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田臧奪權(quán)

清晨,滎陽東南的張楚軍大營,吳廣召集衆(zhòng)將,商討退敵之策。

可以說,章邯進(jìn)兵滎陽,讓吳廣感到了危機(jī)的接近,而且,張楚軍久攻滎陽不下,已經(jīng)傷痕累累,章邯的突然參戰(zhàn),讓吳廣感到如芒在背,使得滎陽之戰(zhàn),更加艱難。

如果說當(dāng)初,田臧勸自己西進(jìn),撇棄滎陽,直奔咸陽殺去,與周文合兵,可橫掃關(guān)中的計策是對的,那麼,此時吳廣的確已經(jīng)後悔,他後悔太多機(jī)會被他錯失,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後悔藥,無論曾經(jīng)如何,吳廣都必須安排好眼前的一切。

當(dāng)初攻打滎陽不下,吳廣曾下令,讓徐武和鄧說分兵兩路,建立根基,爲(wèi)自己尋求後援,建立補(bǔ)給基地,而此時,徐武和鄧說已分別佔領(lǐng)了許縣和郯縣,如果滎陽之戰(zhàn)真的無法繼續(xù),吳廣有考慮,向回撤軍,或許他會向許縣進(jìn)兵,也或許,吳廣會直奔郯縣而去,遠(yuǎn)離三川郡。

可不管走哪條路,吳廣眼下,都必須做出決定,是戰(zhàn)還是不戰(zhàn)!

就在吳廣沉思,衆(zhòng)將也各自尋思對策的時候,帳外,忽然有親衛(wèi)奔入,大喊:“將軍,有陳縣送來的旨意。”

親隨話音剛落,吳廣猛然起身,這個時候,陳勝送聖旨來,會是什麼事情?難道,陳勝已經(jīng)知道章邯出關(guān)的事情了嗎?

想到此,吳廣不敢怠慢,帶著衆(zhòng)人,向帳外走去,這時,迎面走來一人,乃是田臧,只見他手中拿著一捆竹簡,在他身後,李歸帶著百餘名士兵緊緊跟隨,吳廣詫異,喝道:“怎麼回事?”

田臧打開手中竹簡,朗聲大喝:“聖旨在此,吳廣還不快快接旨!”

吳廣心中疑惑,但他還不敢公然抗旨,更不知道,田臧手中拿的,只是一本普通的兵書,並不是什麼聖旨,此時,田臧已朗聲念道:“吳廣久攻滎陽不下,三年之久,耗費軍費,軍隊無數(shù),其罪當(dāng)誅,寡人特令田臧接管三軍,強(qiáng)攻滎陽,旨到之日,立刻執(zhí)行,不可有誤,敢反抗者,殺無赦!欽此。”

田臧唸完,李歸立刻揮手,令道:“抓起來!”

吳廣身後十餘名親隨立刻拔劍在手,想要反抗,卻在這時,百餘名張楚軍一擁而上,向吳廣等人殺去,混戰(zhàn)中,田臧抽//出銅劍,快走幾步,一劍猛砍而去,正中吳廣面門,吳廣慘叫一聲,倒地抽//搐。

這時,田臧半蹲下//身子,將吳廣首級割下,高舉再上,大聲道:“奉大王令,接管軍權(quán),敢不從者,殺無赦!”

“願聽將軍號令!”衆(zhòng)將紛紛跪地,幾個反抗的吳廣親隨很快便被殺光,這時,田臧回身令道:“立刻封存吳廣首級,八百里加急,送往陳縣,交與大王!”

親隨唱諾,取來木箱子,撒上白灰,將吳廣首級裝入,用布包好,隨即翻身上馬,帶著幾個人,急速向營外馳去。

這時,田臧與李歸對視一眼,皆默默的笑了,大營內(nèi),吳廣的纛旗被撤下,一面寫有田字的旗幟被高高掛起,這時,田臧朗聲喝令:“全部大帳集合!聽我號令!”

。。。。。。

張楚王宮,這裡已經(jīng)不像年前那樣太平了,陳勝自從稱王后,起初還勵志可嘉,欲吞併天下,可伴隨著時間的消逝,陳勝漸漸迷上了財富,美女,他的生活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與女人爲(wèi)舞。

自從新年之後,陳縣城中,朝廷中,宮中都不同程度的枉議時局,而且,居然還敢背地裡,私下議論自己,故此,陳勝將自己的兩名心腹,中正朱房和主司胡武,調(diào)遣下去,嚴(yán)查枉議時局之人。

此時,二人跪伏在陳勝面前,正做著彙報:“慶星漢,碩明誠,後巍昂,李陽平,毛高潔,潭開霽,繆雅達(dá)等官員,都不同程度的妄議大王,這是口供。”

一名內(nèi)侍接過竹簡,轉(zhuǎn)身走到陳勝面前,雙手奉上,陳勝打開竹簡,大致看了看,隨即憤怒扔出,大恨道:“統(tǒng)統(tǒng)斬首!”

二人唱諾,但陳勝卻又改口道:“不,誅他們?nèi)澹 ?

二人再次唱諾,這時,一名親衛(wèi)快步走入,拱手道:“大王,滎陽大營送來緊急軍報!”

陳勝聽到彙報,不由一驚,緊急軍報,不會是滎陽出事了吧?想到此,陳勝忽然起身,急忙令道:“快,傳喚他們進(jìn)來!”

親衛(wèi)唱諾離去了,這時,陳勝又坐了下來,自從周文敗出函谷關(guān),陳勝對秦軍的懼意,漸漸浮現(xiàn),他開始意識到,秦國的軍隊,並沒有自己想的那般無能,僅一戰(zhàn),自己的四十萬大軍便折在了關(guān)中,可謂慘痛。

這時,陳勝目光如炬,看向朱房,恨道:“你剛剛說,還有人枉議時局,說說看,他們都議論些什麼?”

見陳勝問起,朱房拱手道:“有的人說,大王沉迷酒色,不知進(jìn)取,有的人認(rèn)爲(wèi),章邯出關(guān),不可對敵,應(yīng)當(dāng)避其鋒芒,撤回滎陽的軍隊,保守陳郡,也有的人說,大王應(yīng)及時遷都,避難江東……”

“夠了!”陳勝大喝一聲,擺擺手,恨道:“繼續(xù)查,凡事枉議者,統(tǒng)統(tǒng)誅殺!”

二人唱諾離去了,這時,一旁的內(nèi)侍走過來,給陳勝捶背,嘆道:“大王,您要注意身體,不能總是動怒,那樣不好。”

陳勝沒心思理會這些,他不耐煩的擺擺手,內(nèi)侍退到一旁了,這時,一名衣衫整齊的少年走入大殿,在陳勝面前單膝跪地,朗聲道:“左將軍田臧身旁親衛(wèi),拜見大王。”

陳勝見他手中捧著一個木箱,詫異道:“這是什麼?”

親衛(wèi)將木箱雙手捧起,朗聲道:“這是吳廣的人頭,內(nèi)有田將軍的一份密信。”

陳勝聽到吳廣的人頭,身子不由一顫,但很快,他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此時,內(nèi)侍已把木箱子放在桌案上,陳勝令道:“打開它!”

內(nèi)侍探手,解開包袱,裡面是一個木箱,木箱被打開後,可以清晰看出,這是吳廣的人頭,陳勝不由驚訝道:“這是怎麼回事?”

很快,陳勝看到了木箱中的一片竹簡,他拿起仔細(xì)一看,不由笑道:“吳廣造反,已誅殺!田臧做得好!寡人不怪他!”

陳勝說完,看著那名親衛(wèi),令道:“起來吧。”

親衛(wèi)奉令起身,但陳勝卻陷入了沉思,這些年,他最憂慮,也是最顧忌的,就數(shù)吳廣一人,當(dāng)初滎陽久攻不下,自己多次考慮,換掉吳廣,只因吳廣聲威太高,軍心深厚,自己纔不得不隱忍,如今吳廣已死,陳勝已無顧慮,乃喝令道:“來人,擬旨,擢令田臧爲(wèi)上將軍,楚柱尹,令其接管吳廣軍權(quán),全力抗擊章邯軍,不得有誤!”

。。。。。。

滎陽城上,烈焰滔滔,幾口烽火臺洶洶冒著濃煙,這是張楚軍強(qiáng)攻滎陽的信號,而一座不起眼的樓洞內(nèi),李由跪坐在地上,與幾名將領(lǐng)正在探討滎陽的防禦問題。

張楚軍已強(qiáng)攻滎陽近十天,攻打頻率一日高過一日,若如此繼續(xù)下去,滎陽不保,可如果就這樣放棄滎陽,李由又不甘心。

就這樣,李由內(nèi)心即爲(wèi)糾結(jié),一旁,一名校尉沉聲道:“大人,聽說章邯的四十萬大軍就在洛陽,我們幹嘛不向他們求援?”

一句話點醒了李由,這幾日只顧著防守張楚軍,卻把章邯忘了,想到此,李由立刻令道:“派三路斥候,夜晚縋成,務(wù)必在明天天亮之前趕往洛陽,向章邯求援。”

。。。。。。

滎陽城十里外,索縣附近,張楚軍的臨時帥賬設(shè)在這裡,強(qiáng)攻十日,雖然張楚軍損失慘重,但同樣,滎陽的守軍已到了極限,只要繼續(xù)強(qiáng)攻,這兩天,滎陽必破。

想到滎陽指日可破,田臧心中燃起了一絲埋怨,若當(dāng)日,吳廣肯聽從自己的計策,滎陽早已是張楚軍囊中之物,何必等到現(xiàn)在,可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田臧決定,從自己做起,讓張楚軍重新崛起在三川郡。

就在田臧自詡得意的時候,一名斥候急奔入賬,單膝跪地,拱手道:“將軍,我們在滎陽以北,發(fā)現(xiàn)二十萬秦軍,他們正在向敖倉靠攏。”

“二十萬秦軍?這是誰的隊伍?”田臧不禁詫異,斥候嘆道:“他們的帥旗上,寫著章字!”

“砰!”田臧忽然猛拍桌案,口中怒罵:“章邯,你個卑鄙小人!”

田臧怒罵之後,看向一旁的李歸,嘆道:“章邯匹夫,想要先一步穩(wěn)定敖倉,斷我軍糧草,即使我們攻下滎陽,也無濟(jì)於事,早晚會因糧食短缺而退去。”

一旁,李歸認(rèn)可的點點頭,冷笑道:“恐怕沒這麼簡單,去敖倉的軍隊,只有二十萬,那麼,剩餘的二十萬軍隊哪去了?如果我沒猜錯,剩下的二十萬軍隊,將會援救滎陽,我們有難了!”

田臧聽後大驚,自己居然忽視了這個細(xì)節(jié),如果謀事不密,這一戰(zhàn),張楚軍一定會被章邯吞掉。

想到此,田臧陷入了沉思之中,其餘人皆默不作聲,靜思對策,卻在這時,帳外,從陳縣趕回的親隨邊跑邊喊:“大王有令,加封田臧爲(wèi)楚柱尹,領(lǐng)上將軍事,即刻揮兵北上,抗擊章邯。”

第5章 周文拜將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1章 再會故人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9章 問卦定謀第24章 劉邦釋義第5章 兄弟反目第34章 周文盡忠第18章 沙丘駕崩第11章 魏人周市第48章 漢雍之戰(zhàn)(四)第58章 項羽坑卒第3章 會稽呂家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4章 召平假詔第40章 楚軍舉哀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章 奸妄趙高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13章 扶蘇之願第6章 神秘地帶第34章 兩國折首第33章 蒙恬北上第41章 賈復(fù)弒主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10章 襄疆稱王第1章 吳廣請援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53章 尾聲第33章 魏國求援第4章 子期來訪第9章 李斯族誅第22章 海歸之人第2章 李斯哭子第11章 鐵器研發(fā)第4章 召平假詔第32章 趙歇復(fù)國第8章 大戰(zhàn)桓楚(下)第15章 懷王擇將第7章 府中夜宴第10章 澤中暢飲第3章 孔府夜宴第2章 鄱陽之行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34章 周文盡忠第9章 武臣南歸第26章 劉邦請漢第8章 廝卒救主第26章 韓信獻(xiàn)策第49章 洹南受降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23章 關(guān)中大索第38章 東山再起第16章 扶蘇之請第17章 烽火羣雄(四)第18章 項家之危第9章 順?biāo)浦?/a>第11章 退守鉅鹿第43章 葛嬰弒主第20章 項莊出手第20章 彭越來投第6章 深夜來客第14章 徙封劉邦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4章 曹鳳表白第22章 殘暴胡亥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40章 焚書坑儒第10章 鴻門宴(上)第2章 再歸江東第35章 幕後黑手第10章 澤中暢飲第1章 奸妄趙高第4章 拒虎千里第21章 田儋復(fù)齊(上)第3章 九江來使第29章 項羽說婚第34章 周文盡忠第32章 羋心稱王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6章 張良之邀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3章 李良叛亂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37章 定陶之戰(zhàn)(一)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33章 魏國求援第33章 魏咎稱王第38章 兩女爭鋒第13章 反客爲(wèi)主第22章 海歸之人第38章 定陶之戰(zhàn)(二)
第5章 周文拜將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1章 再會故人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9章 問卦定謀第24章 劉邦釋義第5章 兄弟反目第34章 周文盡忠第18章 沙丘駕崩第11章 魏人周市第48章 漢雍之戰(zhàn)(四)第58章 項羽坑卒第3章 會稽呂家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4章 召平假詔第40章 楚軍舉哀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章 奸妄趙高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13章 扶蘇之願第6章 神秘地帶第34章 兩國折首第33章 蒙恬北上第41章 賈復(fù)弒主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10章 襄疆稱王第1章 吳廣請援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53章 尾聲第33章 魏國求援第4章 子期來訪第9章 李斯族誅第22章 海歸之人第2章 李斯哭子第11章 鐵器研發(fā)第4章 召平假詔第32章 趙歇復(fù)國第8章 大戰(zhàn)桓楚(下)第15章 懷王擇將第7章 府中夜宴第10章 澤中暢飲第3章 孔府夜宴第2章 鄱陽之行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34章 周文盡忠第9章 武臣南歸第26章 劉邦請漢第8章 廝卒救主第26章 韓信獻(xiàn)策第49章 洹南受降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23章 關(guān)中大索第38章 東山再起第16章 扶蘇之請第17章 烽火羣雄(四)第18章 項家之危第9章 順?biāo)浦?/a>第11章 退守鉅鹿第43章 葛嬰弒主第20章 項莊出手第20章 彭越來投第6章 深夜來客第14章 徙封劉邦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4章 曹鳳表白第22章 殘暴胡亥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40章 焚書坑儒第10章 鴻門宴(上)第2章 再歸江東第35章 幕後黑手第10章 澤中暢飲第1章 奸妄趙高第4章 拒虎千里第21章 田儋復(fù)齊(上)第3章 九江來使第29章 項羽說婚第34章 周文盡忠第32章 羋心稱王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6章 張良之邀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3章 李良叛亂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37章 定陶之戰(zhàn)(一)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33章 魏國求援第33章 魏咎稱王第38章 兩女爭鋒第13章 反客爲(wèi)主第22章 海歸之人第38章 定陶之戰(zhàn)(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含山县| 廉江市| 友谊县| 杂多县| 荔波县| 金湖县| 张掖市| 浪卡子县| 台安县| 赤城县| 壤塘县| 福鼎市| 苍山县| 涿鹿县| 邵东县| 威信县| 如东县| 永安市| 盐亭县| 和顺县| 鄢陵县| 黄骅市| 磐安县| 福清市| 瑞安市| 平安县| 定日县| 隆回县| 平泉县| 广昌县| 普陀区| 鹤峰县| 玉溪市| 垣曲县| 达拉特旗| 济南市| 庆阳市| 噶尔县| 曲阜市|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