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

這算開了一個頭:宰相兒子除了高位虛銜,還能獲得一部分實質權力。

要知道,在以往,馮道致仕後,他幾個兒子基本上都能得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但乾的都是七八品甚至八九品的職事。

善待前任,就是善待自己,江夏青顯然明白這個道理。

馮道致仕的風波就這麼過去,但它的影響卻沒消散。

六月十七日,制命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開國長陽縣子陳佑守太子詹事府詹事、河南府少尹、洛陽宮室使。

同時,敕令陳佑於組建太子左右衛(wèi)率,以侍衛(wèi)親軍蔣樹兼領左、右衛(wèi)率府率,又以內官許竹林爲觀軍容使,協(xié)助陳佑。

同日,下詔以河南府、大名府、萊州、商州、慶州五地試行稅改,三司、戶部分別派人巡查、考覈五地試行情況。

毫無疑問,河南府的稅改由新上任的少尹陳佑來負責。

十八日,罷李繼勳荊南節(jié)度使之職,改任樞密都承旨、同知樞密院事。

調權知江陵府事呂施彥任滑州刺史。

罷趙普樞密副都承旨之職,以其權知江陵府事。

十九日,調罷懷化大將軍、寶應縣開國伯盧璟義成軍節(jié)度使之職,令其節(jié)度靜難軍。

靜難軍節(jié)度使孫漢雄改授武德節(jié)度使,袁宏偉罷武德節(jié)度使,入京任侍衛(wèi)親軍副都虞候。

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竇少華節(jié)度荊南,以副大使知節(jié)度使事,侍衛(wèi)親軍暫由副都指揮使巴寧泰主持軍事。

一連串的調動,趙元昌對朝堂內外的控制更加嚴密。

尤其是幾個節(jié)度使的調動,這幾個節(jié)度,不出意外再次被削減,或是管轄範圍減少,或是兵員減少,亦或是對當?shù)孛裾刂屏p小。

總而言之,只要不是全國所有節(jié)度使聯(lián)合起來反抗中樞,最後節(jié)度使一定會被削成一個單純的軍事職務。

二十一日,陳佑陛辭。

臨行之前,陳佑將一封信交給趙普,讓他若是有機會就轉交給沈國盧子龍。

陳佑一路不緊不慢地朝河南府行去,不過三天,就已經(jīng)接近河南府界了。

蔣樹、許竹林跟著陳佑一同出發(fā),同行的還有從殿前司和侍衛(wèi)親軍司挑選出來的一百名忠心的精銳兵士,這些人將成爲新組建的八百衛(wèi)率中的基層軍官。

至於另外七百人,要在洛陽招收良家子。只不過常年戰(zhàn)亂,不管適不適合當兵,都被搶了好幾輪,別看洛陽是個大城,想要招滿七百良家子也不是什麼容易事。

滎陽城西驛館,許竹林吃過晚飯,回到房間內取出筆墨紙硯,開始寫今天一天的見聞。

他是觀軍容使,說白了就是監(jiān)軍和明探,監(jiān)視探查的對象,毫無疑問是以陳佑爲主、蔣樹爲輔。

這事說開來可能有些傷感情,但這就是現(xiàn)實。

人性經(jīng)不起考驗,爲了不讓君臣之間出現(xiàn)解決不了的矛盾,趙元昌安排一個監(jiān)軍在陳佑身邊、陳佑允許這個監(jiān)軍的存在,本就是一件互相默契的事情。

如果趙元昌依然對陳佑比較信重,那麼他會通過這個監(jiān)軍及時制止陳佑一些可能會過火的行爲。

而要是這個監(jiān)軍只是監(jiān)視不負責溝通,那陳佑就得考慮一下,趙元昌是不是持著“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想法了。

許竹林很年輕,由於腦瓜子靈活,被趙元昌收在身邊侍奉,這兩年在趙元昌的授意下也學了一些字。

不過他現(xiàn)在還做不到十分順暢的寫出一封正常的書信,字裡行間有不少他圖省事?lián)v鼓出來的字形符號。

這些符號沒有規(guī)律,但偏偏他記的很熟練。碰巧有一次被趙元昌看到,於是他的這些字符被總結出來,用作武德司的密文,只是其他人都不像他這樣能熟練運用,多要藉助編好的對照表。

剛寫完兩句話,就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與之同時傳入耳中的是陳佑的聲音:“許軍使可有暇同我等閒聊一番?”

突然傳來的聲音讓許竹林一驚,即便趙元昌之前已經(jīng)告訴過他,無須謹慎隱瞞,但自己正在打小報告就遇到正主敲門,怎麼能不叫人心慌?

深吸一口氣,他連忙道:“有暇有暇!詹事且等一陣!”

一邊說著,一邊將寫了開頭的信紙收好,又整理一番桌子,這才起身拉開房間門。

門外,陳佑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見許竹林開門,笑著開口道:“蔣府率正在某房中等著,許軍使且隨某去。”

是的,陳佑此行,妻妾都在,所以他選擇自己一個人住一間房。

房間內的桌上已經(jīng)擺好小菜濁酒,見陳佑帶著許竹林進來,蔣樹連忙起身。

“季青不用站了,咱什麼關係啊?不用這些虛的東西,私下裡吃酒,怎麼舒服怎麼來。”

陳佑擺擺手,招呼兩人坐下,他自己也是隨便坐了個空位。

房內沒有僕下侍候這,倒酒只能是他們自己來。

許竹林原本乾的就是伺候人的夥計,此時駕輕就熟地端起酒壺,先後給陳佑和蔣樹倒上,最後纔給自己倒上。

“滿飲此杯!”陳佑直接就舉杯,之後迅速倒進嘴中,品味一番後長出一口氣:“畢竟是小地方,這酒沒有開封的好!”

“各有各的風味,詹事何必強求?”蔣樹似乎知道些內情,故而話中有話。

陳佑卻是吃了一口菜後搖頭笑道:“觀於海者難爲水,日後季青便會有所體會了。”

閒聊一陣,三人都開始以字相稱。不過這期間多是陳佑蔣樹在說,許竹林只在被問到的時候纔會開口,其他時候只是端著酒杯保持安靜。

“官家這次給我們的任務,我覺得你們可能還不知道有哪些困難。”

陳佑突然提到這一茬,蔣樹、許竹林皆停下動作看向他。

頓了一會兒,蔣樹問道:“某確實有些不解,還請將明爲我等解惑。”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章 戰(zhàn)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zhàn)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wěn)爲重(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zhàn)愈急(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fā)匪事第六十二章留守監(jiān)國風將起(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三十章 戰(zhàn)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yún)(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zhàn)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wǎng)英才(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wěn)(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zhàn)雲(yún)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chuàng)收第六十三章留守監(jiān)國風將起(二)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wǎng)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wǎng)英才(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章 戰(zhàn)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zhàn)事可定矣(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wěn)爲重(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zhàn)愈急(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fā)匪事第六十二章留守監(jiān)國風將起(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三十章 戰(zhàn)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yún)(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zhàn)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wǎng)英才(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wěn)(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zhàn)雲(yún)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zhàn)定江南(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chuàng)收第六十三章留守監(jiān)國風將起(二)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wǎng)漸起如何破(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wǎng)英才(六)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汉县| 东至县| 同仁县| 凤庆县| 望城县| 南丹县| 介休市| 南宫市| 济南市| 彭水| 石阡县| 康乐县| 庄浪县| 库尔勒市| 宁夏| 桐乡市| 台江县| 隆子县| 常宁市| 祁门县| 长海县| 包头市| 开化县| 万源市| 政和县| 崇义县| 阿图什市| 龙胜| 营口市| 来安县| 扶绥县| 固镇县| 涿州市| 莱芜市| 祁东县| 霍州市| 吴川市| 汽车| 石城县| 桑日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