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

天幕上。

早已沒有初登大寶時的意氣風發。

朱佑樘揉著眉角,看著眼前的老臣嘆氣不止。

“永樂年間,太宗每隔幾年就大舉領兵北伐,而且又遷都又修建長城,無不耗費巨資。”

“但也沒聽說出現過財政困難。”

……

朱高熾悄悄的看了一眼,朱棣。

朱棣面不改色。

……

朱佑樘放下手,往後一仰。

“如今,我既不修建宮室,各方面都百般儉省,爲什麼反而財用不足呢?”

“司馬文正曾言,天下之財,不在朝堂,就在民間。”

“而如今,朝廷沒錢,百姓也沒錢!

“這錢都跑到哪裡去了?”

……

【衆所周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大明的邊馳不是一天廢,但大明的錢是在弘治一朝徹底沒的。】

【要問爲什麼,因爲一個史無前例的利益結合體誕生了。】

……

天幕上。

一名穿著官服的小人的面前是一座鹽堆。

而身後,則是一片黑色的,看不清面目的小人。

『鹽』

……

【自從漢武帝開鹽鐵專營,鹽就一直是官方在控制的,民間不允許製造和銷售食鹽,販賣私鹽是掉腦袋的重罪。】

【朱元璋在位之時,有人建議說邊境需要軍糧,但是從內地運糧非常麻煩,建議讓民間幫忙運輸糧食,運一石糧食到大同,就給他發兩百斤,也就是一引鹽的領取憑證,也就是“鹽引”】

【然後他就可以拿著這個憑證到沿海的官方鹽場去領鹽,領到之後再銷售獲利,彌補糧食的生產和運輸成本。】

【運輸到邊境後,還可以讓商人在邊境僱人開發荒田,建立商屯。】

【朱元璋採納了這個辦法,並且立爲制度,這就是“開中法”】

……

{開中法的好處是,朝廷不用直接去組織糧食運輸,哪個地方需要軍糧了,就申請“開中”,就讓民間商人給運過去,誰想賺這個錢誰就去。}

{這樣做其實是比較方便快捷。}

{因爲如果讓朝廷來做,那就要建立一個龐大的轉運體系,養起來一大批人,非常費力,也容易產生貪污腐敗。}

{所以開中法才與軍屯制一起,成爲明朝邊鎮軍糧安全最重要的兩大制度保障。}

{老朱這個制度有點像“PPP”}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合作}

{這理念是真的非常先進而且實用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接受雷達開啓,眼睛爲之一亮。

“這個制度有點意思。”

他下意識的敲著手指。

將公事與特許經營捆綁在一起。

運輸軍糧是公事,而食鹽專營的權利則是隻有朝廷才能授予的權利。

二者捆綁起來,然後解決邊關糧食問題。

劉徹越想越覺得有搞頭。

“老朱也不是什麼制度都落後嗎。”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心裡算了一下。

商人不僅可以組織運糧,還可以讓他們僱人在邊境地區開墾土地,在當地種糧然後賣給軍方。

然後再獲得鹽引。

這不就既省卻了長途運輸之苦。

又促進了邊境地區人口的開發,鞏固國防!

“這是好事啊?”

劉秀皺著眉頭。

“那怎麼說沒錢呢?”

……

【但有四個原因讓這個制度成了擺設。】

【一是讓利太多,引來了權貴的覬覦和干預,打壓商人蔘與程度。】

【二是明朝自朱元璋開始常年用兵作戰,軍需花費甚多。】

【再加上食鹽產量與鹽引的分離,多發鹽引可以多從中徵稅並用於開中,所以導致出現了濫發。】

【商人經常數年甚至數十年無法兌換食鹽。】

【三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私鹽也逐漸氾濫,相較於官鹽更顯得物美價廉,導致官鹽滯銷。】

【四是朱棣在開中的同時,又實行了戶口食鹽制,也就是爲了減少紙幣濫發的問題,而向百姓徵收紙鈔,分發食鹽。】

【這等於變相減少了鹽商的銷售市場。】

【在這種種情況下,民間商人對“開中”的興趣越來越淡。】

……

季漢。

劉備也是看不懂。

“怎麼好好的東西,總能搞成一地雞毛呢?”

曹操輕抿了一口酒水,搖頭道:

“這明朝從根子上就不對。”

“朱元璋定下的東西太多,偏偏路子又窄。”

“後人要在一條不能擴修的窄路里挪移翻騰避開陷阱。”

“時不時還要爲了避開陷阱而搭建些工具。”

“這路可不就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難。”

“明朝的問題,比宋朝都大啊。”

孫權細嚼慢嚥下一塊烤肉,淡淡道:

“宋朝是尊文抑武,但最起碼還是有一個尊字的。”

“所以宋朝士大夫的想法和作爲雖有些不著實際,但依然有爲君略效犬馬之勞的想法。”

“明朝則不同,一開始就沒把文官當人看。”

“土木之變,勳貴又被一網打盡。”

“于謙、王越,無不說明皇帝的刻薄寡恩。”

“坐左不尊,立右不敬。”

“大明文武的心就不在大明上,能奈之何?”

“坐中位的,永遠是拉一幫打一幫。”

“哪有自己與所有人對立的?”

“大明皇帝纔是真的孤家寡人。”

劉備與曹操微微側目。

隨後對視一眼。

這人也不是一無是處。

……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因爲巴圖孟克的入侵,邊關需要更多的糧食,朝堂特批了一定額度的“開中”來給軍隊發糧,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糧食運過來賣給軍隊。】

【這反映出開中法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急須改革。】

【因爲開中法一直是戶部管著的,改革措施也交由戶部研究。】

【戶部尚書葉淇就提出一個改革建議:改“運糧開中”爲“納銀開中”。】

【也就是商人不用運糧食到邊關了,改爲直接交銀子到戶部,戶部收到銀子以後直接給商人鹽引。】

【然後再用這些銀子來向邊關運糧,這樣商人蔘與的積極性就能大大提高。】

【這個建議得到了採納,並很快付諸實行。】

【一年之內,戶部管理的國庫收入增加了一百萬兩白銀。】

【當時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是糧食,真正的銀子才兩百萬兩。國庫收入一下就增加了一百萬兩,可以說是暴增。】

【也由此,朝廷每年增獲白銀數十萬兩。】

【但是邊鎮商屯逐漸廢棄,開中法趨於崩壞。】

……

大隋。

楊堅眼角跳動。

“你還暴增……”

“你離暴死不遠了……”

開中法的本質是爲了什麼?

運糧啊!

你戶部進賬有毛用啊!?

難道建立一個機構去發糧?

那你不還是本末倒置嗎?

你不還是發銀子讓他們自己買嗎?

但十兩銀子發下去到邊境以後。

能有幾文呢?

獨孤伽羅是大族出身,對一些事情她心知肚明。

要解決商人不願意參與開中的困境,方法很容易想出來。

可以改變糧和鹽引的兌換比例,比如以前運一石米到大同可以換一引鹽,那麼以後可以換一點五的引鹽。

或者是打擊鹽場貪腐,對不能如期交鹽的鹽場官員進行處罰。

還可以禁止權貴從特殊渠道搞到鹽引等。

這些做法都是“對癥下藥”。

但這些措施他都不提,偏偏提了一個只對商人有利而對邊境糧食保障不利的改革建議。

這是爲什麼?

……

{啥也不說,啥也不懂,我就是突然想做個科普。}

{葉淇,江蘇淮安人。淮安,大明最重要的食鹽產地,鹽商雲集。}

{徽商在兩淮做鹽業生意,葉家與徽商多有通婚關係,徽州鹽商大部分都跟葉淇關係很好。}

{兩淮地區靠近食鹽產地,但是遠離邊境。}

{晉商,從山西運糧到邊關成本很低。所以天下鹽引大部分都歸於晉商。}

{納銀開中,是隻要把錢交給戶部的運司,拿到鹽引,剩下的就是領鹽和賣鹽了,不用考慮距離邊境的遠近問題了。}

{變法之後,徽商成爲鹽商的主力。}

{與徽商廣泛結爲姻親的葉家愈加興旺發達。}

……

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29章 大唐落幕。250.稿丟了,盡力趕。第28章 封狼居胥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32章 文字獄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著忽悠!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
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29章 大唐落幕。250.稿丟了,盡力趕。第28章 封狼居胥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732章 文字獄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著忽悠!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98章 一切解釋權依本天幕所有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历史| 紫金县| 泌阳县| 新竹县| 青田县| 双流县| 和硕县| 楚雄市| 文水县| 密山市| 焦作市| 清徐县| 民权县| 息烽县| 措美县| 贵南县| 景宁| 铜川市| 泸定县| 法库县| 绥化市| 高碑店市| 新乡市| 文水县| 龙胜| 荥经县| 开鲁县| 澄迈县| 清流县| 台北市| 新宁县| 区。| 长垣县| 拉萨市| 星子县| 基隆市| 武宁县| 新绛县| 广东省|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