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

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

渤海。

在以幼子週歲禮名義,宴請了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常山和趙,諸郡國的太守國相後。

袁紹自信滿滿:“除常山國國相有遲疑外,其餘六郡國的太守國相,都已經(jīng)同意響應我的號令。”

“韓馥愚兒,勸劉虞稱帝不成,竟敢當衆(zhòng)呵斥劉虞‘迂腐’‘鼠輩’,如此德行,如何能當這冀州牧啊?”

袁紹很得意。

韓馥越是愚蠢,袁紹就越是開心。

略施小計,就讓韓馥對劉虞破口大罵!

劉虞是什麼人?

漢室宗親、前太尉、容丘侯、幽州牧、大司馬!

即便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也不敢在劉虞面前公然表現(xiàn)出不敬之意。

對劉虞不敬,那是會寒這河北士民之心的!

逢紀立即拍馬奉承道:“恭喜明公!常山國雖然有遲疑,但有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和趙,再加上渤海郡的士民支持。”

“明公再以盟主之名,給韓馥一個勾結董卓、羞辱大司馬的罪名將其罷免,最後再由衆(zhòng)人推舉明公爲新的冀州牧,必然是衆(zhòng)望所歸,河北士人殷切期盼之主!”

讓韓馥跟劉虞起爭執(zhí),這計策是逢紀獻給袁紹的。

上回的獻計,還未開始就結束了,讓逢紀一度很受打擊。

苦思許久的逢紀,終於尋到了這個能助袁紹成大功的良策。

袁紹不吝讚賞:“元圖智謀過人,那韓馥愚笨如豬,如何能識破這等良策啊?哈哈,自取滅亡的鼠輩,也配擁有這冀州?”

而在一旁,許攸卻是沒有如袁紹和逢紀一般興奮,反而眉頭多了一絲擔憂。

“子遠,如此喜事,你怎麼也不跟我歡呼同慶?”袁紹有些驚訝許攸的反應。

這要是以前,許攸早跟逢紀一樣奉承自己了。

今日反而憂心忡忡?

“本初,劉備在三日前迎娶了平原王劉碩的外甥女。”許攸淡淡開口。

袁紹不以爲意:“那又如何?劉備跟平原王的外甥女,婚事早就定下來了,現(xiàn)在迎娶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逢紀此刻還沒意識到許攸擔心的地方,語氣依舊興奮:“子遠兄,明公即將立足冀州,還需要顧慮劉備作甚?”

“到時候劉備若對明公不敬,明公尋個理由就能斷了運往青州的糧食。”

袁紹哈哈一笑:“元圖言之有理!這糧食在冀州,我說給誰就給誰,劉備想要,那也得給我放尊重一些。”

許攸卻是搖頭:“本初,若只有劉備一人,我自然是不會有顧慮。但劉備身邊的鄭平是智謀之士,或許已經(jīng)看穿了我們的圖謀。”

“倘若鄭平勸劉備支持韓馥,即便有本初冀州大部分士人的支持,也當不上冀州牧。”

袁紹表情一滯,臉色頓時有些難看:“劉備他敢?我兩次響應他的檄文呼籲冀州運糧,給足了他面子,他想忘恩負義不成?”

逢紀也道:“子遠兄啊,你多慮了!那劉備素來標榜信義,對明公只會有感恩之心,又豈會有阻撓之意?”

獻計成功的逢紀有些飄。

上次逢紀獻計失敗反而讓許攸得了威風,這讓逢紀多多少少有些心中不服。

因此,即便逢紀跟許攸是同郡人,此刻也有些不怎麼給許攸面子了。

大有一種得勢就忘卻故人的味道。

許攸不由心有惱怒。

“來渤海的時間越久,逢元圖就越來越不尊敬我了。”

“若無我許攸引薦,你逢元圖也只是南陽一個不得志的士人,豈會遇到本初?”

“哼!既然伱想逞能,那就讓你再次嚐嚐失敗的味道。”

“如此心計,也敢妄言謀略?”

想到這裡,許攸不再給袁紹解釋。

只有等逢紀失敗了,袁紹纔會相信他許攸纔是能真正能看穿天下大勢的人!

至於是否會因此而讓劉備搶得先機?

許攸完全不在意!

許攸只在意的是,袁紹能不能對自己言聽計從。

若不能受到器重,搶了先機也是替他人做嫁衣!

“或許,是攸多想了。”許攸淡然開口。

袁紹見狀大笑:“既如此!即刻起兵,一起往魏郡問罪韓馥!”

當即。

袁紹親率顏良文丑,舉兵往魏郡而去。

而有清河、河間、安平、中山、鉅鹿、和趙的太守國相,聞訊也紛紛前往魏郡。

常山國。

國相孫瑾卻是躊躇不決。

袁紹舉兵問罪,諸郡國紛紛響應,但孫瑾卻是不願意茍同。

可若不茍同,待袁紹罷黜了韓馥之後,他孫瑾這今後又該如何自處?

猶豫間,一個白袍青年健步而來,正是常山國中尉,真定人趙雲(yún)、表字子龍。

趙雲(yún)因才能突出而被舉薦出仕,職掌維持王國治安,督察軍吏、典領軍隊,與傅、相共同輔王。

“孫相,你忽然下令要我等聚兵,可是要出征黑山?”趙雲(yún)不明所以,以爲孫瑾是爲了舉兵征討黑山賊。

畢竟這常山郡時常遭受黑山賊侵擾,身爲一郡國相自然會聚兵征討。

孫瑾搖頭:“子龍,你來得正好。”

“上回我去渤海蔘加渤海袁太守的幼子週歲禮,但袁太守卻是另有目的。”

“袁太守認爲,冀州牧韓使君擅自勸幽州牧劉使君稱帝,是不忠;不救青州饑民,是不仁;被劉使君拒絕後又訓斥劉使君'迂腐''鼠輩'是不義。”

“如此不忠不仁不義之人,不配當冀州牧,希望我等一同舉兵魏郡問罪,罷黜了韓使君。”

趙雲(yún)面色一變,驚道:“韓使君是天子冊封,即便私德有虧,但也未釀成大錯,又有討董勤王之功,豈能說罷黜就罷黜?”

孫瑾嘆氣:“我亦是這般想,但除我之外,其餘郡國的太守國相,皆擁護了袁太守。若無意外地,韓使君被罷黜後,袁太守會被推舉爲新的冀州牧。”

怒氣自趙雲(yún)心底滋生:“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不去想如何救命護民,卻一心想要爭權奪利。”

“孫相,請恕雲(yún)無禮!”

“常山國的兵,可以爲了救民護民而跟黑山賊戰(zhàn)死,但絕不能因爲袁紹跟韓馥之間的權鬥而枉死!”

“若要聚兵討賊,雲(yún)責無旁貸,雖死無憾!但要聚兵去魏郡,請孫相先罷免雲(yún)的中尉一職。”

趙雲(yún)出自真定豪族。

跟太史慈一樣,都是自幼習文練武,知曉大義。

因爲才能德行過於突出,在真定頗有名氣,年二十就被舉薦出仕,擔任常山國中尉。

趙雲(yún)也沒有辜負士民百姓的期待,一直都在跟黑山賊兵作戰(zhàn),保常山國一方平安。

若是要征討黑山賊,哪怕戰(zhàn)死趙雲(yún)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可要去魏郡,跟袁紹一起罷黜無大錯的韓馥,趙雲(yún)寧肯辭官!

“子龍切勿憤怒。”孫瑾本也是忠義慷慨之士,同樣看不慣袁紹和其他郡國長官的言行,凝聲道:“若罷免了你的中尉一職就能解決問題,那就簡單了。”

“當務之急,是設法避免韓使君被罷黜,避免冀州因此而動盪。”

趙雲(yún)怒氣漸消,拱手道:“孫相若有差遣,雲(yún)必定竭力。”

孫瑾來回踱步一陣,道:“若要阻止,須得幽州牧劉使君出面。子龍可辛苦一趟,去涿郡見劉使君,請劉使君出面斡旋。”

“袁太守替劉使君問罪,也唯有劉使君出面才能阻止!”

趙雲(yún)慨然道:“雲(yún)這就去涿郡,定然請來劉使君。”

當即。

趙雲(yún)立即返回家中,跟兄長趙風商議。

趙風一聽冀州出了這等大事,凝聲道:“子龍可速去涿郡!倘若常山國的兵陷入了內鬥,這黑山賊沒人阻擋,勢必會害我常山國士民。”

“家中諸事,自有我來應付。”

趙雲(yún)拜別趙風,星夜兼程的來到涿郡。

聽聞袁紹要聚兵問罪韓馥,劉虞大驚失色:“韓文節(jié)雖然對老夫無禮,但畢竟也是爲了國家公事,豈能輕言問罪?”

“老夫立即遣兵往魏郡勸和!”

這時,從事魏攸忽然道:“使君,冀州僅有常山國國相孫瑾反對,即便使君遣兵勸和,恐怕也阻止不了袁紹。”

“對付袁紹這種人,須得以武力震懾,才能讓其按捺野心。”

“不如請右北平太守公孫瓚率白馬義從南下,如此,使君的勸和袁紹纔不敢推諉。”

劉虞一向不喜公孫瓚,認爲公孫瓚一直在破壞自己懷柔烏桓的策略。

但魏攸則認爲劉虞因該善待公孫瓚,以公孫瓚爲爪牙才能震懾各方。

即便是懷柔烏桓,也是需要武力震懾的,因此時常勸誡劉虞。

劉虞沉默良久道:“若要武力震懾,未必就得公孫瓚南下,青州刺史劉備,驍勇善戰(zhàn),麾下亦有精兵強將,子幹也在平原國!”

“若能請得青州劉刺史一同勸和,諒那袁紹也不敢胡來。”

魏攸還想再勸,但被劉虞打斷:“趙中尉,勞煩你替老夫去臨淄城送封信,讓劉刺史助老夫一臂之力。”

趙雲(yún)大喜拜道:“使君仁德,是冀州士民之福!請使君修書,雲(yún)即刻前往臨淄城。”

劉虞微微一驚:“趙中尉,何不歇息一晚,養(yǎng)好精力再去臨淄城?”

趙雲(yún)凜然道:“冀州士民即將有倒懸之禍,雲(yún)又豈能懈怠?使君替雲(yún)換一匹好馬就行。”

劉虞不由讚道:“趙中尉心懷士民之苦,真乃義士啊!”

見趙雲(yún)不顧自身疲憊,劉虞心中也頗爲欽佩。

當即,劉虞修書一封,又讓人牽來一匹健壯非凡的駿馬。

只見其渾身白毛,沒有一絲雜色。

馬眸炯炯有神,一看便有不凡之相。

“好駿的馬!”趙雲(yún)不由驚歎,越看越愛。

劉虞攆髯笑道:“此馬是老夫偶然得來,販馬的說,此馬雄駿,即便是草原上的獅虎也追不上,又因爲毛色雪白,能日行千里。因此名爲照夜玉獅子!”

趙雲(yún)連忙推辭道:“既然是使君的愛馬,雲(yún)又豈能奪人所好?還請使君換匹駿馬。”

劉虞哈哈大笑:“老夫又不擅長戰(zhàn)場征戰(zhàn),這照夜玉獅子跟著老夫是明珠蒙塵。”

“正所謂寶馬贈義士,此馬能遇到趙中尉,纔是它最好的歸宿啊!”

“趙中尉,切勿再推辭了,否則老夫也只能換個人去臨淄城了。”

趙雲(yún)咬了咬牙,實在又捨不得這匹千里良駒,拱手拜道:“使君今日之贈,來日雲(yún)必有所報。”

當即。

趙雲(yún)也不再推辭,輕輕撫摸照夜玉獅子的鬃毛,隨即利落的翻身上馬。

照夜玉獅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馬背上的驍武,顯得極爲溫順。

“使君,雲(yún)先行一步了!”趙雲(yún)在馬上向劉虞行了一禮,隨即策馬往臨淄城而去。

看著趙雲(yún)那精湛的騎術,劉虞也不由想到了年輕的時候。

昔日的劉虞,亦是策馬快意。

只不過如今年齡大了,性子也變得溫和了,很少再有這策馬的快意了。

“真虎士啊!”

目送趙雲(yún)遠去,劉虞的眼神也漸漸變冷。

“天子蒙難,不思舉兵西進勤王,卻還在這冀州你爭我搶。”

“真當我大漢的宗室沒能人了嗎?”

劉虞雖然行事柔和,但並非是愚笨的人。

雖然來勸自己稱帝的一直都只有韓馥,但劉虞又豈會相信韓馥一個人就敢密謀這種大事?

這背後必然還有別的暗手。

而如今,袁紹忽然舉兵魏郡要藉機問罪韓馥,讓劉虞看出了袁紹的野心。

但同樣,劉虞也看出了公孫瓚的野心,因此駁斥了魏攸的提議。

兩個有野心的聚在一起,將會滋生更大的禍害出來。

這一點,歷經(jīng)宦海的劉虞是很清楚的。

但魏攸的建言也沒毛病,對付袁紹這種人,須得以武力震懾,才能讓其按捺野心。

因此,劉虞纔會讓趙雲(yún)去臨淄城送信。

公孫瓚,劉虞靠不住。

但青州的劉備,劉虞有足夠的理由相信。

即便不相信劉備,劉虞也相信在青州的盧植!

“大漢風雨飄零,野心之輩此起彼伏,老夫也不知道還能坐鎮(zhèn)幽州多久。”

“劉玄德啊,你是不是漢室宗親中的麒麟兒,當不當?shù)闷鹱訋謱δ愕钠诖戏蚴媚恳源!?

“你可千萬,別讓老夫失望啊!”

看著青州的方向,劉虞的眼神變得深邃。

(本章完)

第246章 養(yǎng)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zhàn)陰雲(yún)瀰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34章 劉協(xié)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更新時間調整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由於小孩反覆發(fā)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請假一天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由於小孩反覆發(fā)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57章 初戰(zhàn)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11章 羣謀衆(zhòng)議,鬥鄭平爭兗州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zhàn)功寶寶袁術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56章 趙雲(yún)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46章 養(yǎng)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zhàn)皇甫嵩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26章 敵後戰(zhàn)法,袁紹心態(tài)炸裂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xié)中箭而亡
第246章 養(yǎng)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zhàn)陰雲(yún)瀰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34章 劉協(xié)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更新時間調整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由於小孩反覆發(fā)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請假一天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由於小孩反覆發(fā)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57章 初戰(zhàn)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11章 羣謀衆(zhòng)議,鬥鄭平爭兗州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zhàn)功寶寶袁術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56章 趙雲(yún)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46章 養(yǎng)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zhàn)皇甫嵩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26章 敵後戰(zhàn)法,袁紹心態(tài)炸裂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xié)中箭而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六枝特区| 延吉市| 巨鹿县| 利津县| 金平| 丰镇市| 宾阳县| 吕梁市| 望都县| 集贤县| 莆田市| 西峡县| 盐津县| 陕西省| 兰溪市| 保德县| 宝山区| 余姚市| 太谷县| 民丰县| 手机| 开远市| 临朐县| 凌海市| 澎湖县| 湄潭县| 菏泽市| 厦门市| 阿克陶县| 南郑县| 丹东市| 博乐市| 潮安县| 黄山市| 顺义区| 百色市| 江都市| 伊宁县| 浙江省|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