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烽火羣雄(十二)

河北戰(zhàn)亂,江東戰(zhàn)亂,就連齊地,也是戰(zhàn)火紛飛,苦不堪言,百姓期盼滅秦,能過上太平生活,可偏偏暴秦已亡,各國紛爭,戰(zhàn)爭自此,又進入了另一個時代。

自從項羽大封諸王之後,偏偏沒有給田榮一個滿意的答覆,田市,田都,田安各自封王,而田榮責被忽略,這使田榮覺得,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也使他對項羽產生了敵意。

而後,田都來臨淄赴任,準備接管臨淄,登壇稱王,本應該離去趕往膠東的田市被田榮扣留,已‘項羽獨大,欺我齊人’爲藉口,出兵伏擊田都,田都一路順風順水,並沒有設防,突然遭到襲擊,不敵田榮,丟盔卸甲後逃離戰(zhàn)場。

而始終在城樓上觀戰(zhàn)的田市知道,田榮忤逆項羽,必然給齊地帶來一場浩劫,大戰(zhàn)將要拉開序幕,爲了不與田榮玉石俱焚,田市帶著親隨和千餘騎兵匆匆離開臨淄,向膠東行去,卻被凱旋而歸的田榮獲悉,匆忙率軍一萬,追擊田市,並在亂軍中殺死田市,號令田市首級,以振軍威。

隨後,田榮率軍向博陽進兵,討伐濟北王田安,博陽城中沒有設防,以爲三齊鼎力,極爲穩(wěn)固,忽然鼓聲大作,各種攻城器材發(fā)作,田榮親自督戰(zhàn),即對博陽發(fā)起猛烈攻擊,十天十夜,博陽被攻克,田榮又馬不停蹄,對濟北其餘縣城發(fā)起進攻,一一收服。

如此一番折騰,數月過去,此時齊地已徹底被田榮控制,並在臨淄已北登壇稱王,號稱齊王,大封諸將,號令三軍,拒絕楚軍。

因濟北王田安曾朝賀項羽,賀其大婚,田榮乃下令怒斬田安滿門,並將首級懸掛都城,以儆效尤。

這天是田榮稱王的第十天,百官朝賀,田榮也在這一天盛裝出行,身穿青色蟒袍,威風凜凜,待百官朝賀之後,田榮起身在御案前徘徊,許久之後,田榮問道:“我聞蒯越聚衆(zhòng)數萬,也曾參與反秦勢力,投身劉邦麾下,後離開劉邦,鏖戰(zhàn)關東,如今秦國已亡,但蒯越卻無處容身,在鉅野漂泊,可有此事?”

爲首一名大將威風凜凜走出班列,拱手道:“回稟王兄,的確有此事。”

說話之人乃是田榮的弟弟田橫,官拜大將軍,是田榮極爲信任之人,此時又見田橫也聽說此事,乃笑問道:“若我招降他,不知他肯降否?”

“蒯越此人漂泊已久,恐難束縛,王兄何不給他一個名分,讓他增兵往攻樑地,只要他肯聽從齊國號令即可。”田橫拱手道。

大殿內很多人紛紛附和,這時,田榮也略作思索,點頭道:“既然如此,這件事交給你去辦,一定要給我辦的利利索索。”

……

上完朝會,田榮在百名親衛(wèi)的簇擁下,來到東門外,一輛裝扮樸素的馬車已經等候多時,周圍,百餘名身穿常服的士兵持劍等候,很快,田榮來到馬車旁,一名軍官迎了上來:“大王,已經準備好了,咱們是否現在出發(fā)?”

田榮點點頭,隨後一名士兵拉開車簾,田榮踩著踢蹬上了馬車,在車伕的驅趕下,馬車駛離了齊王宮東門,向街市而去。

七拐八拐,來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前,小院門口有人把守,見到馬車來之後本想上前攔阻,卻見齊王從馬車低頭而出,兩名把守人員立刻拱手施禮,隨後讓道佇立兩側,田榮並沒有理會二人,而是在親衛(wèi)的簇擁下,向小院內行去。

不久,田榮來到了一個並不起眼的小茅屋,小茅屋上空一個很粗的煙筒正在冒著黑煙,屋內響著錘子碰撞的聲音,這是一間鍊鋼房。

由於鍋爐還在熊熊燃燒,屋內很熱,田榮進入屋內便用袖子掩鼻,走到鍋爐旁看了看,這時,一直注視匠人的田橫發(fā)現了田榮,他慌忙上前施禮:“給王兄請安。”

田榮笑著擺擺手:“兄弟倆,這麼客氣幹嘛。”

田榮又看了看鍋爐,鐵礦已經被熊熊大火融化,這時,田榮問道:“真的能把鐵礦煉成鐵水鑄劍嗎?”

“恩。”田橫應一聲,隨即又道:“這是一名江東的匠人,在那裡就是負責鑄劍的,只因回來探親,被我請來,連說帶哄,騙他鑄劍。”

說到這,田橫向一旁的箱子走去並打開了箱子,從裡面拿出一把已經鍛造好的鐵劍,交給田榮,笑道:“楚軍軍內基本上都已配備了這樣的劍,犀利異常,而且,韌性很高,銅劍與他相碰,如泥土般柔軟,很容易就被削成了兩半,所以,我軍若能大規(guī)模配備這樣的劍,戰(zhàn)鬥力至少會增強三倍。”

田榮不可置信的打量著手中的劍,他又喊來一名親隨,令道:“把你的劍拿來。”

親隨從腰間抽出銅劍交給田榮,田榮用鐵劍向著銅劍砍去,果然如田橫所言,銅劍被齊刷刷切開,這時,田榮目光如炬的看著鐵劍,他又看了看不遠處還在鑄劍的鐵匠,沉聲道:“我軍要想大規(guī)模鑄劍,還需要多久?”

“我已經選拔了一千名匠人來這裡學習,並且仿造楚人制造風箱,如果不出意外,半個月後我便可以讓匠鋪徹底運作起來。”

田榮滿意的拍著田橫的肩膀,囑咐道:“還有鐵戈,鐵矛和鐵箭,總之,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

田橫點點頭,這時,從門外走入一名軍官,他是田榮的貼身親衛(wèi),此時他來到田榮身旁,耳語田榮道:“王宮那頭傳來消息,陳餘前來拜訪。”

“陳餘?”田榮不禁詫異,他看向一旁的田橫,又道:“陳餘這個時候來齊國,會是什麼事?”

田橫也很詫異,他不由笑道:“不管他來咱們這有什麼事,王兄何妨一見呢?”

……

田榮回到齊王宮,已經是黃昏了,此時天色漸漸昏暗,田榮下了馬車之後並沒有停留,急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偏殿,準備在這裡接見陳餘。

隨後不久,一名毗人送來茶水,並親身提醒道:“大王,陳餘到了,在殿外候著呢。”

田榮被打斷沉思,他看了看毗人,朗然令道:“帶他進來。”

很快,陳餘在毗人的引領下來到了偏殿,與田榮見禮後分賓主入座,這時,毗人再次返回,又送來一杯茶水放在陳餘面前,這纔再次離去。

偏殿內出現了短暫的沉靜,陳餘此時也在思索該如何開口,自從鉅鹿一戰(zhàn)後,陳餘與張耳鬧翻,便率領親隨隱居在南皮,可偏偏項羽在攻破咸陽後大封諸侯,人人得以封王,唯獨自己封了一個候,試想自己與張耳同時起事,彼此功績相同,憑什麼項羽要輕視自己呢?

況且,自從秦國被滅後,項羽憑藉實力,居然將趙王歇徙封代郡,這是何等大辱?難道趙國自此要改姓張了嗎?要有他張耳說的算?

這口氣陳餘咽不下,可憑藉自己的力量,陳餘根本搬不倒張耳,所以他想到了齊國,想到了剛剛統一齊地,也同樣和項羽不和的田榮,今天,他趕來說服田榮,讓他幫助自己重興趙國。

可兩人相對而坐之後,陳餘卻不知道該從何開口,他端著茶杯喝了幾口茶,就這樣慢慢的思考著,直到時間一分一分過去,再不說點什麼就會失禮的時候,陳餘才輕嘆一聲,看著始終凝視自己的田榮嘆道:“天道不公,我特來投靠大王。”

“哦?爲何說天道不公呢?”田榮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他能看出,陳餘絕非是來投誠的。

陳餘見田榮反問自己,不由嘆道:“當年爲了推翻暴秦,各地反秦勢力紛紛崛起,彼此奮戰(zhàn)一方,卻偏偏給項家做了嫁衣,讓他項羽榮登了西楚霸王的寶座,可他卻不知足,憑藉實力欺凌我等,試想大王當年抗秦付出了多大精力才得光復齊國,卻被項羽一紙詔令,弄得齊分三地,卻唯獨沒有大王的封地,這公平嗎?”

陳餘說到這,覷一眼田榮,見他已怒氣填膺,乃繼續(xù)說道:“我當年與張耳齊名,共同奔赴張楚國,後得陳勝王命令,光復趙國,也曾立下汗馬功勞,可項羽偏偏要徙封趙王,把趙地分給張耳,試想,張耳尚能得到一片土地,我陳餘難道只配做候嗎?”

田榮聽到此,再也忍不住,怒擊桌案,一聲悶響之後,田榮起身怒道:“項羽匹夫何足畏懼?”

這時,陳餘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田榮憤怒了,憤怒會矇蔽雙眼,而自己,也該藉著此時,勸說田榮,乃長嘆一聲又道:“如今趙王被徙封,趙地被張耳霸佔,齊國失去了好的盟友,而河北多戰(zhàn)亂,韓廣又被臧荼所殺,若大王不早圖後路,恐怕早晚有一天,要面對與楚軍一戰(zhàn)的地步,那時……”

陳餘頓住了話頭,他看著田榮,直到田榮問起自己真正的來意,才把心裡話吐出:“若大王能借我一旅勁師,重興趙國,迎回趙王歇,我願用人頭保證,趙國將永爲齊國盟友,互幫互助,抵禦楚軍。”

田榮聽後,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田榮猛拍桌案,毅然道:“我會讓田解率軍兩萬助你奪回趙地,如何?”

“謝大王。”陳餘單膝跪地,行一大禮,這時,田榮又道:“可你也不要忘了今天的誓約,他日抗楚,你我當同心協力。”

第3章 項梁遠慮第41章 賈復弒主第44章 大戰(zhàn)宛城第20章 胡亥登基第3章 會稽呂家第40章 葛嬰立楚第40章 楚軍舉哀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章 孔府夜宴第7章 項莊奇謀第30章 夜訪劉邦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28章 抓儒風波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1章 江陵之行第46章 章邯之憂第6章 深夜來客第17章 蒲善招降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30章 吳芮之請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21章 董緤來使第39章 扶蘇失寵第21章 烽火羣雄(八)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2章 鄱陽之行第40章 楚軍舉哀第19章 夜訪曹府第21章 孔鮒之憂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3章 九江來使第18章 怒斬楚使第19章 鉅鹿吃緊第10章 澤中暢飲第2章 李斯哭子第31章 櫟陽飲宴第1章 吳廣請援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37章 軍政不和第31章 再返邾縣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章 再會故人第9章 東楚王妃第42章 周市請兵第30章 夜訪劉邦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1章 吳廣請援第16章 臨陣變卦第40章 葛嬰立楚第36章 兩國來使第31章 張良定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1章 江陵之行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48章 章邯乞降(下)第27章 吳芮來訪第45章 漢雍之戰(zhàn)(一)第42章 劉邦南下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34章 孔鮒直諫第34章 爲君一戰(zhàn)第3章 九江來使第19章 夜訪曹府第29章 烽火羣雄(十六)第29章 問卦定謀第9章 劉項定親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8章 不疑之請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20章 山中隱士第7章 帝國根基第9章 武臣南歸第45章 漢雍之戰(zhàn)(一)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16章 章邯北上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1章 再返邾縣第18章 大破王離第3章 項梁遠慮第27章 路遇知音第52章 胡亥自刎第43章 葛嬰弒主第35章 秦人喪膽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5章 公孫良府上架感言第15章 奇怪老者第17章 孔家夜宴第16章 扶蘇之請第33章 大破楊熊第51章 叛宮弒主第53章 尾聲
第3章 項梁遠慮第41章 賈復弒主第44章 大戰(zhàn)宛城第20章 胡亥登基第3章 會稽呂家第40章 葛嬰立楚第40章 楚軍舉哀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章 孔府夜宴第7章 項莊奇謀第30章 夜訪劉邦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28章 抓儒風波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1章 江陵之行第46章 章邯之憂第6章 深夜來客第17章 蒲善招降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30章 吳芮之請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21章 董緤來使第39章 扶蘇失寵第21章 烽火羣雄(八)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2章 鄱陽之行第40章 楚軍舉哀第19章 夜訪曹府第21章 孔鮒之憂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3章 九江來使第18章 怒斬楚使第19章 鉅鹿吃緊第10章 澤中暢飲第2章 李斯哭子第31章 櫟陽飲宴第1章 吳廣請援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37章 軍政不和第31章 再返邾縣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章 再會故人第9章 東楚王妃第42章 周市請兵第30章 夜訪劉邦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1章 吳廣請援第16章 臨陣變卦第40章 葛嬰立楚第36章 兩國來使第31章 張良定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1章 江陵之行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48章 章邯乞降(下)第27章 吳芮來訪第45章 漢雍之戰(zhàn)(一)第42章 劉邦南下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34章 孔鮒直諫第34章 爲君一戰(zhàn)第3章 九江來使第19章 夜訪曹府第29章 烽火羣雄(十六)第29章 問卦定謀第9章 劉項定親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8章 不疑之請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20章 山中隱士第7章 帝國根基第9章 武臣南歸第45章 漢雍之戰(zhàn)(一)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16章 章邯北上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1章 再返邾縣第18章 大破王離第3章 項梁遠慮第27章 路遇知音第52章 胡亥自刎第43章 葛嬰弒主第35章 秦人喪膽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5章 公孫良府上架感言第15章 奇怪老者第17章 孔家夜宴第16章 扶蘇之請第33章 大破楊熊第51章 叛宮弒主第53章 尾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深水埗区| 启东市| 北海市| 特克斯县| 阿坝县| 翁牛特旗| 巴东县| 会昌县| 师宗县| 天等县| 宿州市| 泌阳县| 庆云县| 深州市| 申扎县| 临朐县| 宜州市| 庄河市| 邹城市| 文山县| 平舆县| 密山市| 麟游县| 平湖市| 自贡市| 广西| 当涂县| 西吉县| 梧州市| 容城县| 宁国市| 遂平县| 九龙县| 安化县| 杨浦区| 德钦县| 萨嘎县| 青田县| 嵊泗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