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職場通行證

職場也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地方,那裡會讓人學到很多東西。在進入職場之後,除了外表形象的塑造,職場風格也包含了良好的工作態度、專業氣質。練好內功,更能化解一路的顛簸,通往屬於你的成功大道。

新人報到1、早15分鐘到,晚15分鐘走剛踏入或轉換職場的工作者,對於新環境有許多事情必須學習與瞭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隨時充分準備。

不論是工作、開會或是其他任何與公司有關的活動,早15分鐘到,晚15分鐘走,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這是對自己的承諾,而不是代表多把自己賣給公司半小時。早15分鐘到,能讓自己先暖機,儘快進入狀況,並且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即將正式開始的事情;晚15分鐘走,則可趁結束當下印象最清楚的時候,把握機會多問資深同事幾個問題,這時學習的效果最好。多出這半小時的時間,自己所得到的收穫,常常會超出預期。

2、先模仿,再創新日本最大人力派遣公司藝珂前總裁重茂達指出,人們經常會忽略基本功,總想盡量表現自己的專業與創意。但是,基本功對職場新人來說十分重要,在表現自己之前,不妨先從學習與模仿資深同事的做事方法與態度開始,把基本功練好,進而發揮更大程度的創新能力。

3、與其聰明,寧可誠實華碩設計總監李政宜指出,他最在意的新人工作態度之一,就是誠實。不懂的就不要裝懂,沒做過的專案就不要硬說做過;明明是做一個小零件,就不要放大成做整個產品。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往往是造成學習與成長最大的障礙,騙久了,反而連自己都騙了,還真以爲自己很厲害。

4、等待指示,會喪失求生能力面對主管交派的任務,工作者就要展現出主動權,將這件任務從此視爲自己的事情,獨立思考,而不只是老闆說要做,如此一來,纔會增加主動思考與行動的能力,做出超越主管預期的成果。

5、別跟老闆說“No”。把看似艱鉅的任務指派給下屬,代表主管可能是想趁機測試下屬的能力,也可能是從工作負荷來分配,或是想培養與磨練下屬。若工作者只以自己的角度來考量,拒絕主管工作的安排,不僅有可能因此打亂主管全盤計劃,甚至有可能在主管心中建立起畏苦怕難、缺乏承擔責任的印象,對往後職場發展,絕對是扣分。

6、任務卡住,再提3個解決方案面對主管指派的任務,實際執行一定會碰到各種障礙,工作者要先想辦法自己解決。若仍無法解決,回報時除了交代處理過程碰到的瓶頸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再提幾個建議方案讓主管選擇,否則瓶頸依舊存在。透過這樣提替代方案的過程,更是學習從主管角度看事情的好機會。

7、檢討對事不對人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認爲,在重視團隊合作的職場中,維繫團隊士氣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有賴每位成員在團隊中都能感受到尊重。工作上,經常會遇到檢討會議,一旦成果不如預期,就常變成批鬥大會,互相指責對方的失誤造成自己工作困擾,最後變成意氣相爭,不僅打壞同事情誼,對結果也沒有任何幫助。

8、承諾的事情,就要做到琉璃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說:“在我的團隊中,最不能忍受決定的事情沒去做”因爲團隊合作重視各司其職,稱職完成自己角色的任務,進而整合成團隊的成果。

因此,在正式會議中,經過大家討論決定、分配下來、自己也承諾要完成的任務,一定要做到。否則不僅影響個人,甚至會拖累整個團隊,若經常發生這樣的情形,久而久之,就會成爲團隊中的黑名單。爲了維持團隊的士氣與成果,這樣的人一定會成爲部門主管優先開刀的對象。

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小心職場中的“陷阱”

成長的陷阱一方面會來自“辦公室裡的老人”,辦公室裡的老人會表面和你友好,卻在暗地裡打你小報告。因爲新人給了老人壓力,老人將竭盡所能,在老闆面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等新人犯了錯誤,或者被逼離開。老人們會說,看,還是我對公司忠心耿耿!這種情況似乎在國企比較多。在外企,許多不能晉升到經理層的老人被解僱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或許更急不可待地要在領導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價值。

成長陷阱的另一個來源則是“上司”,上司的用人原則是永遠要利己的,因此下屬的能力絕不是他首先考慮的因素。但不幸的是有些新人鋒芒太露,讓老闆感到威脅,這樣老闆會竭盡所能壓制他,不給他出頭的機會。甚至直接把他打入角落,因爲這個人“給他點陽光就燦爛”。

有些時候。老闆對有些事情自己也沒把握,他會讓新人直接處理,這時候就有陷阱了。做得好就是老闆的功勞。做得不好,就是新人的罪過。新人們要明白,職場上沒有絕對的公正可言,許多事情不需要整個明白,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一定要擔待下來,這樣將來還有翻身的機會;否則的話,就會“死”得很難看。有時候新人甚至可以化被動爲主動,犯錯後主動承認,而且要讓全公司都知道。這樣老闆就覺得這個人是個能用之材,反而會出面保他下來??偨Y一下,與老闆有關的職場陷阱有:“爭做出頭鳥,讓老闆不爽”“讓上司靠邊站,直接越級彙報”。

若想在職場上進一步發展,則要:

1、學會管理自己。我們要有清晰的職業定位,瞭解自己的優勢、做事方式、價值觀。在這基礎上,建立自己的人脈、人情賬戶,最好能讓老闆欠你人情。

2、要樹立個人的行事風格、個人原則,也就是說建立自己的品牌,這樣即使提拔你的老闆離開了。你也能生存下去,因爲你已經完成自己的職場定位。

3、我們要先做人,後做事,偶爾作作秀。我們要實幹,更要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知道母雞下完蛋之後,爲何“咯咯咯”的叫?因爲它也在“管理”主人。在職場上,我們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

4、有獵頭來挖你,不要急著高興,多問問這個職位爲何開放,原來的人爲何離職,這樣或許能避開一些跳槽的陷阱。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有一個心智成熟的內心,職場之路其實是很坦蕩的。職場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紙上談兵是沒有說服力的。想在職場中如魚得水,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身參與實踐,在撞南牆的過程之中不斷摸索經驗。庖丁解牛時之所以能遊刃有餘,想必也是不斷實踐的結果吧。若是他一開始就按照別人的經驗來做事,想必就練不出如此高超的技藝了。

第56章 跟領導出差的注意事項(下)第十二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上)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33章 如何與不同職位的人溝通第67章 跳槽難點破譯(下)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8章 職場通行證第4章 初入職場,要懂得4不要7要第18章 如何應對職場問題第40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上)第51章 職場最忌諱的十二種行爲模式第七節 職場語錄第30章 職場交際法則(下)第70章 這十種人,麻利兒辭職吧(上)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十九節 領導反思,領導忙員工閒原因何在?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54章 公司隱藏的潛規則(下)第2章 沒有工作經驗也能找到好工作第36章 職場過渡需要把握自我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3章 坦然走進職場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67章 跳槽難點破譯(下)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53章 公司隱藏的潛規則(中)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十八節 想跳槽?有人要你麼?第10章 在職場中定位第十六節 職場論語(下)第40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上)第72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上)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60章 上位7技巧第71章 這十種人,麻利兒辭職吧(下)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十八節 想跳槽?有人要你麼?第61章 見招拆招,陪老闆玩心理戰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42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下)第56章 跟領導出差的注意事項(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十四節 職場論語(上)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35章 九招善良心機,讓你躍升職場主角第72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上)第68章 如何順利跳槽(上)第51章 職場最忌諱的十二種行爲模式第31章 職場心理學(上)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18章 如何應對職場問題第58章 與領導吃飯的一些細節(中)第15章 職場新人須知道的潛規則事項第32章 職場心理學(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9章 步入職場,把握前三個月第61章 見招拆招,陪老闆玩心理戰第13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上)第二十節 老闆開會員工爲什麼不說真話?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41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中)第32章 職場心理學(下)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39章 如何與新領導相處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47章 怎樣成爲說話高手第27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現人脈(上)第49章 白領必懂的黑話第68章 如何順利跳槽(上)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十六節 職場論語(下)第41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中)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42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下)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10章 在職場中定位第73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下)第八節 自慢金律第5章 從學生轉換爲職場工作者(上)第23章 職場生存法則第十九節 領導反思,領導忙員工閒原因何在?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第七節 職場語錄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
第56章 跟領導出差的注意事項(下)第十二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上)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33章 如何與不同職位的人溝通第67章 跳槽難點破譯(下)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8章 職場通行證第4章 初入職場,要懂得4不要7要第18章 如何應對職場問題第40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上)第51章 職場最忌諱的十二種行爲模式第七節 職場語錄第30章 職場交際法則(下)第70章 這十種人,麻利兒辭職吧(上)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十九節 領導反思,領導忙員工閒原因何在?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54章 公司隱藏的潛規則(下)第2章 沒有工作經驗也能找到好工作第36章 職場過渡需要把握自我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3章 坦然走進職場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67章 跳槽難點破譯(下)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53章 公司隱藏的潛規則(中)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十八節 想跳槽?有人要你麼?第10章 在職場中定位第十六節 職場論語(下)第40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上)第72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上)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60章 上位7技巧第71章 這十種人,麻利兒辭職吧(下)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十八節 想跳槽?有人要你麼?第61章 見招拆招,陪老闆玩心理戰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6章 混跡職場需明白的一些道理第42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下)第56章 跟領導出差的注意事項(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十四節 職場論語(上)第十三節 職場現實,經典語錄100句(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35章 九招善良心機,讓你躍升職場主角第72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上)第68章 如何順利跳槽(上)第51章 職場最忌諱的十二種行爲模式第31章 職場心理學(上)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第十五節 職場論語(中)第18章 如何應對職場問題第58章 與領導吃飯的一些細節(中)第15章 職場新人須知道的潛規則事項第32章 職場心理學(下)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9章 步入職場,把握前三個月第61章 見招拆招,陪老闆玩心理戰第13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上)第二十節 老闆開會員工爲什麼不說真話?第28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展人脈(下)第41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中)第32章 職場心理學(下)第25章 15種個人能力讓你職場更成功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39章 如何與新領導相處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47章 怎樣成爲說話高手第27章 職場新人如何發現人脈(上)第49章 白領必懂的黑話第68章 如何順利跳槽(上)第46章 如何在辦公室裡平步青雲第14章 進入職場須明白的道理(下)第十六節 職場論語(下)第41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中)第50章 如何拯救你拖沓的心理?第42章 職場女性生存之道(下)第64章 你是否真的準備離職了?(上)第10章 在職場中定位第73章 給自己挑一個好老闆(下)第八節 自慢金律第5章 從學生轉換爲職場工作者(上)第23章 職場生存法則第十九節 領導反思,領導忙員工閒原因何在?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第七節 職場語錄第五節 常見的求職應聘技巧性問答(中)第29章 職場交際法則(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沈丘县| 慈溪市| 闽清县| 囊谦县| 宜良县| 石棉县| 五河县| 永川市| 东山县| 兴隆县| 毕节市| 土默特左旗| 江西省| 嵩明县| 曲沃县| 珠海市| 丹凤县| 永年县| 合肥市| 吉水县| 普宁市| 清镇市| 德保县| 措美县| 伊吾县| 白沙| 呼伦贝尔市| 商都县| 治多县| 平南县| 阆中市| 九寨沟县| 潼南县| 东平县| 常宁市| 平度市| 黄骅市| 金沙县| 吴桥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