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七讓陳家四子把九個瓦缸都盛滿無根水,一字排開在大院上。按陳七的解析,讓九口瓦缸接收清晨的第一縷霧氣,第一縷晨光,謂之霧仙,作用實乃吸收天地之精華,用以加強葬穴的龍氣。一切辦妥,陳七又吩咐準備一些木康、幾把鐵鏟,約定子時在大院集合,然後讓陳家四子各自歇息。
看著陳七離去的背影,陳炯明問道:“大哥,這陳七到底是何來頭?”陳世明尋思了一下,道:“四弟可知爲兄爲何燒掉爹的遺信?”陳炯明搖搖頭,陳世明拍拍弟弟弟的肩膀說:“父親明言,陳七之話如父親之話,聽之信之;陳七之身份不可泄漏,切記切記,信畢即毀之。”陳世明又告誡三位弟弟,喪葬之事皆聽陳七之安排,別的事情別多問,待到時機成熟,自會告知大家。當日無話。
是夜子時剛至,陳家四子已齊集大院,靜候陳七的吩咐。陳七一身夜行衣,斜掛一布袋,清點陳家四子準備的物品,確認無誤,便示意出發。
陳世明問道:“先生說過信中之事已辦妥,此爲何行?”陳七道:“廣東本非龍棲之地,覓一龍穴並非易事。數月前在下夜觀天象,此地一處山勢突變,疑有龍氣聚集,在下前往勘察,發現此處竟藏一青龍。然此穴初成,龍眼之所尚未能確定,此去便爲定眼而行。”陳世明道:“聽從先生安排。”陳七又說:“在下在此明言,此青龍雖非九五之尊,但陳老太爺葬得此處,已足以庇廕子孫後代,吾等皆非天子之命,覓得此穴已屬難得,各位莫強求真龍之命。”陳世明道:“先生安心,吾等皆非貪婪之徒,只求一穴以安先父。”陳七點點頭道:“這就好。”陳炯明心思多,問道:“既得龍穴,陳先生爲何不先安葬雙親?”
陳七大笑道:“能醫者不能自醫,四公子該明白箇中原理。”說完,只見陳七掠起左手衣袖,陳家四子就著火把一看,無不觸目驚心,只見一條紅黑交錯的斑條由手腕處延伸至手臂深處,此紅黑斑條宛如有生命一般,時而膨脹,時而扭曲。斑條每抽動一下,陳七的臉色就扭曲一下。陳世明驚道:“先生,這是?”陳七退下衣袖,坦然說:“天譴!”
世人皆知,天機不可泄露,偶有通天者,敢逆天而行者必遭天譴。陳七左手上的紅黑斑條,似乎正正印證這一說法。陳七整理好衣服,不再多言:“各位莫再問緣由。此穴乃在下爲陳老太爺覓得,此行定下龍眼,安葬即可。各位出發吧!”陳家四子不再多語,提拿工具,緊緊跟在陳七身後。
步行約半個時辰,來到一處峰峰相連之處,陳炯明認得,此處乃蓮花山,莫非龍穴正在此地?果真如陳炯明所料,陳七停下腳步道:“此處便是青龍穴所在,各位隨我上山。”乃至半山腰處,陳七讓大家停下來,從胸前布袋掏出一羅庚,對照四方,然後掐指算了一下,道:“來了。”陳世明不明所以,問:“先生,什麼來了?”陳七道:“東風。”陳世明打量四周,草木不驚,根本沒有一絲的風吹。陳七讓他們把帶來的木康分開一人一袋,讓陳家四兄弟分別朝四個不同的方向散去,便走邊便散木康。陳家兄弟剛分好木康,一陣接一陣的東風莫名颳起,陳七喊道:“撒木康。”
陳家兄弟雖感疑惑,但還是按照吩咐,各自朝著陳七指定的方向走去,邊走邊散木康。陳七看著陳家兄弟四散,道:“龍眼之處,乃聚氣藏風之地,遇木康於風中不散之處,且大喊通知。”不一會兒,只聽見陳炯明喊到:“先生快來,此處木康聚在空中,凝而不散。”陳七趕忙招呼陳家兄弟朝陳炯明的方向奔去,只見一潭一尺見方的水源上方,木康並不因風吹而偏移,而是在水源上方聚成一條細線,蜿蜒盤旋。陳七掐指一算,道:“大公子,且上前一查水潭處是否有一青色鯉魚?”陳世明想,此處乃半山之處,野草斑雜,水潭只有一尺見方且沒活水流入,焉會有魚?但陳七吩咐到,只好舉著火把上前一看,陳世明不看不打緊,一看不禁嚇了一大跳。
只見一尾手掌大小的青色鯉魚,在潭水中游得正歡。陳世明不敢相信,用手背擦了擦眼睛,再定眼一看,確實是一尾青色鯉魚,陳世明暗自贊嘆,這陳七果非浪得虛名,難怪父親如此相信他。陳七見陳世明呆住在水潭前,喊道:“大公子,可曾有鯉?”陳世明回過神來,忙道:“先生神算,潭中確有一尾青色鯉魚。”陳七笑道:“若有青鯉,此處則爲龍眼。”
衆人趕忙上前一看,只見一尾青鯉遨遊其中,此鯉雖小,但嘴邊觸鬚卻長得驚人,足有三分之一的鯉身長度,魚眼上方各有一肉瘤突處,內藏之物似有破肉而出之勢。陳七道:“此穴本已是龍穴,有鯉則龍氣更盛。此處並無活水通入,此鯉實乃天地靈氣之所化。正所謂鯉躍龍門便成龍,此鯉雖不曾化龍,但須已成,角初長,已趨龍化。陳老太爺若葬此地,必將庇廕後代。”
陳家兄弟聽得龍穴已覓,遂紛紛跪拜陳七,感謝其恩德,陳七趕忙扶起陳家諸兄弟,道:“諸位不必言謝。有因必有果,若非有感陳老太爺對鄉里的恩德,在下斷不會爲其尋龍探穴,還望各位以後能秉承老太爺一貫作風,在下謹代表鄉親多謝諸位。”。陳家兄弟抱拳道:“先生放心,吾等定秉承父志。決不作出魚肉鄉親之事。”陳七點頭稱好:“甚好,各位請起身吧。在下還有幾句話贈與四公子,四公子可願一聽?”陳炯明道:“先生請明言,競存洗耳恭聽。”陳七示意陳世明等三人迴避,陳世明三人作揖,退到潭水的另一邊。
陳七輕聲道:“四公子,莫怪在下直言。”陳炯明道:“先生但說無妨,競存銘記於心。”陳七道:“在下觀四公子面相,已知公子絕非池中之物,早晚化龍,十年之內必有一番作爲。然老太爺葬此穴,公子本不該參與,此穴乃青龍之穴,而公子卻是黑龍之命,青龍主文運,黑龍主武運,兩者不可兼得,勢必造成兩龍相爭之勢,其一必有損傷。然青龍之命由人爲,黑龍之命乃天定,今公子之行,實乃輔助青龍,以己之力助爾之運,陳家之運將長久,而公子之運則短暫,不出二十年,公子黑龍之勢將爲青龍所傷。在下已告誡公子不可參行,然公子孝心之堅,決意參行,在下唯有許之。之前在下不願公子前往,乃想逆天而行,然天命不可違。今贈公子一句話,望公子日後行事能記之信之:行事在天,謀事在人,天遂則事成,然天不願則人不可爲。切記切記。”
陳七的話語無疑如海中勁風翻高浪,捲起陳炯明萬千思緒,雖陳七先前已預言自己的下場悲慘,但萬萬想不到竟是如此緣由造成。陳炯明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沉思了一下道:“事已至此,競存唯有順從天命。先生之話,競存將銘記於心。”陳七點點頭,道:“明日寅時便是下葬之吉時,我們暫且回村,稍作準備。”陳七呼喚陳世明三人,但見三人匍匐潭水邊,不知所爲。
陳七和陳炯明談話之時,陳世明三人迴避到水潭另一則,陳世明拿著火把,欲仔細查看潭中之鯉,忽感火光中隱約有一抹金光由潭水中射出,甚感奇怪,遂俯身潭水邊,定眼查看,青鯉下方似乎還有一鯉,臥於潭底枯葉之中,不禁疑問道:“下方可是還有一尾金色鯉魚?”陳家兄弟二人聽得,遂一同匍匐潭邊,以查明白,三人把火把貼近水面一看,確確還有一尾金色鯉魚臥於潭底。
聽得陳七的呼喚,陳世明起身對陳七道:“先生,此處似乎並非只有一尾鯉魚!”陳七大驚,急忙轉身過去,匍匐於潭邊。
陳七爲何事而驚?此穴乃青龍穴,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穴不藏兩龍,潭中青鯉乃穴眼之天地精華所化,斷不會存二。現陳世明競說潭中還有一尾鯉魚,其中必有異常。
陳七朝陳世明指去的方向一看,一尾三掌長的金色鯉魚臥於池底,紋絲不動唯嘴巴一張一合吐著水珠。只見此金色鯉魚竟如青色鯉魚一般,觸鬚長及魚身,眼上方長出肉瘤。然金鯉安靜如石,而青鯉遨遊水中。陳七一看,驚道:“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