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鎮(zhèn)壓氣數(shù)(上)

明文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帝都,皇宮,御書房

這時,正在下雨,初冬之風,裹著細雨,雖然纔是下午,但是外面天黑黑的,看不清字跡,因此關著門,上了蠟燭,蠟燭搖拽不定,忽明忽暗。

正在批閱奏章的皇帝,若有所思,停筆說著:“來人啊,傳翰林劉無庸,叫他進來見朕!”

“奴才遵旨!”就有侍從的太監(jiān),在外面答應一聲,然後退了出去。

皇帝又想批閱,但是拿起筆,突覺得一陣頭暈,頓時臉色蒼白,他連忙咬著牙,撐住,片刻之後,才緩了過來。

稍休息了會,定了定心,又從案頭翻開一本奏章,這已經(jīng)作好了記號,卻是奏報晏陽省旱水二災並行的大事。

“……臣晏陽省布政使譚凡申惶恐謝罪,去年全省大旱,秋糧斷收,今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已有大量災民,而今年,又發(fā)大水,省內主幹河流決潰十一處,六郡十九縣受災,如今已經(jīng)亂民四起,大量流入外省,災民遍地,露宿荒郊,如今已經(jīng)入冬,嚴霜之下,時有凍餓之殍拋之荒野,再過數(shù)日,更是嚴酷,近已有小股流賊搶劫,若是成了氣候,就有攻城掠郡之逆,爲防不虞之大變,臣斗膽請皇上下旨,開倉放糧,以度過艱難!”

看到這裡,皇帝的目光,就霍然一跳。正想批示。卻又是臉一慘白,一時坐不住,竟然撲到了桌子上。

“皇上?皇上?”外面伺候地太監(jiān)總管關維立刻發(fā)覺,連忙進來。

“別,朕只是一時頭暈,你等喚內閣大臣尹理過來。”皇帝勉強撐著身體。心中卻已經(jīng)是一片悲涼,說著:“還有,太子現(xiàn)在怎麼樣?”

“回皇上地話,太子很好,中午一頓,還進了二兩肉,吃的很香。”太監(jiān)總管關維露出一絲笑意。說著:“太子天授英明。年才五歲,竟然已經(jīng)能識字,在讀三字經(jīng)呢!”

“是,已經(jīng)能背誦數(shù)十句,前天才背給朕聽,真是朕的好兒子!”皇帝似喜似悲的說著,他也不繼續(xù)看奏章,而喝了點蔘湯,又不敢多喝。就在牀上躺下,被臥雖然溫暖,但是皇帝還是打了個哆嗦。

內閣大臣尹理被召,卻又被擋在御書房外,沒有獲得立刻接見。心裡頓時就躊躇不安。他站在門外,躲著雨。就回想著政事,才度了一步,又想起了皇帝的身體,頓時臉色蒼白。

這時,就聽見傳叫,內閣大臣尹理趕忙進去,到了裡面,看見皇帝躺在牀上,頓時心就一沉,跪下說著:“臣,內閣大臣尹理拜見!”

“尹理,你原本是戶部尚書,現(xiàn)在也管著戶部,這份奏章,你且看看!”皇帝在暖牀上,就如此說著:“不必多禮,這事大著呢,你坐著細細看。”

“是!”尹理伏身叩頭,又起來,接過這份奏章,仔細看著,其實這份奏章,他已經(jīng)看過了幾次了,這時要奏對皇帝,更是要細細看著,但是在皇帝身邊,見皇帝躺在那裡,身弱體虛,竟然心中一酸,幾要落下淚來。

皇帝登基十六年,素來溫和雅緻,對待臣子也很寬厚,政壇上,也少有殺戮,素得羣臣之心,稍稍看了,就斟酌著字句說著:“皇上,譚凡申辦事還算勤謹,上任才二年,這災也算是他遇到了。”

“朕知道,朕不加罪,但是要治這災,怎麼作?你且說個章程來。”

“皇上,這災,其實是四件事,第一,就是蠲免晏陽省錢糧,不徵賦稅,那百姓只是流亡,但是如果這時還徵賦稅,就立刻是官逼民反了。”

“果是老誠謀國之理。”皇帝說著:“你且說下去!”

其實,痛苦積累多了,就必須有一個因子來爆發(fā),這時,誰撞上去,誰就倒黴,皇帝當然知道這個道理。

“既是水旱,那修治河防,也是必須,但是這是大政。”

“第三,就是運入糧食,以救災民,這是最大的工夫,但是又有二點,第一就是糧從何來,第二就是解決沿途官吏盤剝。”

“你是內閣大臣,素來知之,這要多少銀子,多少錢米?”

“皇上,各省原有備用地糧食,但是這次賑災,自然遠不敷用,現(xiàn)在情況,就算下令放倉,能支撐一月就已經(jīng)了不起了,還不計侵吞賑災銀兩不法墨官吏,預臣的計算,還必有一百二十萬石糧食,才能濟得災民,又以備春荒,等夏麥得以開鐮收割,度過災情。”

“糧是一百二十萬石,銀子呢?”

“也要一百二十萬。”

皇帝默然不作聲,一百二十萬石糧食,一百二十萬銀子啊!

這時,外面正燒著茶,傳來一些翻花沸滾的聲音,以及一些水氣,皇帝才問著:“戶部,還有多少銀子?”

“回皇上,三百六十八萬四千二百兩。”

又是一陣沉默,西南用兵,一年就要消耗上百萬兩銀子,這還算節(jié)省了,如果要加大鎮(zhèn)壓規(guī)模,那又是翻倍,偏偏這時,又出了旱災和水災,這一來,朝廷的銀錢都要空掉了,沉默了一會,皇上就說著:“還有呢?”

“這第四點,自然是殺,現(xiàn)在這情況,端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又不可公共化,如是有著叛亂的種子,就要殺一儆百,萬萬遲疑不得。”尹理坐著,眼神專注。

皇帝聽著,點頭說著:“不錯,你先回去,把辦法立個章程,和內閣商量過,再來和朕來商議……不要管別人說你什麼,朕是深知你的,把國事辦好吧!”

尹理應著:“是!”

見皇上沒有再說話,他頓了頓,就行個禮,退了出去。

這時,太監(jiān)已經(jīng)帶著侍讀學士劉無庸進來了。

侍讀學士,正四品官員,配置於內閣和翰林院,任務爲文史修撰,編修與檢討,其上爲掌院學士,而且,也有著陪侍帝王讀書論學或爲皇子等授書講學,論官位還不算太高,但是地位卻不可小看。

劉無庸進來,跪了禮,賜了座,就說著:“皇上保重龍體要緊,不可太操勞於政事了。”

“朕知道,朕知道。”皇帝苦笑的說著,他何嘗不知道,這種看似平淡地問候,實際上是有用意地,太子才五歲,皇帝必須撐下去。

如果不是因爲西南叛亂,又有水旱起亂民,他何嘗不想修養(yǎng),可是現(xiàn)在大事漸起,他不得不勉強爲之,不然的話,一旦西南糜爛到底,甚至蠻司建國,對朝廷的威脅更大,如果內部再有亂事的話……皇帝打了個寒戰(zhàn)。

皇帝平息了心情,問著:“你是翰林侍讀學士,熟讀經(jīng)典,你對李睿的仁禮本意論,有什麼看法,是不是符合聖人教誨?”

這本書,劉無庸已經(jīng)讀過,略一思忖,就微笑的說著:“皇上,聖人之道,就如無邊無際的天地,包容之廣,奧妙之深,豈是我輩所能盡知,李睿當然也不能盡之,不過,這本書,亦有其過人之處,仁禮之說,也符合聖人教誨,只是一個綱常的問題,還沒有得以闡明,但是李睿今年才二十歲,學術有些不純,也是理所當然,如能再養(yǎng)一些年,必可大成。”

劉無庸的意思,卻已經(jīng)是包容李睿了,暗中有些讚許之色。

皇帝聽了,先不出聲,略覺得不對,正要細細思量,分辨?zhèn)€明白,卻又是一陣暈旋,打斷了思考,等緩過來,就疲倦地說著:“也罷,你說的有道理,這人,還是有才華的,文武都算上佳,既然他要在家讀書立說,朕也就由他,你下去,潤色個旨意,賞個文房四寶,以資鼓勵,也就是了。”

劉無庸躬身回說:“臣遵旨!”

皇帝累極,再也無法思考,揮揮手,劉無庸就退了出去,這時,風雨點點,初冬寒氣重,黑色的天穹,劉無庸走著,突然之間有一些恍惚和茫然,覺得莫名的有些淒冷和不祥,他是讀了聖賢書,又知道一些氣數(shù)地人。

一代江山觀氣數(shù),官氣和民氣合成一股氣數(shù),官氣現(xiàn)在自然不用說,朝廷百年,貪污腐敗都已經(jīng)成了規(guī)則,民氣上,失地人越來越多,這怨氣也在凝聚,開國百年,也差不多到了極盛時了,那無論再怎麼樣走,都是走下坡道,只是,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劉無庸並不算是愚忠地人,但是他認爲現(xiàn)在不過是緩緩走下坡路,只要度過現(xiàn)在這個門檻,至少還有一百多年,想著,他的眼神就堅定了起來。

轉到了內閣下面,準備擬旨,不過,這對他來說,其實是小事。.

第128章 判決(上)第122章 毒氣(下)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48章 幸福的宅(下)第198章 地上(上)第158章 一絲不取全數(shù)予人(上)第4章 開學(上)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下)第190章 駕崩(上)第60章 進入(下)第260章 晉升(四)第218章 隕落(上)第167章 今成蛟(下)第43章 總攻(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118章 飛黃騰達(下)第217章 顯形(上)第56章 回家(上)第65章 中(下)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上)第38章 審判和分裂(上)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133章 殲滅(上)第84章 貢試(下)第222章 如玉(上)第40章 秩序(上)第113章 求職(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35章 野營(下)第120章 完善(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180章 吉穴(上)第56章 回家(上)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216章 攻佔(上)第253章 推恩令(下)第240章 殺(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上)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下)第71章 召見(下)第149章 或許天真(下)第68章 胡家(上)第20章 回來(下)第6章 功德任務(上)第177章 洗禮(上)第190章 水神(一)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173章 祭祀(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56章 回家(上)第30章 封閉令(上)第221章 邀請(上)第12章 頌經(jīng)(上)第195章 山神事變(下)第212章 神喻(上)第155章 暫住(上)第127章 據(jù)點(上)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11章 五年平郡略(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173章 祭祀(上)第251章 觀氣(下)過去和開始第220章 清洗(上)第234章 梅克皮斯法典(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96章 異心(下)第89章 藥草(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202章 得書(上)第150章 梅花(上)第21章 第四星(上)第193章 藥園(上)第173章 祭祀(下)第193章 藥園(上)第71章 召見(下)第116章 會見(下)第258章 淨化(下)第250章 夜宮(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47章 世界晉升(上)第63章 貴人(上)第110章 有劍可買(上)第219章 相見(上)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167章 今成蛟(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下)第262章 永恆(二)第255章 大幕拉開(下)第250章 夜宮(上)第209章 圓滿(下)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62章 抄錄(上)第190章 駕崩(上)
第128章 判決(上)第122章 毒氣(下)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48章 幸福的宅(下)第198章 地上(上)第158章 一絲不取全數(shù)予人(上)第4章 開學(上)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下)第190章 駕崩(上)第60章 進入(下)第260章 晉升(四)第218章 隕落(上)第167章 今成蛟(下)第43章 總攻(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118章 飛黃騰達(下)第217章 顯形(上)第56章 回家(上)第65章 中(下)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上)第38章 審判和分裂(上)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133章 殲滅(上)第84章 貢試(下)第222章 如玉(上)第40章 秩序(上)第113章 求職(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35章 野營(下)第120章 完善(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180章 吉穴(上)第56章 回家(上)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216章 攻佔(上)第253章 推恩令(下)第240章 殺(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上)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下)第71章 召見(下)第149章 或許天真(下)第68章 胡家(上)第20章 回來(下)第6章 功德任務(上)第177章 洗禮(上)第190章 水神(一)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173章 祭祀(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56章 回家(上)第30章 封閉令(上)第221章 邀請(上)第12章 頌經(jīng)(上)第195章 山神事變(下)第212章 神喻(上)第155章 暫住(上)第127章 據(jù)點(上)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11章 五年平郡略(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173章 祭祀(上)第251章 觀氣(下)過去和開始第220章 清洗(上)第234章 梅克皮斯法典(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96章 異心(下)第89章 藥草(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202章 得書(上)第150章 梅花(上)第21章 第四星(上)第193章 藥園(上)第173章 祭祀(下)第193章 藥園(上)第71章 召見(下)第116章 會見(下)第258章 淨化(下)第250章 夜宮(下)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47章 世界晉升(上)第63章 貴人(上)第110章 有劍可買(上)第219章 相見(上)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167章 今成蛟(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下)第262章 永恆(二)第255章 大幕拉開(下)第250章 夜宮(上)第209章 圓滿(下)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62章 抄錄(上)第190章 駕崩(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右玉县| 芜湖县| 曲麻莱县| 玉树县| 汕头市| 桦南县| 黄平县| 马公市| 翁源县| 苍溪县| 台湾省| 安远县| 洛扎县| 莒南县| 伊通| 宿迁市| 即墨市| 浏阳市| 加查县| 安顺市| 友谊县| 长泰县| 衡阳县| 桦川县| 宁城县| 临汾市| 故城县| 白山市| 方山县| 崇信县| 西和县| 平远县| 祁门县| 弋阳县| 太原市| 元阳县| 全椒县| 淳化县| 朝阳县|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