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

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

借債?

劉備一怔,下意識的想到鄭平剛纔對胡昭的囑咐:“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讓我向這高唐縣的豪強富商借糧米?可我們有金銀,直接購買糧米就行了,何必再去借?”

“周赧王王因國庫空虛而向富人借債,最終無錢歸還而躲到後宮高臺,周朝人將高臺稱之爲‘逃債臺’,因此有債臺高築一說。”

“前朝景帝征討叛亂的七國時,曾向毋鹽氏借了千兩黃金,但利息卻是本金的十倍。”

“本朝安帝永初四年,羌人叛亂,連年欠收,官欠民的債款更是達到幾十億,順帝永和六年,亦下詔向百姓借錢,每家借一千。”

“我在盧師門下時,曾聽盧師感慨,官向民借債,不僅自降了官威,也滋生了奸商,縱容了豪強,連年的稅收不夠償還債款利息,苛捐雜稅、賣官鬻爵之風也因此盛行。”

“先生此舉,莫非另有它意?”

劉備本想來一句“盧師曾言,此乃禍國之舉”,但又擔心此話一出就將這話題給聊死了,徒增尷尬,於是反問了一句。

讀史以明志,知古可鑑今。

見劉備舉例官向民借債的前人往事,鄭平暗暗欽佩。

但凡賢明之主,都會常讀史書,以史爲鑑,糾正自身的言行。

即便採納策略,也會以史書記載的前人往事進行比較,避免重蹈覆轍。

“縣尊的擔憂,不無道理。”鄭平斂容而道:“但今日不同舊時。”

“方今天下,豪強林立。”

“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羣,徒附萬計。”

“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

“琦賂寶貸,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朝廷又多苛捐雜稅,百姓難承其重,黃巾因此而起。”

“猶還記得,光武帝立國之初,曾下令各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

“當時這一政令遭到了豪強的抵制,地方官吏更是跟豪強勾結,優饒豪右,侵刻羸弱。”

“郡國大姓甚至於起兵反叛。”

“但光武帝並未因此跟豪強妥協,以分化之策破敵,又遷徙魁帥去其他郡國,賦田受稟,讓這些大姓、兵長不能再爲非作歹,禍害一方。”

“因此,纔有了明章之治前牛馬放牧、邑門不閉的富裕之景。”

“讓縣尊借債,並非是自降官威、讓豪強跋扈、讓奸商牟利。”

“而是要給這高唐縣的豪強富商,立一個新的規矩!”

劉備凜然。

除卻朝廷腐敗外,各地豪強之患,也是前朝滅亡的根因之一。

同樣亦是本朝動亂的根因。

倘若民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誰又會閒的沒事幹的去當黃巾,賭一個活命的機會?

但劉備也清楚,豪強之患不是一時之患,同樣不是短時間內能輕易解決的。

此時聽鄭平聊及豪強之患,劉備心有所感。

“先生想立什麼規矩?”劉備的表情也漸漸嚴肅。

鄭平明眸中閃過一絲狡黠,語氣也耐人尋味:“政令自縣尊而出,當通達於鄉亭黎庶,公然抗命者、陽奉陰違者,必受黃巾之禍!”

劉備臉色一變:“先生是想讓我跟黃巾勾結?”

“那我跟前任高唐令又有什麼區別?”

劉備心中驚駭,萬萬沒想到鄭平會這般言語。

這是要借黃巾之手,清除異己!

鄭平輕輕搖頭:“縣尊言重了,既然只誅賊首和頑抗者,那這五千黃巾有大半都是高唐縣的黎庶。”

“縣尊身爲一縣之長,替黎庶謀一個生存的機會,又豈能稱之爲跟黃巾勾結?”

“豪強兼併土地,私藏大漢之民,倘若只是自保,尚且情有可原;可如果恃強抗命,就跟反賊無二了。”

“驅黎庶除反賊,收士民黎庶之心,何錯之有啊?”

劉備頓時怔住。

驅黎庶除反賊,這有錯嗎?

這怎麼可能有錯!

支持政令的豪強,自然是情有可原的,恃強抗命的豪強,以反賊論處也是理所當然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驅黎庶除反賊這個過程中,如何去安撫其他支持政令的豪強。

劉備陷入了沉思。

沒當縣令前,劉備的想法很簡單:除掉黃巾賊,高唐縣就能安穩了。

但當了縣令才知道,這治理高唐縣並不容易。

胡昭給鄭平的文書是跟黃巾賊有關的,而給劉備的文書則是跟豪強有關的。

文書中清楚的記載了縣令能收稅的田地以及不能收稅的田地,還有近三年縣令能收稅的田地銳減數量。

這都意味著,高唐縣正在被豪強不斷的兼併蠶食。

未來因爲缺少糧米活不下去而加入黃巾的,會越來越多!

外有黃巾,內有豪強。

想一次性除掉兩個隱患,是根本辦不到的。

而這兩個隱患,豪強之患又遠勝黃巾之患。

豪強之患不控制,黃巾之患就會一直存在!

劉備忽然有些理解前任高唐令勾結黃巾的舉動了,雖然目的是養寇自重,但對於自身權勢的鞏固卻是很有效。

理解歸理解,但劉備並不贊成前任高唐令的行徑,同樣也不後悔向陳紀檢舉除掉前任高唐令一事。

而現在,鄭平給了劉備一個新思路。

沉吟良久,劉備眼中多了一絲堅定。

既能救民,又有光武帝前事效仿,這是仁民之舉!

“先生高義!”劉備再次向鄭平鄭重一禮:“我立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只要是能於民有利的,我又何懼借債?願聞先生之策!”

鄭平輕搖羽扇,盡顯運籌帷幄之風:“縣尊不必過於擔憂,以我鄭家的名望,這高唐縣的豪強,大抵都會給幾分薄面的。”

“即便是一縣豪強,彼此之間也未必親善和睦。”

“善謀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未必就真的會出現恃強抗命者和陽奉陰違者。”

見鄭平的方式傾向於先禮後兵,劉備心中頓時一鬆。

能不衝突,劉備還是希望不衝突的。

畢竟黃巾是民,豪強同樣是民。

只要豪強能遵規守紀,支持政令,劉備傾向於結交的。

“請先生詳說!”

(本章完)

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請假一天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請假一天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
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請假一天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07章 瑯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請假一天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景德镇市| 新蔡县| 会昌县| 大悟县| 阿城市| 漾濞| 宜州市| 昌黎县| 咸宁市| 鹿泉市| 扎兰屯市| 大埔县| 卓尼县| 利津县| 璧山县| 喀什市| 海安县| 永顺县| 陆川县| 华阴市| 策勒县| 吴堡县| 宁河县| 永新县| 文成县| 澄城县| 荔浦县| 鞍山市| 白河县| 信丰县| 江津市| 贺兰县| 凤凰县| 阿克陶县| 于田县| 龙岩市| 兴安盟| 同仁县| 六安市|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