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

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

若是換個人說這些話,孫堅還會駁斥幾句。

但這樣的話出自孫堅向來不怎麼瞧得起的黃猗之口,孫堅內心五味繁雜。

對於將軍而言,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仗輸了,下次贏回來就行了。

但若因此而波及家眷,即便贏了,也不過是孤家寡人一個。

孫堅現在的處境頗爲尷尬。

欲敗曹操,卻尋不到勝機。

周瑜雖然有才,但經驗尚淺。

曹操文有奇謀、武有驍將,不是孫堅能單獨擊敗的。

不能敗曹操,孫堅就會遭到袁術記恨。

正如黃猗說的一樣,袁術恨孫堅,曹操要殺孫堅,關羽要攔孫堅,連唯一的退路江東,也因鄭平的佈局而促成廬江、豫州、會稽三郡結盟共舉太史慈爲揚州牧。

不能進,不能退。

待得糧草耗盡,等待孫堅的就只有死路一條。

見孫堅遲疑,黃猗索性道:“孫將軍,你若不信,可遣人去江東打探。左右也就幾天時間,而這期間,在下會住在你的軍營。”

爲了立功,爲了報鄭平的知遇之恩,黃猗也豁出去了。

不將孫堅勸降,黃猗也不打算離開孫堅軍營。

孫堅見黃猗如此篤信,這心中的擔憂更甚了。

遣人將黃猗安頓在別營,孫堅立即遣韓當去江東打探情報。

不幾日。

韓當返回。

跟著韓當返回的,還有孫堅的族子孫河。

孫堅見狀,心中不由一咯噔,急問道:“伯海,你怎麼會跟義公一道來此?”

孫河恨聲道:“吳郡太守許貢,舉旗擁立東萊人太史慈爲揚州牧。廬江、豫章、會稽和吳郡四郡兵馬,正往丹陽郡而去。”

孫堅大驚失色:“許貢怎麼會擁立太史慈當揚州牧?”

孫河忿忿道:“太史慈聯合會稽太守王朗兵指吳郡,吳郡名仕高岱、許昭還有汝南名仕許靖一併遊說了許貢。”

“許貢自知不敵,於是開城投降。”

“太史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吳郡!”

因爲劉繇對許貢不滿,許貢歸附袁術當了吳郡太守。

高岱和許昭本是吳郡名仕、又曾是前吳郡太守盛憲麾下,而許靖又因爲避難揚州跟許貢和王朗都頗有交情,王朗立足會稽郡時又曾得到吳郡豪強嚴白虎的幫助。

沮授分析了這揚州名仕圈的情況後,先讓王朗遊說了嚴白虎,然後讓高岱、許昭和許靖一同遊說了許貢。

許貢雖然在吳郡頗有勢力,但畢竟剛當吳郡太守不久,還來不及整肅吳郡各方勢力。

太史慈大軍一來,跟王朗有交情的吳郡豪強嚴白虎直接被王朗給勸降了。

自知不能力敵太史慈的許貢,在名仕許靖、許昭和高岱的作保下,以繼續出任吳郡太守爲條件,支持太史慈暫領揚州牧。

孫堅頹然坐下:“許貢降了太史慈,丹陽太守周尚獨木難支。揚州,本將回不去了!”

程普疑惑道:“主公,許貢依附袁術,原本就只是爲了對付劉繇。如今再降太史慈,也不足爲奇。”

“太史慈要立足揚州,廬江太守陸康、豫章太守華歆又豈會同意?”

“爲何說丹陽太守周尚獨木難支?”

孫堅苦笑道:“德謀有所不知。太史慈之所以敢跟會稽太守王朗進兵吳郡,便是因爲廬江、豫章和會稽三郡共舉太史慈爲揚州牧。”

“黃猗便是因此而來尋本將。”

“江東,已經沒了本將的立足之地了。”

這忽然的變故,震驚了在場衆人。

來淮陵還沒一個月,江東就成太史慈的了?

程普更疑:“主公,可劉繇還沒死呢?三郡就如此急迫的擁立太史慈當揚州牧,這令人難以置信。”

“這太史慈,是何人委派?”

孫堅嘆道:“太史慈,是青州牧劉玄德麾下飛軍營主將。亦是青州別駕鄭顯謀的結義兄弟!”

“換而言之,太史慈兵指揚州,是得了劉玄德的授意!”

“真是令人驚歎,劉玄德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拿下徐揚兩州!”

頓了頓,孫堅又道:“倘若本將能擊敗曹操,劉玄德還能趁機再拿下豫州,一戰而定徐揚豫!”

“倘若真讓劉玄德成功了,劉玄德之名,將真正的威震天下。”

“本將,不如劉玄德啊!”

孫堅有自知之明。

單就一個關羽,孫堅就已經應付不過了,更別說關羽背後,劉備的其餘文武。

諸將沉默。

連一向驕矜的孫策,此時也默然不語。

自負的周瑜,亦是愣在了原地。

尤其是周瑜,雖然猜到了鄭平的部分目的,卻未能猜到鄭平的全盤布計。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周瑜聰慧過人,但對鄭平混跡的名仕圈瞭解太少。

誰能想到,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會跟諸葛亮義結昆仲?

誰能想到,豫章太守華歆的親弟弟會視鄭平爲兄?

誰能想到,會稽太守王朗,一見太史慈來就投了?

誰又能想到,生擒袁術不是目的、而只是鄭平佈局三州的開端?

鄭平是名仕鄭玄之子,只要鄭平不造反不自立,鄭平在名仕圈就能佔大義!

大漢養士四百年,不管名仕們對大漢私底下是什麼態度,這明面上都得是大漢忠臣!

什麼?

鄭平名望不夠?

鄭平向來不會因爲自身名望不夠而不敢大膽用計。

原因很簡單,也很直接:鄭平有父,諱玄,東州名儒,天下長者!

鄭平可不是那種會嚷嚷著“我要獨立、我要靠自己、我不靠父母也能打拼出事業、我是一個不願被人稱呼爲某某兒子的人”的二代。

理想,私底下玩玩就行了。

鄭平是個很注重現實的人。

有鄭玄的名望不用,卻偏偏要自己去闖,那不叫維護自尊心,那叫傻!

但凡成大事者,無不是立在前人的肩膀上。

哪怕是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也娶了郭子興的養女,才走上了驅逐胡虜、立國大明的道路。

就在此時。

黃猗到來。

掃了一眼孫河,黃猗不由一笑:“看來孫將軍已經得到江東的最新情報了。可否讓在下也聽聽這江東如今的局勢?”

孫河冷哼一聲,不言語。

孫堅則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揮了揮手,讓衆將退下。

“黃將軍,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孫堅的態度軟了不少:“劉玄德的確好手段,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兵不血刃的拿下廬江、豫章、會稽和吳郡。”

“若本將沒有猜錯,太史慈對丹陽郡,也只會圍而不攻。”

“本將打了皖城幾個月都未能拿下,劉玄德不過是派了一支兵馬,幾個遊說之士,就讓揚州大半歸降。”

“似本將這等出身寒微的,終究是抵不過名仕貴胄之家啊。”

最後一句,孫堅的語氣多了幾分淒涼。

黃猗笑道:“孫將軍何故妄自菲薄?以孫將軍之能,他日定然會封侯拜將,子嗣也能因此而受益。”

“且不說玄德公的聚人之能,顯謀先生的祖父也只是一普通士人。北海鄭氏,本就是康成公畢其一生的努力和顯謀先生以才顯名輔佐玄德公立業,纔有如今的名望。”

“而孫將軍之父,卻只是一普通小吏,孫將軍十餘年之功,又如何比得上北海鄭氏兩代人的經營?”

“即便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汝南袁氏,也是積累了四世之功,纔有今日的袁門威望。”

孫堅微微一愣,隨即笑道:“本將竟然也會有被黃將軍說教的一天。”

頓了頓,孫堅微微斂容,道:“鄭顯謀的私信上說,本將若願意歸附玄德公,可暫領豫州。”

“可這豫州牧是曹操,曹操又是長安天子賜封徵東將軍、許侯。”

“難道玄德公,想要支持涿城的天子?”

黃猗搖頭:“玄德公既然接受了長安天子的節杖,自然不可能支持涿城的天子。”

“曹操以私謀公擅自攻伐徐州、違律殺徐州牧陶謙、屠呂縣士民,若孫將軍願意依附,玄德公將會問罪曹操。”

“玄德公有天子節杖在,是有資格問罪曹操的!”

孫堅瞪大了眼睛:“這也能成爲罪名?”

黃猗冷笑:“爲何不能成爲罪名?玄德公擒劉岱時,是將劉岱押送長安交給宗正府問罪;生擒岳丈後,也會將岳丈送往長安問罪。”

“州牧級別的大臣,需要天子才能定罪,曹操有什麼資格擅自攻殺?”

“曹操,有天子節杖嗎?”

“既然沒有,那就是謀逆賊。”

“玄德公有天子節杖,可依律緝拿謀逆之賊。”

“要怪,就怪曹操不明大勢,自以爲有兵馬在手,就敢擅自攻殺州牧大臣。”

孫堅愣了半晌,最終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黃將軍,勞煩回去告訴鄭先生。孫堅,願降!”

如今的孫堅,只是袁術麾下一員大將,本質上跟黃猗、劉勳、橋蕤等人是沒什麼區別的。

雖然孫堅有自立之心,但從初平元年到現在,一直都因爲各種意外未能付諸於實踐。

而現在,孫堅也徹底放下了自立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黃猗的話,對孫堅頗有觸動。

十餘年之功,憑什麼跟名仕貴胄的數代人經營相提並論?

孫堅想讓孫氏興旺,不應該去憤怒寒門比不過豪門。

而應該如司徒袁安一般去努力的振興家族,給後人鋪路。

袁安的祖父袁良只是一介縣令,父親袁昌不仕,但袁安卻能從一縣功曹一步步當上司徒,又善於教誨子孫,讓子孫位列三公傳承四世,讓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黃猗完成了鄭平的任務,心中更是開懷:“孫將軍,你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的。”

“玄德公勢必會助長安的天子,蕩平涿城的僞帝。”

“你這個時候選擇依附玄德公,今後就會有很多的立功機會。”

“吳郡孫氏,將會因爲孫將軍而興旺!”

待黃猗離開。

孫堅將歸降劉備的事告知文武親信。

對於孫堅的決定,程普、韓當和黃蓋等老將雖然感到驚訝,但也沒再表示反對。

孫堅既然這般說,就意味著已經下定了決心。

“主公既然選擇了玄德公,末將自當助主公立下戰功。”

“曹將殺了祖茂,此仇不得不報。”

“末將請命,跟那曹將決一死戰。”

黃蓋沉聲請命。

程普和韓當亦是紛紛附和。

孫堅的四個家將,雖然來自於不同地方,但常年的征戰早已親如兄弟。

祖茂被許褚斬殺,程普三將又豈會不思報仇?

孫策卻是不服:“父親,那劉玄德可有子嗣?”

孫堅搖頭,訓誡道:“只聞玄德公有一女,尚幼。策兒,爲父知曉你不服氣,但我江東男兒,不可心胸狹隘。”

對於孫策的想法,孫堅太瞭解了。

既然自家父親比不過劉備,孫策就想著跟劉備的子嗣比,以此來尋回顏面。

孫策雖然捱了訓誡,但這心底還是不服氣。

周瑜面色有些複雜,拱手道:“既然伯父決定歸降劉備,小侄準備先去趟丹陽郡見叔父。”

孫堅亦是看穿了周瑜的想法,似孫策周瑜這樣的俊傑少年,皆是初生牛犢,又豈會輕易服人?

“阿瑜,你現在回丹陽郡,沒有任何用處。”孫堅輕聲勸道:“青州別駕鄭顯謀,如今就在淮陵城。阿瑜若想救周尚,就必然要去見一見這鄭顯謀。”

“阿瑜雖然有大才,卻對這天下俊傑知之甚少,如今有了機會,阿瑜難道不想親自去造訪鄭顯謀嗎?”

“你跟策兒,一個以才自矜,一個以勇自矜,然這心胸氣量,卻是小了些。”

“但凡能成大事者,器量不可狹隘,也不能過於自矜而不願意低頭。”

比起少年孫策來,孫堅的器量更加寬宏。

畢竟能屈身於袁術麾下,孫堅的器量又怎麼可能狹隘。

孫策年少勇武,又沒有經歷喪父之痛,這個性自然更加的驕矜自傲。

周瑜雖然經歷了喪父之痛,但有大才的人大抵都有自傲之心,很難去承認比其他的大才弱。

周瑜亦是如此!

興沖沖的來,但結果卻是孫堅迫於局勢選擇了歸降劉備,這讓周瑜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孫堅畢竟比孫策多活了十幾年,這人生閱歷和思想感悟都比孫策和周瑜強,自然也很清楚,有時候這自尊心沒有半點兒價值!

受了孫堅的訓誡,周瑜也垂下了頭,眼中的彆扭也少了許多。

(本章完)

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更新時間調整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92章 南下瑯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咳咳,新書發了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更新時間調整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
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更新時間調整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92章 南下瑯琊,鄭平忽悠曹嵩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咳咳,新書發了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更新時間調整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缙云县| 门头沟区| 和平区| 称多县| 二手房| 耒阳市| 九江市| 河北区| 阳山县| 顺昌县| 承德市| 洞口县| 昌宁县| 合肥市| 吴川市| 乾安县| 皮山县| 子洲县| 南皮县| 肇庆市| 灵石县| 马山县| 滨海县| 扶沟县| 财经| 保靖县| 肇州县| 黄石市| 邻水| 慈溪市| 黑山县| 仁怀市| 溧水县| 龙泉市| 红安县| 南宫市| 溆浦县| 宜兰市| 伊通|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