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舟轉手把這束花送給了馮圓圓。這本來就是該給她的。
沒人戳破那杯檸檬水的真正來源,也沒什麼必要,畢竟今日過後,各位這輩子大概也就老死不相往來了。
孔舟扶著柺杖,經過這些天磨合,她已經不怎麼嫌棄這根棒槌了。
她的手指悠閒地在柺杖夾在腋下的那根橫槓上來回輕彈,可能是累了,又把下巴靠在手背上休息。
她現在行動不便,能在一個地方站一小時,就不多挪一下,所以得找點樂子,可片場除了人還是人,哪有什麼可供娛樂呢?
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就很值得觀察。
攝像大哥很有耐心——也可能是練出來的,能待在一個地方長時間不動,但是一旦要動了,他就會慢一拍,大約肩膀不太好。
老是跑腿的場務,他擰緊的眉心一整天就沒放下來過。
化妝老師眼睛長時間不眨,幾乎都維持著一個表情,嘴角總是或多或少抿著,專注地對待每一根眉毛。
她的身旁突然發出一聲響動。
是摺疊椅放下的聲音。
孔舟擡頭,剛好看見許江線條優美的下頜,頜角的弧度一順而下,像炭筆畫出來般清晰。而後,是視線向下的眼睛。
他把摺疊椅放好,示意:“坐吧。”
“坐”這個動作對她來說,依然很不方便,許江把她的柺杖接過去,另一隻手在她胳膊肘託了一把。
孔舟順利坐下了。
許江手持柺杖,垂首問她:“要看劇本嗎?”
“不要。”
孔舟身靠椅背,覺得腰舒服不少,她伸直腿,把傷腿疊到了另一隻腿上。
許江又問:“要喝水嗎?”
“不要。”
“要風扇嗎?”
馮圓圓提醒:“風扇沒電了。”
柺杖在許江手裡轉出道微小的弧度,他把另一隻手也搭在上面,雙手攥了攥合金橫槓,這使他身體向前微傾:“哦,那沒了。”
本想說要的孔舟:“……那真不幸。”
許江姿勢沒變:“我剛剛接到了通知,《過半生》的試戲通知,6號那天沒有通告,幫您約了那天去試戲,您看行嗎?”
“可以。”
“收工之後我會把試戲的資料打印出來給您,我看過了,是一些角色的人設和分別試戲的片段。或者您現在要看嗎?”
“不用了,回去再說吧。”
等她看到這份資料已經是晚上了,馮圓圓給她房間裡的空花瓶裡插了枝向日葵,把陳落寫的賀卡串了根繩掛在花莖上,一擡頭就能看見。
用不了幾天就會蔫,孔舟任由她捯飭。
就這份資料來看,《過半生》是個羣戲,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角色都不少,但女性角色大多集中在中、老年,唯獨年輕的女性角色不多。
署名的是一位很資深的編劇,拿過獎,單從試戲片段就能看出功底深厚。
孔舟拿著這幾份人物資料反覆看了好幾遍,她胃有點鬧,疼了一會,恢復如常。
她掏出手機,猶豫片刻,撥電話。
“喂?”
謝宋接通。
“怎麼了?”
“沒什麼,”孔舟說道:“閒的,你幹嘛呢?”
謝宋可能在電話那頭翻了個白眼:“我在忙,沒事別跟我扯蛋。”
孔舟擺弄起那朵“一枝獨秀”的向日葵:“忙?你找到工作了嗎?”
“沒有,我在思考種什麼。”
說好要混吃等死,她回家轉頭又搞起了創業,在國道邊包了幾十畝旱田,看來她永遠都不可能停止折騰。
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奔波命。
“我打算搞個自採園,你說我是種葡萄呢,還是種草莓呢?”
“種葡萄吧。”
謝宋問:“爲什麼?”
“因爲我不喜歡草莓。”
“關我屁事,我喜歡,我就要種草莓,我找找,草莓種植指南……我要忙了,下次聊。”
孔舟笑了笑,把向日葵轉到陽臺的方向,讓它望著窗外,雖然斷了根,但既然作爲一株向日葵,就讓它在枯萎之前也迎著太陽吧。
試鏡地點在北京,通告上有一天空閒,第二天早上繼續拍攝,一天內必須趕回來。許江訂好了往返機票,時間太趕,不得已孔舟沒有化妝,直接就出了門。
這樣一來,黑眼圈就顯得尤爲顯眼,得益於皮膚白,別的倒區別不大。這張臉長得說起來也是老天爺賞飯吃,兩眼一眨,清澈靈動,眉眼一彎,媚骨生香,而更多的,則是遠拒於人的清冷。
這副骨架比臉更勝一籌,四肢纖長,頸肩幾乎看不到一點多餘的肉,清冷的氣質更像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摻雜著些許優雅,也不知是怎麼把這兩種氣質糅合到一起的。換句話說,哪怕五官平平,氣質也不會讓她泯然衆人。
許江的視線在她的黑眼圈上停留了一下,替她拉開後座車門。
他坐到駕駛座,沒有立即開車,開始講行程安排:“下飛機以後,何文覺會過來接我們,下午四點前準備回來,如果順利,中間還有段時間可以休息。”
他看了眼腕錶,啓動車子:“對了,今天馮圓圓不用跟著,我給她放了一天假,全程都由我來照顧您,有什麼需要直接跟我說。”
孔舟通過後視鏡向他點頭:“辛苦。”
許江擡眼,朝後視鏡裡的孔舟遞了個微笑:“謝謝您的配合。”
孔舟面色溫和地看著他:“其實您不用這麼客氣,我們既然合作,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拘謹有時候並不方便溝通。”
車上路,拐了個彎,駛入來往行車的大道。還沒到早高峰,路上的行人和電驢雖然還不多,五花八門的機動車潮卻是從凌晨起就開始了的,這時候人不多,正好還能加個速。
許江目視前方:“可以的話,麻煩您不要在開車時和我講話。”
孔舟靠在窗邊,配合他的要求,不再說什麼。
小何早早在機場等候,直接帶她去見選角導演。
導演年近中年,體型偏瘦,見她腿腳不便,拉了個凳子讓她坐下。
試鏡很隨意,基本上一直拉著她聊天,孔舟禮貌地同他聊著,聊了半天,才正式開始試戲。
導演沒有用事先發來的讓演員準備的內容,而是單獨又拿了份新的劇本。
“你試試這兩個角色吧,你可以準備一會兒。”
孔舟接過來看了一遍,完全是陌生的內容,情緒很淺,十分平淡日常。
她問道:“我可以開始了嗎?”
“你要開始嗎?”導演喝到一半的水放下:“好,開始吧。”
孔舟站起來。
導演看她腳上裹著的石膏,向下擺手:“不用,你就坐著演吧。”
許江在門外往裡面看了一眼,孔舟還在那坐著,絲毫沒有要結束的意思。他又等了一會,擡腳去找了窗臺靠著。
他側頭望向窗外,隨意倚著牆,百無聊賴,捏著手機的一端,把手機抵在窗臺上,有一下沒一下的在手裡轉。
孔舟出來的時候,正好瞧見這一幕,在遠處看了半晌,他很有耐心,保持這個姿勢這麼久居然也沒動一下。
她動身走過去,“在看什麼?”
許江比她高一些,並不算很多,但這個“不多”也是需要揚起點頭來看的。
許江回過頭,轉手機的手戛然而止:“沒什麼,無聊隨便看看。”
下面有兩個小孩在門口掐架。
他把手機收進褲兜裡,問:“結束了嗎?”
孔舟淡淡嗯了一聲,她沒試妝,所以其實沒用多少時間。
兩人擡腳往外走,她現在已經不需要人來扶著了,只是動作有些緩慢。
許江走在她身後:“感覺怎麼樣?”
“不知道,沒什麼感覺。”她好似並不怎麼在意,話頭一轉:“我什麼時候能去拆石膏?”
“下週。”
孔舟嘆了口氣。
“小何呢?”
“他拉肚子。”
“……他事兒還挺多。”
正說著,迎面響起腳步聲,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小何三腳並兩腳過來,抻長脖子往他們身後看了幾眼,有點驚訝:“這麼快就結束了?順利嗎?”
“可不是嗎,”孔舟手扶著柺杖,半帶著笑看他:“您再不來我們都走了——不怎麼樣,回去等消息吧,八成是沒戲。”
“唉。”何文覺嘆了口氣,覺得酒白喝了。
一週以後,孔舟如願以償地跟這根相依爲命的柺杖說再見。不出所料,沒等到試鏡的任何後續消息,但收到了另外一個。
這天小何依舊不在,許江和馮圓圓陪她拆石膏,出來時接到一通電話,由於腳上沒了累贅,孔舟嘴角難得彎了個發自肺腑的笑,連帶著接電話的態度也比平常帶了點真心。
電話是位熟人打來的,曾經合作過的一位導演。
電話那頭有點嘈雜,大概在忙什麼,通了半晌纔開始講話:“你現在在拍戲嗎?”
“在拍。”
對方頓了頓:“12月以後有空嗎?我這有個角色希望你能來演。”
“12月以後?”
現在距離12月都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
“您稍等,”孔舟回頭,在人羣中搜尋:“我問問。”
目光定位,她向遠處的許江招了招手,等待他過來的時候,又對著電話說:“您等一下。”
許江快步到了面前,孔舟把手機拿遠了些,問道:“12月以後我有行程嗎?”
許江知道她在打電話,略微壓低了聲音:“12月以後暫時沒有安排,但不知道現在這部什麼時候殺青,原計劃在十二月初,現在進程來看,也許十一月就能結束。”
孔舟轉過身去繼續接電話:“目前還沒有安排。”
電話那頭比剛剛安靜了一些:“我這邊有個女二號的角色,還在籌備,我覺得很適合你,是古裝戲,你要是沒安排正好過來吧。”
孔舟思索著,沒接話。
對面說道:“這樣吧,我先把劇本發給你看看,你考慮考慮,儘快給我個答覆。”
“好,您那邊好像挺忙,晚點我再找您。”
孔舟掛了電話,導演辦事效率很高,剛掛斷就發過來了一份文檔。她一邊接收,和許江講了一遍這個事,關上手機,上車離開。
可能因爲心情愉悅,忽然想吃點什麼。
她拉開車門:“我能喝酒嗎?”
許江禮貌的對她微笑:“如果明天臉腫的話會影響上鏡,當然了,現在還早,您如果要喝的話,”他說到這裡,故意頓了一下:“應該也沒事。”
“好的。”孔舟笑容不變:“我不喝了。”
“謝謝您的配合。”
他們上了車。
許江問道:“您要吃什麼?”
後座的人看著他:“不吃。”
四點以後,孔舟不會再吃東西,除非是工作需要。晚飯消化不完全會變成身材的負擔,屬於多此一舉。
她今天只是單純的想喝個酒,但無奈,所謂的“自律”,決定權其實不在她這,只要偶爾想放縱一下就會發現,不自覺也得被迫自覺。
沒辦法,她還得靠臉吃飯呢。
孔舟直視後視鏡裡的許江,打量他起來。
她認識許江是在一年多以前,不管是形象氣質還是各方面,他給人的都感覺是拒人於千里之外。
他幾乎不跟人講話,死板,很不會來事,雖然大家都不怎麼走心,但面子到位是共識,這位爺連表面功夫也都做的馬馬虎虎。
所以她下意識地排斥跟許開昕合作,因爲不值當,但合同條款告訴她,費一下事也行。
可是現在,孔舟發現他好像突然開了竅了,甚至有時還稱得上活潑。
這不重要,只要他安分守己。
目前來看,不管是待人還是做事認真程度,幾乎都挑不出什麼問題,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安分守己的許江在酒店門口停了車:“那部戲您打算接嗎?”
“這導演之前合作過,還挺順利的,看看如果沒什麼更好的選擇就接。”
“明白,我回去跟何文覺處理,儘快把手頭接觸到的項目分析出來。”
孔舟:“辛苦。”
天氣轉涼,拍攝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從短袖換成長袖,快速步入了十一月,進展一切順利,演員陸續結束離開,到了月底,正式殺青。
孔舟收拾東西準備回京,許江兜裡的手機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