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9章 漢家模樣

行走在積雪路上,寒風呼嘯割面,這滋味並不好受,這種苦寒之地的極至嚴寒,並非一般人可以忍受,至少在這裡就任不過半年的李正就很難適應。

只是身爲玄夏委派過來的駐節大使,李正不得不忍耐這裡的一切,好在他也是出身遼東,對這種惡劣氣候不至於完全無法忍受。

或許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朝廷纔會委派他在高句麗就任。

一路以來隨著黃巾的腳步,李正作爲其中的一份子也建下許多功業,直到身爲特派使輔佐呂蒙在淮南成功開展了敵後工作之後,他也迎來了更大的前途。

若是能在高句麗成功完成自己駐節大使的使命,那歸國之後他便可以躋身玄夏的政事中心,成爲玄夏的中樞重臣。

至於他的使命究竟是什麼,這卻不是可以宣之於口的事情了。

代表玄夏朝廷駐節維持與高句麗的穩定關係,這只是表面上的職責而已,而真正的職責關乎什麼,這從他情報工作的出身或許能看出一二。

進入高句麗並不怎麼高大宏偉的王宮,沿途遇到的高句麗官員都會態度恭敬的對李正進行問候。

上國官員那是小國國王都不能怠慢的存在,更不要說小國的官員了,大家都是官員,但是身份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了,這一點,即便是以前的大漢也是一樣的。

甚至於雖然如今李正的正職是玄夏駐節大使,但高句麗人私下依然是以漢使稱呼。

大漢數百年,這個“漢”字蘊含的意義已經不是單純的國號了,而是屬於華夏族羣的符號,所以稱呼漢使倒也不算是問題,事實上李正也確實默認了這一稱呼。

一路行走深入宮廷,若不是這王宮太過狹小了些,李正甚至有種身處中原的錯覺。

眼前所見,不論宮女內侍,身上所穿衣服無不是漢服形制,就連高句麗的官服,也與漢人官服大同小異。

已經就任半年之久的李正當然知道是什麼情況,這並非是玄夏以宗主國地位強行逼迫小國同華夏衣冠,而是高句麗出於仰慕中原的心情自行效仿而來。

自衛宮繼任高句麗王之後,便專門委託玄夏朝廷爲其選擇廠商定做宮中制服,衣服樣式均是高句麗自行要求,而他們的官員對此也都欣然接受。

玄夏製作的衣服質地上佳,漢服形制對比周邊更是美觀,再加上對強大文明的仰慕,纔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這時候的高句麗,甚至都沒有產生什麼族羣意識,面對如今強勢的玄夏根本就沒有抵抗能力。

在沒有什麼明確的族羣服飾的情況下,如今的高句麗貴族多以著漢服、說漢話爲榮,出門若是不穿一身漢服衣冠都羞於見人。

至於底層百姓,那在高句麗都不算是人,身上裹著獸皮就算衣服了,也就是藉著玄夏的工業產品輸入,才能幸運的撿幾件棉服毛衣穿穿。

李正心裡很清楚這種現狀對玄夏是有利的,所以他很樂於見到這種局面。

他更相信,這種風氣會在以後越發興盛,乃至從上往下傳導到民間,讓普遍百姓也開始追求仰慕中原,最終在不知不覺完成了漢化。

這種自信源於對玄夏強盛未來的預期,也因爲他步入宮殿之中看到的一切。

不要說高句麗的貴族了,就連高句麗的國王,也完全臣服於中原文化之中,這不算高大奢華的宮殿,內部擺放的器物和飾品,無不是來自玄夏。

旁邊滴滴答答的精密機械是來自玄夏的座鐘,上面案桌上擺放的全是玄夏書籍文房,裝點宮殿的器物每一個都是玄夏來的玻璃瓷器,就連現在國王身上穿的常服,也是徹徹底底的漢家衣裳。

整個高句麗上上下下,都已經變成漢人的形狀。

“漢使且看,這留聲機如何稀奇!”

李正纔剛剛邁入殿中,立即就聽到高句麗王衛宮的招呼,略微一怔之後,他就看了過去,卻見一臉稀奇興奮的衛宮,正對著一臺機械左右觀賞起來。

這叫做留聲機的東西樣式十分奇怪,右邊一個巨大喇叭狀的東西,喇叭大口端向外,而另一端則連接一張鼓膜和細針,細針的下方則擺放著一個光滑的金屬滾筒。

此時衛宮並未操作機器,所以李正也看不出什麼花錢,一時有些發愣:“敢問國主,此爲何物?”

“嗯,你不知曉?這可是從你們玄夏來的玩意兒。”衛宮有些意外的看了過去。

李正頓時苦笑一聲:“國主有所不知,玄夏盛行發明研究,工事院和學宮每年不知要弄出多少稀奇之物,多半還都是看著花巧實際無用的東西,外臣如何能知曉許多,這東西我也是第一次見。”

衛宮頓時醒悟,他當然知道李正所說,畢竟他當初也是玄夏學宮的學生。

正如李正所言,學宮經常有許多發明項目,奇奇怪怪的東西多的是,真正有實際意義的發明其實鳳毛麟角,不是專門關注這些的話,確實很難知道又有什麼好發明了,更不要李正這半年來還一直在高句麗任職。

“這麼看來,孤反倒先比你見到這玩意兒了,那可得讓你好好見識一下這玩意兒的玄妙!”

這樣一來,衛宮反而更加來勁了,只見他叫來一個吏員,然後指著留聲機:“你過來再操弄一遍,給漢使瞧瞧是怎麼個事兒。”

雖然心中不明所以,李正還是被勾起了幾分好奇,便也認真看了起來。

只見這吏員得到命令之後,便開始操作。

其實也沒什麼複雜,只是湊近過去一邊把嘴巴放在喇叭口,一邊開始搖動滾筒,只有吏員這個時候忽然大聲叫喊說話起來讓李正嚇了一跳。

他看了一眼衛宮,發現衛宮已經見怪不怪,這才按捺住心中疑惑繼續看了下去。

這吏員口中說的,卻是論語開頭的“子曰學而時習之”,倒沒有念太久,等到滾筒滾到最後,聲音就停了下來,這時候李正才發現滾筒上已經被那細針劃出細密的刻痕。

一切結束之後,李正滿臉疑惑:“這是?”

衛宮呵呵一笑:“漢使莫急,且再看。”

衛宮一個示意,吏員連忙再度操作,而這一次是把滾筒再次復位,然後又搖動起滾筒了,慢慢的,一陣模糊不清的聲音,就從器械中發了出來,赫然就是剛剛這吏員嘴裡念出的一段論語。

李正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他頓時理解了這東西爲什麼叫留聲機了!

雖然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全損音質,但已經可以分辨了,這種記錄聲音的功能,實在讓他匪夷所思,連他這個玄夏人都對此覺得驚奇。

衛宮見他神情,頓覺有趣的笑了起來:“漢使覺得此物如何?”

“難以置信,這是怎麼實現的?”李正竟也向一個高句麗人問起了發明原理,這是他來之前怎麼也不會想到的事情。

衛宮卻早早就詢問清楚,這時候還真能回答。

卻見他得意一笑,道:“蓋因聲音源於震動之原理而已,此鼓膜唱針受聲而震動,於金屬箔面上刻錄細微溝槽,便也能記錄聲音震動頻率,再復位使唱針復行劃痕,則能復原聲音。”

李正聞言沉思好一會兒,又仔細端詳留聲機,不多久便恍然大悟:“妙啊,當真是奇思妙想!”

衛宮哈哈大笑起來,在高句麗這個地方,他也只能與李正這個玄夏人找到共同語言了:“妙用不止於此,聽我國貿易官員打聽,此物源於工事院發明,現在還只是初始模樣,以後繼續研究或許還有更多妙用,實在是令孤期待不已。”

李正點了點頭,深以爲然道:“此物必有實用,是極好的發明,倒是我消息滯後了。”

衛宮愛不釋手的朝著這留聲機看了一圈又一圈,屏退了吏員,好一會兒之後才收回心神,卻是感嘆一聲:“如此匪夷所思的奇妙之物,也就只有玄夏才能誕生出來了。”

宮殿稍稍安靜了一會兒,李正分明從衛宮的語氣中隱隱聽到幾分羨慕和失落。

他忽然能體會到衛宮此時的一些心境,大約是什麼這東西若是高句麗的該多好啊。

人畢竟都喜歡把好的都留給自己,這是人之常情,衛宮當然也不例外,只是曾經留學的他更加明白,高句麗永遠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東西來。

深諳自然學的他十分清楚,這看似簡單的原理要想發現證明出來實際有多麼不容易,更不要說還要把這種原理進行應用,這更加困難百倍。

察覺到衛宮這細微的情緒變化之後,李正微微一笑:“國主也曾在玄夏生活過,當知我玄夏朝廷宏願在造福天下衆生,所謀福利不僅只爲玄夏子民,也是爲實現全人類的解放,這類發明雖出於玄夏,但天下人皆可使用,則天下人一同受益,再去區分彼此實無必要。”

衛宮聞言略微一怔,只是笑了笑:“漢使所言甚是道理,若不是玄夏的話,只怕今日我高句麗百姓也穿不上棉服毛衣,用不到鹽糖鐵具了。”

李正神情一肅:“我國國相感悟天道而立自然教,志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今高句麗百姓可以因此受益,正合我教作爲。”

第199章 內鬥第71章 內功小成第497章 狂妄第181章 回頭第587章 塵埃落定第75章 誰好幫誰!(求追讀!!!)第275章 議和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226章 堅守第597章 問北平第333章 裝傻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361章 危第54章 不足與謀第116章 重甲步騎第369章 萬歲!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299章 相信我第579章 將亡第248章 優待第313章 怎麼輸?第110章 黃巾要完!第466章 後怕第9章 路在何方第236章 完成任務第378章 投降第45章 黃巾比你進步啊(求追讀!!!)第585章 不夠看第632章 遲來的正義第546章 馬車伕第197章 教法第57章 意氣風發第112章 叫父第427章 代價是什麼第482章 儀式第450章 水師第182章 離間第572章 太難了第518章 攻心第512章 鐵壁第126章 鋼鐵第276章 一定能行第517章 點將點兵第461章 殺雞第28章 埋伏第430章 謝罪第491章 勿提往事第156章 我教你啊第59章 三件事!(求追讀!!!)第24章 教法裁決第87章 突圍第62章 讓你公平的去死(求追讀!!!)第159章 決戰第431章 生死存亡第385章 長兄第415章 生或死第395章 東吳水師第261章 利在何處第548章 憶往昔第571章 重演第49章 許賊當誅!(求追讀!!!)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568章 誰之過第310章 大漢忠臣第419章 必勝第20章 公孫縣令第475章 備戰第130章 你成仙了第186章 單挑第441章 黑白第224章 立威第198章 子龍第432章 怨恨第435章 我也可以信教第385章 長兄第130章 你成仙了第376章 不算壞事第600章 傳信第420章 流血犧牲第590章 不懂事第323章 廷議第463章 瓦房樓房第210章 三尺功業第592章 圓第174章 驅趕第223章 這麼快?第627章 我沒錯!第608章 不打了!第201章 枷鎖第306章 先例第198章 子龍第64章 分田,制稅第165章 聞風喪膽第52章 黃巾狡詐!第79章 好好好第453章 牽掛第168章 匡個屁第420章 流血犧牲第203章 人才第180章 黃巾會來事
第199章 內鬥第71章 內功小成第497章 狂妄第181章 回頭第587章 塵埃落定第75章 誰好幫誰!(求追讀!!!)第275章 議和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226章 堅守第597章 問北平第333章 裝傻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361章 危第54章 不足與謀第116章 重甲步騎第369章 萬歲!第357章 天要亡我!第299章 相信我第579章 將亡第248章 優待第313章 怎麼輸?第110章 黃巾要完!第466章 後怕第9章 路在何方第236章 完成任務第378章 投降第45章 黃巾比你進步啊(求追讀!!!)第585章 不夠看第632章 遲來的正義第546章 馬車伕第197章 教法第57章 意氣風發第112章 叫父第427章 代價是什麼第482章 儀式第450章 水師第182章 離間第572章 太難了第518章 攻心第512章 鐵壁第126章 鋼鐵第276章 一定能行第517章 點將點兵第461章 殺雞第28章 埋伏第430章 謝罪第491章 勿提往事第156章 我教你啊第59章 三件事!(求追讀!!!)第24章 教法裁決第87章 突圍第62章 讓你公平的去死(求追讀!!!)第159章 決戰第431章 生死存亡第385章 長兄第415章 生或死第395章 東吳水師第261章 利在何處第548章 憶往昔第571章 重演第49章 許賊當誅!(求追讀!!!)第128章 來人可留姓名!第568章 誰之過第310章 大漢忠臣第419章 必勝第20章 公孫縣令第475章 備戰第130章 你成仙了第186章 單挑第441章 黑白第224章 立威第198章 子龍第432章 怨恨第435章 我也可以信教第385章 長兄第130章 你成仙了第376章 不算壞事第600章 傳信第420章 流血犧牲第590章 不懂事第323章 廷議第463章 瓦房樓房第210章 三尺功業第592章 圓第174章 驅趕第223章 這麼快?第627章 我沒錯!第608章 不打了!第201章 枷鎖第306章 先例第198章 子龍第64章 分田,制稅第165章 聞風喪膽第52章 黃巾狡詐!第79章 好好好第453章 牽掛第168章 匡個屁第420章 流血犧牲第203章 人才第180章 黃巾會來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龙山县| 彭水| 托里县| 察雅县| 丹阳市| 乌拉特前旗| 温宿县| 淅川县| 金华市| 东光县| 称多县| 大荔县| 北海市| 吉林市| 济源市| 杨浦区| 乡城县| 永修县| 余江县| 启东市| 巍山| 峨眉山市| 右玉县| 丹巴县| 尖扎县| 光山县| 南京市| 大石桥市| 永寿县| 信阳市| 中山市| 松阳县| 延安市| 辽宁省| 积石山| 茂名市| 胶州市| 永兴县| 沂源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