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

陳佑敲門之後,被僕下從偏門迎進王府。

剛繞過照壁,就見走來一位身著單衣的白麪中年人行禮道:“陳司馬,某乃童謠,現爲秦王府家令。”

陳佑也站定回禮:“童家令有禮了。”

“蔣校尉回時已告知某司馬之事,客房已收拾出來,還請司馬跟隨某前去。”

“有勞家令。”

一番對答,陳佑跟在童謠身後向王府深處走去。

一路走著,童謠一邊向陳佑介紹著王府之事。

這秦王府總體來說坐北朝南,三進格局。

從正門到正廳(中堂)爲一進,正中爲庭院,種植花草樹木,兩邊以灌木牆隔開。過了灌木牆就是廊房,也就是所說的廂房。

右邊房間多是柴房、馬棚等之類,僕下所用廁房也在此處。左邊房間則是負責掃灑等髒累活計的僕人住處。這兩邊也各開了側門。

從中堂到二堂爲第二進,左邊是客房以及家令、親兵校尉這樣的王府官住處。右邊則是廚房、庫房,以及採買等稍微有些油水的僕下住所。

二堂、書房等一排房屋之後就是最後一部分——王府後宅。後宅是主家所在,貴重庫房、王妃寢房等都在後宅,有些貼身服侍的婢女也在後宅的廂房住著。

當然,現在秦王府後宅還沒有王妃,因爲秦王未婚。

陳佑的住處就是第二進左廂靠近書房的一間屋子,他交給蔣樹等人的包裹已經擺在房內的桌上。

將陳佑領到房間後,童謠告了聲罪便自去忙了。

陳佑在房間裡坐了會,還是決定得空就得出去找個牙行,或租或買,總得在汴京有自己的房子纔好。

不說別的,龐中和、丁驍等人總得安置吧,不可能全部住在這秦王府。

未正沒到,趙元昌就回來了。

剛一進門,就遣人請陳佑到書房議事。

陳佑一進書房,就聽趙元昌道:“將明,你可知官家召我入京所爲何事?”

看著趙元昌隱隱帶著笑意的面孔,再聯想到趙鴻運所說要秦王府人學習禮儀,陳佑靈機一動,脫口而出:“賜婚!”

“正是!”

見趙元昌含笑點頭,陳佑卻沒急著高興,而是問道:“敢問大帥,這女方是哪一家的娘子?”

談到這個問題,趙元昌也不復笑容,而是皺眉道:“說起來我也正詫異,官家沒有直接指定,而是給了我一份名單讓我自行挑選。”

說著,從袖中掏出一封文書放到桌上推向陳佑:“將明可以看看。”

陳佑起身拿過文書,打開來仔細閱覽。

這文書上共有共有五人,皆有半身繪像、年齡家世等。

放在第一位的乃是戶部尚書孫女,相貌中上;第二位是樞密副使吳巒之女,相貌中上;第三位是侍衛親軍一都指揮使之女,相貌中上;第四位是義成軍節度使之女,相貌中上;第五位則是一國子監博士孫女,相貌極佳。

看完之後,陳佑將文書放回桌上,沉吟一番問道:“大帥,除了戶部和吳相公,其餘三人你可識得?”

“都曾知曉。尤其是那國子監博士,乃是汴京士林魁首,我亦曾求教於他。”

陳佑點點頭,又問道:“大帥可知荊王王妃是否也是如此定下?”

“這......”趙元昌猶豫著道,“我著實不知。實話告訴將明,此文書乃是官家屏退左右交予我,囑咐我不得告知他人。”

陳佑一愣,隨即一臉感激地起身長揖:“大帥如此信重,佑無以爲報!”

趙元昌忙道:“將明何必如此,吾之謀主,不過文伯、則平,還有將明你罷了。”

陳佑直起身後,一臉認真地道:“文伯先生方正遠識,則平兄也是剛毅果決,佑何德何能同此二位同列?”

趙元昌哈哈笑道:“將明過謙了!吾還是那句話,卿乃吾之子房。”

說到最後一句話,趙元昌目光炯炯地盯著陳佑。

陳佑再次長揖到地:“殿下以國士待佑,佑必以國士報之!”

好一派君臣相得的場景,只是不知兩人之間有多少真情,又有多少算計。

再次坐好,陳佑沉吟一陣,直接開口問道:“臣有一言想問殿下,還請殿下恕臣不敬之罪。”

“但說無妨。”

“敢問殿下,若殿下爲帝,百年之時以何人託孤?”

“這!”趙元昌一驚,但看到陳佑嚴肅認真的表情,還是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好一會兒才道:“若是天下平靖,自然是選擇德高望重的老臣。”

陳佑追問道:“若是天下不安則又何如?”

“天下不安。”趙元昌重複一遍,臉上閃過一絲殺機,垂著眼瞼道:“當以文臣顧命。”

陳佑步步緊逼:“外戚何如?”

趙元昌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後道:“吾知矣!”

聽到趙元昌這麼說,陳佑雙手交疊放在膝上,不再說話,讓趙元昌自己思考。

關鍵性的抉擇,要留給老闆自己做。這樣取得好結果是老闆英明,有了壞結果要麼是天時不對,要麼是手下辦事不好。

給老闆說清楚各項選擇的利弊是參謀的工作,但千萬別妄自替老闆做決定。這一點陳佑一直牢牢地記著,該說的都說完了,剩下的就看趙元昌如何選擇了。

說起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趙鴻運給出的五個賜婚對象,其實是想考察趙元昌的治國思路。

戶部尚書和國子監博士代表文官,其它三個代表武將。但這其中又有區別。

選擇戶部尚書,意味著看重高層文官對朝政的控制權;選擇國子監博士,意味著重視士林清議。

樞密副使是想依靠外戚強兵控制朝局,選擇侍衛親軍乃是預留絕地翻盤的手段,而選擇外鎮節度使則是要引爲奧援。

如今趙鴻運才五十一,身體康健,到趙元昌兄弟幾個即位之時還有不短的時間,現在的情況可不代表未來的情況。是以這五個選擇各有利弊,是好是壞,存乎趙鴻運一心。

這其實就是在賭了,賭的是能不能猜中趙鴻運的心思,能不能讓趙鴻運感覺“此子甚肖朕躬”。

在陳佑看來,最保險的就是選擇戶部尚書的孫女,同荊王的選擇一樣。只是不知道趙元昌會如何抉擇。

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
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襄汾县| 芷江| 晋城| 隆回县| 广丰县| 集贤县| 大姚县| 栾城县| 清镇市| 芜湖县| 襄城县| 高密市| 连城县| 会理县| 庄浪县| 张家界市| 务川| 乃东县| 康定县| 涟水县| 赤峰市| 肥乡县| 尖扎县| 茶陵县| 昌图县| 江孜县| 大庆市| 日照市| 泽普县| 象州县| 奇台县| 中阳县| 铅山县| 郑州市| 孝感市| 泾川县| 怀宁县| 北碚区| 黔东|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