道。

“宦官不過是仗著蹇碩人馬而已,著令西園校尉各領千人隨行,務必將宦官亂黨一一盡除!”

“諾!”

何進此令卻是照顧到了衆(zhòng)人,而且袁紹、袁術、曹操、衛(wèi)濤和淳于瓊加起來也是有五千兵馬,何進自身又是帶了兩千人,實力已然不弱。

“大膽何進!你領那麼人前來意欲何爲?”

剛剛纔到內城,頓時聽到一聲宣喝。

“爾等意欲反呼?”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那蹇碩。

蹇碩其人雖然是黃門太監(jiān),但其人頗爲高大,有勇力,尤其是精於技擊之術,又通曉兵法戰(zhàn)陣之學,若非其是閹宦,必可爲棟樑之才。

所以這個時候其他太監(jiān)不敢出頭,但蹇碩卻是百無禁忌,直接高據(jù)城頭而呼之。

“我能豈是翻臉亂?只欲見陛下爾,若是陛下爲小人所害,自當清君側爾!”

何進領兵馬近內城雖然已近似於叛亂,但何進自然不可能認,但‘清君側’三字一出口,何進的意思已然是明白。

“敢問陛下可安在否?”

就在這時衛(wèi)濤打馬上前而問。

“若是陛下安在,爾等如何阻我等求見陛下?如今朝政不行,唯需陛下打理,若陛下還需靜養(yǎng),可立請?zhí)颖O(jiān)國。”

“陛下如今正是休息,不欲見爾等。至於立太子之事,陛下早有所思此乃陛下家事,爾等無須操心。”

可這個時候蹇碩卻只是冷著一張臉道。

“爾等意欲求見也可,將兵馬散去,吾自當爲爾等通報。”

聽得這話,何進微微一愣,卻是有幾分猶豫,亂臣賊子之名總不好當之,若是能夠以羣臣奏請劉宏立劉辯爲太子那就是再好不過。

“此乃閹宦請君入甕之計也。我等此來聲勢浩大,內宮豈能不知?縱然陛下安在,恐怕也是大病不起也。當速行宮內,以見陛下!”

就在這時候曹操見到何進有所猶豫,當即就是上前言道。

“且事已至此,必要清君側,不然是傾覆之禍也。還請大將軍速速決斷。”

“還請大將軍速速決斷!”

旁邊衛(wèi)濤、袁紹、袁術等人也同樣是恭請。

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88章 衛(wèi)濤勸徐母第222章 衛(wèi)濤勸張寧(上)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138章 衛(wèi)濤決議救徐州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43章 出戰(zhàn)迎曹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29章 敗張繡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5章 離間計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35章 離間計第63章 董卓來援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42章 險計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3章 羌渠單于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131章 兵戰(zhàn)長安城下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0章 氣暈衛(wèi)仲道第90章 烏桓先鋒第94章 想法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45章 鬥言第2章 熱血曹操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76章 先戰(zhàn)龐德再鬥馬超第131章 兵戰(zhàn)長安城下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08章 衛(wèi)濤之念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436章 草原服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
第83章 病弱趙風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88章 衛(wèi)濤勸徐母第222章 衛(wèi)濤勸張寧(上)第228章 幽州之應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138章 衛(wèi)濤決議救徐州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263章 匈奴再犯境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43章 出戰(zhàn)迎曹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章 張遼獻策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29章 敗張繡第387章 姜伯約計誘黃漢升第278章 賭鬥長安城第224章 先挫一陣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41章 再入洛陽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351章 計困司馬懿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98章 攻殺漁陽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35章 離間計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135章 離間計第63章 董卓來援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42章 險計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3章 羌渠單于第89章 北上幽州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131章 兵戰(zhàn)長安城下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40章 氣暈衛(wèi)仲道第90章 烏桓先鋒第94章 想法第142章 老奸巨猾陶恭祖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45章 鬥言第2章 熱血曹操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276章 先戰(zhàn)龐德再鬥馬超第131章 兵戰(zhàn)長安城下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287章 對陣馬騰第125章 大賢再相投第234章 武降甘寧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83章 病弱趙風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438章 兵圍許昌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08章 衛(wèi)濤之念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436章 草原服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35章 甘寧對太史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惠来县| 赤峰市| 通渭县| 湘乡市| 凉城县| 广宁县| 普兰县| 朔州市| 武隆县| 类乌齐县| 无锡市| 华池县| 溧阳市| 永顺县| 岑溪市| 原平市| 宜黄县| 胶南市| 珠海市| 招远市| 长海县| 深水埗区| 云霄县| 大方县| 丹凤县| 西畴县| 定安县| 蚌埠市| 广平县| 寻甸| 自贡市| 井冈山市| 河曲县| 周至县| 济源市| 怀远县| 崇文区| 红安县| 固阳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