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

洛陽馮府,師徒二人正在閒談。

今早陳佑陛辭,下午就要離京前往京兆。

在陳佑調任之後,馮道被加授太傅,李明卿也卸下北面行營都部署的職事,不日歸京。

別誤會,這不是補償,只是爲了平衡。

若是記憶力不差的話,應該記得嘉定三年冬有一次京官考課。由於陳佑當時丟了職事,且御史臺一直彈劾他卻沒人被申斥,依附於他這邊的人就有些人心浮動,這一次考課只能說損失還在可承受範圍內。

當然其他人也沒好過,樞密使閻俊臣只保了自家核心人馬。劉承澤倒是爭了,可他是外鎮入京,手底下沒有能說得上話的人,雖有收穫,但也只是讓他這個集賢相稍微名實相符一點。

能和江夏青相比的就只有史館相王樸了,不管怎麼說,太祖實錄在他的任內修完,於是在考課開始之前,他加授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平章事。這樣一來,在趙元昌拉偏架的情況下,拿下了不少位置。

但有一點要注意,這些位置大部分都是趙元昌親自授意安排的人選,真正追隨王樸的並不多。不能統合的一盤散沙,有跟沒有差別不大,對王樸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因此,爲了平衡江夏青,馮道加官,李明卿歸京。

馮道現在基本上不參預政事,擡他是爲了給江夏青壓力:這朝堂上可是還有比你聲望更隆的人在。

李明卿歸京則是爲了抵消樞密使閻俊臣消極怠工的副作用,接手陳佑之前做到一半的改革試驗。

至於爲什麼不罷免閻俊臣,因爲他聽話。雖然他平時不願意發表意見,但只要趙元昌示意一下,他立刻就會做出符合趙元昌期望的表態。

但趙元昌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啊,所以閻俊臣大多數時候還是:江相公所言在理。

總之,樞密院三個副使,任意兩人合作至少能讓樞密院發出一個聲音。再加上政事堂的王樸,維持朝局平衡不算太難。

只要朝政平穩,趙元昌就有心力騰出手來開展外戰,比如說徵淮南。

“你去的京兆府,只要不發生叛亂,就不會有什麼事。”馮道身上披著毛毯,慢條斯理地道。

半隱退以來,他這個老人家是越來越怕冷了,仲春時節依然要披著薄毯。

“講學你就先停一停,我看吶,除了爲官心得,你也講不出什麼高深的東西來。直言做官,被彈劾結黨一點也不冤。”

陳佑低頭稱是,這一點他沒辦法反駁。

“你這次出去,就老老實實的,顯瑞退下去之前別想著回來的事情。京中有我,有顯瑞看著,不會出問題。就算出了問題,你擔心也沒用。”

聽到這話,陳佑苦笑一聲:“小子謹記。”

“嗯。”馮道繼續往下說,“到現在也沒說推行稅改的事情,你在京兆就別急著下手。你若願意聽我這個癡頑老子的話,做好三件事就行。”

陳佑態度恭敬道:“尊師之言不敢不聽。”

“這第一件事,撫卹民力,不發亂政。”

簡單來說就是別亂改規矩。

陳佑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道:“馮師放心。”

馮道打量著陳佑的臉色,見他是真心答應,這才頷首:“第二件事,就是提攜賢良。”

陳佑聽了,面色古怪:“馮師你才說我被彈劾結黨不冤,還讓我提攜他人?”

“你小子怎地如此蠢笨!”馮道瞪了一眼陳佑,擡手作勢要打,只是兩人離得雖不遠,卻也不是他擡手就能夠到的,氣哼哼地道:“過來!”

陳佑無奈,起身彎腰朝前一湊。

“啪!”

一巴掌拍在陳佑腦袋上:“你小子怎這般愚鈍!”

老小孩老小孩,別看陳佑外表不過二十多歲,但他對老年人的想法也有所感觸。不過生理因素是會影響心理狀態的,他現在偶爾會有一些惡趣味,但卻做不到馮道這般隨心所欲不逾矩。

嗯,馮道少年時品行敦厚,到了老年反而經常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來逗樂。

比如有一次他穿了一雙新靴子,別人問他花了多少錢,他擡起左腳說九百。那人正巧是個急性子的,回頭就罵小吏:爲什麼我的靴子花了一千八!等那人罵了一會,他才緩緩擡起右腳說:“此亦九百。”

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以致於有人彈劾他說:宰相如此,何以鎮服百僚。【1】

陳佑知道自家老師的性子,自然得配合著。

被馮道在頭上敲了一下後,陳佑重又坐回去,聽馮道繼續說。

“叫你舉薦賢良不是叫你結黨,你若是不懷私心,誰又能把你怎樣?”

不懷私心。

即便真的不懷私心,別人就會相信嗎?

反正陳佑不怎麼信。

“你別不當回事。”馮道一眼就看穿了陳佑的想法,“你以爲我的名聲怎麼來的?還不是靠的往日積攢下來的人情!”

這話是實話,馮道沒有自成一派的學說,又不是那等技藝精湛的技術官,能有這般聲望,就是因爲有人捧。

別人爲什麼要捧他?一是因爲他沒有什麼污點——如果刨除這時候人人都有的多朝爲臣的話;二是因爲受過他的恩惠,比如舉薦啥的。

被他舉薦的人,捧著他,除了能被視作不忘恩之外,還因爲馮道的聲望越高,就意味著被他舉薦的人越優秀,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陳佑明白這一點,不由連連點頭。

馮道這才接著說:“最後一件事,且不可貪污受賄!”

最後這話有些聲嚴色厲,陳佑心頭一凜,連忙答應:“喏!”

“行了,就這樣吧,你還有什麼想說的麼?”

陳佑沉吟一陣,他有很多話想說,但臨到頭了,卻說不出口來。

好一會兒,才起身長揖:“小子將遠行,還望尊師保重身體。”

馮道帶著嫌棄揮手道:“去罷!去罷!老夫身體好著呢,不要你作者小女兒姿態!”

陳佑再揖而起:“小子告退!”

說罷,見馮道沒出聲,他拱手彎腰退出房間。

而房間內的馮道目光一直看著他消失的門口,好一會兒才掖了掖被角,合上雙眼閉目養神。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著中槍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著中槍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四平市| 宝清县| 柘城县| 永和县| 兰考县| 安龙县| 喀什市| 淮南市| 兴业县| 广灵县| 突泉县| 永丰县| 固镇县| 永嘉县| 芜湖县| 大埔区| 旅游| 蛟河市| 长汀县| 马鞍山市| 灌云县| 共和县| 康定县| 永嘉县| 大同县| 中江县| 宜阳县| 藁城市| 靖边县| 蒙山县| 冀州市| 蓬溪县| 吴忠市| 正蓝旗| 陆丰市| 易门县| 江华| 扎兰屯市| 巨野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