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

【宋真宗·趙恆】

【軍事成績:宋真宗在對外戰爭中的勝率還是挺高的,與遼國大小戰爭九次,勝七次。與黨項各有勝負,戰績均平。】

【又引鮑河水經長城口到雄州,以隔限遼騎。】

【建山外四寨,控制了隴山以西進入關中的交通要道,增強對黨項西北方的軍事防衛。】

【但拋棄了燕雲十六州與靈州的歸屬也是事實。】

【評價E級,得零分】

……

{趙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宗,也是唯一一個真宗。}

{宋初將領的五代遺風很重啊,前線將領自行其是,手下將領對主帥陽奉陰違乃至蹬鼻子上臉也是常事。}

{澶淵之盟這個真要問問我們親愛的王大人了,兩面合圍變以少對多,我要是真宗我也擺!什麼豬隊友。}

……

大漢。

劉邦側躺在榻上,支著額頭翹著腿。

“他的選擇倒是可以理解,很多普通人都會這樣做。”

“可他是皇帝,做的事情代表整個國家。”

小劉恆端坐一旁,冷靜道:

“其實澶淵之盟交歲幣有一部分是正確的。”

劉邦呂雉側目而視,劉盈神遊天外不知想著什麼。

被兩個大佬盯著看,還未成爲完全體的小劉恆穩了穩心神道:

“東夷齊魯、南蠻荊楚。”

“三代之時都是蠻夷之輩,但近千年過去也都成了中原之地中原之民。”

“南北朝的五胡遊牧最後也成了大唐子弟。”

“若是中原王朝出少量錢能養出一個漢化遊牧的穩定局面,其實就省下了修長城面對草原諸部無休無止的寇邊的情況。”

“消除戰爭,百姓也可以不用加稅加賦、流民失所。”

劉邦靜靜的看著小劉恆,他十分欣慰。

“你能心心念念皆是百姓朕很欣慰。”

“百姓不想打仗,朕也不想打仗。”

“除了像劉徹那樣不知民間疾苦的,沒有人喜歡打仗。”

“但是恆兒啊,你講理的前提下是自己要有實力。”

“不然,那回紇就是一個例子。”

……

【制度建設:即位之初,宋真宗下詔“國家大事,足食爲先”。

而且他也努力踐行自己的諾言,制定了“預買絹”的政策。

朝廷於青黃不接之季,預先貸給百姓錢,幫助百姓解決春耕時節農耕生產問題。

到收穫之季讓百姓以家庭副業的產品絹、綢、布、絲綿等償還。

這樣在開始得到了農民的擁護。】

……

大明·仁宗時期

“預買絹這個政策原本是好的。”

朱高熾裹著一層羊毛毯,捧著熱氣騰騰的茶杯。

“它原是民戶自願預賣,但隨著物價的上漲,官定錢、絹比價越來越遠離市面上的均價。”

“朝廷資金困難,改用鹽等雜物代替現錢,或者拖延發放時間。”

“百姓不願接受,就強行攤派。”

“到宋仁宗時,預買絹已成爲一種官民間不平等的交易。”

“神宗時,正稅並和預買絹三萬匹,把預買絹與正稅田賦中的絹一併計算,成了常賦。”

“到了宋徽宗時,哼,更是成了白取。”

“國家完全不向百姓支錢,卻照舊額向百姓徵收綢、絹、布,稍後又將和預買綢絹布中的一部分折徵現錢。”

“完全成了田賦的附加稅。”

朱瞻基聞言,迷惑不解。

“那這預買絹……也不是個好的呀。”

朱高熾微微飲了一口茶湯,嘆聲道:

“其實還是個好的。”

“就是宋朝情況太特殊。”

“宋真宗的民生治理其實很好,但他也留下不少以後頻繁花費的口子。”

“偏偏晚年把神道設教當成治理國家的道路。”

“積蓄揮霍一空。”

“朝廷想平復糧價都做不到。”

“因爲啊……”

父子倆異口同聲道:

“沒錢!”

……

【頒給職田,宋代以國有土地頒給在職地方官職田,作爲在職地方官的特殊津貼。】

【將太祖、太宗時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總結概括,稱爲“祖宗典故”或“祖宗之法”,而且將其奉爲治國理事的圭臬。】

【下令官員俸錢一律支給現錢,在此以前,俸錢是折支實物的,實物定價很高,官員俸錢名實不符。】

【規定在京官員按原額十分之六、外地官員按十之四支給現錢,雖然從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卻名實相符,官員們並不吃虧,且消除了混亂。】

【次年,他令頒佈宦官俸祿標準,在此之前,宦官俸祿沒有定製。】

【公元1012年,定百官俸詔,以普遍增加俸祿的名義頒佈了新定的百官俸祿數額。】

【宋朝官員俸祿管理開始納入正軌。】

【評價B級,得三分】

……

大明。

換了一身粗布麻衣,朱元璋一手扛著鋤頭一手揮動斗笠。

“宋真宗剛即位時亦號賢君。”

“初相就任李沆。”

“一切政策都以務實避虛爲要。”

“日聞災異,其心也猶存警惕。”

“文臣七條,抑奢侈而立廉政。”

“可惜澶淵郎盟,大臣首啓天書以侈其心,羣臣又曲意迎合茍圖媚悅。”

“致使一衆言祥瑞者相繼於途中,獻芝草者三萬餘本。”

“些許善政最後也變了味道。”

一旁的馬皇后翻了個白眼,提著水罐往前走。

幾個小崽子也似小鴨子般跟在其身後。

朱元璋尷尬的搖了搖斗笠,看到身邊沉穩的朱標滿懷欣慰,隨後小聲嘀咕著:

“婦人稚子,不堪教化。”

朱標:……要不要告訴娘,爹在背後蛐蛐她?

……

【外交策略:澶淵之盟,花錢買平安。】

【承認黨項李繼遷對夏、銀、綏、宥、靜等五州的佔領,放棄靈州。簽訂盟約。】

【延續宋太宗對待交趾的政策,後黎朝內亂,交趾首領黃慶集等請求出兵平定交趾。】

【宋朝知廣州淩策與沿海安撫使邵曄等人都建議“發本道屯兵,益以荊湖勁卒三二千人,水陸齊進,立可平定”。】

【邵曄上邕州至交州水陸圖,勸趙恆趁機完成太宗未遂宏圖。】

【宋真宗以“祖宗開疆如此其大,慎守而已,安用勞民以貪無用之土乎”的理由拒絕提議。】

【後面交趾頻繁掠奪宋朝邊境,宋真宗一面督促其歸還所掠人畜,一面令宋朝邊將不得生事】

【評價E級,得零分】

……

季漢。

劉備等人看著天幕,連手邊的酒都喝不下去了。

怎麼能有皇帝這麼慫!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水路圖都有了你打他呀!

還一邊捱打一邊不許還手?

“他比孫權都慫……”

孫權:我還在這呢!

劉備垂著的衣袖偷偷給張飛立了個大拇指,嘴裡卻道:

“仲謀,翼德不是那個意思。”

“他的意思是……你沉穩!況且仲謀可比這人強多了!”

“交趾在你手上是易如反掌。”

孫權硬扯出個微笑,舉杯道:

“主…公…言重了。”

“張將軍……直爽,是豪傑人物。權,敬張將軍一杯!”

張飛嘟囔著什麼“大哥不讓我喝酒”“誰要跟你喝?”“你喝不過我。”

孫權一概當聽不見,一飲而盡。

一旁的劉備以眼色行事。

張飛只好不情願的舉杯示意一下。

一邊的曹操冷眼旁觀。

……

【民生經濟: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淮蔡間麥鬥十錢,粳米斛二百”

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襄、鄧州粟錢三百,菽麥鬥十錢”

同年九月,“京東西、河北、河東、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皆大稔,米鬥錢七八”。

大中祥符二年七月,“京師粟鬥錢三十”。

大中祥符五年十月,“時河東豐稔,米斛百錢”】

【基於大中祥符期間宋真宗大搞祥瑞,地方可能出於迎合,有誇大豐收、粉飾太平的情況,糧價或有虛假成分。】

【但公元1028年,宋仁宗天聖六年,京西轉運司申報的谷價仍是“每鬥十錢”】

【天聖八年范仲淹在書信中泛言當時農民賣糧,稱“中稔之秋,一斛所售不過三百金(即文)”】

【這說明,宋真宗時期的糧價數據與實際相差並不遠。】

【比宋太祖、太宗之時物價還低。】

【同時,全國財收達到了15038萬貫,歲入甚至比盛唐時期還要高出七倍。】

【全國的戶口,也達到了八百六十七萬戶,比他即位前增加了四百一十六萬戶。】

【評價A級,得四分】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大體盤算了一下。

“這個民生不弱了,評績不到頭還是吃了不得一統和耗費民力的虧啊。”

“而且下一個皇帝的廟號是仁宗嗎?”

仁這個字是好字。

所謂君子體仁。

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

得之者尊。

如此局面若是能持續百年,那未必不能再出一個似文景之治般太平場景。

積攢百年的國力應該可以打幾場收復燕雲的戰爭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著天幕冷笑連連。

一旁的衛子夫覺得這人不對勁。

這民生不錯啊?爲何這般表情?

劉徹眼睛一瞄就知道這婦人在想什麼。

一張小臉永遠也藏不住事。

“一看就知道你沒封禪過泰山、沒修過宮殿。”

衛子夫嘴角抽動,有點繃不住面孔。

雙手合攏於身側,劉徹偎在一旁冷聲道:

“這人造天書、制祥瑞、東封西祀、大興宮殿。”

“凡此種種哪一樣不要花錢?”

“不得不說,這人的底子的確厚。”

“如此揮霍也能平穩物價到下一個皇帝。”

劉徹瞇了瞇雙目,沉聲道:

“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

衛子夫勾起好奇心,追問道:

“什麼問題?”

劉徹嘴角扯出一個譏諷的微笑。

“他花的都是以往的積蓄。”

“他就沒想過給後代積蓄錢財,也沒想過收復燕雲……”

隨後語氣中有幾分怪異。

“……他居然真的就信遼國會講誠信……”

“而遼國還真就講誠信!”

伱們兩國真是……絕配!

……

大唐。

“咳……”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又坐回龍座上。

你說你……

這麼好的事你不早說!

你早說……朕也不會罵那麼狠嗎……

稍微尷尬一點點,李世民調整好心態。

“雖然說這皇帝有點賠錢割地,但治理的民生還不錯。”

“下面那個皇帝還是個仁宗。”

“繼續保持!”

“百年以後收復燕雲應該不成問題。”

一旁的長孫皇后微微側身道:

“二郎,你真覺得百年後他們能收復燕雲。”

李世民捻著鬍鬚沉吟道:

“其實我也不敢保證。”

“但宋朝的幾任皇帝跟以往的皇帝明顯不一樣。”

“說他們是明君,還盡幹些昏君乾的事。”

“說他們是昏君,又時時幹些明君乾的事。”

“本以爲李隆基那種轉折涇渭分明的皇帝就夠複雜了,不成想……”

李世民搖搖頭。

他有種預感,以後的皇帝會給他更多的驚愕。

惆悵的嘆口氣。

這世界變化太快了。

……

大宋。

趙匡胤有點猶豫了。

意外的,民生居然不錯?

而且,他後面的皇帝還是仁宗?

要不再看看?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一臉難色。

看著地上的那團不明物體,將手中的皮鞭扔在地上。

“入你娘!”

“打早了!”

……

大宋·真宗時期

一直悄咪咪瞄著天幕的趙恆將手中玉壺一放。

理了理有些褶皺的青羅衫,腰背微微挺直。

朕打仗是不行,但那是兵將不聽令!

你看我民生就很不錯嗎!

民生好纔是真的好!

花錢就能擺平的時候,打什麼仗呢。

打仗會死人,花錢又不會!

一旁的劉娥翻了翻眼睛。

這人什麼都好,就是禁不起誇!

還沒誇呢就驕傲起來了。

不過……劉娥眼中閃過異色。

仁宗?

莫非是受益?

畢竟這人就活了這麼一個兒子。

……

【用人識人:提出“異論相攪”的用人方略。

也就是放任不同立場的官員相互辯難,使朝野內外的各方力量相互牽制,以達到權力平衡的目的。】

【罷良臣,任讒臣】

【但這人也知道用的是奸臣,所以又用正直朝臣在位,以牽制王欽若、丁謂等“五鬼”干政,也因此,儘管宋真宗在後期行事荒誕,但宋朝仍然得以穩定發展。】

【評價D級,得一分】

【後世影響:澶淵之盟得百年和平,但燕雲十六州也從法理上歸屬於他國。】

【而泰山封禪的行爲也讓後面的有爲帝王都斷了這個想法。“巧妙”的避免了勞民傷財。】

【評價C級,得兩分】

【總分:十分】

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39章 天不假年。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78章 應州大捷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9章 斷電了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90章 洋務運動
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39章 天不假年。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578章 應州大捷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120.第116章 從街亭之失,看北伐失敗的原因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9章 斷電了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90章 洋務運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宁安市| 遂昌县| 北宁市| 陇南市| 孝感市| 新巴尔虎左旗| 昆山市| 南郑县| 荣成市| 灵山县| 车致| 杭锦后旗| 团风县| 城固县| 万荣县| 永康市| 镶黄旗| 加查县| 镇宁| 天津市| 昌图县| 吉安县| 陆河县| 洪湖市| 枣阳市| 耒阳市| 大足县| 万盛区| 贵港市| 勃利县| 肃宁县| 云南省| 布尔津县| 西充县| 砀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焉耆| 涿鹿县| 蒙自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