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也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地方,那裡會讓人學到很多東西。在進入職場之後,除了外表形象的塑造,職場風格也包含了良好的工作態度、專業氣質。練好內功,更能化解一路的顛簸,通往屬於你的成功大道。
新人報到1、早15分鐘到,晚15分鐘走剛踏入或轉換職場的工作者,對於新環境有許多事情必須學習與瞭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隨時充分準備。
不論是工作、開會或是其他任何與公司有關的活動,早15分鐘到,晚15分鐘走,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這是對自己的承諾,而不是代表多把自己賣給公司半小時。早15分鐘到,能讓自己先暖機,儘快進入狀況,並且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即將正式開始的事情;晚15分鐘走,則可趁結束當下印象最清楚的時候,把握機會多問資深同事幾個問題,這時學習的效果最好。多出這半小時的時間,自己所得到的收穫,常常會超出預期。
2、先模仿,再創新日本最大人力派遣公司藝珂前總裁重茂達指出,人們經常會忽略基本功,總想盡量表現自己的專業與創意。但是,基本功對職場新人來說十分重要,在表現自己之前,不妨先從學習與模仿資深同事的做事方法與態度開始,把基本功練好,進而發揮更大程度的創新能力。
3、與其聰明,寧可誠實華碩設計總監李政宜指出,他最在意的新人工作態度之一,就是誠實。不懂的就不要裝懂,沒做過的專案就不要硬說做過;明明是做一個小零件,就不要放大成做整個產品。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往往是造成學習與成長最大的障礙,騙久了,反而連自己都騙了,還真以爲自己很厲害。
4、等待指示,會喪失求生能力面對主管交派的任務,工作者就要展現出主動權,將這件任務從此視爲自己的事情,獨立思考,而不只是老闆說要做,如此一來,纔會增加主動思考與行動的能力,做出超越主管預期的成果。
5、別跟老闆說“No”。把看似艱鉅的任務指派給下屬,代表主管可能是想趁機測試下屬的能力,也可能是從工作負荷來分配,或是想培養與磨練下屬。若工作者只以自己的角度來考量,拒絕主管工作的安排,不僅有可能因此打亂主管全盤計劃,甚至有可能在主管心中建立起畏苦怕難、缺乏承擔責任的印象,對往後職場發展,絕對是扣分。
6、任務卡住,再提3個解決方案面對主管指派的任務,實際執行一定會碰到各種障礙,工作者要先想辦法自己解決。若仍無法解決,回報時除了交代處理過程碰到的瓶頸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再提幾個建議方案讓主管選擇,否則瓶頸依舊存在。透過這樣提替代方案的過程,更是學習從主管角度看事情的好機會。
7、檢討對事不對人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認爲,在重視團隊合作的職場中,維繫團隊士氣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有賴每位成員在團隊中都能感受到尊重。工作上,經常會遇到檢討會議,一旦成果不如預期,就常變成批鬥大會,互相指責對方的失誤造成自己工作困擾,最後變成意氣相爭,不僅打壞同事情誼,對結果也沒有任何幫助。
8、承諾的事情,就要做到琉璃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說:“在我的團隊中,最不能忍受決定的事情沒去做”因爲團隊合作重視各司其職,稱職完成自己角色的任務,進而整合成團隊的成果。
因此,在正式會議中,經過大家討論決定、分配下來、自己也承諾要完成的任務,一定要做到。否則不僅影響個人,甚至會拖累整個團隊,若經常發生這樣的情形,久而久之,就會成爲團隊中的黑名單。爲了維持團隊的士氣與成果,這樣的人一定會成爲部門主管優先開刀的對象。
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小心職場中的“陷阱”
成長的陷阱一方面會來自“辦公室裡的老人”,辦公室裡的老人會表面和你友好,卻在暗地裡打你小報告。因爲新人給了老人壓力,老人將竭盡所能,在老闆面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等新人犯了錯誤,或者被逼離開。老人們會說,看,還是我對公司忠心耿耿!這種情況似乎在國企比較多。在外企,許多不能晉升到經理層的老人被解僱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或許更急不可待地要在領導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價值。
成長陷阱的另一個來源則是“上司”,上司的用人原則是永遠要利己的,因此下屬的能力絕不是他首先考慮的因素。但不幸的是有些新人鋒芒太露,讓老闆感到威脅,這樣老闆會竭盡所能壓制他,不給他出頭的機會。甚至直接把他打入角落,因爲這個人“給他點陽光就燦爛”。
有些時候。老闆對有些事情自己也沒把握,他會讓新人直接處理,這時候就有陷阱了。做得好就是老闆的功勞。做得不好,就是新人的罪過。新人們要明白,職場上沒有絕對的公正可言,許多事情不需要整個明白,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一定要擔待下來,這樣將來還有翻身的機會;否則的話,就會“死”得很難看。有時候新人甚至可以化被動爲主動,犯錯後主動承認,而且要讓全公司都知道。這樣老闆就覺得這個人是個能用之材,反而會出面保他下來??偨Y一下,與老闆有關的職場陷阱有:“爭做出頭鳥,讓老闆不爽”“讓上司靠邊站,直接越級彙報”。
若想在職場上進一步發展,則要:
1、學會管理自己。我們要有清晰的職業定位,瞭解自己的優勢、做事方式、價值觀。在這基礎上,建立自己的人脈、人情賬戶,最好能讓老闆欠你人情。
2、要樹立個人的行事風格、個人原則,也就是說建立自己的品牌,這樣即使提拔你的老闆離開了。你也能生存下去,因爲你已經完成自己的職場定位。
3、我們要先做人,後做事,偶爾作作秀。我們要實幹,更要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知道母雞下完蛋之後,爲何“咯咯咯”的叫?因爲它也在“管理”主人。在職場上,我們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
4、有獵頭來挖你,不要急著高興,多問問這個職位爲何開放,原來的人爲何離職,這樣或許能避開一些跳槽的陷阱。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有一個心智成熟的內心,職場之路其實是很坦蕩的。職場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紙上談兵是沒有說服力的。想在職場中如魚得水,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身參與實踐,在撞南牆的過程之中不斷摸索經驗。庖丁解牛時之所以能遊刃有餘,想必也是不斷實踐的結果吧。若是他一開始就按照別人的經驗來做事,想必就練不出如此高超的技藝了。