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

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

劉協強忍著呵斥馬日磾的衝動。

劉備一獻大漢旌旗、二獻先帝遺賦、三獻傳國玉璽,不論怎麼看都是大漢忠臣!

然而,馬日磾卻惡言相向,說劉備私通袁紹、有逼宮之嫌。

若是尋常的公卿小官,劉協直接令武士拖下去砍了,偏偏出言的是太傅馬日磾!

太傅一職,金印紫綬,掌以善導,馬日磾是有資格進諫的!

而劉協也不能因爲馬日磾的進諫就處置馬日磾。

就在劉協左右爲難的時候,諸葛亮再次開口:“本以爲你只是眼盲,原來還有狂癥。”

“尚書有載:我其發出狂。我本以爲這世間不存在狂癥,今日一見,方知先賢觀察世間萬物,其言不虛啊。”

狂,病名。

在病態方面的表現是發癡、放蕩,即通常所說的瘋瘋癲癲。

諸葛亮以《尚書.微子》舉例,不僅諷刺了馬日磾,也是對馬日磾的一種挑釁。

若對《尚書》不甚瞭解的,甚至都聽不懂諸葛亮在罵馬日磾是個瘋癲之士。

若論尊卑,馬日磾是馬融的祖孫,而鄭玄是馬融的門人,拜入鄭玄門下的諸葛亮跟馬日磾也可以稱之爲同輩。

同輩辯論,諸葛亮也不算是逾禮,更何況馬日磾還對諸葛亮最敬重的人無端指責。

這劉備受了委屈,諸葛亮又豈能忍?

沒直接用粗口,都算是諸葛亮涵養好了。

馬日磾年輕的時候就繼承了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又曾與蔡邕、盧植等人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參與續寫了《東觀漢記》。

自然能聽懂諸葛亮的諷刺,也聽明白了諸葛亮的挑釁之意。

被一個少年給諷刺了,馬日磾心中的悶氣更是難以宣泄:“這裡都是公卿大臣,何時輪到你這個黃口孺子開口狂言?”

“徵北將軍麾下,都是這般不懂禮數的嗎?”

諸葛亮反脣相譏:“馬太傅,有志不在年高!昔日甘羅年僅十二出使趙國、助秦得城十餘座,尊爲上卿,豈能以年齡論才智?”

“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馬太傅已到知天命之齡,卻連忠奸都不能辨識,由此可見,這年齡大了,也未必真的不惑。”

“亮雖不才,如今爲徵北將軍麾下白袍營謀士,亦出自北海康成公門下受恩師教誨,耳清目明、能辨忠奸。”

wWW ?тTk án ?¢ O

“你雖貴爲太傅,卻也不能無端構陷徵北將軍。”

“眼盲心狂之輩,亮爲何要以禮相待?”

諸葛亮伶牙俐齒,一時之間令馬日磾有言難出,只能忿忿的盯著諸葛亮,彷彿要噬人一般。

就在氣氛緊張之際,劉備忽然輕斥一聲:“阿亮,不得無禮!你雖然天賦絕佳,但畢竟入門太晚,只是一介晚輩,豈能對翁叔公無禮?”

“還不快快道歉?”

劉備一開口,諸葛亮的氣焰瞬間消散,而是遵從了劉備的命令,向馬日磾行禮道歉,語氣十分的誠懇:“亮不忍玄德公受辱,故出無狀之言,還請翁叔公諒解。”

馬日磾心中更難受了。

不計較吧,心中難受。

計較吧,諸葛亮都道歉了!

更令馬日磾不爽的是,明明是在彈劾劉備,卻成了自己跟諸葛亮吵架!

最後劉備還出來勸架!

這勸架的話,也讓馬日磾心中添堵。

什麼叫“雖然天賦絕佳,但畢竟入門太晚,只是一介晚輩”?

這是想說,我馬日磾天賦不如諸葛亮,因爲入門早就自矜身份,仗勢欺負一個小輩?

劉協見狀,連忙打圓場道:“馬太傅,徵北將軍忠心可鑑,是不會跟袁紹勾結的,坊間的流言必然是袁紹遣人散佈的,目的就是想離間朕跟徵北將軍。”

“太傅,不可輕信啊!”

一邊說,劉協的眼神一邊狠狠的瞪向馬日磾。

有事不會私下說?

朕的好心情都被破壞了,盡壞事!

馬日磾欲言又止,悻悻的退下。

劉協都發怒了,這個時候根本不會相信劉備會跟袁紹勾結。

“太傅只是誤聽流言,徵北將軍權且看朕之面,揭過此事如何?”劉協看向劉備,語氣中多了幾分詢問意味。

劉協倒也有幾分皇帝的心計,劉備來送禮卻無端遭到馬日磾的構陷,肯定是有怨氣的。

而將此事歸咎於袁紹的離間計、以目示意馬日磾退下,然後善言安撫劉備,則可以將之矛盾衝突暫時化解。

劉備亦是趁勢道:“古人常言,流言止於智者。陛下能識破袁逆的離間之計,堪稱聖明之君。”

簡單的兩句話,將緊張的氛圍徹底化解,還讓劉協對劉備的好感再次攀升。

劉協大笑:“徵北將軍以德報怨,無愧仁德之名啊。宗室能有徵北將軍,是漢室之幸!”

“朕曾讓宗正卿查閱宗族世譜,論輩分,朕亦當稱呼徵北將軍一聲皇叔。”

劉備連忙婉拒道:“陛下切勿如此稱呼臣,這有違君臣之禮。”

劉協揮手道:“朕與徵北將軍,是君臣之禮;但朕與皇叔,是侄叔之親,又豈會違禮?”

“徵北將軍切勿再推辭,隨朕去太廟,朕要祭拜先祖,正式拜徵北將軍爲大漢皇叔,永保漢家。”

頓了頓。

劉協掃視周圍,又道:“衆公卿不可再諫,否則休怪朕以犯上之罪論處。”

說完,劉協又邀劉備上馬,同往太廟。

鄭平全程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的觀察這個小天子的手段。

“差一點啊,倘若這小天子肯放下帝王的身段,親自爲使君牽馬執轡。”

“哪怕是我心中再不願,也只能助使君當一個忠心耿耿的大漢司徒了。”

劉協有拉攏人的手段,當衆識破袁紹的離間計,又拜劉備爲大漢皇叔,劉備臉上的喜悅和欽佩是發自內心的。

然而,劉協終究是長在深宮之中,又少年繼位,沒有劉備在底層的經驗,這禮賢下士的水準始終恪守禮法。

倘若劉協和劉備置換下身份,牽馬執轡、倒履相迎、把臂同遊、桃園品酒、促膝長談、抵足而眠、織蓆編鞋,一連串的組合拳下去,再委以重任。

即便鄭平善於謀劃全局,也不敢替劉備謀劃稱帝之路,否則以劉備的個性,被迫稱帝之日就是鄭平身死之時。

劉協這恪守禮儀的禮賢下士,也讓鄭平堅定了替劉備謀劃稱帝之路的決心。

劉備是真心待麾下文武,而劉協用的依舊是帝王心術。

真心可以偷換明月,而帝王心術,卻是如虎在側!

面對劉協的強橫,不論是馬日磾,還是陳宮、張邈都保持了沉默,連建威大將軍呂布,亦是緘口不言。

太廟。

劉協讓人準備了祭品,在宗正劉艾的主持下,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正式拜劉備爲皇叔。

劉艾早準備了皇叔的金印紫綬,顯然這不是劉協的一時興起。

賜了金印紫綬後,劉協將衆公卿都留在了太廟外,只跟劉備一人獨處。

“皇叔,朕如今雖然親政,但朝中諸事,並非事事能順朕心意。”

“張司徒、陳尚書、馬太傅、楊太尉等人,各成一系,建威大將軍呂布雖然聽朕號令,但他跟張司徒和陳尚書走得很近,朕也難放心任用。”

“朕本想遷都青州,奈何朝中公卿各執一詞,有讓朕去陳留的,有讓朕去潁川的,有讓朕去弘農的,甚至還有讓朕回長安的。”

“皇叔,朕到底應該遷都何處?”

劉協希冀的看向劉備。

這些天,遷都之議已經讓劉協焦頭爛額了。

各說各有理,但就是彼此不服,每次一討論遷都就會吵個不停。

劉備謹記鄭平的囑咐,佯思一陣,道:“陛下,臣以爲,可遷都潁川。”

劉協吃了一驚:“遷都潁川?這是爲何?難道朕不能去青州?”

劉備輕嘆:“陛下,青州無險可守,臨淄城外又一馬平川,倘若陛下前往青州,袁紹必定盡起幽冀並三州之兵來打青州。”

“以青州一州之力,很難抵擋袁紹大軍,而其餘各州又難以在短時間內馳援青州。”

“爲陛下安全計,不可遷都青州。”

劉協有些不甘心:“皇叔不是在修建廣固城嗎?難道不能遷都廣固城?”

劉備搖頭:“陛下,若要完全修好廣固城,至少得十年時間,現在的廣固城還不堪用。”

“更何況,臣本就受非議,若臣真的讓陛下去青州,不知又有多少人會懷疑臣勾結袁逆。”

“臣不願陛下爲難。”

劉協頓時忿忿不已:“皇叔難道不信任朕嗎?朕豈會是聽信讒言的昏君?”

劉備凝聲道:“陛下,流言可畏,不可不防啊!”

“如今袁逆滅了公孫瓚,威震河北,必須集齊六州之兵方可應對。”

“倘若陛下執意遷都青州而讓六州相互猜忌,豈不是讓袁逆有了機會各個擊破?”

“還望陛下顧全大局,切勿因臣一人而壞國家大計。”

“潁川之地有山川之險,可號令豫州之兵,向南可號令荊州,向東可號令青徐揚三州,向北可號令兗州,”

“陛下唯有以潁川爲根基,集六州之兵抵擋袁逆,方可覓得勝機,再復光武之志。”

劉協沉默。

雖然劉協很想遷都青州,但劉備的利弊分析也不能不考慮。

袁紹有三州之兵,而青州又無險可守。

若青州只有劉備,還可以從容應對。

可劉協去了青州,袁紹完全可以分兵進攻劉協所在的地方,繼而打亂劉備在青州的佈防。

危險太大了!

“皇叔不在朝中,朕難以制衡朝中的公卿大臣。”劉協憋了半天,說出了心裡話。

去青州的根本目的,是劉協想利用劉備來牽制朝中公卿,用朝中公卿來牽制劉備。

劉協相信,只要認了劉備當皇叔,那麼劉備就必然不會如董卓一般專權,也不會如張邈陳宮一般時常干涉劉協。

劉備凜然道:“陛下何出此言?朝中公卿大臣,誰敢對陛下不敬?只要陛下一句話,臣立即奉詔勤王!”

不論劉協怎麼說,劉備都堅持一個原則不鬆口。

堅決服從聖旨的詔令,但決不贊同遷都青州。

劉協無奈,心中對馬日磾也多了憤恨。

“皇叔還是忌憚流言!”

“都怪馬日磾這奸賊,否則朕肯定能去青州。”

“如今皇叔恐懼流言,是絕不會贊同朕遷都青州了,可惡啊!”

劉協不怪劉備,畢竟劉備興致勃勃來獻禮,結果馬日磾誣陷劉備勾結袁紹有圖謀劉協之心。

這是個人都會有怨氣!

再加上這洛陽的流言,劉備哪裡敢在這個時候提議遷都青州?

劉協怪的是馬日磾,怪馬日磾爲了一己私慾輕信流言,害得劉協不能順利遷都青州。

有些忿忿的出了太廟,劉協話也不多說,招呼近臣起駕回宮。

“顯謀,我似乎惹陛下不快了。”劉備將太廟中發生的事,簡明扼要的給鄭平陳述了一遍。

鄭平輕輕搖頭,判斷道:“使君多心了,陛下要恨,恨的也應該是馬日磾。”

“使君獻傳國玉璽一事,很快就會傳到袁紹耳中,爲了避免意外,還是儘快讓陛下遷都潁川吧。”

“雖然曹操這個人,算不得什麼好人,但潁川之地山川險要,又跟河北隔了個兗州,袁紹想打潁川,得先越過兗州。”

劉備點頭:“要讓陛下遷都潁川,僅有曹操支持還不行,還得說服張邈、陳宮和呂布。”

“只要說服了這三人,其餘公卿不足爲慮。”

真正能影響遷都的,目前也就劉備、曹操、和張邈三人。

其餘公卿哪怕嘴上喊得再歡,也是影響不了遷都的最終決定的。

鄭平輕搖羽扇:“張邈和陳宮一個是司徒一個是尚書,想說服他們去潁川幾乎是不可能的。”

“呂布倒是可以考慮下。”

“使君可給呂布送一個拜帖,今夜就去大將軍府會會呂布吧!”

“畢竟,呂布曾經跟子幹叔父合力誅董,與我等之間也能有些情義牽涉。”

“說服了呂布,即便陳宮和張邈不想遷都,也由不得他們了。”

“正好可以在潁川留下一個可以制衡曹操的人。”

“總不能好處都讓曹操給佔了。”

恢復更新了,求月票

(本章完)

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69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
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69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东源县| 水城县| 澄城县| 八宿县| 甘泉县| 葫芦岛市| 红桥区| 保靖县| 阜城县| 沙洋县| 鄯善县| 含山县| 拜泉县| 佳木斯市| 黔东| 凤台县| 蒙山县| 枞阳县| 浦东新区| 喀喇沁旗| 沾化县| 漳州市| 泰州市| 新营市| 腾冲县| 阳江市| 阜南县| 房产| 合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丁青县| 扬州市| 大安市| 安顺市| 信丰县| 加查县| 宣武区| 三明市| 南昌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